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2.91KB ,
资源ID:57922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922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常识大全.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常识大全.docx

1、常识大全一、管理学原理一、概述(一)概念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2管理的“载体”组织。3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就是通常说的管理职能。管理和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能是相同的,即包括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创新等。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三)管理的两重性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的两重性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管理的科学性是

2、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二、西方传统管理思想(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1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2.泰罗提出的管理制度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

3、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二)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三)“行为科学”学派泰罗制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而“行为科学”把人看成“社会人”,即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工人的工作情绪。“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4、理论有两个基本的观点:(1)一个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行为;(2)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在马斯洛看来,存在以下五个阶段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赫茨佰格提出新观点:满意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不满意。调查认为,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方面的,而使他们不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环境或者工作关系方面的。赫茨伯格把前面的因素叫激励因素,后者叫保健因素。3.X、Y理论麦戈雷格X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由于人

5、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励的办法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对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努力地去完成工作目标。Y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取决于他们把工作看成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人们在通常情况下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制造性。X理论假设较低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个人的行为,Y理论则假设高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人的行为。麦戈雷格认为Y理论比X理论更实际有效,因此他建议让员工参加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4.超Y理论乔伊?洛尔斯乔伊?洛尔斯认为,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来决定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

6、。有人希望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承担责任,这种人欢迎以X理论来指导工作。有的人则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这种人则欢迎用Y理论来指导工作。5.Z理论威廉?大内威廉?大内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四)“管理科学”学派1.“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1)生产和经营各项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即要求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使衡量的标准定量化,借助数学模型找出最优的实施方案和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发展规律,摒弃单凭经验和自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

7、4)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2.“管理科学”学派的主导思想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五)“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的。“决策理论”学派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程序性决策是指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往往可制定一个例行程序;非程序性决策是指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问题极为重要、复杂、没有例行程序可循的决策。三、管理职能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实践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一)计划计划,是指制

8、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二)组织组织,是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三)领导领导,是指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四)控制控制,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五)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它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它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

9、结合中体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四、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原理,是指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一)系统原理1.整体性原理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佳。2.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3.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都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外部与本系统的联系,努力扩大本系统从外界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4.环境适应性原理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外界不断发生联系的。5.综合性原理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

10、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二)人本原理人本原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20世纪末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管理是为人服务的。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三)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主要观点:明确每个人的职责;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四)效益原理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五)伦理原理伦理是指导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在当今世界,一个组织要维

11、持足够长的生命力,不仅需要遵守法律,还需要遵守伦理规范或讲究伦理。对于伦理的重视,有助于经济组织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五、管理的基本问题(一)管理的载体组织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经由分工与协作以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群集合的系统。按组织的性质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按组织的形成方式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组织内部有五个要素(人、物、权责结构、信息、目的);组织外部有十个要素(政治法律、经济环境、科学技术、人文社会、自然环境、用户、供应商、竞争者、管理结构、战略同盟伙伴)。(二)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管理的主体,是指管理活动的发起者、执行者,即管理者。管理

12、者,是指在正式组织内拥有正式职位,运用组织授予的制度权力作出决策,负责指挥别人的活动并承担对组织实现预期目的做出贡献的责任的各类主管人员。按管理者所负责的组织活动范围,管理者分为直线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分为高层管理人员(决策性工作)、中层管理人员(执行性工作)、基层管理人员(作业性工作)。(三)管理的客体组织的资源管理的客体,是指管理活动的接受者、对象,即组织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关系资源、时间资源。(四)管理环境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管理系统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要素总和。管理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二、政治学知识点睛

13、与解题技巧政治常识的考查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的内容广大考生在大学阶段已经学习,也参加过这方面的考试,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这方面的考查要求与大学阶段的考试侧重点不同。下面就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作简要论述,以期能帮助广大考生把握复习方向,明确复习重点。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的客观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14、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2)运动和发展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 (

15、3)规律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矛盾及其特点;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对事物的特

16、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做事情要把握重点和主流,同时也要统筹兼顾;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7)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8)量变和质变 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9)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

17、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三、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要不断深化;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四、人生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具有行为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18、;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私不是人的本性;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4)人生价值 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5)理想与现实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属于社会意

19、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作用;把实现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 (6)实践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

20、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六、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循序渐进的根本保证和动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保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

21、 七、“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全面贯彻“三个代

22、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八、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九、国家职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家对内职能主要有:第一,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第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第四,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五,搞好社会公共服务。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有:第一,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第二,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十、国际关系

23、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再次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动更加强化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十一、国际竞争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迅速地发展,一场世界范围的人才竞争之战已经展开,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三、自然科学常识自然、科技常识涵盖了生物学、地理以及现代新兴科技等领域的知识,是对公务员考试考生综合知识的一个考查。这方面的题量不大,但如果能够在备考时多掌握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得分应该不难。一般考题涉及的常识不会太偏,是日常生活中能接触的,复习时不

24、必记忆太复杂的知识。考点精讲与真题拓展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特征,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新陈代谢中有关的能源物质:1直接能源物质三磷酸腺苷(ATP)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细胞的分裂、肌肉收缩等。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的代谢活跃,生长迅速;而当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剧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无机盐:大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可维持酸碱平衡

25、,调节渗透压,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三、遗传与变异(一)遗传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遗传物质的特点:(1)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储存遗传信息);(2)能够复制,保持上下代的连续性(传递遗传信息);(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表达遗传信息);(4)能够引起可遗传的变异(改变遗传信息)。(二)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与分离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特例。伴性遗传也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性染色体有同型和异型两种组合形式,因而伴性遗传也有它的特殊性:在XY型性别决定的雄性个体中,有些基因只

26、存在于X染色体,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同理,反之亦然,从而使得在杂合子内的单个陷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体现(如XbY)。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该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在写表现型和统计此例时,也一定要和性别联系起来。2伴性遗传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两对及以上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处理。(三)基因突变1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由CCTCAT),其直接原因是

27、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由谷氨酸改变为缬氨酸。2基因突变的本质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改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基因突变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并且通常会引起一定的表现型变化。突变一般是一个“无中生有、“偶然出现的过程。3特点:普遍性、随机性、自然突变率低、有害性和不定向性。4时间:DNA复制的时候,即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5意义: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翔实的原材料。(四)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所包含的内容: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连锁互换、重组DNA技术、转基因、基因导人以及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等都属于基因重组

28、。2基因重组适用的范围:除了基因工程以外,通常考虑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被过滤广告3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产生变异的差别: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只是使母基因的性状重新组合。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其基本观点是: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物种形成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隔离。4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自然选择和隔离是不能分开的,自然选择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在有的情况下,某些基因被选择,在另一些情况下,别的基因被选择,这就使被隔离的

29、两个种群间的基因组成差异更大,促使它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两个物种。因此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五、生态系统(一)生物圈的稳定性1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生物圈包括岩石的上部、水圈、大气圈的底部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工程,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2生物圈稳定的原因太阳能是生物圈正常运转的动力,自给自足的物质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2生物多样性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3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1)特点:物种丰富、特有和古老的物种多、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多样。(2)面

30、临威胁:物种灭绝速度加快,草原退化,天然林面积减少,湖泊围垦等。(3)面临威胁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网站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四、地理学一、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晌1对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查明但二者有定的相关性。特别是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周期的相关性非常明显。(1)在中高纬度,降水量与黑子数两条曲线的

31、谷、峰的高低变化基本吻合,呈正相关性,即黑子数多的年份,降水量也多;反之,黑子数少的年份,降水量也少。(2)不论在哪一纬度观测,太阳黑子和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谷一峰一谷一峰一谷一峰)基本吻合均约为11年。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因为太阳耀斑发射的电磁波扰动了或全部吸收了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磁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因为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三)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时刻,它把一天中太阳对于当地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中午1 2时,遵循“东早西晚”的原则,其差异是1 h1 5、4min1、4s1。(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东经120的地方时,是中国各地统一采用的法定时。三、昼夜长短的变化与计算1夏半年:昼长于夜,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日出的地方时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