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41.28KB ,
资源ID:577068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706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汇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汇集.docx

1、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汇集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汇集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汇集1一天的垃圾首案编写者:崔向阳【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07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污染。过程和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通过讨论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垃圾的相关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难点:家庭一天的垃圾进行称重测量、垃圾的分类。教学重点

2、:垃圾的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教法学法】讲授、谈话、讨论、合作学习【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里一天的垃圾,并把垃圾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完成“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2教师收集、制作有关的图片,准备教学【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1出示两张不同的图片一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住宅小区图片;一张垃圾成堆、路边积水又臭又脏的小区图片;2师: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哪张图片上的小区居住?能说说为什么吗?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引导学生分析原因)4在你的身边有这样的现象吗?(学生例举)【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引起学生共鸣。】二、调查家中一天产生的垃圾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

3、每天都在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垃圾。1前老师布置大家做了收集和统计,说一说你们家昨天都产生了哪些垃圾?结合收集到的垃圾以及“我家一天的垃圾统计表”说一说:都有哪些垃圾?2出示从学校、市区、菜市场拍到的有关垃圾的图片,问:“看到这里,有什么想说的吗?”3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而且远远的就能闻到刺鼻的恶臭味。像这样把所有的垃圾堆放在一起好吗?你们觉得怎样处理会好一些?(引导给垃圾进行分类)4小组合作,对自己组内几个家庭一天的垃圾分一分类小组内讨论: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并把讨论结果记录下。组员分工合作、动手分一分(提示:分拣垃圾时要注意卫生)各小

4、组成员汇报分类情况。【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和对现实生活中垃圾乱堆放使学生意识到垃圾混装和一起对方的害处,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并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三、研究讨论,认识垃圾问题(一)统计推算全校家庭产生垃圾的数量1小组统计一下,你们小组所有家庭总人数,和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教师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表格)2请同学们计算班里家庭总人数,和垃圾总重量。3计算平均每人产生垃圾的重量4照这样计算,全校个年级,每个年级7个班,每班人数就按我们班的人数计算,全校所有家庭一天的垃圾总重量是多少?(二)分析数据,感受垃圾之多1出示图片及字说明:裕丰菜市场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

5、广丰县每天产生垃圾的数量、北京市每天产生垃圾的数量、2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你对垃圾有哪些认识了?3出示垃圾车图片如果我们用一辆能载吨的汽车拉垃圾的话,一天我们要拉多少车?计算:这辆垃圾车的长度是68米,这么多的车能排多长?(三)讨论交流,认识垃圾的危害1分组讨论:这么多的垃圾是从哪里的?(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竟能产生这么多的垃圾)师说明:当然,这些垃圾不仅仅是我们家庭制造出的,还有商场、工厂、学校、机关、农业、建筑等,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垃圾。人们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数量是非常惊人的。2引导讨论:我们生产生活所产生的这么多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认识垃圾的危

6、害)【设计意图:从真实的数字中认识到垃圾数量的惊人,进而明白垃圾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四、关注垃圾,提高环保意识1师:这么多的垃圾被丢弃后,势必要污染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这些垃圾,就成了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问题。你们看:出示:全国各地的人们为保护环境正在积极行动的图片2看到这些,作为新世纪的主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坐视不管吗?你们有什么建议呢? 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采取什么行动保护我们的环境?通过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的垃圾都会影响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护环境应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3指导学生将好的

7、、可行的建议、做法拟成倡议书,粘贴在学校的公告栏里。(倡议全校的同学一起加入环保的行动中)【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了垃圾对自己生活造成的影响,所以,趁热打铁,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环保意识,提高环保意识。】四、全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想说的?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2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垃圾的相关知识,以及垃圾对我们的生活带的负面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垃圾,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做起,用我们的行动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让我们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板书设计】1一天的垃圾分类处理危害:影响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传染疾病【教学反思】:

8、本教学最大的难处就是一天垃圾的调查情况。如果按教参建议,让学生将家中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堂中进行统计分类,可能效果会很好,但随之产生的负面问题也更多。如堂纪律,如教室卫生等等。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无法将这种活动定位为科学调查探究,更多的是好玩有趣,因此在活动中也就缺乏组织纪律性,难以调控,一个班实践的体会。因此,我将此项调查活动调整为前在家中完成调查统计,要求详细记录一天中产生的所有垃圾项目,每一种的重量学生测量也是有困难的,就要求记录一天垃圾的总重量。堂教学时,将全班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得出全班家庭每天日产垃圾量,进而计算一个区、一个市日产垃圾的数量。学生对于日产垃圾N公斤或N吨这个数字可能没有深

9、刻的体会,可以换算成需要多少辆大卡车运送,这样就比较形象,易于学生理解日产垃圾的量是相当惊人的。如果教师提供一些图片。如学校垃圾箱堆满垃圾的照片,小区垃圾箱堆满垃圾的照片,环卫中转站满车垃圾的照片等,这样会使学生对生活垃圾的产生有更多的感受。总之,这节的活动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每天产生垃圾的数量之多,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让学生体会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之大,体会到处理垃圾的重要性及难度。2垃圾的处理首案编写者:崔向阳【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27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0、;但即使再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仍然有影响。过程和方法:通过垃圾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从而考虑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同时了解现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对垃圾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做垃圾简单填埋的模拟实验,观察分析简单填埋垃圾的危害,由此讨论并尝试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进一步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教学难点: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的设施及功能,意识到再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仍然有影响。【教法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实验【教学准备】底

11、上打孔的塑料杯、洗净的小石子、浸过墨水的纸巾、洒水瓶、镊子、垃圾填埋的字等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每天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随着城市规划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以春城昆明市为例,现在每天生活垃圾产量高达300多吨。2这些垃圾如果就这样在露天直接堆放,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危害?(破坏景观、污染水和空气,还可能引发疾病、火灾等)3这么多的垃圾是怎样处理掉的呢?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板书题。)【设计意图:以最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展现出,可以给学生造成心理震撼,更能直接地让学生明白垃圾数量的惊人,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二、探究垃圾填埋的利弊1在目前,全国大约80%以上的

12、垃圾都是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的。2简介填埋:“简单的填埋,就是找块空地,挖个大坑,把垃圾倒进去,再用泥土盖起。3这样的简单填埋,对环境有哪些危害呢?让我们做个模拟实验。(1)学生阅读p72地第三、四自然段了解试验方法。(2)实验中各个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小石子表示土壤,石子下的清水表示地下水,染有墨水的纸巾表示垃圾,纸巾带有的墨水表示垃圾中的污水,从喷水瓶中洒下的水表示雨水。)(3)学生领取材料分组实验。(4)学生汇报试验中的发现。【设计意图:这个模拟实验虽然简单,但能清楚明白的告诉学生简单填埋对地下水和周围土壤带的危害,实验现象很直观。】4提问:如果是真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给周围的环境带哪些危

13、害?小结:“把垃圾简单地填埋,垃圾中的污水会扩散。污水扩散到周围的土壤,如果被污染的土壤中种了蔬菜和粮食,你愿意买吃吗?更可怕的是,随着垃圾中污水的扩散,还会污染地下水。而地下水会四处流动,那么,污水中的病菌、毒素会随着地下水扩散到更广大的范围,危害人们的健康。所以,垃圾中的污水扩散是一个很严重的危害。三、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既然普通的垃圾填埋场会对环境产生这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解决这个问题?1学生分组设计、汇报。2了解新型垃圾填埋场(1)图中各个部分的作用。学生先自己预测,小组间交流,教师再介绍。(垃圾屋:存放压缩垃圾;衬垫:把垃圾屋与周围土壤隔绝开;过滤液收集、处理池:收集

14、渗入垃圾屋且已被垃圾污染的水并进行处理;气体排放管:排除垃圾堆积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监测井:监测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状况)(2)改进后的垃圾填埋场的利与弊(利:减少了垃圾对地下水、空气、土壤的污染;弊:要永久性占用耕地,潜在的危害依然存在。)3介绍垃圾填埋场用完后还可以用修建公园或体育场。提问:为什么不能拿建筑房屋或种植庄稼?(地基不稳、土壤可能有毒)【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活动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对于新型填埋场各个部分的作用,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基本就可以完成,所以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是做简单引导。】三、探究垃圾焚烧的利弊1刚才我们重点讨论了垃圾填埋,那么,其他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是否仍有污

15、染呢?让我们看看焚烧这种处理方式。2新闻链接:2008-01-17云南昆明市西郊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竣工日前,记者从昆明市环保局了解到,昆明市西郊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竣工并预计在月底并网发电。昆明五华区的全部生活垃圾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化”处理。据悉,西郊垃圾焚烧发电厂年设计发电21亿度。项目一期日处理垃圾1000吨,二期日处理垃圾1800吨。垃圾焚烧发电采用了异重循环流化床技术工艺,减少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该工艺在燃烧尾气处理上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处理技术,使烟气排放水平完全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经高温燃烧的垃圾可减容90%以上,减量80%以上。3它技术这么先进,那么它

16、的优点是什么?它对环境有没有污染呢?(优点:占地小、避免了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能还可以发电;不足:耗电量大、会留下残余物、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4小结:看再先进的垃圾焚烧站,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学生交流自己查到的资料。【设计意图: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什么比用事实说话更具有说服力,所以,这一环节的设计,能帮助学生跟好的认识焚烧垃圾的优缺点。】四、后延伸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办法呢?(可以引导学生简要分析:从头上:减少丢弃和重新利用;从处理方法上:分类和回收利用)【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使堂学习延伸到了生活中。】【板书设计】2 垃圾的处理填埋: 简单、清洁

17、占地小、可以发电 焚烧: 污染严重 二次污染【教学反思】:在第一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每天产生的垃圾量的巨大,自然得思考垃圾的处理问题。学生依据知识储备,也了解垃圾处理主要有填埋和焚烧两种,但对这两种方法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却知之甚少,这便是本所要解决的问题。本的教学活动,通过模拟实验,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垃圾处理对环境造成的众多影响。但是教学中如果没有更多的直观资料,是难以让学生对由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成了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操作上并没有什么困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清楚地看到了瓶子底部的水被污染而变色的过程,也能够明白模拟实验中的

18、各部分分别代表着自然界的什么物体。这个实验要想效果好,有一定震撼力,做实验用的瓶子要大,最好是用小型鱼缸,这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能极大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实验,学生意识到随意填埋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由此针对模拟实验中的各个部分进行改进处理,设计更为科学合理的垃圾填埋场,都能分析的头头是道,切中要害,所想到的办法也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新型垃圾填埋场”示意图,从而加深理解,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再引导学生分析垃圾填埋处理的其他问题。如占用土地,分解速度慢等。对应垃圾填埋方式的优点与缺点。引导学生分析垃圾焚烧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学生也能够较好进行分析归纳,没有什么问题。在总结本活动

19、时,应该强调“虽然将垃圾填埋或焚烧都有各自的优点,但并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佳办法”。由此引发思考,寻找解决垃圾问题更有效的方法。将活动引入下一教学。本教学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在学生的思维碰撞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看似没有问题,但总感觉缺些什么,缺什么,缺的是更多形象的,能说明问题的媒体资料,尤其是视频资料,必尽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很少有机会接触垃圾填埋场,接触垃圾焚烧厂的,就两张图片,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参配套光盘中的视频片断也太简单。而这方面的资料教师也很难收集。因此,作为一线教师,非常需要更多精彩的视频资补充堂教学,提高堂教学效率。期待有关部门能为我们搜集整理更多有用的教学资丰富我们的堂教

20、学活动。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首案编写者:崔向阳【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4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减少垃圾很重要,它是从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过程与方法:研究包装盒是否过度包装,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事,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养成教育训练点:养成废旧利用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过度包装,知道从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难点:能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并把重新使用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教法学法】自主探究、讨论、谈话、合作学习等

21、【教学准备】1学生分组收集月饼、茶叶或酒的礼品盒和其他简易商品包装袋。2教师准备过度包装的包装盒和简易商品包装袋。称重的弹簧秤。包装绳一根。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艺品,如空罐做的笔筒、饮料瓶做的花瓶等。【教学过程】一、 教学导入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垃圾会污染环境,处理起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做汇报。2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从根上减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板书: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二、减少丢弃的探讨1提问: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2简单小结学生的讨论如(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

22、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出示在于让学生明白减少垃圾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3提出焦点问题:刚才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一些垃圾是可以减少(教师出示一简易商品包装盒),那请问商品包装可以减少吗?(引导归纳商品包装的作用: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等、卫生、美观等。)4教师出示一礼品商品包装盒提问:请问你们对这样的商品包装盒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此商品包装的意见。)教师谈话:刚才有同学认为这样的商品包装比简易包装的商品浪费了很多资,下面我们就做个礼品包装盒和简易商品包装盒重量的对比实验。6教师演示测

23、量礼品包装和简易商品包装盒的重量并收集数据进行分析。7讲解:一些国家规定企业必须把包装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超出标准就判为“过度包装”,应该受到处罚。像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些礼品盒的包装的体积超出商品总体积的0%以上的包装垃圾,我们称之为过度包装。城市调查表明,垃圾中的30%-40%都是商品过度包装。8分组讨论:过度包装盒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利于环境吗?我们怎样看到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你想对商品生产厂家说点什么?我们在购物时应该怎样选择商品包装?9学生汇报、小结:过度包装既浪费了纸张、木材等宝贵资,又增加了垃圾量产生环境污染,同时还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包装在生产过程中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

24、力资,真是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改变消费观念,购买绿色环保的商品包装,坚决抵制过度包装。(板书过度包装的害处。)10填写给商品生产厂家的建议。【设计意图:对于过度包装学生可能还意识不到它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相信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过度包装以及过度包装的危害,还能培养学生尽可能不去购买和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三、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1谈话:有些东西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弃,仔细想想,会不会还有其它的用处呢?2教师出示一根包装绳:你能举出10种重新使用一根包装绳的方法吗?3引导学生继续交流生活中一些物品重新使用的方法。(如:玻璃瓶、塑料袋、旧报纸、空罐头、旧图书、旧玩具、旧衣服等。)4思

25、考问题:物品的重新使用有哪些好处?小结:如果我们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减少垃圾,更具特色,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设计意图:减少垃圾除了要减少丢弃外,重新使用也是一种好办法。事实上,很多家庭都是这样做的。这一部分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会加深印象,同时培养好的习惯。】四、总结、拓展1通过这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板书堂收获)2堂思考:有人说“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你同意这句话吗?你是怎样理解的。3介绍国际环保理念“三R”减少浪费(Redue)、物尽其用(Reuse)、回收利用(Rele)。【设计意图:好习惯的养成不能仅仅只在

26、堂中,而应该体现在生活中。相信通过这节的学习,孩子们能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板书设计】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商品包装的作用: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卫生、美观。过度包装:浪费人力物力资、增加消费者负担、增加垃圾量、造成环境污染减少商品的包装以及废弃物品重新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数量。【教学反思】:今天下午,执教了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一。我对本节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变化。一节下,感觉不错。与大家交流,欢迎批评。 看了这节,我感觉,这节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主要从商品的生产环节说的,怎样在产品的包装设计等方面能够减少以后可能出现的丢弃。二是从商品在经历正常的使用说的,怎样重新使用发挥“垃圾”的作

27、用。我觉得,教材这样的设计,从内容上考虑的比较全面。但是,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让学生研究遥不可及和力所不能的事。现实意义不是很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弱化了“包装盒的观察研究”这一内容,强化了“生活物品的重新使用”环节。对于“包装盒的观察研究”部分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带的包装盒,选择教材24页中提出的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讨论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再班级内部进行简单的讨论。对于“生活物品的重新使用”部分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活动:活动一,说一说:本2页中间三幅插图中的物品,包装绳、玻璃瓶、塑料袋的使用方法。活动二,比一比: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面对12升的可乐瓶,哪个小组想到的重

28、新使用的方法多。活动三,赛一赛:哪个小组对12升的可乐瓶的重新使用最有创意。一节下,学生兴趣盎然。三个班级中,在6分钟的时间里,最多的一个小组居然说出了33种对可乐瓶的重新使用的方法,最少的小组也想出了13种重新使用方法。难怪有一位同学情不自禁的说,我冲没有想到,我们家平时当作废品处理的可乐瓶,居然有这么多的用途。而“赛一赛,哪个小组对12升的可乐瓶的重新使用最有创意”这一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说,可乐瓶可以当作放大镜,有的学生说,可乐瓶可以制作水钟。有的学生说,可乐瓶可以当作沙漏。这一些想法都是学生以前在堂教学中曾经经历过的。有的学生提出了更新颖的想法: 1把可乐瓶一分为三,

29、盖子当作桌脚、凳脚的垫子,上半身作为漏斗,下半身稍微加工,作为水瓢。 2把可乐瓶剪了,取其中的一片,可以开锁。3把弹子放入可乐瓶中,可以当作拉拉队的工具。等等。 看,科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真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4分类和回收利用首案编写者:崔向阳【教材内容】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6-78页。【教材分析】本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教科书首先提出可以回收利用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要求学生调查附近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了解什么物品可以回收利用。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可回收物品,帮助学生探讨垃圾回收的好处。然后,利用学生自己收集的垃圾,让学生经历实际的垃圾

30、中原材料的分拣回收过程。表格中的材料可以是纸张、玻璃、塑料、金属等。有些回收材料只是物品中的一部分,如瓶子的铝盖等。教科书中出示了世界通用的回收标志。第二部分:垃圾的分类和分装。教科书首先让学生认识为了积极、科学地处理垃圾,垃圾必须要分类和分装。要求学生弄清楚垃圾是怎么分类的,各类垃圾具体都包括哪些东西。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1厨余垃圾:剩余饭菜、果皮和蔬菜茎叶等厨房垃圾。2可回收垃圾:包括各种金属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还有橡胶、布类等。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注射器、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处理。4其他垃

31、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教科书只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为实际投放和回收方便,在不可回收垃圾里又单独列出了“厨余垃圾”“有毒垃圾”要求学生了解生活垃圾应该怎样分类,教师应给予必要的介绍。教科书中垃圾桶图是现行使用的分类垃圾桶。以后将更加规范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规定:可回收物,表示适宜回收和资可再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用蓝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用红色垃圾容器收集;其他垃圾,前两种垃圾之外的垃圾都属于这一类,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教科书又着重介绍了废电池的回收,因为废电池可能造成很严重的污染,而收集废电池是学生能够做到的。第三部分:做一个堆肥箱。厨余垃圾中的碎菜叶、鸡蛋壳、剩饭等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与家庭中的枯叶、杂草堆积在一起,上面干一层土,使之不透气,经过1-3个月的时间,就可成为熟肥,可作农田或养殖花草的底肥,并号召学生在校园内做一个堆肥箱园里做一个堆肥箱,让学生体验一次实际的堆肥活动。堆肥法可以杀死垃圾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虫卵。腐熟后的肥料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