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61.28KB ,
资源ID:57692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692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括.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括.docx

1、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括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必修4生活与哲学考点解读一、考点变化情况:09考试说明哲学部分总共44个考点【A】16个考点【B】21个考点【C】7个考点(有3个考点由C变为B等级)【08考试说明哲学部分】总共57个考点【A】24个考点【B】23个考点【C】10个考点1、删除考点:(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3)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3)发展的普遍性(4)量变、质变的含义(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6)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0)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2、合并及变化考点:(1)意识的本质和作用合并(2)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合并3、能力等级调整考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B)(变化:08等级为C)(2)真理的含义(B)(删减:08年:A: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B)(变化:08:等级为C)(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观点(B)(变化:08:等级为C)二、考点解读与分析: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的含义(A)(1)从本义上看: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

3、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典型例题】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2.下列选项中对哲学的含义表述准确的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了指导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去认识

4、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和根本原则。(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典型例题】1、世界观体现方法论,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2、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B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4、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联系:具

5、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典型例题】1、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4、哲学的基本问题(A)(变化:08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两个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

6、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典型例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的辨证关系问题。B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1)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从本质上讲是正确的,但

7、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代表观点: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气者,理之依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等。【典型例题】1、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思维。B2、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气者,理之依也 C理生万物 D物是观念的集合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1)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3)代表观点: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现实中的事物是“理念”

8、的摹本;理生万物;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心外无物等。【典型例题】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2、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下列观点与此相同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 B、形存则神存,形谢神灭C、心外无物 D、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3、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属于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C存在就是被感知D天地之变 阴阳之化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1)标准: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2)凡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决定物

9、质的,就是唯心主义。【典型例题】1、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B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B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B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1)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理解: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

10、质形态。“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指明了物质的客观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指明了物质的可知性。“客观实在”指明了物质的惟一特性。【典型例题】1、物质的固有属性是客观实在性。B2、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B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就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物质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总和C物质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9、世界的物质性(A)(1)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因此

1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方法论: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反对神创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典型例题】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A2、自然界是客观的,人类社会是主观的。B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10、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1)运动概念: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典型例题】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2、“没有运动的物质和

12、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运动是无条件的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3、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 )A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B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C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11、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1)运动与静止的区别:第一,含义不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第二

13、: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运动与静止的联系: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3)反对错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典型例题】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A2、静止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B3、有人说,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有关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运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

14、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A B C D12、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13、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B)(变化:08等级为C)(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

15、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典型例题】1、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改造和消灭规律。B2、思维规律是主观的。B3、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灌溉农田。这说明( )A人类可以改变并创造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D规律是普遍的4、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规律具有客观性 B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5、为保证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顺利进行,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开幕式当天两次成功拦截云雨。这说明( )A人们

16、能够能动地改变规律造福人类 B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利用规律改造世界14、意识的本质和作用(B)(合并考点:08年为两个考点)(1)意识的本质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注意: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产生要具备三大条件:人脑、客观存在(客观事物)、实践。(2)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

17、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典型例题】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B2、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3、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B4、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只要有了人脑,就能够产生意识。B5、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

18、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6、广大航天人发扬载入航天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7、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目前迫切需要重建信心!”这是因为(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对人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8、意识的本质的是(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9、现实

19、生活中并不存在龙这种动物,人们却常看到龙的形象,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这一情形表明()有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意识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概念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它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出来某种物质ABC D1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1)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3)现实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

20、提和依据。(4)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典型例题】1、物质与意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B2、正确的意识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B3、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某一问题。16、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A)(合并考点:08年为两个考点)(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21、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连接主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典型例题】1、实践就是人们改

22、造世界的一切活动。B2、人类认识的来源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B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4、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B5、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B6、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恰如大航海时代航海家的探索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中国的太空探索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一步步地把普通人的眼睛引向宇宙深处。”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

23、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8、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调整:从“双防”(防经济过热、防通货膨胀)转向“一保一控”(保增长控通胀),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这表明( )A客观事物是相对静止的,认识是绝对变化发展的B实践的发展不断推动认识的深化、发展C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积极推进社会的发展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不正确到正确9、由于珠峰特殊的气候环境,实施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工作的时间跨度为个多月。这样安排既照顾到珠峰登顶时间的不确定性,又不影响各地传递活动。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实践是人的本能活动 B实

24、践具有社会性C实践具有历史性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10、实践是人们改造_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A世界 B客观世界 C自然界 D人类社会11、“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这句话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涉及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名工作人员,这说明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物质性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13、下列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三思而后行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

25、命的运动A.B.C.D.18、真理的含义(B)(删减:08年:A:真理的含义,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19、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C)(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

26、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典型例题】1、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的。B2、人

27、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B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B4、有用的就是真理。B5、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纷纷在问国家地震局为什么没有能够准确预报这次地震。事实上,地震预报迄今为止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对每次大地震作出准确预报。这说明( )A、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B、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C、真理是无条件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6、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和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说明( )真理都是具体的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

28、的历史的统认识到的真理总是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A B C, D7、“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8、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 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 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9、真理,没有不被突破的特权。其哲学依据是( )A

29、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 B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C真理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 D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真理具有发展性10、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体现了( )A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B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C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D真理是无条件的、永恒的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20、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A)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1、联系的含义(B)联系的含义: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B)(1)联系的普遍性:原

30、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方法论: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A、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B、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典型例题】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