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3.49KB ,
资源ID:57667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667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克思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克思答案.docx

1、马克思答案绪论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单项选择题答案: 1. C2. A3. A4. B 5.B 6. B 7. A8.C9.A10. A11. A 12. D13. C14. DC15. B 16. B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2. ABE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

2、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答案要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其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其

3、政治立场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目标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3答案要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

4、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

5、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三、辨析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严密而科学的科学体系,伴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各项基本原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仍然是我们时代的指南;(3)它所揭示社会的发展总趋势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理论概括,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与马恩时代有很大差别,但马恩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仍然是最科学的概括。四、答题答:(1)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认真读书,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思想上

6、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三、辨析题1.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答:(1)“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句话的原意是说,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2)“天”指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意”, 认为“成事”由“天意”决定,带有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色彩。2.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1)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2)这就话告诉强调,要以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看

7、问题。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答:(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的前提,是承认“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2)“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含有“只要想到就能做到”的意思,片面强调意识的反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四、简答题答:(1)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3)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答(1)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2)唯物辩证法认为

8、,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3)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4)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发展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5)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

9、辩证法作思想导。 答:(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源泉。(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各种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以对立统一规律为依据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在矛盾的观点,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答:(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量变和质变的交替循环,呈现出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答:(1)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和基本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发展的具

10、体途径和道路则是螺旋式的或波浪起伏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2)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有助于我们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外绝对肯定和肯定一切,绝对否定和否定一切。(3)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片面夸大前进性,否定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五、论述题答:(1)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2)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辨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

11、挥主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4)联系实际。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夫古人的伟大事业,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必须认真考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践,同时我们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才能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辨证地结合起来.既反对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论,又要注意避免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不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宿命论和机械论的消极无为的思想.答:(1)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

12、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联系实际。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

13、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三、辨析题 1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

14、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2.“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

15、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3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

16、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答: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2.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什么?答: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

17、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3.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是什么?答: 第一,实践是恩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第二,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人们通过把变成现实的东西同原来的观念、思想加以对照,从而判断这个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使认识得到检验。六、材料分析题 1、.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

18、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

19、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答案要点】(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2)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综合。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地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

20、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用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

21、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

22、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答案要点】(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的思维定式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

23、,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实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3、有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分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请回答:(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

24、贪婪。【答案要点】(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七、论述题:1、.试从认识主体的含义和特征,阐述在我国

25、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怎样不断增强主体认识能力。【答案要点】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的特征。认识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的急速变化,使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突出出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一场新的革命,迫切需要增强主体认识能力,同时也为主体认识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增强主体能力,就要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展自己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改善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各方面潜能;以恰当的方式把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结合起来,使个人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突破个体的局限性;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要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单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体真理性。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