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1.37KB ,
资源ID:57621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621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陈涉世家0823.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陈涉世家0823.docx

1、陈涉世家0823陈涉世家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1)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2)掌握文言重点实词、虚词。 2、过程和方法目标: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重点语句、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词和文言句式(2)掌握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1)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以及对文中有关迷信活动的正确理解。(2)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导入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

2、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而司马迁却对这次农民起义给予高度的评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文学常识司马迁(约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其父司马谈学识渊博,曾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20岁开始游历,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继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编写史记。后因上书替李陵辩解而触

3、怒汉武帝,下狱并被处以宫刑。太始元年(前96年)获赦出狱,担任中书令。司马迁发愤著书,大约在55岁那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修改工作。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历十余年而完成。此书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有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4、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计526515字。史记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创作之时亦参考了众多典籍,包括历史档案、民间古文书籍等。并进行实地调查,严格筛选相关资料。在司马迁去世之后,史记并没有立刻流行,被人重视。到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经过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5、。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以“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记载历史,能实事求是对待历史。因此史记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史记具有鲜明的人 民性,对社会各阶层人物活动都有广泛而生动的描写,特别是对下层人民的聪明才智、品德做了鲜明的肯定:如陈涉、荆轲。三、写作背景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筑长城、修驿道,并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秦朝统治者还制订了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

6、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二世元年七月大泽乡九百人走投无路的命运,正是全国劳苦大众处境的缩影,这也是大泽乡的星星之火能点燃全国范围农民起义燎原烈火的原因。由于当时秦王朝的力量还很强大,加之陈胜本人不善于团结内部和贪图王侯生活,脱离群众,这支起义军经过短短六个月就失败了,陈胜本人也被叛徒杀害。但在这次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下,各路起义军迅速席卷全国,使由秦始皇子孙万世统治中国的幻想破灭,秦王朝仅存在了15年便被推翻。四、疏通字词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ji)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7、,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者,阳城人也:判断句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表被动,被雇佣。辍:停止。之:动词,去、往。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苟:如果。若:代词,你,指陈胜。太息:长叹嗟乎:感叹词,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zh)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hng),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8、。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shu)谏故,上使外将(jing)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shu)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z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

9、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適,通“谪”。 適戍,强迫去守边。次:编次。当行:当在征发之列。会:适逢,恰巧遇到。度:揣度。亡:逃跑,逃走。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下文的“举大名”意思与此相同。 等:同样。死国:为动,为国事而死。为动:为动用法的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简言之,主语为宾语而动。苦秦:苦于秦(的统治)。以数(shu)谏故: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数,屡次。谏,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劝诫。上使外将(jing)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上,臣下对皇帝的尊称,指秦始皇嬴政。或:有人。怜:爱戴。诚以吾众:如果把我们的

10、人。诚,果真,表假设。唱(chng):通“倡”,首发。宜多应者: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宜,应当。然:对,正确。足下: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卜之鬼乎: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卜之鬼,就是“卜之于鬼”,“于”字省略。念鬼:考虑卜鬼的事。念,考虑、思索。威众:威服众人。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ng)”: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王”(三个字)。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书,写。王,称王。置人所罾(zng)鱼腹中: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罾(zng),鱼网,名词作动词,是“用鱼网捕”的意思。固以怪之矣:自然就诧怪这件事了。以,通“已”,已经。怪,形容词意动,认为奇怪间(jin)令:暗使。

11、间,私自,偷着。之次所旁丛祠中: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之,动词,去、往。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次所,这里指军队驻扎的地方。篝火:用笼罩着火。篝,笼。狐:名作状,像狐狸一样。旦日:第二天。往往语:到处谈论。指目: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目,名作动,以目示意。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shu)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

12、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xn)蕲以东。攻铚(zh)、酂(cu)、苦(h)、柘(zh)、谯(qio)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ng),骑(j)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忿恚(fn hu):使动,使恼怒。令辱之:使尉责辱他。笞(ch):用鞭、杖或竹板打。剑挺:剑拔出鞘。并:

13、一齐。召令徒属: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藉第令毋斩:即使能免于斩刑。“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十六七:十分之六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难道。受命:听从(你的)号令。从民欲:依从人民的愿望。袒右:露出右臂(做为起义的标志)。为坛而盟:(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盟,盟誓。祭以尉首:用两(尉)的头祭天。状语后置。徇:攻占(土地)。指率军巡行,使人降服。铚(zh)、酂(cu)、苦(h)、柘(zh)、谯(qio):秦时地名,铚、谯,在今安徽。酂、苦、柘,在今河南。行收兵: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比:等到。豪杰:指当地有声望的人。与皆来会计事:一齐来集会议事。

14、会,相会。计,商量。身被(p)坚执锐:身穿着铠甲,拿着兵器。意思是亲自作战。身,亲身。被,通“披”。坚,形容词作名词,指铁甲。执,紧握着。锐,形容词作名词,指武器。社稷: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社稷就用来做国家的代称。号为张楚: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即复兴楚国之意。一说定国号为“张楚”。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五、整体感知第1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第2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第3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六、具体探究(一)第一

15、段1、第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胜的?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3)“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2、“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两句话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品格?明确:他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雄心,与朋友同甘共苦,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3、作者为什么要先写这一段?明确: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4、通过第一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陈涉的出身是佣农,

16、那为什么司马迁要把他作为世家来写?明确:肯定陈涉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的“首事”之功,同时陈涉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因此列入“世家”,给予他以重要的历史地位。这也说明司马迁作为史家具有“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历史”的态度。(二)第二段1、请找出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及其人数?时间:秦二世元年七月地点:大泽乡发起者:陈胜、吴广参加者及人数:“闾左適戍渔阳”的九百人。2、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第一层:写起义的背景和直接原因。4、揭示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语句是?天下苦秦久矣5、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1)天下苦秦久矣,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统治

17、愤恨不满(2)扶苏贤能而被杀,必然加重秦王朝内部的危机(3)楚人对项燕的爱戴,激起复国的愿望6、打算以什么名义起义?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第二层:写陈胜吴广分析形势,谋划起义。7、陈涉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什么?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8、这样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 “卒皆夜惊恐”“卒中往往语”“指目陈胜”,在群众心中树立了陈胜领袖地位。9、从陈胜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和所提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品质?陈胜抓住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

18、这两个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口号,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有“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两项,这与当时敬鬼神观念的普遍存在有关,可以巩固陈胜在群众心目中的领导地位。表现了陈胜的才智与卓越的领导才干。10、怎样看待他们所采用的迷信手法?采用“丹书鱼腹”、“篝火狐鸣”等迷信的方式,这是根据当时的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斗争策略,说明陈胜、吴广的足智多谋。(三)第三段1、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1)发动起义时的情形;(2)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3)概述此后诸郡县反秦斗争的情形。2、在杀死两尉过程中,吴广的智谋表现在哪里?抓住时机。故意使自己受辱。激怒众

19、人。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思想含义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陈胜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4、找出课文中描写陈胜、吴广“并杀两慰”所用的动词和写起义军胜利进军所用的一连串动词,体会语言简洁、用词极富表现力的特点。“笞”“挺”“夺”“杀”这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激烈的格斗场面。“攻”“收”“下”“徇”“入”“据”等一连串动词,表现了起义军势如破竹的强大威力。七、分析个性化语言,理解人物形象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课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陈胜。

20、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透过他的语言来表现的。 第1段中,陈胜同其他佣耕者的对话,表现了陈胜的远大志向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第2段中,陈胜同吴广的对话,表现了他们组织起义的谋略才智。第3段中,陈胜同戍卒的对话,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充满英雄气概的起义领袖形象。八、概括主题陈胜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主题思想如何概括?作者对陈胜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主题思想: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陈胜起义的过程,刻画了陈胜

21、、吴广的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们反抗暴秦专制的历史功绩。九、文言基础知识(一)通假字(1)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2)发闾左適戍渔阳 適,通“谪”。 (3)为天下唱 唱,通“倡”,首发。 (4)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5)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披着,穿着。(二)词类活用 (1)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3)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鱼网,名词作动词,用网捕。 (4)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意动,认为奇怪 (5)夜篝火 篝,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 (6)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

22、样。 (7)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8)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使动,使恼怒。 (9)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固的铁甲; 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锐利的武器。 (10)皆刑其长吏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11)尝与人佣耕 佣,表被动,被雇佣。(12)死国可乎 死,为动,为而死(三)古今异义 (1)今亡亦死 古义:逃亡。 今义:死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私自,偷着。 今义:空隙。 (3)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4)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 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5)会天大雨。 古义

23、:适逢,恰巧。 今义:集会,见面等。 (6)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 今义:怜惜,可怜。 (7)夜篝火。 古义:用笼子罩着的火。 今义: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 (8)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9)比至陈。 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10)号令召三老、豪杰来会计事。古义:动词“会”与“计”的连用,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物的人员。(1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古义:编次。今义:次序;品质差等。(四)一词多义(1)会 会天大雨 (恰逢) 与皆来会计事 (聚集、聚会) (2)将 项燕为楚将 (名词,将领、大将) 上使外将兵

24、 (动词,率领、带兵) (3)次 皆次当行 (编次,依次编排) 之次所旁丛词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4)书 乃丹书帛 (写) 得鱼腹中书 (字条) (5)乃 陈胜、吴广乃谋曰 (于是,就) 当之者乃公子扶苏 (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是”) (6)为 皆次当行,为屯长 (做、当) 为天下唱 (介词:给、替) (7)故 广故数言欲亡 (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 (缘故) (8)道 道不通 (道路) 伐无道 (这里指封建社会所认为好的政治)(9)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 (派) 陈守令皆不在 (官名,县令) (10)数 以数谏放 (多次) 卒数万人 (数词几) (11)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行列、

25、队伍之列) 乃行卜 (去、往) 行收兵 (行军)(12)以 扶苏以数谏故 (介词,因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动词,以为)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介词,用,拿,把) 固以怪之矣 (副词,通“已”,已经) 以激怒其众 (连词,来)(五)特殊句式1、陈胜者,阳城人也:判断句2、此教我先威众耳:判断句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4、号为张楚:判断句5、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足下卜之(于)鬼乎 省略句,省介词6、吴广以为然:吴广以(之)为然 省略句,省宾语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上使(之)外将兵 省略句,省宾语8、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被动句 9、祭以尉首:状语后置十、总结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的封建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板书设计:一、年少大志 苟富贵,毋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谋划起义 原因 直接原因 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策略 立公子扶苏 楚人怜楚将项 舆论 置书鱼腹 篝火狐鸣三、发动起义 起义开始 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 车六七百乘 骑千余 卒数万人 各地响应起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