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第五讲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西方经济学中的分配理论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那些对生产做出贡献的各部分要素所有者中进行分配。也就是说,社会各部分要素所有者,在生产中做出了贡献,并根据贡献的大小而获得收入,这种收入的分配就决定于该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生产要素价格越高,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就越高,因此,收入分配问题就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第一节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一、 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消费品的需求有很大的区别,一是需求主体不一样,消费品的需求主体是广大的消费者(或居民户),而生产要素的需求主体是厂商;二是需求目的不一样,消费者需求通过对产
2、品的消费来取得效用;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为了生产出产品,通过销售产品赚钱利润,由此可见,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因此这种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三是需求的形式的不一样,消费者对多数产品的消费都可以是单一的,即消费一种产品就可以取得效用,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的,厂商只有将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和土地等要素组合起来才可能生产出产品。厂商在决定购买多少生产要素时,所采取的要素使用原则依然是取得最大利润的原则,即“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这里的“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在经济学中这个“边际收益”被称为边际产品价值,一般用VMP表示;“边际成本”是指每增
3、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费用,一般用MFC表示,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表示为:VMP=MCF当VMPMCF时,厂商可以通过增加要素的投入量来增加利润;当VMPMCF时,厂商可以通过减少要素的投入量来增加利润。如果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我们称这是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在完全竞争条件下,VMP=PMP式中P是产品价格,MP是边际产量,而P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是一个常数,VMP的变化决定于MP,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MP在投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是递减的,即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量边际产量会越来越越小,因此VMP在图5-1中的坐标系里,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图5-1由于要素市场也是完全竞争市场,若设
4、要素的价格为W,W是一个常数,MFC是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成本,因此MFC=W是一个常数。由于MFC=W,厂商使用要素原则VPM=MFC,则变为,VMP=W,这时容易理解,图5-1中的VMP曲线就是,厂商对该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因为这是对每一个不同的要素价格Wi,厂商愿意并且能够购买该生产要素的数量是相应的Li,如图5-1所示,厂商采取这种要素使用原则使他取得最大利润。二、 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的供给是由居民户提供的,不论是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这些要素的所有者都是居民户。居民户向厂商提供要素的原因是取得要素收入,用这些收入去购买产品,消费后取得效用,例如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劳动
5、以取得工资,用工资购买产品用以消费。居民户并不是将所有要素都提供给厂商以换取收入,居民户总是将自己拥有的要素一部分提供给厂商作为要素供给,以换取收入,而另一部分留给自己使用,例如劳动者只是将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而为自己留下另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自己的休息和闲暇,土地所有者将部分土地出租取得地租,而将部分土地留给自己建房和花园,供自己享用。居民户如何在要素提供和要素自用上取得平衡呢?居民户在要素供给上遵循的原则是: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要素自用的边际效用。当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要素自用的边际效用,居民户可以通过减少自用要素的数量转而为要素供给,这样就可以增加总效用;当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要素自
6、用的边际效用,居民户可以减少的要素供给的数量转而为要素自用,这样就可以增加总效用。从上已经知道要素市场的供给是有居民户提供的,容易理解,当要素价格提高时,居民户会减少要素自用的数量,将其转化要素供给,因为这时增加要素的供给会取得比过去更多的收入,这些增加收入将为居民户带来增加的效用。由此可见,单一居民户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向的。 图5-2必须指出的是,生产要素市场不可能都是完全竞争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要比上述完全竞争市场复杂一些,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可以预期的是,一般而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单一厂商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将市场
7、上所有的厂商的需求曲线递加起来将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将所有居民户的供给曲线递加起来将得到生产要素的市场供给曲线,该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则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的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由此可以看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决定与从前讲过的产品的均衡价格决定形式上是一致的。第二节 劳动市场 一、劳动的需求与供给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劳动的价格,劳动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等等。但劳动的需求主要还是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厂商在购买劳动时要劳动的边际成本(即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
8、(VMP)。如果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大于工资,劳动的需求就会增加,如果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小于工资,劳动的需求就会减少。因此,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句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可用图5-3表示。图5-3 在图5-3中,横轴0L代表劳动的需求量,纵轴0W代表工资水平 D为劳动的需求曲线。 劳动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劳动的成本,这种劳动的成本包括两类。一类是实际成本,即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以及培养、教育劳动者的费用。另一类是机会成本,劳动供给是以牺牲闲暇(要素自用)的享受为代价的,劳动会给劳动者心理上带来负效用,补偿劳动者这种心理上负效用的费用就是劳动的机会
9、成本。 劳动的供给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一般来说,当工资增提高时劳动会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再继续提高,劳动供给不但不会增加,反而还会减少。这是因为,工资收入增加到定程度后,劳动者变得富裕了,劳动者将使用部分时间来享受劳动收入提供的各种效用,例如购物、旅游和发展个性的种种活动,这时如果再提高工资,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供给不是增加而是减少。可用图5-4来说明。 图5-4在图5-4,横轴0L代表劳动供给量,纵轴0W代表工资水平,S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在WW1点时,劳动的供给量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在WW1后,工资增加使劳动供给不是增加而是减少,这时的供给曲线称为“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对于单一的劳动供
10、给者而言,他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但当所有劳动者的供给曲线递加后,形成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时,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劳动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工资水平。这一点可表示为图5-5。图5-5在图5-5中,劳动的需求曲线D与劳动的供给曲线.相交于E,这就决定,均衡的工资水平为W0,这时劳动的需求量与供给量都为L0。当劳动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工资会上升,从而增加劳动的供给,减少劳动的需求;当劳动的需求小于供给时,工资会下降,从而减少劳动的供给,增加劳动的需求,正如价格的凋节使产品市场实现供求相等一样,工资的调节也使劳动市
11、场实现供求相等,并保证充分就业。 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资的决定 现实中劳动市场往往并不是完全竞争的,既可能存在着工会对劳动供给的垄断,也可能存在着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垄断。在这两种情况下工资可能高于或低于均衡工资水平。具体地说,当存在工会对劳动供给的垄断时,工资可能高于均衡工资水平W0:当存在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垄断时,工资可能低于均衡工资水平W0。而实际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会与厂商双方的力量,以及其他一些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侧如经济的繁荣或萧条,政府的干预,等等)。最终实行的工资水平是劳资双方集体协商的结果。从当前西方国家的情况来看,工会在工资的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提高工资的主要方法有: 1、增加对
12、劳动的需求在劳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增加对劳动的需求的方法来提高工资,不但可以使工资增加,而且可以增加就业用图5-6来说明这种影响。 图5-6 在图5-6中,劳动的需求曲线原来为_D0,这时,D0与S相交于E0。,决定了均衡的工资水平为W0。,就业水平为L0。劳动的需求增加后,劳动的需求曲线由D0移动到D1,这时D1与S相交于E1,决定的均衡工资水平为W1,就业水平为L1 ,W1W0,说明工资上升了;L1L0,说明就业水平提高了。 工会增加厂商对劳动需求的方法最主要的是增加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因为劳动需求是由产品需求派生而来的。增加对产品的需求就要通过议会或其他活动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实行保
13、护贸易政策。此外,机器对劳动的代替是劳动需求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工会也会从增加对劳动的需求这一目的出发,反对用机器代替工人。 2、减少劳动的供给 在劳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减少劳动的供给同样也可以提高工资,但这种情况会使就业减少。这种方法对工资与就业的影响可用图5-7来说明。 图5-7在图5-7中,劳动的供给曲线原来为S0,这时,S0与D相交于E0,决定了上资水平为W0,就业水平为L0。劳动的供给减少后,劳动的供给曲线由S0移动到S1,这时S1与D相交于E1,决定了工资水平为W1,就业水平为L1,工资上升了,W0W1,就业水平下降了,L0L1。工会减少劳动供给的方法主要有限制非工会会员
14、受雇,迫使政府通过强制退休、禁止使用童工、限制移民、减少工作时间的法律等。3、最低工资法 工会迫使政府通过立法规定最低工资,这样,在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时也可以使工资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这种方法对工资与就业的影响可以用图5-8来说明。图5-8在图5-8,劳动的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E,决定了工资水平为W0,就业水平为L0。最低工资法规定的最低工资为W1,W0W1。这样能使工资维持较高的水平。但在这种工资水平时劳动的需求量为L1,劳动的供给量为L2,L1L2,有可能出现失业。 还应该指出的是,工会对工资决定的影响也是有限度的。这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整个经济形势的好坏,劳资双方的力量对比,政府干
15、预的程度的倾向性,工会的斗争方式与艺术,社会对工会的同情和支持程度,等等。第三节 资本市场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拥有资本的居民户向厂商提供资本,得到利息。利息与工资计算的方式不同,它不是用货币的绝对量来表示,而是用利息率来表示,利息率是利息在一单位时间内(例如一年内)在货币资本中所占的比率。例如,货币资本为10000元,利息为一年1000元,则利息率为10%。这10%就是货币资本在一年内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即这一定量货币资本的价格。 一、利息的性质 为什么对资本的使用应该支付利息呢?其原因是,人们具有一种时间偏好,即在未来消费与现期消费中,人们是偏好现期消费的。换句话说,现在多增加一
16、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将来多增加这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因为未来是难以预期的,人们对物品未来效用的评价总要小于现在的效用。例如,人们对现在或5年后购买同一辆汽车所带来的效用评价就不同。也许他认为自己不一定能活到5年之后,这样,现在购买这辆汽车能给他带来效用,5年之后则没有用了。也许他现在更加需要汽车,5年之后则不如现在这样需要,因此,现在这辆汽车带来的效用比未来大。也许,他会认为未来汽车不如现在这样稀缺,所以,未来汽车的效用不如现在,等等。人们总是喜爱现期消费,因此,放弃现期消费把货币作为资本就应该得到利息作为报酬。为什么资本也能带来利息呢?可以用迂回生产理论来
17、解释这一点。迂回生产就是先生产生产资料(或称资本品),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迂回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迂回生产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例如,原始人直接去打猎是直接生产,当原始人先制造弓箭而后用弓箭去打猎时就是迂回生产。打猎比直接打猎的效率要高。如果延长迂回生产的过程,先采矿、炼铁、造机器,然后制造出猎枪,用猎枪打猎,那么,效率就会更高。现代生产的特点就在于迂回生产。但迂回生产如何能实现呢?这就必须有资本。所以说,资本使迂回生产成为可能,从而就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资本具有净生产力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二、利息率的决定 利息率取决于对资
18、本的需求与供给。资本的需求主要是企业投资的需求,因此,可以用投资来代表资本的需求。资本的供给主要是储蓄,因此,可以用储蓄来代表资本的供给。这样就可以用投资与储蓄来说明利息率的决定。 企业借入资本进行投资,是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样投资就取决于利润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差额。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差额越大,即利润率越是高于利息率,纯利润就越大,企业也就越愿意投资。反之,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差额越小,即利润率越接近于利息率,纯利润就越小,企业也就越不愿意投资。这样,在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就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人们进行储蓄,放弃现期消费是为了获得利息。利息率越高,人们越愿
19、意增加储蓄,利息率越低,人们就越要减少储蓄。这样,利息率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利息率是由资本的需求与烘给双方共同决定的。可用图5-9来说明利息率的决定。 图5-9在图5-9中,横轴0K代表资本量,纵轴0i代表利息率,D为资本的需求曲线,S为资本的供给曲线,这两条曲线相交于E,决定了利息率水平为i0资本量为K0。在宏观经济学中,你将看到,还可以用可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来说明利息率的决定。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企业的投资需求、个人的消费需求与政府支出的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个人与企业的储蓄,以及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可贷资金的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动,可贷资金
20、的供给与利息率成同方向变动。可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决定利息率的原理和投资与储蓄决定利息率相同。 三、利息的作用在经济中,利息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利息的存在可以鼓励少消费,多储蓄。增加储蓄是发展经济的关键,而刺激人们增加储蓄的最有力的手段就是提高利息率。也正因为如此,一般国家在经济开始发展时总要采取高利息率的政策。其次,利息的存在可以使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如果社会的利息率水平是既定的,那么,人们就会把资本用于获得利润率最高的部门,利润率最高的部门也就是资本能最好地发挥其作用的部门。此外,企业在支付利息的情况下就要更节约、更有效地利用资本。因此,利息的存在是刺激企业有效地利用资本的最好手段。最后
21、,当一个社会,出现了通货膨胀时,提高利息率可以压抑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刺激可贷资金的供给,从而制止通货膨胀。正因为利息有这样的作用,所以,利用利息率来调节经济是很重要的。 第三节 自然资源市场自然资源是指诸如土地等供给不变、位置不可移动和不可再生的要素资源。由于所有自然资源都与土地资源的特征一致,所以,本文将集中研究土地资源市场,这个市场的特征和价格决定,就反映了所有自然资源市场的特征和价格决定。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使用价格(或称为服务价格),拥有土地的居民户向厂商提供土地,得到了地租。一、地租的决定和发展地租是由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递
22、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但土地的供给是固定的,因为在每一个地区,可以利用的土地总有一定的限度。这样,土地的供给曲线就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地租的决定可用图5-11来说明: 图5-11 图5-11 在图5-10中,横轴0N代表土地量,纵轴0R代表地租,垂线S为土地的供给曲线,表示土地的供给量固定N0。,D为土地的需求曲线,D与S相交于E,决定了地租为R0。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这样,地租就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一点可用图5-11来说明。在图5-11中,土地的需求曲线由Do移动到D1就表明土地的需求增加了,但土地的供给仍为S,S与D1相交
23、于E1,决定了地租为R1。R1高于原来的地租R0,说明由于土地的需求增加地租上升了。三、 准租金与经济租金地租是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服务价格,它是和供给固定不变相关的。在许多情况下,还有一些资源的供给数量也是不变的,例如某些人的天赋才能,就像土地一样,供给是不能发生变化的。这些供给固定不变的资源也应有相应的服务价格,这种服务价格与地租十分类似,我们可以将这种供给数量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称为租金。很显然,地租是一种租金,它是与土地固定不变相联系的租金。在经济学中,常常将时期分为长期和短期,土地供给不变是指长期不变,因此土地会产出租金。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短期供给不变的生产要素也可以产生租金,
24、经济学称这种与短期相联系的供给不变资源所产生的租金为准租金,例如,在短期中厂商投入的固定要素,在短期中是固定不变的,它不可能从现在的用途中退出去转到收益较高的其他用途中去,也不能从其他相似的生产要素中得到补偿,这些要素的服务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租金。不论是地租还是租金,都是和供给不变的服务价格相联系的,固定供给意味着,要素价格的下降不会减少该要素的的供给量,据此,也可以将租金看成是这样一种要素收入,其数量的减少不会引起要素供应量的减少。有许多要素的收入尽管从整体上看不同于租金,但其收入的一部分却可能类似于租金,亦即如果从该要素的全部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并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我们将这一部分要素收入叫做经济租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