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445.44KB ,
资源ID:57572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572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docx

1、辽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I)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天体系统结构层次: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普通性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虽各具特色,但十分相似。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2)特殊性:有生命存在。外部条件:太阳光照条件稳定;宇宙环境安全。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适中);有液态的水(原因

2、同上);有适于生物呼吸的空气(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色球层的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电离层,引起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2)太阳活动增强时,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1.3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自转360,23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3、为一太阳日。恒星年(真正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速度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时。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计算规律: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东加西减。时区划分与区时计算: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3)地转偏向力:沿地表水平运

4、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26。黄赤交角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周年移动(记住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他日期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并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高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四季和五带。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如图: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长短的变化:夏半年(从春分到秋分)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5、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3 季节划分:北半球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无上述现象。若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缩小,温带扩大。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1.4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重要特点外部圈层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

6、组成,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内部圈层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平均厚度17千米莫霍界面地下平均33千米处(大陆部分),在这里横波和纵波波速都明显增加地幔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慢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古登堡界面地下2900千米处,这里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分外核和内核。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7、以上),由岩石组成。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岩石圈由各种岩石组成,岩石按成因分三大类。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包括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玄武岩)沉积岩:由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如大理岩(石灰岩变质而成)。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2地球表面形态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

8、曲变形,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2、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山脉、岛屿、海沟。3、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1)褶皱:分为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构造类型判断方法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岩层弯曲方向岩层新老关系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中间老,两翼新背斜隆起成山岭(内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层容易被侵蚀而谷地(外力)。向斜岩层一

9、般向下弯曲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向斜凹陷而成谷地或盆地(内力);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外力)。(2)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地垒: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泰山、庐山地堑:断层一侧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实践意义: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隧道、水库选址尽量要避开断层。二、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能量来自于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主要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外力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流水作用瀑布、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喀斯特地貌山麓洪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风蚀

10、洼地、风蚀蘑菇沙丘、沙垄、黄土高原冰川作用U形谷、角峰、峡湾冰碛(q)丘陵2、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河谷主要外力作用河谷形态发育初期(上游)以向下侵蚀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呈V型发育中期(中游)向下侵蚀减弱,向两岸侵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弯曲,河谷拓宽发育后期(下游)侵蚀减弱,堆积加强宽而浅的槽型(2)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分布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洪积扇、冲积扇)山前水流出山口时,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开阔,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为洪(冲)积扇。多个洪(冲)积扇连接在一起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

11、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河流入海口河流入海口地势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2.3 大气环境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用右图表示,在此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所以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辐射)。二、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高低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1

12、、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呈一锐角,北半球向右偏)(三)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如图所示。 2、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其移动规律如上右图所示。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气候属性气压带、风带名称位置气候属性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高纬极地东风带南

13、北纬60。90从高纬吹向低纬,干燥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盛行上升气流,湿润中纬西风带南北纬3060从低纬吹向高纬,湿润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低纬信风带赤道至南北纬30从高纬吹向低纬,干燥赤道低气压带赤道盛行上升气流,湿润4、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状况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40度到60度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位于30度到40度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信风带控制干湿季明显热带沙漠气候常年

14、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并不完全呈带状分布,而在海洋和大陆分别变化形成高、低气压中心,并引起冬、夏季风向的变化。人们将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全球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典型,如图和下表所示:地区季节风向形成原因东亚冬季西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东南季风南亚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三、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冷锋暖锋定义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面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面锋面

15、符号天气状况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高,气压低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较低,气压高过境时阴天,刮风,降水,降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受冷气如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受暖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实例夏季北方的暴雨,冬半年的寒潮,北方春季的沙尘暴一场春雨一场暖(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

16、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2.4 水环境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各个环节循环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2、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陆地水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但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2)塑造地表形态(如喀斯特地貌);(3)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二、洋流洋流: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或从高纬流向低纬暖流:从水温高的海

17、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或从低纬流向高纬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海区北半球:顺时针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南半球:逆时针北半球中高纬海区逆时针大陆东岸是寒流大陆西岸是暖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沿岸气候影响: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渔场的形成:寒暖流交汇日本北海道渔场、英国北海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上升补偿流秘鲁渔场洋流对航海的影响:顺洋流航行船速较快;逆洋流航行船速较慢。污染物:可以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但会扩大污染的范围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3.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整体性表现: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

18、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3.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2、分布规律表现基础备注从赤道到两极自然带沿着纬线方向(东西方向)延伸,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方向)更替热量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东西方向)更替水分中纬度地区最明显垂直分异规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组合纬度越低,山体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丰富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布 局形 态走 向平 原密度高网状限制

19、少,造价低山 区密度低线状(山区呈“之”字形)多沿河谷延伸在山区,人们通常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漫长的地质时期,气候总体状况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冰期和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目前,地球气候正处于温暖的间冰期中。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呈波动上升趋势, 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毁林(或植被破坏)。影响: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低地构成威胁;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水资源为例)1、水资源通常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

20、源,其最大水体是冰川水,而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3、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3、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水资源总量少或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增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包括两方面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修建水库等。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同时也要加

21、强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治理,减少对水源的污染。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1.1 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传统型,发达国家处在现代型; 世界总体上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人口增长模式已转变到现代型。1.2 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

22、模的大小。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1、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

23、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2、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1 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市功能分区:一般主要有三个: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24、常见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历史原因北京市中心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了行政区经济原因地租局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社会原因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差异,出现了高、低级住宅区的分化种族纽约的唐人街、黑种人聚居区2.2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服务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彼此距离越远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服务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彼此距离越近2.3 城市化1、城市化含义: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主要标志)上升和城市用

25、地规模扩大。通常以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作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3、城市化的进程:初期阶段(30%)、中期加速阶段和后期成熟阶段(70%)。 发达国家目前处于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发展中国家目前多处于加速阶段,城市化速度较快。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变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4、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数量的增加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耕地减少、地面下沉、水质恶化、城市热岛、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化对城市本身环境(居住区内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噪声污

26、染)、交通拥堵、住房困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1、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地形立体农业(垂直农业)自然条件气光照南疆的长绒棉,新疆的瓜果较甜候热量海南岛的天然橡胶园水源灌溉农业土壤东南丘陵的茶树种植社会市场大城市和工矿区周围重点发展蔬菜、乳、肉、蛋、禽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等,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政策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技术条件保鲜、冷藏在中国内地能买到新鲜的海产品注: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自然因素的

27、利用和改造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对温度进行改造梯田对地形进行改造灌溉农业对水分进行改造2、农业地域类型(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形成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较平坦;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特点: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单位曲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一小一大、一高三低)(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小麦种植与牧羊混合经营优点: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能合理有效的安排农业生产:市场适应性强,收入比较稳定。(3)商品谷物农业: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

28、高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也有。经营方式:家庭农场;我国是国营农场;最大生产国:美国(中部平原)形成条件:自然条件优越;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4)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形成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发展措施:改善交通;围栏放牧,划区轮牧;人工种植饲料;打机井,开辟水源;培育良种牛。(5)乳畜业(西欧) 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是牛奶及奶制品形成因素:饲料供应和市场3.2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影响工

29、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等。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增强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素质、技术因素、信息通信以及环境标准。减弱因素:原料、劳动力数量。如钢铁工业主导因素的变化:动力原料市场工业区位类型:工业类型工业部门举例原料导向型甘蔗或甜菜制糖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加工厂市场导向型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动力导向型炼铝厂等有色冶金工业劳动力导向型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技术导向型微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精密仪表厂2、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工业集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有自发形成的,也有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分散 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