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心整理11聪二、简述题:1.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的程序是怎样的?额外变量又是如何控制的?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如共有10个刺激则可配成45对。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额外变量是 采用AB法,即每对的两次比较中某刺激先呈现,在另一次比较时,则后出现。2.说明用等级排列法制作顺序量表的程序是怎样的?额外变量又是如何控制的?等级
2、排列法是一种制作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这个方法是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者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 3、用平均差误法求阈限的程序,并谈谈额外变量的控制及此法的优劣势。这个方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就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
3、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把每次调节的结果(或每次的判断)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在这里,主观相等点是相等地带的中点,它等于各比较刺激的平均值。优点: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求等值,它的实验程序容易引起被试的兴趣,可直接测量被试的反应,实验结果可以采用正常的统计处理。缺点:由于被试调整仪器,动作技巧在判断中也常产生影响。因为被试调整的动作,有时也对他的判断起着干扰作用,因此有时她调整的位置,并不就是他当时认为的相等点,这影响到差别阈限的测定。4、简述在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额外变量是怎样控制
4、的?实验结果中为什么AA对的反应时快于Aa对。自变量:以不同的时间间隔呈现AA和Aa因变量:被试的反应时和被试判断的正确率和错误率。额外变量:按键的灵敏度、计时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按键的练习效应和顺序效应这两种匹配任务的信息加工过程不同,Aa对的反应时间长。这些刺激都是视觉呈现,反应的任务也相同,但Aa比AA多了一个过程,即将A,a由视觉编码转为听觉编码,然后反应。而AA对只需根据视觉编码即可判断是否相同了。5、论述刺激变量是怎样影响反应时间的。反应时有赖于被刺激的感官 (1)反应时因刺激通道的不同而不同(对光反应的潜伏期要长于对声音和对皮肤触觉的反应潜伏期) (2)对于视觉和触觉刺激作用的位
5、置不同,反应时也不同(触觉,离大脑越近反应潜伏期越短;视网膜,反应潜伏期中央凹短于鼻侧短于颞侧) (3)痛觉反应时因刺激方式不同而不同(先触觉后痛觉短于只有痛觉) (4)半规管反应时的中数是500毫秒反应时受刺激强度的影响 (1)声音强度:反应时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减小 (2)光的强度: 刺激的时间和空间积累效果影响反应时 眼睛对光适应与暗适应的状态影响反应时 联合刺激要比单一刺激的反应时快刺激的停止及刺激强度的变化反应6、论述机体变量是怎样影响反应时间的。1. 额外动机加速反应2. 准备定势的因素影响反应时(前期,反应时间,后期) (1)反应前期的长短影响反应的快慢 (2)反应前期的肌肉紧张影响
6、反应时在前期的末尾肌肉紧张越高反应时就越快当前期是有规则的,最恰当的长度时,则肌肉紧张最大从预备信号以后200-400毫秒开始肌肉紧张,一直增加到反应时为止,预先的肌肉进展是实际反应动作的发动阶段,即预备定势活动。(3)肌肉的紧张程度影响反应时(4)运动准备与感觉准备的类型不同,反应时长短也不同3. 复杂反应:包括选择反应(又称分离反应)与辨别反应 (1)选择反应时与选择的数目成正比(2)刺激越相似,反应时间就越长4. 练习因素影响反应时5. 年龄因素影响反应时6. 个体差异因素影响反应时7、论述极限法求阈限的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额外变量是怎样控制的?常见的误差有哪些?如何判断?
7、怎样控制?(P5054)用极限法测感觉阈限时,可能出现“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练习 误差”和“疲劳误差”,可以让递增、递减的序列的数目相等,且交替出现来 对这些额外变量进行控制。为了平衡这两种误差,最小变化法的递增与递减,采用ABBA法,交替进行 8、论述恒定刺激法求阈限的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什么?额外变量是怎样控制的?常见的误差有哪些?又是如何控制的?绝对阈限:(1)自变量 :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是从略高于感觉到略低于感觉这一范围内选5到7个等距的刺激强度。(2)反应变量(因变量):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的反应变量要求被试者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在实验中每呈现一次刺激后
8、,被试者若感觉到了,则报告“有”,主试者记录“+”;被试者若感觉不到,则报告“无”,主试者就记录“-”。然后根据被试者对不同刺激所报告的“有”或“无”的次数来求出百分数,以此来计算阈限。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1)自变量: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是让被试者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标准刺激是能被感觉到的某一刺激强度;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确定,一般从完全没被感觉出差别到完全感觉出差别的范围内选定5到7个刺激强度作为比较刺激。比较刺激要随机呈现,每个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至少要比100次。 (2)反应变量(因变量):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反应变量要求被试者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
9、:9、三类反应:即“大于”、“等于”和“小于”,分别记为“+”、“=”和“-”。 让被试作三类反应时,因其中有“等于”的反应,若被试较为自信,则作出“等于”的反应就较少;若被试较为谨慎,则作出“等于”的反应就较多。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差别阈限的大小。(77页)这种反应易受到被试的态度的影响。 10、二类反应:让被试者作“大于”和“小于”两种判断,即使分不清时,也要作出其中的一种判断。 11、反应时间减法法的实验逻辑在安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时作业中,其中一个作业包含有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加工阶段,而其他方面则相同,从这两种作业的反应时差异即可判断那个特有的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5、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10、在极限法实验中,由于刺激是按一定的顺序呈现的,被试在递增序列中继续(坚持)说“无”,在递减序列中继续(坚持)说“有”,这种感觉叫习惯误差。与习惯误差相反的是期望误差,即被试在递增序列中提前说“有”,在递减序列中提前说“无”的感觉。4、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练习误差是由于实验的多次重复,被试逐渐熟悉了实验情景,对实验产生了兴趣和学习效果,而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逐步提高的一种系统误差。与此相反,由于实验多次重复,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逐步降低的一种系统误差,称之为疲劳误差。2、 反应时间加法法的实验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
11、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如果事先可以发现或观察到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通过单独地或成堆的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将个因素所需时间相加,从完成各阶段的时间变化来确定这一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以及所需要的时间总和。5、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两两配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所以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
12、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1、传统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所处理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感觉阈限的测量,(2)阈上感觉的测量,也就是心理量表的制作。3、费希纳定律的前提有两个:假定韦伯比例在强弱不同的刺激水平上都是恒定的;在所有刺激强度水平上的j.n.d都是相等的,即主观的刚刚感到的差别在不同刺激水平上都是一样的。6、 在信号出现的概率保持恒定的情形下,奖惩办法导致被试不同的动机水平,最后影响。当奖惩办法是鼓励多说信号时,偏低;当奖惩办法是鼓励少说信号时,偏高。名词解释1、心理物理学:心理物理学是研究心物关系并使之数量化的一个心理学分支。费希纳的定义是:一门研究
13、心身或心物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精密科学。2、感觉阈限:我们能感觉到的只是刺激系列中的一小段,因此就产生了感觉阈限的问题。3、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作绝对阈限。绝对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4、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叫作差别阈限又称为最小可觉差(j.n.d)。差别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增量。6、最小变化法:最小变化法的刺激是按大小顺序呈现的,有递增和递减两类系列,刺激间的变化很小且间距相等。每次呈现刺激后让被试报告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
14、可能地小,目的是系统地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即在多强刺激时由有感觉变为无感觉(递减系列),或由无感觉变为有感觉(递增系列)。 7、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刺激,通常为5-7个,并且这几个刺激在测定阈限的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是以随机的方式呈现。这个方法常以被试对不同刺激觉察的次数在该刺激呈现的总次数中所占的比例来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作次数法。 8、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就都会得到一个误差,
15、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 9、习惯误差:就是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当刺激和感觉早已发生了变化,被试还以先前的感觉来报告。 10、期望误差:是指被试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11、时间误差: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成现的,这就可能产生时间误差。 12、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不相等时就会产生空间误差。每对刺激同时呈现也可产生。 13、阶梯法:阶梯法和最小变化法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把增加和减少刺激强度的程序连续进行。当被
16、试报告感觉不到呈现的刺激时,主试就按一定梯级来增加刺激强度;而当增加到被试感觉到了时,又按一定的梯级来减少刺激强度。实验按这样的顺序继续下去,直至达到一个先定的标准或先定的实验次数为止。 14、主观相等点:不肯定间距的中点被称为主观相等点(PSE)。20、顺序量表:是一种比较粗略的量表,它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只是把事物按某种标准排一个顺序。 21、等距量表:是一种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因此它只能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 22、对偶比较法:是把所要测的刺激配成对,逐对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在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某种特性更明显。若有n个刺激,一共可配成n(n1)/2对。23、等级排
17、列法: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它要同时呈现所有的刺激,让被试根据一定的心理特点,将其中最优的刺激排在第一位,把最差的刺激排在最后,其他刺激依次排在中间,以等级来表示与各刺激相应的心理量的顺序。24、感觉等距法:是一种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特点是让被试把两个感觉的距离分成几等份。可以同时分成几个等份,也可以用一次分成两个等份的方法,最后分成几个等份。以刺激值为横坐标,以等距的感觉为纵坐标画成曲线 25、差别阈限法:是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费希纳提出,差别阈限(T)造成了最小可觉差(j.n.d),因而j.n.d可以用作单位来测量感觉量的大小。 26、分段法:是制作心理比例量表的一种直
18、接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31、信号检测论:简称SDT,是关于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它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在SDT实验中常常以SN(信号加噪音)表示信号,以N表示噪音。13. 等响曲线:响度不仅和声压(声音的物理强度)有关,而且和音频有关。例如,对两个频率为1000赫和100赫的声音,声压级虽然都是 40分贝,但响度感觉却大不相同,1000赫声音要比100赫的声音响得多。等响曲线就是把响度水平相同的各种频率的纯音的声压级连成的曲线。图中每条曲线上各种频率的声音的响度感觉是相等的,所以称为等响曲线。可以用调整法来制作等响曲线,
19、先选定一定强度的1000赫纯音作为标准刺激,用各个不同频率的声音为比较刺激,由听者调节比较纯音的强度,直至和标准纯音响度感觉相等。14. 多重记忆系统说:认为记忆是由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所组成,而每个子系统又都由若干特定的加工过程组成。同一个子系统内的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比不同子系统中的加工过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并且在理论上每个记忆系统都可能具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在多重记忆系统理论看来,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就分别代表了记忆的两种不同子系统。17. 部分报告法:传统的全部报告法通常要求被试在短暂刺激呈现后,尽可能多地报告出先前呈现过的刺激。此类整体报告研究认为人的感觉记忆容量仅为45个项目。而
20、斯波林认为这个数值被大大低估了,因为或许有很多信息在被试尚未来得及报告以前便从感觉记忆中消退了。为此,斯波林变更传统研究程序,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实验。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住报告时滞引起的误差。19. 开窗实验:是一种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的方法,它能比较明显地看出各个加工阶段,那就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了,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21. 人差方程式:1823年,贝塞尔与另一位天文学家阿格兰德共同观察七颗星时,发现二人反应时的差别是恒定的,以公式表示为:BA1.233(秒)。其中,B是贝塞尔的反应时,A是阿格兰德的反应时。这个等式即是著名的人差方程式,它反映了两个观
21、察者之间的个体差异。31. 启动效应:指由于近期与某一刺激的接触而使对这一刺激的相关刺激的加工得到易化的效应。通常分为重复启动和间接启动两种。重复启动是指前后呈现的刺激是完全相同的,即后呈现的测验刺激完全相同于前面呈现的启动刺激;而间接启动中除包含重复启动之外,还允许两个刺激有所差别。在启动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有词汇确定、词的确认、以及词干或词段补笔。启动效应的研究为探索内隐记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手段和证据。35. 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主要表现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前者指对词表中最开始位置项目的回忆增强,而后者指对词表中最末尾处项目的回忆增强。即系列的开始部分,或最初学的项目较容易记忆
22、,末尾部分或最后(时间最近)学习的材料也容易记忆,而中间部分是最难记忆的。34、ROC曲线: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等感受性曲线。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在几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35、有无法:这种方法要求事先选定SN刺激和N刺激,SN和N的差别要比较小,约接近被试的辨别阈限。并规定SN和N出现的概率,然后以随机方式呈现SN或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是SN还是N.36、评价法: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首先回答有信号或无信号,然后说明我们对回答的确信程度,这就是评价法的实验。用这样的办法,我们就可以把信
23、号或噪音引起的感觉离标准多远表达出来。37 、部分报告法: Sperling 用部分报告法的实验证明,瞬时记忆的容量很大,但保留的时间很短。一般认为,瞬时记忆的容量为 9 20 比特;图像记忆保持的时间为 o 25 1 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 1 秒,但不会长于 4 秒。在部分报告法的实验中,被试注视刺激卡片 50 毫秒,然后,他们不必报告所看到的所有字母,面是只报告四个字母,至于是哪四个字母,由声音指示,高音指示被告报告上面一行的四个字母,中音指示被试报告中间一行,低音指示被报告下面一行。三种音调是随机出现的,所以被试无法猜测而必须看所有的字母。 通过实验,斯波灵断定,被试看到的比他
24、能报告的多,视觉形象的贮存可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 38、加工水平说:Craik 和 lockhart(1972) 的加工水平说则认为,记忆的久暂不取决于时间,加工层次才是决定的因素。记忆依赖于测验与加工(学习)的一致性,记忆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函数。提取线索是否有效由已记住的信息来决定。也就是说,后来的提取过程与早先的加工过程越一致,回忆的成绩越好。他们还用实验证实,简单的机械性复述不能把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到长时记忆中。1、心理物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一百多年来,心理物理学方法不断发展,但它的中心问题仍然是物理量(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强度)与心理量(各
25、种感觉的强度)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数量关系,即感觉强度的增长同刺激强度的增长并不是1 :1的关系。 2、如何理解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的概念? “刚刚感觉到”意味着这种感觉量正处在“感觉到”与“感觉不到”的过渡地带,而且在从“感觉到”到“感觉不到”的转折点上。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作绝对阈限。绝对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强度差叫差别阈限又称为最小可觉差(j.n.d)。差别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增量。 4、测
26、量感觉阈限的三种基本方法是什么?举例说明它们的实验程序和结果处理。 (1)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它们是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 用最小变化法测量音高的绝对阈限的实验程序和实验结果的计算方法。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的差别阈限的实验程序和实验结果的计算方法。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手掌的两点阈(绝对阈限)的实验程序和实验结果的计算方法。 用平均差误法测量视觉的长度辨别的差别阈限的实验程序和实验结果的计算方法。6、在感觉阈限的测量中,如何鉴别和抵消各种误差? (1)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时,当递增系列的阈限值大于递减系列的阈限值且差异显著时,就可以断定被试存在着习惯误差。当递减系列的阈限大
27、于递增系列的阈限且差异显著时,被试就有期望误差。 消除习惯和期望误差: 在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阈限时,不能只用一种系列的刺激,而应该是递增和递减系列交替进行且二者的次数还应相等这样还可以平衡练习和疲劳因素对两种系列造成的影响。 (2)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就可能产生时间误差。 消除时间误差的影响: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能总是先呈现标准刺激后呈现比较刺激,而要使标准刺激的呈现先后各半。 (3)在平均差误法中,存在着空间误差和动作误差。 消除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应各占一半。 消除动作误差: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也各占一
28、半。 7、信号检测论相对于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信号检测论(SDT)对心理物理学的贡献,(1)是使实验者可以用一些方法测量反应的倾向性,(2)使测得的被试的辨别力不受反应倾向性的影响。11、有无法和评价法的实验程序是怎样的?比较二者的优缺点。 (1)有无法要求事先选定SN刺激和N刺激,SN和N的差别要比较小,约接近被试的辨别阈限。并规定SN和N出现的概率,然后以随机方式呈现SN或N,要求被试回答,刚才的刺激是SN还是N. (2)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首先回答有信号或无信号,然后说明我们对回答的确信程度,这就是评价法的实验。 (3)用评价法的结果,强度不同的感觉就分属于不同的评
29、价等级,反应的把握程度就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也就避免了有无法中感觉强度不同,只用有信号或无信号来反应的简单做法,而保留了较多的信息。由于评价法在一轮实验中使用了多个标准,故它可以获得有无法多轮实验才能得到的结果。14、举例说明心理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的制作方法。 (一)顺序量表:是一种比较粗略的量表,它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只是把事物按某种标准排一个顺序。 对偶比较法:是把所要测的刺激配成对,逐对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在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某种特性更明显。若有n个刺激,一共可配成n(n1)/2对。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颜色喜爱程度的实验为例。P82页。 等级排列法: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它要
30、同时呈现所有的刺激,让被试根据一定的心理特点,将其中最优的刺激排在第一位,把最差的刺激排在最后,其他刺激依次排在中间,以等级来表示与各刺激相应的心理量的顺序。卡特尔对当时10个著名的天文学家排过等级。P100页。(参考书上) (二)等距量表:是一种有相等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的量表,因此它只能做加减运算,不能做乘除运算。 感觉等距法是一种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直接方法。特点:让被试把两个感觉的距离分成几等份。可以同时分成几个等份,也可以用一次分成两个等份的方法,最后分成几个等份。以二等分法制作一个音高的等距量表。P102页。 差别阈限法:是制作心理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费希纳提出,差别阈限(T)造成
31、了最小可觉差(j.n.d),因而j.n.d可以用作单位来测量感觉量的大小。(参考书上) (三)比例量表:既有绝对零又有相等单位,因此它除了可以测量对象之间的差别,还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例。 分段法是制作心理比例量表的一种直接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把一个感觉加倍或减半或取任何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以线段长度的比例为例,说明如何用减半法制作比例量表。P108 数量估计法用数量估计法制作比例量表比分段法简单易行。它要求被试对各种刺激引起的感觉量直接用数字估计。斯蒂文斯1975年的一项数量估计实验。P110页。(参考书上)1、如何正确理解反应时间的概念?如何运用反应时间的测量? 反应时间缩写为RT,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反应变量之一。反应时间并不是指反应延续的时间,而是指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距。反应时间往往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最早将反应时间的测量用于心理实验的是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他意识到可以利用反应时间来测量各种心理活动所需要的时间。他发展了三种反应时任务,即人们所熟知的唐德斯反应时ABC.在A反应时,即常被称为简单反应时的任务中,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映。在B反应时或称选择反应时中,刺激和反应都有一个以上,每一个刺激都有对应的唯一反应。在C(或辨别)反应时,有一个以上的刺激,但只对其中某个特定的刺激作出反应。反应时相减法。斯腾伯格提出的反应时的相加因素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