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1.32KB ,
资源ID:57532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532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1、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 案第一单元 植物角里的科学1 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第一课。教材共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和分析与总结三部分。第一部分观察与提问让学生通过观察花草提出一些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并引发学生生活的积累;第二部分通过阅读资料卡对花草倾倒的现象做出猜想;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分析大家作出的猜想,排除明显不合理的猜测,选出可能的假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大胆的进行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提出话题

2、、引导提问。出示或讲述植物角等地方的植物发生偏斜的现象,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这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教师应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比如,准备一盆趋光现象明显的花草,以及植物趋光生长的一些图片等来引发话题。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场景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由此激发学生参与探讨的热情。2、围绕植物角内植物为什么倾斜生长的话题,提出猜想。对于植物角的植物为什么倾斜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做出很多猜测。教师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必要时可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做出这些猜测的理由,以此引导他们学会科学猜想。为了使学生能做出更深入而科学的猜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学

3、习一些关于植物生存与适应环的知识。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学生从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但我们应引导学生以质疑的眼光看待这些书本知识,把它们只作为自己猜想的一个理由,引导他们亲自实验验证。(3)、分析、排除和选择大家所做出的各种猜想。猜想时需要大胆与发散,但同样也要对猜想进行严密的分析和论证。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该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这个过程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中的发散与集中。大胆与严谨的辩证统一。(4)、确定研究方向,讨论研究方案。该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初步讨论一下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比如实验法。实验前又该准备些什么,以便课后去准备工作。(5)、

4、布置研究准备任务、准备下一课的研究活动。2 在实验中探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学生针对植物角里花草的变化产生了猜想:和阳光照射的方向有关;和长期只在花盆的一侧浇水有关;和土壤里的肥料分布不均匀有关问题产生了,本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实验,动手研究。教材共分三部分:计划与组织、实验、分析与总结。教材的第一部分组织学生分组拟订实验方案。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分组拟订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教材给了三点提示,这些提示旨在帮助学生完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但不必学生让学生生搬硬套。教材的第二部分是分组实验。学生按照实验计划,

5、根据研究的问题不同,分组组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教材的第三部分是分析与总结。组织学生交流实验中的发现,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形成结论,产生新的问题。教学目标:1、经历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收集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结论、把实验结论和同学们共享的科学探究过程,知道植物的向光性和植物根的向水性。2、在实验过程中能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方案。3、能和小组同学一起,坚持实验观察,并做好记载。4、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5、在实验过程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产生新的问题。6、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一周利用一次性塑料杯播种大豆

6、,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大豆苗约5060株(一人一株);教学课件。2、小组准备:探究记录本;标签纸4张;纸盒四只;水壶一只;教学建议:本课建议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二部分部分为第一课时;第三部分为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谈话:植物角的植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教学说明: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关于植物角植物变化而产生的问题的记忆,提出研究问题。学生可能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和阳光照射的方向有关;和长期只在花盆的一侧浇水有关;和土壤里肥料分布不均匀有关等。学生的猜想有的有一定的依据,有的则是无依据的。如果出现不合理的猜想,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辨析,排除不合理

7、的猜想。2、提问: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呢?教学说明:学生可能会根据以往科学探究的经验,提出“做实验”。猜想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本环节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验证意识。二、设计实验1、谈话: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小组的猜想是什么?怎样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呢?教学说明:小组内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教师要建议小组内相对集中地研究一个问题。2、小组讨论:各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实验中涉及的因素有哪些?你们控制的变量是什么?怎样控制变量?请各小组讨论后制定实验方案。教学说明:实验方案的制定,应该由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相信学生经过三年的科学探究经历,能较好地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8、。3、交流实验方案:你们小组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你们打算怎样进行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哪个小组给大家汇报一下?教学说明:一个小组的实验方案如何,能反映全班同学设计实验方案的水平,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师生会发现一些实验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有指向地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4、全班共同分析:他们的方案设计的合理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教学说明:在学生分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完善。5、完善实验方案:请各小组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教学说明:学生在分析样本后,会反思自己的实验方案,然后在小组内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三、组装实验材料1、准备实验材料:我

9、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我们需要哪些实验材料?教学说明:在准备实验材料之前,学生要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实验需要的材料。2、分组组装实验材料。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方案组装实验材料。教学说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可能有一些实验材料没有写进实验方案中,也有可能一些材料多余了,有可能对实验方案进行再次修改。3、小组分工:怎样操作?怎样观察和记录?教学说明:组装好了,小组同学应该有一个分工:有记录员,有操作员,有观察员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对实验的有序进行将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4、反思与评价:在组装实验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认为本组同学表现如

10、何?教学说明:在实验装置完成后,有必要对组装实验的过程进行反思。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是一个不断修正实验方案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经历中获得积极体验的过程。对小组同学、班级同学积极性的评价,对本组同学经验的反思,都会是一种深刻的探究体验。第二课时:分析与总结一、汇报交流提问: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和观察,我们各小组都有哪些发现?教学说明:学生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把学生这些观察报告在全班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他小组实验的成果,也是师生共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的需要。教师应引导向光性小组和向水性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汇报交流。二、归纳分析1、讨论:各小组实验的情况有相同的地方吗?教学说

11、明: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分组实验实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发现,控制的变量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2、思考:这些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学说明: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阳光控制组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生长向着有光的地方生长,这在科学实验中是证实;而水份控制组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生长方向和浇水的方向无关,这在科学实验中是证伪。3、提问: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教学说明:在实验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是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的一般经历,这也应该成为小学生在科学探究实验中的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要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

12、。4、小结: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植物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向有光的地方倾斜,科学家通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这叫做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生长的方向与浇水的方向无关。三、延伸拓展问题:植物生长的方向与浇水的方向无关,植物的根的生长方向与浇水的方向有关吗?怎样知道?教学说明:一个研究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的研究的开始。此环节引导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意在为进行新的研究打下伏笔。3、研究仍在继续教学目标1、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是在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和进步的。2、让学生再一次经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重点新的问题仍在发现中,研究仍在继续中,本课将主要引导学生研究植物根的向水性。教学过程1、反

13、思与提问。从前面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提出新的问题。比如,关于植物的根部为什么会偏向有水的一边这些问题都将作为他们进一步研究的主题。如果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比较多,那么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罗列这些问题,并从中选择合适的问题准备进一步研究。教材选取“植物的根为什么会偏向有水的一边?”“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水分吗?”这两个问题来作为例子,原因之一是为了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科学知识点,原因二是这两个问题内在联系的紧密性。假如学生能提出更有价值且适于他们研究的问题,教学完全可以突破教材的选题内容的限制。(2)、猜想原因,设计实验。如果按照教材选择的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两个实验。第一实验“探究

14、根吸水的实验”,主要目的是探究和证实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水分的。具体方法见教材。实验中,还可以在瓶中的水里加入12滴红墨水,这样将有助于观察。第二个实验“探究根的向水生长实验”是通过观察大豆或水稻等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来说明根具有向水生长的性质。(3)、分析与总结。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并做出结论。课文中的“知识链接”是对学生本单元探究学习的知识补充和综述,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4)、表达与交流。这是在学生经历了两轮探究活动之后,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形式进行成果交流并试图将所探究的成果应用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五年级重点培养的“模型与解释

15、”的能力和方法,指导学生采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来向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5)、回顾与反思。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是能力训练单元,因此教材设计了本环节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研究过程,加深对探究的一般过程的认识。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让生活充满阳光教学设计陵阳镇东河小学 胡晓青教学目标:1、能在启发下对生活经历产生回忆并提出问题。2、能在分散的问题中,选择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3、能根据自己选择的问题,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勇于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热情和兴趣。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学过程:一、阅读奇奇的科学日记,提出生活中的采光不足的问题。1、阅读奇奇的

16、科学日记。2、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二、我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采光不足的问题?对生活有什么影响?分小组交流一下。小组长负责做好问题记录表。小组中交流评选出最有价值问题。1、分组交流小组长组织。2、要把大家的问题记录到我们事先准备的记录表中。3、确定你们组中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确定一个同学进行简单说明。问题汇报三、确定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采光方案设计邀请赛四、展示设计方案。2 探寻光的路线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综合探究活动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日记,回顾生活中关于采光的问题,并分组开始了对采光设计的研究,制定了研究计划。本课则是在前

17、一节课实验计划的基础上,开始研究行动,探索采光不足的原因,并解决这一难题。 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分析与总结、实验、收集、活动。 教材的第一部分分析与总结。组织学生依据研究计划开始进行研究,通过模拟实验,解决第一个问题采光不足的原因。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分组实验。学生在解决采光不足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原理后,通过分组实验,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教材的第三部分是收集。组织查阅关于光传播路线的资料,了解更多光的传播途径。 教材的第四部分是活动。根据了解的光的传播路线的知识和收集到的关于光传播途径的资料,提出解决方案,并用文字、图画或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交流。 教学目标: 1、逐步形成主动积极收集资

18、料、依据计划进行研究的探究习惯。 2、能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究。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部分建筑物采光不足的原因,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4、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 5、探究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平面镜的反光作用。 6、知道物体反光能力的强弱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7、能运用文字、图画或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设计思路。 8、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光的传播教学课件;镜子,铝板,纸板,凸透镜等。 2、小组准备:模拟建筑物(纸箱),电筒,弯管吸管;镜子,铝板,纸板等。 教学建议:本课建议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二部分部分为第一课时;

19、第三、四部分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实验探究 一、模拟实验:建筑物采光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谈话:医院的长通道为什么会出现采光问题? 教学说明:再次提出研究问题,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猜想。学生可能提出:因为医院的通道不能通过阳光;建筑物挡住了光线等。 2、实验探究光传播的路线 (1)演示实验:我们需要哪些材料来做模拟实验? 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纸箱做建筑物,手电筒做光源,探究部分建筑物内部采光不足的原因。 (2)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光照不到建筑物的内部?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教学说明:这一环节希望学生能根据模拟实验,观察到光传播的路线,思考影子形成的原理。

20、(3)学生实验:我们用弯管吸管能看见日光灯吗?为什么? 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利用弯管吸管观察日光灯,通过这一小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3、阅读资料 (1)谈话:通过弯管不能看见日光灯,说明了光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教学说明:日光灯不能透过弯管进入我们的眼睛,说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知识链接:阅读课文第17页;课件演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教学说明: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利用课件直观地演示光直线的传播的现象,了解古人怎样研究和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 二、问题解决 1、谈话:光是直线传播的,能不能让光改变方向?怎样才能解决采光问题?(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改变建筑物的

21、构造) 教学说明:学生应该有使用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的经验,但是可能没有思考过光的传播这个问题。提出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就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2、实验探究:我们能利用手中的镜子,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任意一个地方吗?利用其他材料能不能呢? 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利用镜子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定某一个方位,让每一组学生利用镜子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到指定的地方。在使用镜子之后,再利用文具盒等身边常见的材料再次实验。 3、拓展研究:各种材料反光性能有什么不同? 教学说明:师生利用材料超市里提供的各种粗糙程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材料,依次进行反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各种材料的反光特点。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

22、材料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材料颜色越浅,反光能力越强;什么颜色的材料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有哪些发现?把我们的发现记录到记录本上。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中的发现,并记录到记录本上,是科学探究学习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拓展学习 1、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说明:在获得结论之后,需要引导学生把获得的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交流生活中的光反射现象,将本节课学习到的光的反射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反映了我们科学学习的成果。 2、作业:请课后收集和查阅有关光传播的资料。 教学说明:收集查阅资料是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自主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仅

23、有知识的获得,有过程的体验,更有方法的习练。 第二课时 阅读与交流 一、交流收集的资料 1、谈话:同学们收集到哪些关于光传播的资料?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共享你的成果? 2、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教学说明:相信学生巨大的能量,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好,收集的更多。 3、教师课件展示:光导纤维、放大镜汇聚光线等。 教学说明:运用课件把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光导纤维等高科技,以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变光传播路线的新方法。 二、设计方案 1、谈话:我们刚才交流了这么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资料,我们怎样解决采光不足的问题呢?请各小组利用文字、图画或者图结合的方式,分组设计解决方案。 教学说明:将学

24、习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表达我们的设计方案。 2、交流展示:我们的方案设计好了,请各小组向大家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组同学注意倾听,提出好的建议。 教学说明:很多时候,我们设计的方案是不完善的,需要改进的,只有相互之间的交流才能促进我们不断改进;注意倾听,才可能对别的小组的方案提出建议;注意倾听,才可能对自己的方案进行反思和改进。 3、阅读:自主阅读P28/29页的科学自助餐。 教学说明:科学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拓展性的阅读资料,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料帮助我们的教学。阅读科学自助餐的资料,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本组的采光方案,结合同学们的建议,对本组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 4

25、、改进方案:请各小组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建议,结合科学自助餐里的启示,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三、拓展 谈话:请大家准备材料,下节课按照我们的方案进行实验,看我们的方案能否成功。 3、把光请进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分析、评价并试图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2、能在研究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教学重点实验验证自己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试图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学过程1、实验与验证:制作模型,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提出的改进方案到底能否成功呢?这就需要用实践去检验一下。大多数科学研究都是先在实验室里进行模似实验来进行检验的,这个环节就是要让学生

26、体验到模似实验这个科学研究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继续利用第二课时用来观察采光不足现象时制作的模型,对自己的改进方案利用模型进行实验验证。教材中实验图是描绘两组同学分别在做自己的模似实验,两幅图没有必然的联系。教师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做不同的模似实验,而不能教条地要求学生按教材图示进行实验。2、整理与分析:分析实验结果,提出评估和改进,并进行反复实验验证。我们应当正视学生模似实验的成与败,并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分析实验信息,寻找新的问题。教材中的分析样表旨在给学生一种分析研究思路上的参考不是教学的必然内容,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作为科学知识内容去传授。3、反思与总结:根据新的问题,完善

27、自己的设计方案。这个环节是科学研究不断延续和进步的关键环节。教材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懈探索的科学研究精神。考虑到小学生能力和知识有限,他们没有把自己很多美好的想法都变成大胆的改进想法,而不必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4 我的阳光小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为“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的第四课。本课是在前面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光的传播、反射、色散等原理,创新设计,建造一个“阳光小屋”。教材共分七个部分:表达与交流、计划与组织、收集、实验、分析与总结、科学自助餐、挑战自我(单元评价)。教材的第一部分是表达与交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自己的阳光小屋是

28、什么样的。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计划与组织。学生在交流想象中的阳光小屋后,付诸与设计,让美好的设想变成实现设想的蓝图。教材的第三部分是收集。收集关于光线的资料,为建造阳光小屋提供更多的支持。教材的第四部分是实验。在设计阳光小屋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环节就是探索彩色光线产生的秘密,利用三棱镜或者水棱镜制造人间彩虹,验证学生关于制造人工彩虹的设想。教材的第五部分是分析与总结。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现象,修正自己的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产生的新问题,并把这些未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教材的第六部分是科学自助餐。自助餐提供的思路,能给学生以启发,将影响学生创建自己的阳光小屋的思路。教材

29、的第七部分是挑战自我(单元评价)。挑战自我是根据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激励性评价,不断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目标:1、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一个“阳光小屋”。2、自觉收集关于光的资料,并能利用相关的资料,对本小组 “阳光小屋”的设计进行创新。3、通过实验制造人工彩虹,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所反射的光的颜色所决定的。4、能对本小组的设计进行改进和完善,对其他小组的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5、在实验过程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产生新的问题。6、乐于展示小组成果,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准备:1、教

30、师准备:各种颜色的纸片、玻璃纸;三棱镜,水棱镜;光的分解课件等。2、学生准备:各种颜色的纸片、玻璃纸;三棱镜;记录本等。教学建议:本课建议分三个课时完成,第一部分表达与交流、第二部分计划与组织为第一课时;第三部分收集、第四部分实验为第二课时;第五部分分析与总结、第七部分挑战自我(单元评价)部分为第三课时。第六部分自助餐在教学中穿插阅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设计阳光小屋一、引入学习:1、谈话:设计采光方案中大家有什么收获?2、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教学说明:通过交流采光方案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出新的研究问题。二、表达与交流:我的“阳光小屋”是什么样的?1、思考:我心目中的“阳光小屋”是什么样的?2、交流:谁愿意把自己的创意与同学们分享?教学说明: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根据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想象,想象自己的“阳光小屋”的样子,并把自己的设想与全班同学共享。三、计划与组织:设计我的“阳光小屋”。1、谈话:同学们的想象独特而丰富,如何把我们的创意变为现实呢?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教学说明:想象归想象,学生的想象中必然包含有很多不合理、不确定的因素。要让创意变成现实,首先应该制定研究计划。对于不合理的因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