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63KB ,
资源ID:57274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274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地理第一章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域发展差异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地理第一章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域发展差异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x

1、高中地理第一章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域发展差异1同步备课教学案湘教版必修3课时1四大地区的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四大地区的划分。2.针对两个典型地区,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1.四大地区(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2)东部地区: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台11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中部地区:晋、豫、鄂、湘、皖、赣6个省区。西部地区:陕、甘、宁、新、内蒙古、青、渝、川、贵、云、藏、桂12个省(市、区)。东北地区:黑、吉、辽3省。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1)总体特点:区域发展差异突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发展、西部

2、地区各方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东部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2)具体表现: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 但在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 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 吸纳外资的能力强, 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3、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 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合作。思考有人说,我国四大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四大地区差异的根本原因,对吗?答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国四大地区地带性差异是一系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条件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1.读教材P15 图113“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比较我国四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并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答案第一产业的比重东部远小于其他三大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东部大于其他三大地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其他三大地区应

4、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读教材P1516 图114“某地区产业结构比例变化”、图115“某地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变化”,回答问题。(1)说一说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答案该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是轻工业比例呈大幅度上升趋势,重工业比例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2)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

5、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地区2012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答案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该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大,第二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的比例来看,该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相对较弱。知识点拨我国四大地区优势条件、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地区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东部地区主要的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是海运便利,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水平高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多洪涝灾害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中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农林牧产品的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黄土高原水土

6、流失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东西交通建设西部地区有漫长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东北地区工业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严重。矿产资源濒临枯竭,水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建设商品粮、农林牧基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进入21世纪后,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据此回答13题。1.关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区域发

7、展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四个地区在资源方面有明显差异B.四个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显著的差异C.四个地区的开放程度有明显的差异D.四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2.下列叙述中,四个地区共同具有的特征是()A.都临海,都有大河入海口B.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C.都有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城市D.都有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3.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无论冬夏气温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答案1.A2.D3.C解析第1题,四个地区的区域发展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

8、、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第2题,中、西部地区不临海;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政策优势、海外侨胞的人缘优势、地缘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中国现有6个经济特区,包括东部沿海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和西部地区的喀什;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是农业基础好、开发潜力大、粮食的商品率高,四个地区都有商品粮基地。第3题,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方法技巧四字法记忆四大地区差异产生的自然原因(1)东部地区:位置临海,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植被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矿产贫乏,能源短缺。(2)中西部地区:距海遥远,位置闭塞;气候干燥,日照充分;海拔较高,水源较少

9、;矿产丰富,能源充足。(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地形平坦,植被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矿产丰富,能源充足。教材P14活动探究提示1.(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2)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3)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4)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重庆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2、3.略。教材P1516活动思考提示1.(1)产

10、业结构差异地带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东部地区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南轻北重东轻西重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过渡西部地区重型产业为主(2)主要原因: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3)对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2.(1)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稳定,有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重工业比例逐步下降。作用: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

11、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2)评价: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知识小结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回答12题。1.鄱阳湖平原种植水稻,长江三角洲种植花卉,造成两地不同种植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A.气候 B.土壤C.地形 D.市场2.我国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主要原因是()A.生产生活方式不同B.开发历史长短不同C.光、热、水、土等条件不同D.地质作用影响不同答案1.D2.C解析第1题,两者都位于长江流域,气候、地形、土壤因素相同,但

1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是我国出口农业商品基地。第2题,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部地区森林发育形成肥沃的土壤,西部地区主要以草原植被为主,所以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3.环渤海地区被确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甲、乙、丙三区域工业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2)甲、乙两区域建立化学工业基地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各是什么?答案(1)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

13、。(2)甲区域:原料和燃料。乙区域:市场。40分钟课时作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据此回答12题。1.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地区面积最大C.西部地区人口最稠密D.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2.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属于中部地区的是()A.吉、皖、湘、琼B.晋、内蒙古、陕、桂C.豫、晋、赣、鄂D.冀、鲁、辽、粤答案1.D2.C解析第1题,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第2题,本题要求学生掌握中部地区所包含的省区及其简称。中部地区包含的省区有山西(晋)、河南(豫)、安徽(皖)、湖北(鄂)

14、、湖南(湘)、江西(赣)。读日本、英国资料图,完成34题。3.两国的气候均深受海洋影响,东京与伦敦两城市()A.均为亚热带气候类型B.均为温带气候类型C.东京气温年较差较大D.伦敦降水季节变化较大4.两国均为岛国,但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国的矿产资源都比较贫乏B.两国的城市化水平都较高C.两国的农业均以畜牧业为主D.两国工业都是“临海型”布局答案3.C4.B解析第3题,东京地处亚洲东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伦敦地处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都大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第4题,两国都是岛国,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都较高;英国矿产资

15、源丰富,日本缺乏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发展早,水平高,乳畜业发达;日本是季风气候,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日本工业原料和产品都依赖国际市场,工业是“临海型”布局,英国传统工业是建立在原料地,不是“临海型”布局。区位指数是综合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56题。5.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B.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C.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较恶劣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

16、要原因是交通落后6.甲地区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交通便利资源、能源丰富老工业基地基础好科技水平高A. B.C. D.答案5.C6.B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向西递减,A项错;东南沿海矿产资源贫乏,B项错;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劣,C项正确;丙地区即江西省区位指数低,是由自然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D项错。第6题,广东省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水平较高,区位指数大于40。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78题。7.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

17、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8.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答案7.A8.D解析第7题,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且昼夜温差大,风能资源丰富。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增长最快,进入21世纪产出效益呈下滑趋势。读“我国各省(区、市)某项指

18、标统计地图(图示面积大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回答910题。9.该指标最可能是()A.人口数量 B.石油储量C.耕地数量 D.年降水量10.造成图中东部省区面积大于西部省区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B.矿产资源储量的差异C.劳动力素质的差异D.城市化水平的差异答案9.A10.A解析第9题,图中显示,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等人口数量较大的省(区、市)面积较大,而北京、天津、宁夏、新疆等人口较少的省(区、市)面积较小,故该图最可能是按人口数量这一指标绘制的。第10题,图中东部省(区、市)面积大于西部省(区、市),即东部省(区、市)的人口数量较大,这是由于东部地处平原、丘陵地区,且多属

19、于湿润、半湿润地区,自然条件远比西部优越,故东部人口数量大于西部。下表反映了20022003年间,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112题。四大经济圈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2002年200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珠江三角洲652.141.95.154.640.3长江三角洲4.949.845.34.152.443.5京津冀10.045.744.39.547.243.3大东北12.849.737.512.550.437.111.四大经济圈20022003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上

20、升,第二、三产业比重下降B.第一、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C.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D.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12.与其他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A.第一产业比重较低B.轻工业比重大C.劳动力素质比较高D.生产设备比较先进答案11.C12.B解析第11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直接读出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1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而其他三大经济圈的重工业比重都大于珠江三角洲地区。1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国长江沿岸形成了六大经济开发区。读“长江沿岸

21、经济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所在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简要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2)乙所在省区_资源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里交通条件优越,其矿产加工成初级产品,可以经湘黔线、_线、_线运往上海。(3)丙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不可能是()A.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B.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C.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带动区D.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4)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属于长江经济带的_工业基地(名称),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缺乏。答案(1)水稻种植业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热量充足),降水充沛;土壤(或紫色土)比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历史悠久,

22、基础较好;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国家政策支持。(2)有色金属浙赣沪杭(3)D(4)沪宁杭能源和矿产资源解析本题首先根据经纬度和河流轮廓确定各经济区所在的省市,再根据各省市工农业生产、资源分布、交通线路及经济发展的优势与限制性因素作出回答。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我国的开放地区和开放城市主要沿_、_、_、_分布。(2)A开放地区大量出口农产品,简答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3)从社会经济方面,简要分析甲、乙、丙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主要差异。答案(1)海岸江河铁路干线边境(2)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地势较为低平,土壤肥沃;河川径流丰富(水源充足);濒临海洋。(3)(甲城市)哈尔滨:陆上对外交通便捷,靠近能源基地,工业基础好。(乙城市)广州:海运便利,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思想观念开放,著名侨乡,毗邻港澳。(丙城市)拉萨:旅游资源独特,民族政策优惠,交通条件显著改善。解析第(1)题,由图可直接得出答案。第(2)题,农业区位因素要从气候(热量、降水、光照、雨热关系)、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分析。第(3)题,比较三城市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差异,主要从三者的位置、资源、政策等方面分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