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353.02KB ,
资源ID:572605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260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1、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方法分离的对象主要仪器应用举例过滤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粗盐提纯溶解过滤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分离食盐和沙蒸发结晶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降温结晶分离两种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较大的溶质氯化钠、硝酸钾混合液的分离分液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分离油和水萃取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用苯提取水溶液中的溴蒸馏利用组分中沸点的不

2、同进行分离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牛角管、温度计从海水中制取纯水2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n=CBV(3)有关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守恒):C (浓)V (浓)=C (稀)V (稀)(4)溶质质量分数(W)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的转化:(注意其中的单位换算)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常用规格有50 mL、100 mL、250

3、 mL、500 mL、1000 mL等,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规格,如500 mL容量瓶。并且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其是否漏水。(2)配制步骤,所用仪器及注意事项配制步骤使用仪器注意事项计算固体求溶质质量,液体求其体积。称量托盘天平或量筒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量筒量取液体后不需要洗涤。溶解稀释烧杯、玻璃棒溶解要在小烧杯中,切不可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冷却将液体恢复到室温(20)转移Xml容量瓶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失洗涤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充分混合定容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12 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并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相切。摇

4、匀两手握住容量瓶,上下颠倒摇匀。装瓶贴签试剂瓶容量瓶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3)误差分析由公式知,凡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或使溶液体积增大的操作,都会使c偏低,反之偏高。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

5、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2)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6、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3氧化还原反应 升 失 氧 还,降 得 还 氧(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2)氧化剂和还原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

7、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式表示:(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4分散系、胶体的性质(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

8、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胶体的特性: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按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盐进行分块对比整理。1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顺序NaMgAlFe失电子能力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减弱与氧气的反应4Na + O2 = 2Na2O2Na+O2 = Na2O22Mg +

9、O2 点燃 2MgO4Al+3O2 =2Al2O33Fe + 2O2 点燃 Fe3O4与水的反应2Na+2H2O= 2NaOH+H2(浮、熔、游、响、红)加热或与水蒸气反应时能置换出水中的氢3Fe +4H2Og = Fe3O4+4H2与酸的反应反应剧烈(先与酸再与水)2Na+2H+ = 2Na+ H2Mg+2H+ = Mg2+ H22Al+6H+ =2 Al3+ 3H2 Fe+2H+ = Fe2+ H2(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与盐的反应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可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钠会先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与碱的反应与水的反应不反应2Al + 2NaOH+2H2O

10、= 2NaAlO2 + 3H2不反应2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对比金属氧化物Na2ONa2O2Al2O3Fe2O3CuO颜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红棕色黑色与水反应Na2O+H2O=4NaOH2Na2O2+2H2O =4NaOH+O2不反应与CO2反应Na2O+CO2 = 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和O22Na2O + O2 = 2Na2O2与盐酸反应Na2O+2H+ = H2O +2Na+2Na2O2+4H+ = H2O+4Na+O2Al2O3+6H+ = 2Al3+3H2OFe2O3+6H+= 2Fe3+3H2OCuO+ 6H+ = 2Cu2+ 3H2O与NaOH溶液与水反应

11、Al2O3+2OH-=2AlO2 +H2O不反应不反应3金属氢氧化物的性质对比金属氢氧化物Al(OH)3Fe(OH)2Fe(OH)3Cu(OH)2颜色白色胶状沉淀白色沉淀红褐色沉淀蓝色沉淀与盐酸反应Al(OH)3 +3H+ = Al3+3H2OFe(OH)2 +2H+ = Fe2+2H2OFe(OH)3 +3H+ = Fe3+3H2OCuOH)2 +2H+ = Cu2+2H2O稳定性2Al(OH)3 = Al2O3 + 3H2O2Fe(OH)3 = Fe2O3 + 3H2OCuOH)2=CuO+ H2O与NaOH溶液Al(OH)3 +OH- = AlO2- + 2H2O制备 铝盐与过量氨水反应

12、Al3+ +3OH- = Al(OH)3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Fe3+ +3OH- = Fe(OH)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者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2NaHCO3 = Na2CO3CO2H2O与酸反应CO32 H= HCO3HCO3 H = CO2H2O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Na2CO3Ca(OH)2= CaCO32NaO

13、H 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 =Na2CO3H2OHCO3 OH= H2OCO32与H2O和CO2Na2CO3CO2H2O =2NaHCO3CO32H2OCO2 =H CO3不反应与盐反应CaCl2Na2CO3 =CaCO32NaClCa2CO32 =CaCO3不反应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5、Fe2+与Fe3+的转化 (1)Fe2+Fe3+ 2Fe2+Cl2=2 Fe3+2Cl- (2) Fe3+Fe2+ Fe+2Fe3+ = 3Fe2+ 对于某一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我们可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纵向对比整理:6钠及其重要化合物7铝及其重

14、要化合物8铁及其重要化合物9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请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写出47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0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一般来讲,阳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阴离子,阴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阳离子,并要求具有特别的明显现象。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及其添加顺序,以避免干扰离子的干扰。(1)Na+: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黄色。(2)K+: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3)Fe3+:加入 KSCN溶液反应,溶液显血红色;(4)Fe2+: 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Fe2+2OH-= Fe(OH)2 (白色) 4Fe(OH)2+O2

15、+2H2O= 4Fe(OH)3(红褐色) 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2Fe2+Cl22Fe3+2Cl(5)SO42检验: 加稀盐酸,无变化 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a2+ + SO42 = BaSO4(6)Cl-检验: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Ag+ + Cl- = AgCl (7)NH4+检验 : 加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NH4+OH-NH3+ H2O (8)CO32检验:加入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CO32 + 2H+=

16、H2O + CO2 Ca2+2OH- + CO2 = CaCO3+ H2O(9)Al3+:加NaOH溶液,先出现白色胶状沉淀,后逐渐溶解。(10)Ag+:加盐酸或可溶性的氯化物,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11)Ba2+:加硫酸或可溶性的硫酸盐,生成不溶于强酸的白色沉淀。(12)Ca2+:加可溶性碳酸盐,生成白色沉淀;加强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 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3、硅酸(H2SiO3):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Na2SiO32

17、HCl = H2SiO32NaCl 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4、硅酸盐 :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二) 氯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2、Cl2的用途: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

18、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氯气的性质(三)二氧化硫的性质:SO2 =(点燃) SO2 (四)、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 =(高温或放电) 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 2NOO2 = 2NO2 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19、3NO2H2O =2HNO3NO(五)、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 : N2 + 3H2 2NH3氨气的检验: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观察试纸是否变蓝(六)、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其它知识1、固体颜色: 淡黄色固体: Na2O2 , S2、颜色反应: Na元素:黄色; K元素: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3、沉淀颜色:Mg(OH)2 白色;Fe(OH)2 白色; Fe(OH)3 红褐色; Cu(OH)2蓝色4、离子溶液颜色:Fe2+ 浅绿色;Fe3+ 黄色;Cu2+ 蓝色5、气体颜色:NO2 红棕色;Cl2 黄绿色6、Al 、Fe在冷的浓H2SO4、浓HNO3中发生钝化。7、漂白性物质:SO2 (化合漂白,

20、暂时性); 新制氯水、Ca(ClO)2、HClO、O3 (氧化漂白,永久性)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OH- 与NH4+、Al3+、Fe2+、Fe3+、Cu2+、Mg2+ 、Ca2+;H+与CO32-、HCO3-、SO32-、SiO32-、ClO-Ag+与Cl- ; Ba2+ 与 SO42- 、CO32-; Ca2+与 SO42- CO32-、CO32-9实验安全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避免或减少实验事故的前提,然后在实验中要注意五防,即防止火灾、防止爆炸、防止倒吸引起爆裂、防止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防止暴沸。10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1)创伤急救用药棉或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若有碎玻

21、璃片要小心除去,用双氧水擦洗或涂红汞水,也可涂碘酒(红汞与碘酒不可同时使用),再用创可贴外敷。(2)烫伤和烧伤的急救可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也可用3%5%的KMnO4溶液轻擦伤处到皮肤变棕色,再涂烫伤药膏。(3)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如为碱灼伤,再用20%的硼酸溶液淋洗;若为酸灼伤,则用3%的NaHCO3溶液淋洗。(4)浓酸和浓碱等强腐蚀性药品使用时应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被腐蚀。如果酸(或碱)流在实验桌上,立即用NaHCO3溶液(或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如果只有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桌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如果不慎将

22、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如果碱性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5)扑灭化学火灾注意事项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PCl3、PCl5、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等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CS2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可用石棉布盖灭。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

23、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行扑救,以防爆炸。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数 A 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

24、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

25、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AA共7个主族族 副族:BB、B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 第族:三个纵行,位于B和B之间(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第三周期元素11Na12Mg1

26、3Al14Si15P16S17Cl18Ar(1)电子排布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2)原子半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3)主要化合价12344536271(4)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冷水剧烈热水与酸快与酸反应慢(6)氢化物的化学式SiH4PH3H2SHCl(7)与H2化合的难易由难到易(8)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增强(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2O7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10)化学式NaOHMg(OH)2Al(OH)3H2SiO3H3PO4H2SO4HClO4(11)酸碱性强碱中强碱两性氢氧化物弱酸

27、中强酸强酸很强的酸(12)变化规律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第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第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2)非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同周期比较:金属性:Na

28、MgAl与酸或水反应:从易难碱性:NaOHMg(OH)2Al(OH)3 非金属性:SiPSCl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易氢化物稳定性:SiH4PH3H2SHCl酸性(含氧酸):H2SiO3H3PO4H2SO4HClO4 ()同主族比较:金属性:LiNaKRbCs(碱金属元素)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非金属性:FClBrI(卤族元素)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难氢化物稳定:HFHClHBrHI()金属性:LiNaKRbCs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Cs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非金属性:FClBrI氧化性:F2Cl2Br2I2还原性:FClBrI酸性(无氧酸):HFHClHBrHI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三看”):(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