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01.82KB ,
资源ID:5709621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096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物会考重要会考条目知识归纳.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物会考重要会考条目知识归纳.docx

1、生物会考重要会考条目知识归纳分子与细胞重要会考条目知识归纳1.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都具有新陈代谢,都具有稳态,都具有应激性,都具有生殖与遗传,都具有进化。2.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有、等,其中是所有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3.水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水分子之间有氢键,使得水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因此没有水就没有生命。4.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其中哺乳动物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会发生抽搐,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5.根据糖类是否能够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

2、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是糖类的结构单元,分子式是C6H12O6的单糖有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葡萄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蔗糖和麦芽糖属于二糖, 分子式是C12H22O11,其中一分子蔗糖的水解后的终产物是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一分子麦芽糖的水解后的终产物是两分子葡萄糖;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元,其中淀粉、纤维素水解后的终产物是许多个葡萄糖分子,淀粉和糖元是生物体内的重要贮能物质,糖元贮藏在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6.脂质主要包括油脂、 磷脂、植物蜡和胆固醇。磷脂是构成细胞内各种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7.(1)蛋白质的基本组

3、成单位是氨基酸,约有20种,其结构通式是即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着一个氨基(-NH2), 一个羧基(-COOH), 一个R基,一个H,不同的氨基酸有不同的R基。(2)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称为脱水缩合,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称为肽键,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二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称为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n条肽链至少含有n个氨基和n个羧基(至少两头有)。(3)由于氨基

4、酸种数、数目、排列次序和肽链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多样性,概括有: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肉蛋白;催化作用:如酶;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免疫作用:如抗体;运输作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温度升高会降低蛋白质活性,当温度升高导致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时,则蛋白质失去活性。8.核酸包括DNA和RNA,DNA中文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RNA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内。9.鉴定物质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 还原性糖 本尼迪特试剂 砖红色沉淀 沸水浴加热 ,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脂肪 苏丹III 橘黄色

5、 必须用显微镜观察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先加NaOH,后加CuSO4淀粉 碘-碘化钾溶液蓝色 10. 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11.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标本被放大倍数是指放大标本的长度或宽度,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12.(1)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蛋白质覆盖、贯穿、镶嵌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双层磷脂分子层)中。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和免疫密切相关。(2).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全透性,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3).细胞溶胶,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4)叶

6、绿体,双层膜结构,基粒的类囊体膜上分布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5)高尔基体,单层膜结构,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并有运输作用。(6)核仁,由某些染色体片段构成,与核糖体形成有关。(7)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形态,染色体的数目等于着丝点的数目,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8)核被膜,双层膜结构,其外层与粗面型内质网相连,具选择透过性。(9)核

7、基质(10)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11)线粒体,双层膜结构,内膜突起形成嵴,内有少量DNA、RNA和核糖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12)内质网,单层膜结构,内质网向内与细胞核膜相连,向外与质膜相连,粗面型内质网具运输蛋白质的功能,光滑型内质网具氧化酒精和合成磷脂的功能。(13)核糖体,非膜结构,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14)液泡,单层膜结构,内有细胞液,有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1)细胞核,最大的细胞器,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2)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合成)、内

8、质网(运输)、高尔基体(加工)、线粒体(提供能量)。(3)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不具膜结构的是: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核糖体。(4)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是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明显的液泡,而动物细胞中没有;在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5)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即有无核被膜,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细胞呼吸场所是质膜,所有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13.AT

9、P是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是,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ATP在细胞内含量很低,但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其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对于动物和人来说,来自细胞内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对于绿色植物来说,还可来自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分解产生的能量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14.(1)扩散是指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渗透方向是从水分子相对较多处向相对较少处扩散,即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扩散。(2)成熟植物细胞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原生质层是

10、选择透过性,有一个大液泡,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又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则发生质壁分离(液泡体积缩小,颜色加深,细胞液浓度增大),当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处在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的环境中则发生细胞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液泡体积增大,颜色变浅,细胞液浓度减小)。(3)被动转运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其中不需要载体蛋白的扩散有H2O、O2、CO2、甘油等;需要载体蛋白的扩散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是指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ATP的能量。15.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

11、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少数酶是RNA(核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16.(1)需氧呼吸指细胞必须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反应如下: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30ATP), 包括:第一阶段(糖酵解)C6H12O62C3H4O3(丙酮酸)

12、+4H+少量能量(细胞溶胶);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2) 厌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始终在细胞溶胶中进行。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反应如下: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2ATP);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2C3H6O3(乳酸);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高等动物、人和乳酸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反应如下

13、:C6H12O62C2H5OH+CO2+能量(2ATP);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2C2H5OH+CO2;高等植物、酵母菌厌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3)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1:3,产生的ATP之比为1:15。17.(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反应如下:6CO2+12H2OC6H12O6+6O2+6H2O,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包括光反应和碳反应。(2)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其中色素吸收光能后,通过光系统把光能电能ATP中

14、活跃的化学能,通过光系统把光能电能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e-的传递过程是H2O光系统光系统NADPH;过程包括:2H2O4H+4e-+O2,ADP+Pi+光能ATP,H+e+NADP+NADPH;(3)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首先一个CO2和一个五碳分子(RuBP)形成2个三碳分子(3-磷酸甘油酸),接着每个三碳分子接受NADPH和ATP形成1分子三碳糖,三碳糖在叶绿体内可形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在叶绿体外形成蔗糖。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NADPH(强还原剂)和ATP。(4)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95%乙醇是有机溶剂,加入SiO2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少许CaCO3的目的是为了

15、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层析时,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得快。色素带从上到下是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18.(1)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是指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2)图中ab是分裂间期的G1期,进行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bc是分裂间期的S期,进行DNA的复制,DNA分子数加倍;cd是分裂间期的G2期,进行分裂所需蛋白质的合成;de是前期,膜仁消失两体现;ef是中期,着丝点

16、在赤道板,数目最清晰;fg是后期,着丝点分体平分,染色体数加倍;gh是末期,膜仁重现新壁成。(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是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19.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对根尖用10%盐酸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离,用清水漂洗的目的是洗去盐酸,染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细胞,处于间期的数目最多。20.(1)细胞的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细胞的形态、结构

17、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生物的个体发育是通过细胞的分化实现的。(2)在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各种射线;化学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生物致癌因子:某些病毒)的作用下,正常细胞发生突变成为癌细胞,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癌细胞的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缺失,易在组织间转移。(3)细胞全能性是指一个细胞能够生长发育成整个生物的特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核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也具有全能性。干细胞是指一类可以分化为各种细胞的未分化细胞,包括全能干细胞(受精卵)、多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干细胞进行不对称分裂。(4)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有许

18、多酶活性降低、呼吸减慢,细胞体积增大,线粒体数量减少。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遗传与进化重要会考条目知识归纳1遗传图解中常用的符号:P亲本,一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F1杂种第一代,F2杂种第二代。2(1)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2)完全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

19、象;不完全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粉红花金鱼草)的现象;共显性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A型血与B型血)杂交,所得的F1同时表现为双亲的性状(AB型血)的现象。3.(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2)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是指控制表现型的基

20、因组合;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叫做纯合体,可稳定遗传;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叫做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3)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4.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的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测交是指让F1与隐性亲本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的过程;如果甲为父本,乙为母本

21、进行的杂交称为正交,则乙为父本,甲为母本进行的杂交称为反交。5.AAAAAA,AAAa1/2AA:1/2Aa,AAaaAa, AaAa1/4AA:2/4Aa:1/4aa,Aaaa1/2Aa:1/2aa,aaaaaa。6.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由于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即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配子的种类是4种,比例为1:1:1:1;F2的表现型种类是4种,比例为9:3:3:1;F2中亲本类型比例5/8或3/8,重组类型是比例为3/8或5/8; F2的基因型中纯合体(能稳定遗传)4种,各占1/16,单杂合体4种,各占2/16,双杂合

22、体1种,占4/16。7.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8(1)染色体以两种形态存在,分裂间期以染色质形态存在,只有分裂期以染色体形态存在;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染色体可分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端着丝粒染色体。(2)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由一个着丝粒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子染色体,每个子染色体称为染色单体,这两个子染色体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3)同源染色体是指细胞内起源

23、相同的,形状和大小一般也都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能两两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此时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就含有四个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所以1个四分体有1对同源染色体、有2条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分子DNA;(4)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常染色体;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9.(1)减数分裂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2)如图1是分

24、裂间期,主要是染色体复制,结果DNA分子数加倍而染色体数不变;2是减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和交叉互换;3是减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4是减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染色体、DNA减半;5是减前期;6是减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7是减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中1是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234为初级生殖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5678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3)精子形成时两次分裂都是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精子细胞,卵细胞形成时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只产生一

25、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精子细胞须经变形才成为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卵细胞不需经过变形即有受精能力;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10.细胞分裂图的识别:(1)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2)有同源染色体,看有无同源染色体配对、四分体、四分体排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如有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为有丝分裂。(3)根据各时期特征判断所处时期。11.(1)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性别决定发生在受精作用时,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和ZW型。(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所有儿子都患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患者小于女性患者,男

26、性患者的母亲和所有女儿都患病,伴Y染色体遗传只在男性中表现,男性患者的父亲和所有儿子都患病。近亲结婚使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几率增大。(3)XAXAXAY1/2XAXA:1/2XAY,XAXAXaY1/2XAXa:1/2XAY ,XAXaXAY1/4XAXA:1/4XAXa:1/4XAY:1/4XaY ,XaXaXAY1/2XAXa:1/2XaY,XAXaXaY1/4XAXa:1/4XaXa:1/4XAY:1/4XaY ,XaXaXaY1/2XaXa:1/2XaY。12.常见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思路:确定显隐性遗传系谱图中,只要能找到父母正常,子女中有患病的,则该病必是隐性遗传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27、遗传病。遗传系谱图中,只要能找到父母都患病,子女中有正常的,则该病必是显性遗传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病。判断致病基因位置隐性遗传的判断:找到女患者,看其父亲与儿子,如果父亲或儿子中有患病的,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血友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的判断:找到男患者,看其母亲与女儿,如果母亲或女儿中有患病的,就一定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3)判断致病基因型通过表现型写出基因型的填空型:显性表现型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隐性表现型一定两个隐性基因。亲代中有隐性纯合体,子代中至少有1个隐性基因,子代中有隐性纯合体,亲代中至少有1个隐性

28、基因。(3)机率的计算设甲事件的机率为a,乙事件机率为b,要求同时出现甲乙的机率,如果是既出现甲又出现乙,则机率为ab,如果是要么出现甲要么出现乙,则机率为a+b。13. R型(粗糙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S型(光滑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用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没有证明它是主要遗传物质)。14.(1)如图所示:组成DNA

29、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胞嘧啶C或腺嘌呤A或鸟嘌呤G或胸腺嘧啶T)和一个磷酸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聚合成脱氧核苷酸链。(2)DNA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通过氢键连结;DNA分子具有稳定性和多样性(因为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3)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占整个分

30、子碱基总量的50%,A+C=A+G=T+C=T+G=50%;一条链中不互补的两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A1+C1)/(G1+T1)=(G2+T2)/(A2+C2);一条链中的互补的两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A1+T1)/(G1+C1)=(A2+T2)/(G2+C2)=(A+T)/(G+C)。15DNA的复制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包括叶绿体和线粒体。条件:模板是亲代DNA的两条母链;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ATP);酶。过程:解旋合成子链形成新的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特点:边解

31、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16.中心法则如图:DNA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子细胞或下一代,通过转录和翻译把遗传信息表达成性状。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的片段为模板,通过RNA聚合酶的催化,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进行的,它是指以信使RNA为模板,以tRNA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密码子(遗传密码)是指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17.(1)基因突变是指在物理因素(如各种射线、温度剧变)、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等)和生物因素(病毒)的作用下,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基因突变可分为形态突变、生化突变和致死诱发突变;具有普遍性、多方向性、稀有性、可逆性、有害性。(2)基因重组是指在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包括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和基因交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基因重组是产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产生变异的根本原因。18.(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丢失)、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相同片段)、倒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和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