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6.11KB ,
资源ID:57070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070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历史教案高考历史复习的思路 最新.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历史教案高考历史复习的思路 最新.docx

1、高三历史教案高考历史复习的思路 最新2004年高考历史复习的思路第一部分 近几年历史高考试题分析和认识1、19982003年“3+2”试卷难度年份 难度1998年 0.52(全国)1999年 0.66(全国)2000年 0.60(江西)2001年 0.55(江西)2002年 0.58(江西)2003年 0.60左右(江苏)2、19992003年题量年份 选择题 材料题 问答题 总题量1999年 37 3 3 43题2000年 37 3 3 43题2001年 30 3 3 36题2002年 30 3 3 36题2003年 25 3 3 31题3、99年2003年“3+2”高考历史试题主观性试题考

2、察情况:材料题 问题中国古代史 99年 中国古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商鞅变法及作用2000年 辽朝实行“一朝两制”问题 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2001年 武则天政权措施 儒家思想的演变2002年 秦汉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 两宋海外贸易的发展2003年 明清经济变动与观念变化 隋炀帝评价中国近现代史 99年 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 洋务运动作用评价2000年 50-70年代中共的知识分子政策 福建事变与西安事变的比较2001年 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 中共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002年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 49年到52年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2003年 建国后之民族政策 中国近代化问题世界近现代史

3、 99年 卢梭启蒙思想 德国版图变动2000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 俄、日政治体制之变动2001年 卑斯麦政策及评价 德国纳粹上台问题2002年 欧洲一体化进程 拿破仑战争与一战的分析比较2003年 日本社会转型及对外政策 美国霸权政策问题认识1、从考察内容角度上说,均为中学历史教学内容中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就中国古代史来说:经济部分,包括南方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两宋海外贸易的发展,明清经济的变动等。政治部分,包括武则天统治,商鞅变法及辽的“一朝两制”,思想方面为儒家思想演变,这些内容均为明显的重点与难点。2、就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比重来看,仍以政治、经济为主,但文化史的考察比重不断上升

4、;尤其是其中的思想史内容,例如:儒家思想的演变,卢梭的启蒙思想及评价以及明清思想观念的演变等无不提醒我们要进一步重视思想文化史内容的复习。3、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来看,注重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掌握水平的考核,融能力考察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之中,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随着命题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认识的日益深入,此一特点将更加突出,例如:2003年第26题,考查主题是明清社会经济的新变动对当时观念、社会风气的影响,从试题构成看,似乎很难直接用到课本所学知识,但没有对明清时社会经济新变化的深刻理解,则很难准确解决该问题。27、28两题也体现了这一命题思路。4、强调对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核:重视概念归纳

5、及概念教学:目前考试试题设计中,十分重视题干设计中的精确概念,尤其是理论概念。重视理解、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等方面能力的考察。5、突出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不有意回避热点,如第20题中包含的商品经济问题;第27题民族关系问题,第28题日本对外政策问题,第30题中国近代化问题,第31题美国霸权问题等。对考试说明的认识从内容角度看:1、中国古代史部分说明的变化:2003年考试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在2004年考试说明中改为“江南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主要时期经济发展:春秋战国、隋唐、明清赋税制度的演变大运河政治:政治制度的演变: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杰出帝王:秦

6、始皇、刘邦、隋炀帝、唐太子、唐玄宗、赵匡胤、成吉思汗、忽必烈、朱元璋、康熙、雍正、乾隆重大政治事件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秦汉,隋唐,元,明,清思想科技文化:思想演变:儒家思想,反封建民主思想,西上东渐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的产生、发展2、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中国近代现代经济: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民族资本、洋务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重大关结点的经济发展:40年、60年代、20世纪初,4950年,78年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演变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问题:阶段划分及侵略特点:18401895,18951912,19121927,192

7、71945,19451949主要侵略方式:战争、经济、文化、割占领域,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扶植工具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近代前期的抗争与探索近代社会主要阶段的探索与实践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经济与近代化历程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和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发展:4060609020世纪初19121918191819371937194519451949年对近现代经济成分的认识建国后的经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变革建设成就成败得失的原因及认识中国代化化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世界史部分总体线索:科技发展史、资本主义发展史(经济史、政治史、国别史)、民族解放运动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国际关

8、系史。国际关系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国际关系: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英法与俄国的争夺法德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斗争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国际关系: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一战前后:欧洲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美国;日本3、凡华体系4、三十代的国际关系和二战5、雅尔塔体系的形成6、世界格局的演变第二部分 2003年底江苏省部分县市期末历史试题客观题考察情况中国古代史部分材 料 题 问 答 题淮安 唐朝文化圈问题 康熙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问题泰州 唐宋文化的特点及成因 元明清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常州 北宋中期危机与王安石变

9、法 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扬州 契丹“一朝两制”问题 唐朝和清朝的对外政策盐城 战国思想:墨、道、法 明清反对分裂维护统一镇江 明清“土司制度”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徐州 明清时期“西学东渐” 两汉时期,两宋时期的江南经济发展问题(04年考试说明)唐朝的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淮安、泰州、常州、镇江、盐城的试卷均涉及此主题。文化问题:战国百家争鸣(盐城),唐宋文化问题(淮安、泰州),西学东渐(徐州)政治问题:王安石变法,选官制度,唐朝政治制度,一朝两制经济问题:江南经济发展(徐州)对外关系问题:唐朝和清朝的对外关系中国现代史部分材 料 题 问 答 题淮安 民族工业问

10、题,从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建后的民族资产阶段政策 南京国民政府27-45年的政治、经济、外交泰州 洋务派与近代工业 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比较60-70年代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 27-37年中共的二次历史性转变常州 19世纪8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中叶-1919年的中国近代化 中共的作风建设 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核心思想扬州 张之洞的中学与西学思想, 革命根据地与抗日根据地的对比分析50-70年代中国与西方发展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对比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问题盐城 孙中山政治革命与土地革命问题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问题周恩来的对台思想 30年代的日本侵华与蒋介石的对日态度镇江 建国以来不

11、同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及条件 中共根据时局变化调整统治政策问题徐州 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及特点,1952-56;1978-1996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问题 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中日两国近代化之对比中国近代化问题为主题:政治层面的探索、经济层面的探索、思想层面的探索。世界史部分材 料 题 问 答 题淮安 拿破仑的统治政策 两次工业革命条件下的市场对英、美、德的影响泰州 无 无常州 无 无扬州 50-70年代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对比 无盐城 无 无镇江 林肯的奴隶制思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与亚洲、政治经济发展特点之对比徐州 无 无附:部分县市期末考试问答题淮安:1、清

12、朝康熙皇帝(16621722年)被有的历史学家称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他在位时期,阻碍我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史学界有人认为: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一定时期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性,请结合19271945年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3、市场是把双刃剑,它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会阻碍社会经济发展,以英国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发展情况,说明市场对英国经济的影响。19世纪后半期市场对美国和德国的形成和发展又起了什么作用?泰州:1、元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必然原因。这一时

13、期曾出现了哪些威胁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的问题?简述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2、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都是近代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两次革命的群众基础明显不同,概述这种不同的主要表现;试从领导阶级、群众觉悟程度和斗争方式等方面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并指出这种不同对其后中国革命继续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哪两次历史性的转变?这两次转变是怎样实现的?它对中国革命有何意义?常州:1、元明清三朝我国历经了长达六百多年的统一,而且多民族的国家不断巩固。出现这种局势的历史必然原因是什么,这时期出现哪些威胁这种局面的因素?各举一例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

14、2、雅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世纪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技诸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3、概括指出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毛泽东的核心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的基本思想,并说明其实践结果。扬州:1、试结合史实说明唐朝、清朝前期和后期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各带来什么结果?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2、阅读下图,(1)据图指出这两种根据地的分布特点和当时革命的中心。(2)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指导思想及形成原因。(3)阐释这两种根据地的历史作用。3、现代化是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的总趋势。在中

15、国近代历史上,为寻求实现现代化,不同的阶级或阶层曾作过哪些探索?其结果如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过哪些重大决策(或探索)?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盐城:1、列举明清时期封建政府在加强民族关系和反对地方分裂势力方面的举措。简要分析这些举措的主要影响。2、旧的经济结构的解体是新的生产力确立的前提,而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又是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结合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谈谈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背景。(2)结合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制约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

16、概述近代前期民族工业在推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作用。3、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外原因是什么?30年代前后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日态度有什么不同?试分析变化的原因。镇江: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立了一套较为完整严密的监察制度,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源于何时?列举史实说明。(2)两汉时期监察制度有什么变化?(3)北宋时期监察制度又有何新变化,结合有关史实说明,并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源及影响。(4)综观历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你如何评价它?2、试以中共瓦窑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和八大为例,简要说明中共是如何依据时局的变

17、化来制定工作方针或任务的?并据此指出中共制定工作方针或任务时遵循了怎样的思想路线?3、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与亚洲两大地区经济、政治的总体发展趋势各有什么特点?徐州:1、史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史记上记载的江南经济与当时北方经济有何差别?宋书描述的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些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唐太宗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建设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由此分析唐朝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3、19世纪60

18、年代至19世纪末,中日两国都开展了近代化运动,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历程和结果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有哪些?第三部分 对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的思考2003年备考应对中的遗憾之处比较题没有出现。考试说明中问答题共举8例,其中5例为比较题。“洋务运动”式的开放性试题没有出现。中国古代史新增加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有一种白费力气的怨气。经济史、科技史、工业革命史等所占比重如此之少出乎意料。由于二战后的日本被删,因此,日本史没有作国别史重点,不料却考了日本对外政策。一、对历史复习教学的思考理念层面1、价值观念历史学与“国民”意识和爱国主义:“官修历史教科书是一个现代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它涉及到培育和

19、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学之所以重要,并非因为它是一门中性的类似自科学的所谓历史科学。在主观性意义上,历史是一种意识形态。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关系于现代政治国家的某些根本价值。”历史教学必须为塑造符合时代要求,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具有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中国人作出应有贡献。历史教学与现代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科学素养,国际意识,责任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从文明史高度来认识历史:创造史、开拓史、发展史、掠夺史、争霸史、现代化史等。例如南大钱乘旦教授在其发表的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

20、科体系一文中,提出了以现代化为主题,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现代化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现代化的起初阶段;第三阶段,现代化在西方的成熟阶段;第四阶段,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第五阶段,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现象。世界潮流:文化多元化问题,一体化问题,科技教育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把握唯物主义之精髓:用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来评判历史。2、学科理念:力争改变历史学科偏重记忆,缺乏思维的印象,引领学生领略历史之趣味,感受历史思维之壮美。3、教学模式理念以探究教学为教学模式改革方向,努力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单纯接受学习为接受式与发现式学习并举。操作层面1、在更高层次上巩固基础知识

21、在知识结构的框架内固着基础知识宏观结构:阶段结构:单元结构:章节结构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依据林格伦(Lindgren)(美国心理学家)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各种因素:第一造成学生学习失败的各种因素比重是,缺少努力25%,缺乏兴趣35%,个人问题8%,其他原因32%。第二获得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良好的学习习惯占32%,兴趣占25%,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他原因22%。精讲:教师的讲是教学的永恒,尤其是文科教学,但讲要力争做到:讲得准确,符合科学性;讲得精练,珍惜时间;讲得有文彩,注意语言;讲得有激情,富于情感;讲得严密,富有逻辑性;讲得幽默,体现艺术性;讲得有主题

22、,收放自如。直观: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前提,在紧张的高三复习阶段,给学生的思维发动添些色彩,增加些乐趣,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文物图片,我认为其作用至少有三方面:从教学价值追求上讲,是为了震撼其心灵;从思维能力上讲,是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从教学角度上讲,则是为创设情境,引起兴趣,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能力角度看,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的能力,在重构历史、触摸历史中加深理解。例如:唐朝经济:精美丝织和瓷器、陶器。上海试卷之第3题,第28题,第36题等。辩证认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不搞割裂和对立,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3、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并展现历史学“论从史出”的魅力。主张在知识运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知识不能运用,不会运用,那样的知识就是机械的,就是死知识,徒增记忆负担,还容易遗忘,这也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遇到的困难之一。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历史,为何不受学生欢迎?从学科自身阵地讲原因至少有三:A、历史教科书被写得苍白,干瘪、枯燥无味;B、通过教学,完整的历史又被肢解得支离破碎;C、加上文科教学,学生选修了历史,因此许多老师更是理直气壮地要求学生机械背诵和记忆,学生自然没有了兴趣。基于这种考虑和认识,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掌握和获取知识?反复思考的结论就是,只有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24、过程中,才能激发他主动掌握知识的动力。因此,掌握和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学以致用的过程,就是学生能力提高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肌肉离开劳动和锻炼就会变得萎缩无力一样,智慧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思考,离开独立的探索,就得不到发展。”日本著名教学论专家佐藤正夫指出“所谓掌握,是指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东西,学生能够便捷化、准确化地再现所学内容,或者同时产生出知识中所反映的现实事物、过程及关系的表象。在解决理论与实践课题时,能灵巧地利用这些知识。”主张在任何时候都知识与能力并重。反对第一轮复习的基础知识为主,兼顾能力培养;第二轮复习以能力培养为主兼顾基础知识的观点和做法。科学安排

25、复习轮次。反对多轮次重复炒夹生饭的做法。主张延长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时间,缩短第二轮专题复习和第三轮。主张以单元复习为主,力争做到一遍清。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指出背景: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以消耗战、疲劳战、题海战来提高成绩,还是通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来提高成绩。是将学生当作知识容器,还是一把等待点燃的火炬,是教育的对象,还是学习的主体,是尊重他还是无视他。历史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实际状况。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型模式框架目标:扩大容量,提高效率,激发兴趣,导学探究,实现发展。结构:理清线索,阐释结构知识运用,发展能力。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追求:在

26、笑声中接受知识;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在互动中探求真理;在运用中提高能力。课型举例:从日本角度反思抗日战争单元复习小结课宋元文化单元新授课秦汉单元小结3、自创习题与习题精选原则:与其让学生漫不经心地做百遍,不如指点他刻苦地钻一遍。与其教学生依葫芦画瓢地做十遍,不如教学生切实理解地做一遍。与其布下题海将学生淹没,不如巧设难题和变式题鼓励学生攻关。目标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对已掌握的知识和规律性知识,进行组合,以适应面临的新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必然有新的心得,他们的能力或倾向地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全新的知识和规则,成为学生整个知识结构中的组成部分,以后遇到同类问题时,他可以

27、借助回忆而轻松地解决。举例: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贞观政要材料2、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顺合变通,皆要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政观政要论政体材料3、唐太宗又说:“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急;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为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

28、政。”贞观政要论政体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太宗在治理国家方面确立了怎样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念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参考答案:观念:正确认识君民关系,确立了“存百姓”的民本思想;专制帝王独断万机,是亡国之政;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三省六部制,尽量发挥政府各机构的作用。原因:吸取隋亡教训;经历过农民起义;吸取历史上君民关系思想的精华。影响:答案一:造成政治清明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答案二: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形成贞观之治。(以上两种答案均可)例2、民主革命时期国共关系变式题在新民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我党对国民党采取了怎样的不同政策?并分析其历史依据和产生的历史作用。(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经历了哪几次重大变化?试分析每次变化中中共在处理与国民党复杂关系问题上的做法和结果,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启示。(自编)19311937年,随着形势的变化,中共对蒋介石的政变发生了哪些变化?试分析每次变化的原因及作用。(自编)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共提出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1937年“78通电”中共主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请分别指出三个方针政策制定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从中概括以上方针政策得以制定的本质依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