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3.28KB ,
资源ID:57041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704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诗歌赏析专项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诗歌赏析专项复习资料.docx

1、诗歌赏析专项复习资料七年级诗歌赏析专项复习资料一、苏轼 浣溪沙 1、作品原文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作品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3、写作背景及作品主题词人远谪黄州、抱病游清泉寺所作。上片写清泉寺的风光,下片情景生情,迸发一段坦荡、乐观、令人奋发的议论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4、名句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

2、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作者尾句反用白居易诗歌意思,认为人即使到了暮年,也不应有那种“黄鸡催晓”、容颜已失的衰颓心态,体现了作者在贬谪期间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5、本词的特点:景色描写优美生动,情景交融、景理结合,上片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6、真题回放(1)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词的上阕所展现的画面。(不少于40个字)(4分)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生出嫩绿的芽儿。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洗过,一尘不染,异常洁净。蒙蒙细雨中传来了子规清脆的鸣叫。(描述中景物必须要全,可适当的展开合理的想象,语言要流畅,优美。)(2)

3、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上阕画面景物的特点 清 新。(1分)(3)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答】表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胸怀。也表现了作者老当亦壮,不服老,自强不息的精神。二、王建十五夜望月1、作品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作品译文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3、作品主题抒发了诗人别离思聚的情意。4、名句赏析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话点明了“望月”而且推己及人,

4、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5、本诗的特点: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6、真题回放(1)这首诗的一、二两句为我们描写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此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皎洁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霜。树上的鸦鹊已进入了梦乡,秋夜的露水冷冷地飘洒下来,沾湿了庭中的桂花。(2)赏析

5、“落”字的妙处。(略)三、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作品原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2、作品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3、作品主题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4、名句赏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小草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

6、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5、真题回放(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现的画面。(2)“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做说明。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四、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作品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2、作品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座小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3、作品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

7、切与思念之情。4、名句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月亮人格化,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她,是多么地多情啊!五、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作品原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2、真题回放(1)诗歌中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分)(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所展示的美好画面。(2分)【答】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

8、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3)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答】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向往自然的隐逸胸怀。六、崔颢黄鹤楼1、作品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作品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3、作品主题表

9、达了诗人对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慨叹,抒发了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4、真题回放(1)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2)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3)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七、陶渊明归园田居

10、1、作品原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作品译文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3、作品主题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4、名句赏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

11、热爱之情。5、本诗的特点: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诗歌平淡中又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6、真题回放(1)“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12、。(2)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3)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并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八、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

13、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画面: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拷。2.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不需翻译)答:这句诗细腻地刻画了刈麦者十分矛盾的心理。农民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只得挺着、忍着,可见处境十分艰难。3.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借此揭示了什么?答:一幅画是一家农民麦收的辛勤劳碌的情景,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另一幅画描写了一位贫妇抱着孩子拾麦充饥的情景,提示了赋税的繁重。4.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答:揭示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八年级诗歌赏析专项复习资料一、

14、春望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 国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那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1、“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2、“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

15、感之情。3、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4、“搔”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联和颔联。三、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原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译文: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1、 首句写景。两个“笼”将轻烟

16、、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2、 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3、 后两句以形象化的议论,运用曲笔,讽刺了只顾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4、 “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四、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原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译文: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7、。1、“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2、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风吹雨”照应了诗题,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五、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

18、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1、 “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酸和遗憾。2、 颔联的特点: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雨打萍”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3、 颈联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诗人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意思是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4、 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5、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如何看待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系的?六、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

19、现出高远的志趣。 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在三秦护卫着的长安城,遥望五津的风尘烟雾。跟您离别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不要在分别的道口,像普通青年男女一样,一起哭得泪水沾湿了手巾。1、“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2、颈联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3、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

20、,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七、己亥杂诗原文: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1、“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2、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2、三、四两句运用新奇的比喻,诗人以“落花”自比,以“花”比作新生命,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的追求。八、望岳以“望”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山的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1、

21、首联写出了远望中的泰山的山势。2、 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运用拟人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3、 颈联写凝望之景。意思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4、 “凌”“览(俯视)”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5、 尾联取孟子入诗,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也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九、钱塘湖春行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原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

22、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1、 首句点明春游的地点,次句写诗人瞭望湖面。2、 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这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感受。3、 “争暖树”“啄春泥”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

23、来的活力。4、“渐欲”野花渐开渐多,“没马蹄”点出草浅。5、“行不足”是爱的体现,同时也照应了题目。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和颈联。十、登飞来峰抒写自己在山上最高层时心中的感受。原文: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1、 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2、 “不畏”道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3、 “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

24、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十一、雁门太守行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辗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1、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2、 首句运用

25、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不一定是实写。3、 三、四两句描绘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4、 五、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5、 七、八两句运用典故称颂了天子和将士。6、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十二、别云间诗人诀别故乡,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原文: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译文:三年中都是长久漂泊在外地的游子,现在又变成了俘虏。大好山河却

26、使我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1、“羁旅客”是诗人自谓。“又”充满感叹之情,极为悲苦。2、“难”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十三、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谢灵运,“小谢”指谢眺。 “建安

27、骨”又称建安风骨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曹操 曹丕 曹植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刚健清新的诗文风格。4.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5.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答:例一: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使人容易理解。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6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答: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

28、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十四、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塞下秋景,下阕写守边将士思乡报国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异常荒凉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

29、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4、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6、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 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7、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

30、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8、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简析: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首联: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回想二十多年来两度遭贬,一直在远离京城的荒僻之地为官,心中感慨万端。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指晋

31、人向秀所作思旧赋。诗人在外地二十多年,如今召回京城,许多旧友已经去世,只能徒然的吟诵“闻笛赋”表示怀念而已。“烂柯人”指传说中的人物王质。说明自己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颈联:以“沉舟”、“病树”自比,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后人常引用此两句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题精选】(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