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6.66KB ,
资源ID:56865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865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粤教版选修《苏武传》word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粤教版选修《苏武传》word教学设计.docx

1、粤教版选修苏武传word教学设计苏武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常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2、过程和方法: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掌握文中刻划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一、班固与汉书简介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的历史学,同时也开创了传记文学。由于史记的杰出成就以及它的历史记载截止到汉武帝时代,后来就有不少文人学者如刘向、刘歆、扬雄、史岑等皆缀集时事来续补它,但大都文辞鄙俗,不能和史记相比。班固的父

2、亲班彪有鉴于此,乃采集前史遗事,旁贯异闻,著“后传”数十篇。“后传”仍是递续史记的,不能独立成书,但它成为班固著汉书的重要基础。汉书独立成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同样对后代史学和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幼年聪慧好学,“九岁能属文,诵诗书”,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经九流百家之言,“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因此,颇为当时儒者钦佩。二十三岁,父班彪死,还乡里三年。明帝永平元年(58)开始私撰汉书。五年后,有人上书明帝,控告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弟班超上书解释,明帝阅读了他著作的初稿,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对他的

3、才能十分赞许,召为兰台令史。一年后,升为郎,典校秘书,并继续汉书的编著工作。经过二十余年努力,至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一部分“志”、“表”在他死后由妹班昭和马续续成。章帝时,班固升为玄武司马,与诸儒讲论五经同异于白虎观,撰成白虎通义。和帝永元元年(89),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班固为中护军,随军出征。窦宪得罪后,牵连到班固,入狱死,时年六十一。汉书在体制上全袭史记,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它叙述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断代历史。班固出身于仕宦家庭,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缺乏司马迁那样深刻的见识和批判精神;

4、他每每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来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又由于他奉旨修书,所以汉书虽多半取材于史记,却没有史记那样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精神。但班固作为一个历史家,还是重视客观历史事实的,因此,在一些传记中也暴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罪行,如外戚列传写了宫闱中种种秽行,特别是成帝和昭仪亲手杀死许美人的儿子一段,充分暴露了统治阶级残忍险毒的本质。霍光传揭发了外戚专横暴虐及其爪牙鱼肉人民的罪行,在一些字里行间表示了对他们的谴责。东方朔传抨击了武帝微行田猎和扩建上林苑扰害人民、破坏农业生产的行为。在汉书的一些传记中也接触到了人民的疾苦,像龚遂传中他写了人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因而铤而走险,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也正是

5、从这一点出发,他对那些能体恤人民疾苦的正直官吏如龚遂、召信臣等都特为表扬,对酷吏则肯定其“摧折豪强,扶助贫弱”的进步一面,又斥责其残酷凶暴的一面。此外,班固对司马迁的不幸遭遇,东方朔的怀才不遇,也都寄予同情,表现了他的爱憎。这些都是汉书值得肯定的地方。作为史传文学,汉书有不少传记写得十分成功。陈万年传通过陈咸头触屏风的细节,写出了陈万年谄媚权贵、卑鄙无耻的丑态;张禹传也只通过了张禹自己的行为、生活和谈话,写出了张禹虚伪狡诈、贪财图位的丑恶形象。最著名的是苏武传。它表扬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品德,通过许多具体生动情节的描写,突出了苏武视死如归,不为利诱,艰苦卓绝的英雄形象。字孟坚,扶风

6、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家庭-父亲: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作品-史书:汉书辞赋:两都赋诗:咏史诗汉书(前汉书)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二、苏武出使的

7、背景简介民族,兴起于战国时期,强盛于秦末汉初.秦汉之际,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三、问题探究(一)、在第三自然段的叙述中,主要体现了苏武的什么精神?结合课文谈谈作者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体现了苏武以死报国,义不受辱的浩然正气具体表现在语言和动作上.“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表现苏武未考虑个人安危得失,而是想到如何才能不辜负国家和民族的使命

8、“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说明苏武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表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对苏武的评价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参与谋反而被扣押,在危难时他处处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也不愿意“屈节辱命”,对卫律的劝降从容处之,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仍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仍念念不忘自己的使者身份通过这些描写,塑造了一个爱国者的光辉形象(二)价值-史学价值: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文学价值: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

9、响很大.史书形式-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丘明)资治通鉴(司马光)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编订)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史记: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纪传体汉书:本纪列传表志(三)、关于气节的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

1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四)、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苏武和张胜-张胜见利忘义,在匈奴剑下丧失骨气,屈膝投降,反衬出苏武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2)苏武和卫律-卫律贪图名利,投降匈奴,并且为虎作伥,作威作福,逼迫苏武投降,对这种卖国求荣的叛徒嘴脸的揭露,更突出了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写反面人物来烘托正面英雄人物的形象,使苏武形象更真实丰满,生动高大.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11、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四、基本知识(一)句式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断)2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动)3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4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判断)5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6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7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8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宾语前置)9为降虏于蛮夷.(介宾后置)10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宾语前置)11引佩刀自刺.(宾语前置)(二)词类活用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动)其一人夜亡(名作状)宜皆降之(使动)惠等哭,舆归营(名作状)单于壮其节(意动)欲因此时降武(使动)

12、反欲斗两主,观祸败(使动)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被动)空以身膏草野(名作动)(三)文言实词积累数:1、名词。(1)数目,数量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2)六艺之一。算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规律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4)定数、命运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数词。几、几个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曹皆冒行之。3、动词(1)shu计算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2)shu列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4、形容词。Cu密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5、副词。

13、Shuo屡次当1、动词。(1)相当于,与-相称。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2)挡住,阻挡。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3)占有,把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掌握,主持,执掌。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5)判处(某种刑、罪),处以相当的刑罚。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6)抵抗,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7)担任,充当。臣闻圣贤之君,不以禄私其亲,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8)承受,承担。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9)当做,代替。安步以当车。(10)抵,顶。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11)适当,符合。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2、介词

14、(1)表处所。对着,面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慌。(2)表时间。值,在,正当。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副词(1)表助动。应当,应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2)表必然。必定,一定。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3)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今当原理,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连词。相当于“倘”,如果,假若。官职的任免升降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译为“授官职”。如:于是辞相印不拜。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臣相兼枢密使。(举、辟、授)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迁生、迁授、迁叙(调、徙、转、改、放、出)降级: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

15、:转迁、迁官、迁调。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6、黜。与“罢、免、夺”就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补充赏析在史传文学中,人们往往班、马并提,史汉合称。其实,就总体水准而言,汉书在思想和艺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较史记逊色;但是,汉书中的某些部分,却完全可以和史记中的优秀之作媲美。苏武传正是汉书中这样的出色之作。汉武帝即位之后,对于在北部边陲一再骚扰、侵袭的匈奴族,修改汉初的一味纳贡、和亲的忍让政策,多次进行武力征讨,给骄横的匈奴以沉重的打击,迫使他们有所收敛,转而采取两国通好的和平政策。这样,两国关系解冻。天汉元年,且鞮侯初立,释放了以前被拘执在匈奴的汉使。

16、汉朝也将匈奴的使者送回匈奴,并且还“厚赂单于,答其善意”,以作为回报。苏武正是执行护送使者并答谢单于的使命到了匈奴。可是由于匈奴内部产生变故,缑王与虞常企图射杀叛将卫律再次归汉,苏武的副手张胜又行为不慎,暗中给虞常财物,使对整个事件毫无所知的苏武和他的使团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匈奴单于则不惜毁弃刚刚得来的两国通好的局面,不分青红皂白,企图杀尽汉朝使者,过后又以各种方式逼降苏武,完全置两国友好大计于不顾。苏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维护了尊严,表现出高度的气节。班固在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笔端饱含赞佩推崇之激情,调动了许多

17、艺术手段,使苏武的艺术形象璀璨夺目,跃然纸上。这篇传记,艺术方法有三:首先,这篇传记的结构体现出作者精于剪裁、善于布局的特点。作者始终围绕着苏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落笔。苏武的一生经历共有八十余年,但班固只截取他出使羁留匈奴的十九年生活。在这十九年中,又只选取了几个典型场面作浓墨重彩的描绘,如两次自戮、幽禁断食、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等。这几个场景中,随着人物的一次次得到考验,其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文中第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是苏武的两次自戮。苏武得知虞常事发,而张胜又卷入其事,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荣誉,“见犯乃死,重负国”。因此,想以自杀来维护国家的尊严。虽被张胜、常惠劝止,但当

18、卫律召武受辞时,再次引佩刀自刺,以至“气绝、半日复息”。在卫律等的抢救下才挽救了生命,充分体现了苏武以民族尊严为重的气节,表现出他以死殉国的决心。班固用重墨描绘的第二个场面是卫律劝降,两人相对如短兵相接,唇枪舌剑,惊心动魄。卫律首先剑斩虞常作为威胁,并以“谋杀单于近臣”的罪名举剑欲击张胜。在这种情势下,意志软弱的张胜请降。卫律马上利用这有利局势,以“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这时,如果承认自己与虞常之变有牵连,就为匈奴攻击汉朝制造了口实,使匈奴在舆论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因此,苏武很沉稳地对“相坐”的罪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声明作为汉朝的正式使节,与虞常的行动没有

19、任何牵连,再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作出要杀他的样子的情况下,苏武巍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只得改换手段采用软的一套,以自己为例,企图以荣华富贵打动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这一大段话,苏武说得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这一段描绘苏武行动的文字极为简洁,仅有六个字,即“武不动”,“武不应”,极为传神地勾勒出苏武的形象。班固用重墨渲染的是李陵的劝降。李陵作为苏武相知甚深的同事和交情甚笃的朋友,深知以死相威胁,以富贵为诱惑,以幽禁断食来逼迫,均不能让苏武屈服。对苏武这样刚直和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的人,只能从精

20、神上、心理上着手。从李陵口中我们得知,苏武的哥哥苏嘉因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杀;弟弟苏贤,因为逐捕犯罪的宦骑不得,服毒药自杀;苏武的母亲已经逝世,妻子已经改嫁;虽有两女一男,也是存亡不可得知。这一系列的变故,对苏武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如果苏武是为了求得忠君的名节,那么,处在北海牧羊最终不得归汉的情况下,只能是:“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如果苏武是留恋着汉朝的家庭而拒不肯降,现在的苏武可说是家破人亡,没有什么可顾虑了。如果苏武是为了效忠君主而拒降,则李陵认为汉主完全不值得效忠:“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而且苏武兄弟之死,全与君主的残暴有关。

21、你效忠君主,可君主又对你怎样呢?这里,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李陵与苏武的关系,苏武又受到友情的逼迫。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全面崩溃。苏武的断然拒绝却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衬出苏武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苏李诀别也是班固用重笔描绘的场面。在这个场面上,虽然没有正面描绘苏武,但从李陵的言语中透露出苏武高风亮节的感人力量。从李陵的悲慨中,我们得知,背叛祖国的人,他们永远失去了支撑自己的精神力量,一辈子只能生活在永无希望的追悔之中,与苏武得到

22、的精神上的充实和功名上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显示了苏武精神追求的高尚和不凡之处。在用浓墨重彩写好一些典型场面的同时,班固对苏武长达十九年的生活作了简略的叙述,不少地方都是一笔带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极为简略的叙述中,由于抓住了最具感染力的细节,给我们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充分表现出苏武过人的意志、韧劲和忠诚。如在匈奴把苏武囚禁大窖,并且断绝食物供给时,苏武“卧嚙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流放北海,廪食不至时,苏武“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又如在苏武回国时,仅有一句描写“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这些鲜明感人的细节,使苏武的形象进一步得到升华。其二

23、,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在苏武这个具有坚定的民族气节的人物形象周围,环绕着一批屈节仕敌的投降者,如卫律、张胜、李陵等等。他们当中,有的还数次易节,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衬托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卫律劝降张胜与苏武时,采用了同样的威胁手段:举剑欲击。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苏武的形象才格外显得高大。其三,就是本文对人物语言的逼真叙写。出场人物的语言基本上做到能毕肖其人,而且随着环境、情势

24、的不同,人物的口气也发生变化,这特别表现在两次劝降的描写上。面对自己所憎恨的卫律的无耻劝降,苏武的回答义正词严,语气极为激昂,骂得可谓是酣畅淋漓!“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正是这段铿锵有力的警告,使得匈奴不敢轻举妄动。苏武面对老友李陵的劝降,其回答却变得诚恳委婉,柔中有刚,简短的言辞包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致使李陵因自愧而泣下沾襟。这两段截然不同的回答,完全符合苏武和卫、李二人的关系。同是劝降,卫律的语言粗俗而直露,李陵的劝降却是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娓娓动听。他层层进逼,从声名存没、家庭安危、人生苦乐到皇帝恩宠,一一加以否定,极具说服力,恰与卫律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对话,都毕肖其人。班固的史笔,虽被范晔称之为“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得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后汉书班固传)。但其大部分篇章,与司马迁充满激情的叙写比较起来,总显得有点“质木无文”,苏武传则较好地克服了文学性不强的弱点,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位忠君爱国之士的高大形象,一千多年来,成为无数志士仁人的榜样。而且在其他文学形式如戏剧、诗歌中一再出现。苏武传的苏李诀别、鸿雁传书等情节,早已成为典故,被后来的文学作品反复引用,其影响之大之广,在汉书中首屈一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