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22.09KB ,
资源ID:56861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861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1、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南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学位论文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学 号:4姓 名:卢志杰批 次:0903学 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深圳学习中心(直属)22VIP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完成日期:2011年06月指导教师:刘重力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外贸出口成倍增长,加工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工贸易日益壮大,并发展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加速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

2、国家外汇、财政收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收益。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加工贸易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日益表现出来,大大阻碍着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性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稳健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腾飞。关键词:加工贸易改革开放进料加工共同繁荣引言1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1(一)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主导地位2(二)外商投资企业是经营主体2(三)经营模式以进料加工为主2(四)出口产品逐步向机电、高新技术转变3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4(一)区域的发展不平衡4(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多,加工技术落

3、后5(三)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不合理5(四)产业关联度低,无法带动产业发展6(五)加工产品逐渐充斥国内市场6三、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策略6(一)平衡区域发展,实现共同繁荣7(二)发展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7(三)加强监管,完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8(四)鼓励使用国内原料,提高产业关联度9(五)妥善处理内销,减少对国内产业的冲击9结束语9参考文献11致谢12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进口原料、材料和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外汇体现的附加值。它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其方式主要有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加工属中间环节,是东道国投入具有比较

4、优势的生产要素对进口投入要素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表现为国际分工。作为一种贸易方式,加工贸易的实质是两头在外,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主要原材料、零部件等由外商提供或从国际市场购入,加工制成品则全部出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加工贸易始于1978年,随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而不断壮大。1990年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得到加深,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向我国大量投资导致我国制造业规模扩大和出口能力增强。加入

5、WTO后,对外贸易环境进一步优化,除了亚洲“四小龙”继续向我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欧美等发达国家中的一些跨国公司将成熟的制造工序和加工技术直接转移到我国,这使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领域都有了新的提高,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改善,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攀,技术进步效应逐渐显现,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体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当今,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加工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一种以外企为主体,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经营模式,以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要出口品,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伴以本地采购比重不断

6、增加的贸易方式。(一)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主导地位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对外开放的政策后,加工贸易在我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出口贸易额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1980年的进出口额381.4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仅16.66亿美元,仅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4%;1995年的进出口额2810.6亿美元,加工贸易1321亿美元,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7%;1996年的进出口额2899亿美元,加工贸易达1465亿美元,首次占据我国进出口总额的半数以上,之后一直稳据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2008年进出口额25616.4亿美元,加工贸易10536亿美元,成功突破1万

7、亿美元;2010年进出口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11577.6亿美元。图1 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二)外商投资企业是经营主体我国的加工贸易起源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外加工装配活动,早期主要以国内企业为主,由外商投资机器设备并进行生产管理。这些企业挂靠在拥有外贸权的外贸公司下,由外贸公司负责其进出口手续。20世纪90年代初,外商来华投资逐渐进入高潮,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迅速攀升。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达16003.1亿美元,其中出口8623.1亿美元,进口7380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53.8%,稳据加工贸易企业中的主体地位。(三)

8、经营模式以进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方式可分为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是一种盈利较小风险也较小的加工贸易方式,没有所有权转移,仅得到一点工缴费;进料加工盈利大风险大,拥有产品的所有权,经营单位自购料件、自销产品、自负盈亏,承担价格风险和销售风险。早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市场,进料加工的比重节节高升。1989年,进料加工超过来料加工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53%。此后,进料加工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当前,进料加工贸易总额仍在不断扩大。2010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额达9461.5亿美元,占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的8

9、1.7%。(四)出口产品逐步向机电、高新技术类型转变我国早期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服装、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 年代前期,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信、计算机以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品生产以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开始发展起来。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5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6.8%。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11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7.9%。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43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9.5%,机电产品替代纺织品成为最大的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之后,连续16年保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822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57.6%;2008

10、年以来,尽管我国外贸出口受到次级债金融危机、暴雪灾害、能源供应紧张和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总体出口增速明显回落,但机电产品出口仍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增长30.9%,占出口总额59.2%。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3887.9亿美元,增长29.1%;机械设备出口3098.3亿美元,增长31.4%。机电产品的出口市场已达22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居世界第一,新兴市场份额从26.1%提高到33.1%,增量占比超过40%。199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1.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1%。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自此之后高科技产品出口贸

11、易快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大幅提高。1999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47亿美元;2005年,出口218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2007年,出口3478亿美元;2008年,出口41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29.1%。2010年,出口4924.1亿美元,增长30.7%。图2 机电类、高新技术类出口额和外贸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二、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尽管我国的加工贸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仍然也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伊始,我国政府采取了优

12、先发展东部地区,梯度推进西部开放战略政策。这使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迈入经济加速增长阶段,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东部与中西部的加工贸易发展很不平衡。1.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中西部发展缓慢我国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进出口绝大部分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开放城市,其中广东、江苏和上海3省市加工贸易进出口位居前3甲,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70%以上。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所指中西部地区是除东部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

13、省、广东省。)无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速度上看都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460.8亿美元,江苏2527.2亿美元,上海1386亿美元,3省市合计827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2.3%;同期中西部地区为237.7和207.8亿美元;合计445.5亿美元,仅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全国的3.85%。2.中西部地区承接步伐缓慢为鼓励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由东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2007年8月起,国家将塑料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和家具等传统大宗产品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并对东和中西部地区开展限制类加工贸易分别实行保证金实转和虚转的差别待遇。但是,中西部地区受

14、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承接步伐缓慢,东中西地区未能进行有效的传递和转移。(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多,加工技术落后1.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大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过于注重短期经济效应和扩大就业率,加上我国环保法规的不健全,加工技术落后,在我国加工贸易的引进和发展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过大,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出口加工外商企业来华投资除了利用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源外,另外还利用我国尚不完善的环保体系、扭曲的资源价格,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加工业转移到中国。据测算,中国用消耗30%-40%的资源只生产世界5%左右的GDP,原煤、电力等能源消耗的增

15、幅明显高于GDP增速。 2.加工技术落后在当前的国际产业链中,我国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仍集中在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和对最终产品进行组装的处理环节上,以廉价劳动参与加工贸易。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入关键技术因素,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品牌控制、销售渠道、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设备和模具、关键零部件配套等高端环节仍然大幅度地依存于、受制于国外。诸如家用电器冰箱的压缩机,高端液晶电视所用的显像管,以及高端服装的面料来源都是进口的,甚至商务部网站的资料来源都被印上了深深的外国专利。(三)加工贸易监管模式不合理传统监管理念认为,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当具备生产能力,否则不得开展加工贸易

16、;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这种认识极不合理,严重阻碍加工贸易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的品种越来越多,工序越来越细,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贸易方式、产品结构、主体结构、布局等方面均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 首先,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的保税政策和贸易政策客观上促使加工贸易企业普遍选择料件进口,国产料件很少使用,严重影响加工贸易产品国产率;其次,我国对加工贸易实施开放式无担保管理模式,而其有效运行前提是完善的法制和健全的信息化监管网络,这一要求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无法做到;最后,我国加

17、工贸易布局分散,监管单位涉及海关、外贸、税务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各行其政,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四)产业关联度低,无法带动产业发展我国目前开展的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低,中间投入品主要依靠进口,对国产料件的利用率不高。尽管国内有相关的配套企业,但由于我国产业结构长期封闭落后,缺乏竞争力,很难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加之我国对外资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这使得国内加工贸易企业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需求严重依赖于进口,对国内企业的带动作用极为有限。而许多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仅仅是利用优惠政策建立加工基地,对国内其他产业缺乏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中上游产业,对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带动作用很

18、小。导致本应与加工贸易进行配套生产的上下游产业没有得到长足发展,整体产业关联度较低,无法联动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五)加工产品逐渐充斥国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加工贸易产品屡屡遭到反倾销调查。随着中国政府逐步取消对外资企业业务的限制,更多的加工贸易产品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销售。加入WTO后,加工贸易产品加大步伐进入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致使加工产品逐渐充斥国内市场,对我国的民族产业产生很大冲击。特别在2007年的次级债金融危机后,问题更突出。三、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策略为了顺利完成“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目标,我们必须对我国当前的加工贸易进行优化

19、升级,使加工贸易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平衡区域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当今,东南部沿海的加工贸易格局和规模基本己经稳定下来,我国在继续发展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同时,还应重视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形成东中西地区之间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促进加工贸易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1.持续开发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好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通过技术进步等手段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同时,适当地、逐步地将中低端加工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既有利于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又有利于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就业, 满足西部地区现阶段数量型经济增长的需要。2

20、.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应凭借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契机,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中低端产业的转移。首先,加快中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修筑交通运输干线,打通通往国际和我国东部沿海的陆路、水路和空中通道,加快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改善对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其次,解放思想,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和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因地制宜,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利用多种投资方式,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建立以水力、矿产等资源开发为核心的矿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能源加工,发展旅游业和边境贸易,培育和形成新的外经贸增长点;大力引进高新技术,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造,增强对资

21、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的优势;进一步办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加工区,选择部分科技实力强的中心城市,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出口加工区。再者,大力引进经贸人才,加快外经贸人才培养,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科学教育事业,造就一批业务精、懂经营、善管理的开放型人才,为西部大开发和发展外经贸事业提供智力支持。(二)发展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1.发展技术创新技术落后是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大力鼓励技术创新,从根本上增强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首先,注重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走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子,积极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创自

22、有品牌,开创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其次,在加工贸易企业内部设立技术研发机构,及时了解国外高新技术动态,为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转移做好准备。最后,制定相关政策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支持,鼓励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吸引高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向我国转移。2.引导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政策对产业导向的力度,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等高新技术产业。拓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建议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基金,给予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项目以重点支持。优化产业结构,对一些加工程度不高,技术含量不大、附加值低,特别是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环境污染的项目,要制

23、定禁止或限制政策,对符合标准的加工贸易项目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加工企业为国外品牌制造商提供研发设计和国际营销等更高层次的合作,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整合延伸,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应用高技术对传统轻型加工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加工贸易的全面提升。(三)加强监管,完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首先,实行出口加工区模式管理。出口加工区是部分地区集中管理模式的外在表现,其运行的总原则为“限制增量、优化存量、规范经营、提高水平”,这一监管模式的选择可以方便政府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其次,不断出台和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尽快制定加工贸易准入规则,并改变各监管机构各自为政的现状,加强海关、

24、外贸、税务等部门对加工贸易的联合监管,以增强监管的有效性。在涉及对外贸易的政府部门率先普及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建立高效的“电子政府”,加快“金关、金税”工程建设。一手打击走私、出口骗税、骗汇;一手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实行“异地报关、电子报关、提前报关”,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天候查验,24小时通关”;对那些对通关效率有特殊要求的商品,实行“提前报关、舱单后核,即时提货、机场直递,实时监控、卡口验放”的通关模式。进一步研究加工贸易保税政策大框架下的税收保全机制,加快推广对加工贸易出口大户的电子联网监管模式,通盘考虑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与区外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的衔接和互动关系,进一步完善加工

25、贸易分类管理办法。(四)鼓励使用国内原料,提高产业关联度改变我国税收、投资等政策向下游产品倾斜的状况,引导资金投向中上游产业,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关联度。制定一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本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优惠措施,引导加工出口产品更多地使用国内原材料。及时关注加工贸易企业原材料、零部件的需求动向,竭力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以达到加工贸易的要求。制定合理税收政策,按国际惯例修改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税收政策。实行加工环节免收增值税,为提高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提供方便。加快出口退税的进度,实现及时退税,提高加工贸易企业使用国产料件的积极性。(五)妥善处理内销,减少对国内产业的冲击规范

26、对加工贸易内销料件的处理,对不属于进口配额许可证或登记管理的加工贸易进口料件的内销,海关根据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进口料件补征税款及税款利息后,办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的核销手续。严格控制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加工贸易保税料件内销,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条件。严厉打击利用加工贸易保税料件内销进行走私、牟取暴利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对加工贸易违法内销的处罚力度,对未经海关许可,擅自转让、抵押、调换加工贸易保税料件或成品的,对有关保税料件数量短少且不能提供正当理由或有关纪录不真实的,以及三次以上走私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规范加工贸易秩序,尽量避免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内销对我国

27、民族产业的不利影响。结束语加工贸易是我国外贸出口和增长的主导力量,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加速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增加了国家的出口创汇,吸引了大量外资,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要努力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最终顺利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参考文献1邵祥林 未来国际贸易的主流:加工贸易M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62郭建宏 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发展、挑战和结构升级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63杨丹辉 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28、与我国的对策N 中国经济时报,2006.3,1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加工贸易政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03.11,64 5郭丽 我国加工贸易存在问题及对策J 北方经济 2009,146龙玲华、周文魁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商业 2009,177于群、李平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策略J 商场现代化 2008,128王亚男 我国加工贸易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 辽宁 东北财经大学,20079张燕生我国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J宏观经济研究,2004.210冯雷 从贸易方式走向与国际经济融合-中国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探析J 国际贸易,2002,311张旭宏我国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挑战愈对策J经济纵横,2004.211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30-3111装长洪正确认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J国际贸易,2008.4:4-711李薇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状及对策分析J企业活力,2008.1:53-55致谢非常感谢刘重力老师和王丽华博士不厌其烦的指导我的论文写作,感谢南开大学给我再次学习进修的机会;感谢奥鹏学习中心给我一个继续学习的平台,感谢奥鹏学习中心所有老师的大力帮助,谢谢!学生:卢志杰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