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44KB ,
资源ID:56788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788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语12春古代汉语一阶段导学四.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语12春古代汉语一阶段导学四.docx

1、北语12春古代汉语一阶段导学四北语12春古代汉语(一)阶段导学四第四阶段的导学的范围是古代汉语(一)第四章的知识,包含孟子文选,常用词(三)、通论四,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重点难点解析:(一)基础篇目分析寡人之于国也掌握相关文化常识: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2、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3、孟子是记录孟轲言行的一部著作

2、,语录体。一般认为是孟子和孟子的弟子编辑。4、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参考课件和课本,能读懂翻译全文。本文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字词部分: 1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颁通斑)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莩通殍)4语气词连用:尽心焉耳矣。5副词“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6凑足音节的“之”:填然鼓之。7无定代词“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二)语法部分:1. 主谓结构作宾语: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成分省略,判断句:王道之始也。3. 前置宾语:未之有也。4. 复杂的补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基

3、础篇目:齐桓晋文之事参考课件和课本,能读懂翻译全文。总结本文重点和难点 (一)字词方面: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民”即安抚百姓。 “御”阻挡、抗拒。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爱:吝啬。3、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隐:心理难过,可怜。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秋毫之末:秋季生出来的小绒毛的末端。“毫”,毛;“末”,“尖端”。舆:车。薪:柴。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通“型”,用如动词,示范。6、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权:秤砣,用如动词,指称东西。度:音du,量。7、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抑:连词,还是。8、轻煖不

4、足于体与? 轻煖:指又轻又暖的衣服。煖,同“暖”,异体字。9、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采:彩色,后来写作“彩”,古今字。10、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不。反:同“返”,古今字,回。11、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愬:通“诉”。赴愬:跑来告诉(你)。12、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惛:同“昏”,思想昏乱。昏惛,古今字。1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赡:足。(二)语法方面:1、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主谓倒置句,“百姓之谓我爱也”,是“宜乎”的主语。2、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使动用法,使远。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吾老:第一个“老”字用如动词,敬爱;第二个“老”用如名词,指

5、老者。幼吾幼:第一个“幼”字用如动词,爱护;第二个“幼”用如名词,指幼者。4、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兴:起,使动用法。5、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朝:使动用法,使朝见。莅:莅临,等于说据有。抚:安抚,使安定。6、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服:使动用法,使降服。7、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刑:用如动词,对用刑罚。罔民:对人民张罗网,也就是促使民陷于罪的意思。“罔”通“网”,名词用如动词。基础篇目:夫子当路于齐参考课件和课本,能读懂翻译全文。总结本文重点和难点 (一)字词方面:1、可复许乎? 许,兴起。2、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 或:有人。 乎:通

6、“于”。3、曾西蹵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蹵(c)然:不安的样子。畏:敬畏。4、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由:同“犹”,好像。5、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二)语法方面:1、词类活用,如武丁朝诸候,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朝诸侯:使诸侯来朝拜。2、特殊句式,如: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比较句)3、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否定代词作宾语前置句) 莫之能御也:否定代词“莫”作宾语前置,意思是:“没有任何人能阻挡他。”基础篇目:许行参考课件和课本,能读懂翻译全文。总结本文重点和难点 (一)文字方面: 1“五谷不登,禽兽偪人。” 偪逼 ,古今字, 威胁。 2“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

7、教,则近于禽兽。” 煖暖,异体字,暖和。 3“圣人有忧之,使契(xi)为司徒。” 有又,通假字。 4“劳之来之,匡之正之。” 来徕 ,通假字 , 招徕。 5“昔者,孔子没。” 没殁,古今字, 死。 6“子贡反,筑室于场。”反返,古今字,返回。 7“师死而遂倍之。” 倍背 ,通假字, 背叛。 8“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暴(p)曝 ,古今字,晒。 9“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 倍背 ,通假字 背叛。 10“皜(ho)皜乎不可尚已!” 尚上 ,通假字 , 超过。 已矣 ,通假字,句末语气词。 11“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 贾价 ,古今字,价格。 (二)词汇

8、方面:1词义(1)“负耒耜(li s)而自宋之滕。” 之:至,到。 (2)“愿受一廛而为氓。” 廛(chn):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 氓:由外地或外国迁来之民。 (3)“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褐(h):用粗毛或粗麻编织成的衣服,为当时贫苦人所穿。(4)“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厉:危害,坑害。 (5)“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 易:交换。下文“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中的“交易”为词组。“易”为动词,指交换,以物换物。“交”为副词作状语,指交相,相互。注意此处“交易”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复合词“交易”。 (6)“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爨(cun):烧火做饭。 (7)“何许子之不惮

9、烦?” 惮:害怕。 (8)“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路:疲劳,羸弱。 (9)“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举:选拔。敷:施行,也即治理的意思。 (10)“益烈山泽而焚之。”烈:动词,放大火烧。焚:放火烧林进行围猎。 (11)“舜疏九河,瀹济漯(t),而注诸海; 決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瀹(yu):疏导。注:把水灌入,让水流入。決:排除水道壅塞。(12)“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稼穑:并列复合词,指农业生产。单用则“稼”指种植,“穑”指收获。树艺:并列复合词,指种植,“树”、“艺”都是种植的意思。 (13)“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叙:次序,等级。信:诚信,诚实。(14)“夫

10、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易:治。此处指耕种。 (15)“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则:效法。(16)“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亦:情态副词,只是,不过。 (17)“门人治任将归。” 任:担子,行李。 (18)“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非:动词,非难,否定。 (19)“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 幽:幽暗,幽静。(20)“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 情:本性。蓰:五倍。 (21)“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比:平列。 2词和非词的辨析(1)“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 虽然:表让步连词“虽”(相当于现代汉语和连词“虽然”)与代词

11、“然”搭配使用,意为“虽然这样”,其作用相当于表让步复句的一个分句。 (2)“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 句中“陶冶”指从事陶冶的匠人。又“且许子何不为陶冶?”句中“陶冶”指陶冶这类工作。 陶冶:词组。陶,烧制陶器。冶,冶炼铁器。可用作名词,指烧制陶器、制作铁器的匠人或工作。 (3)“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然则:代词“然”与表顺承的连词“则”的搭配使用,“然”承接上文,“则”表示在此情况下据事理应推出的下文。“然则”连用,意为“这样的话,那么”。 (4)“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荡荡:叠音联绵词,广大辽阔的样子。 (5)“

12、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巍巍:叠音联绵词,高大的样子。 (6)“皜皜乎不可尚已!” 皜皜:叠音联绵词,光明洁白的样子。 3多义词:“与”动词, 给予。 “文公与之处。”“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动词,参与。 “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 介词,同,和。 “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带有推测的意味。 “自织之与?”“自为之与?”“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三)語法方面:1兼类词:许子冠乎?益烈山泽而焚之。 2双宾语:文公与之处。3兼词:尽弃其学而学焉。4前置宾语:奚冠?奚为不自织

13、?未能或之先也。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子是之学,莫之或欺。5使动用法:匡之直之。6被动句: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未闻变于夷者也。7所字结构:欲以所事孔子事之。8副词连用:周公方且膺之。通论四、词类活用概念词类的活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有固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的活用。这个概念有两个要素:一是“词有定类”,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是由其语法功能决定的,是客观存在;二是“临时改变”该词的属类,“临时改变”词性是词类活用最重要的特征,据此,我们可以把它和词的兼类区别开来。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而词的活用是指一个词在

14、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活用成了别类词,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一旦离开了这个语言环境,这个词仍然恢复它的固有的词性。(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

15、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1.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法。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16、这个“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再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病”为使动用法,但省略了宾语“之”,下文几乎相同的句式中用了“使之全”,为递系结构,有兼语“之”,由此可知,“病”是“使之病”的意思。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但也存在。如: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单看这一句看不出有使动用法,但如结合上下文就不难知道。这一句不是主语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主语晋侯使宾语赵盾饮酒。“饮”是个及物动词,在这里作使动用法,意为“使喝”。再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食、见”两个动词原来也是及物动词,此处作使动用,从上下文看,分别是“使

17、之食”“使其二子见”的意思。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及物动词的一般用法从形式上不容易分辨,必须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形容词也常常用作使动,它的意思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样,形容词也带了宾语。例如: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孟子滕文公下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强

18、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高”是“使增高”,“尊”是“使尊贵”,等等。“高、尊、富、正、笃、睦、和、远、轻、苦、劳、空乏、强”等形容词用作使动以后,都带上了宾语,作谓语动词。最后一例的“贫”字也是形容词用作使动,但是并没带宾语,不过与下文的“不能使之富”相比较,我们能够看出“贫”是“使之贫”的意思,在这里也是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后代诗词中时有所见,增加了诗词的生动性,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形容词“绿”在诗句中是“使变成了绿色”的意思。3.名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从意思看,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

19、的人或事物。例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今君为会而灭同姓。史记晋世家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例一“生死”与“肉骨”为对,“生死”不是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生”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死者复生”;同样,“肉骨”也是动宾结构,“肉”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白骨长肉”。例二“国”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异姓立国”。例三“王”是名词用如使动,意思是“使我成为王”。用作使动用法的名词有时后面也可以省略宾语。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臣”和“友”是名词活用作使动,但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不得

20、而臣也”“不得而友也”两句的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这种省略的宾语,要靠上下文的文意去体会和补足。(二)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和使动用法的区别是,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则是主观上的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如: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孟子梁惠王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两例中“小”都带了宾语,都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但第一例是“使之变小”,显然是使动用法。第二例“小鲁”“小天下”,不可能是使鲁变小、使天下变小的意思,而是主观上感觉到鲁国变小、天下变小了。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1.

2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事实上不一定具有这个性质或状态。例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小国寡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庄子秋水例一的“甘、美、安、乐”本来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意思是“以为甘、以为美、以为安、以为乐”;例二的三个“美我”是“认为我美,以我为美”;例三中的形容词“少、轻”也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少、认为轻”。以上各例活用作意动的形容词都带了宾语。形容词用如意动,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2.名

22、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或当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讬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例一的两个“夫人”是名词活用作意动,它带上了宾语“之”,意思是“把她看作夫人”;例二的“友”和“子”是名词用作意动,全句的意思是“以风为友,以雨为子”;例三的“侣、友”都是这种用法,并且分别和后面的名词构成了动宾结构。对于意动用法,要把握住它所表示的“认为”这个意义特点,这样,就可以把它和表示“使令”意义的使动用法区别开来,也可以把它和表示一般支配关系的动宾结构区别开来。(三)

23、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古代汉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以作状语。由于名词的这种作用和副词相似,所以有的人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普通名词作状语,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比喻。1.表示方位或处所。例如: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说秦王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例一的“北”、例二的“上、下”、例三的“西”表示方位,例四的“庭”、例五的“面”表示处所。2.表示工具或依据。例如: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范雎说秦王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

24、书霍光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华陀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失期,法当斩。陈涉起义“橐、剑、箕畚、船”都是表示工具的,用在动词前,作状语;例六的“法”是“依法”的意思,表示依据,作“斩”的状语。3.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东向坐,西向坐,师事之。韩信破赵之战张苍德王陵,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史记张丞相列传“犬马畜伋”意为“把伋当作犬马畜养”;例二、例三、例四的“兄、师、父”是“用对待兄长、老师、父亲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用在动词“

25、事”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4.表示比喻。例如: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狐鸣呼曰:“大楚兴,陈涉王。”陈涉起义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人立”就是“像人一样站着”,“蛇行”是“像蛇一样爬行”;“翼蔽”是“像鸟翅一样遮挡着”;“狐鸣”是“像狐狸一样叫”;“云集”是“像云一样聚集”,“景(影)从”是“像影子一样跟着”;“犬坐于前”是“像狗一样坐在前面”。这些句子中的“人、蛇、翼、狐、云、景、犬”都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意为“像一样”,因而,这

26、一种用法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这种用法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一些成语或词语中,如“土崩瓦解”、“星罗棋布”、“瓜分”、“蜂拥”、“响应”。此外,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的时间名词也作状语,如: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郑伯克段于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但是,时间名词作状语时也有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古汉语中“岁、月、日”等时间名词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不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具体来说,有下面几三种情况:第一,“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有“岁岁、年年(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

27、。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滕文公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第二,“日”字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当“一天一天”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如: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史记田单列传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第三,“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 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左传昭公七年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左传昭公十六年现代汉语单个的时间名词“年、月、日”则没有这些用法。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期末取得好成绩。思考题已经发布在论坛上,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讨论,积极思考。思考题没有固定答案,主要是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和发散性思维,期末试题中有10分到15分来源于思考题,请大家引起注意,正确对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