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3.41KB ,
资源ID:56681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681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901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901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docx

1、1901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01-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用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1902年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玛丽居里法国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特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东

2、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超导

3、体的发现)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

4、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1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古斯塔夫赫兹德国1926年让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康普顿美国“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

5、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

6、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奥地利“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1947年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

7、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欧内斯特沃吞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爱德华珀塞尔美国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瓦尔特博特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波利卡普库施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1956年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

8、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约翰巴丁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美国2“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美国3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辐射”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

9、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朱利安施温格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1967年汉

10、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1968年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路易奈耳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1971年伽博丹尼斯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1972年约翰巴丁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利昂库珀

11、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

12、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

13、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子

14、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梅尔文施瓦茨美国施泰因贝格尔美国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

15、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

16、美国“发现了电子在强磁场中的分数量子化的霍尔效应”施特默德国崔琦美籍华人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

17、,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罗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戴维普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乔治斯穆特美国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

18、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阿瑟B麦克唐纳加拿大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