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39MB ,
资源ID:566249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624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u392安徽省皖江市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u392安徽省皖江市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

1、u392安徽省皖江市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可编辑含答案解析2018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1. 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比如,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禅宗的概念澄清化(理论思维顿悟)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全息结构模型),以及一些技术发明的原型等。这一观点A. 背离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B. 准确评价了诸子百家的历史价值C. 有益于拓展认知传统文化的视野D. 夸大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作用【答案】C【解析】“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符合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的特点

2、,故A错误;诸子百家的历史价值不仅仅限于近代科学发展的历史因素,还具有其它方面的巨大历史价值,故B错误;“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这一观点拓展了人们认知传统文化的视野,故C正确;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发展的因素,故D错误。故选C。2. 在西汉,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蛊,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A. 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B. 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C. 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

3、权D. 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汉时期监察制度既有定期监察又有突击督察,既有刺史监察又有司隶校尉监察,这说明当时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西汉基本继承了秦朝的监察制度,故A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刺史的设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是说明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郡守的履职权限的扩大,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刺史每年8月巡行所部郡国临时突击督察派遣司隶校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监察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 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

4、变化可知,当时的北宋A. 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B. 征收重税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C. 赋税多元化改变了政府财政来源D. 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北宋赋税结构中非农业税比例逐渐超过农业税,占主导地位,这说明当时赋税多元化,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不再是农业,故C正确;当时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材料不能说明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故A错误;材料主旨是反映赋税多元化,不是政府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错误;仅仅凭材料数据不能说明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材料关键数据,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非农业税比例逐渐

5、超过农业税占主导地位的信息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得出“赋税多元化改变政府财政来源”的结论。4. 据统计,仅在明朝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在遗嘱中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明朝政府尊重他们的选择,按照亲王的礼仪予以厚葬。这反映出A. 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B. 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C. 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D. 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答案】D【解析】明朝政府并不是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也推行海禁政策,故A错误;郑和下西洋不是以经济目的为主,没有为明朝带来持续繁

6、荣,材料也无法体现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故B错误;朝贡贸易的特点是“厚往薄来”,没有促进明朝的经济发展,故C错误;“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说明当时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有三位国王在率团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都表示要将自己葬于中国”,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朝贡贸易的特点、中华文明的吸引力等方面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5. 个人肖像照片的兴盛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到宣统年间,大小城市都出现了照相馆。人们往往将照片题记与赠送结合起来,以表达与传递

7、情感。如胡适在美国留学时,他用照片题诗寄给未婚妻江冬秀“万里远行役,轩车屡后期。传神入图画,凭汝寄相思。”这说明,近代照相技术的传入A. 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B. 丰富了民众的交流方式C. 改变了民众的传统观念D. 加快了城乡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人们往往将照片题记与赠送结合起来,以表达与传递情感”反映了近代照相技术丰富了民众的交流方式,促进了情感的交流,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外文化的交流,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民众的传统观念的变化,而是民众的交流方式的变化,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城乡经济的发展,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将照片题记与赠送结

8、合起来,以表达与传递情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丰富民众的交流方式、促进情感的交流的方面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6. 在辛亥革命前,梁启超曾依据“亚洲”和“世界”这些新来的空间知识把中国史分为上世、中世和近世三段,分别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进入民国后,他则明确提出“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这一口号。梁启超的主张意在A. 为维新变法提供历史的依据B. 迎合当时民主共和的形势C. 敦促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D. 警醒国人要有世界视野【答案】D【解析】维新变法发生于1898年,不是辛亥革命前,也不是民国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材料“使中国进成世

9、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并未涉及民主共和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梁启超敦促政府改变对外政策,故C错误;“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反映了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主张,意在警醒国人要有世界视野,故D正确。故选D。7. 1938年1月,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第一个省级抗日民主政府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晋察冀分局书记彭真在延安向中央政治局系统地报告了晋察冀边区的各项政策和基本经验,毛泽东称赞这个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的”,号召大家向晋察冀边区学习。这表明A. 晋察冀边区是中国抗战的总后方B. 毛泽东高度重视晋察冀边区的工作C. 晋察冀边区政府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D. 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此得到广泛发展【

10、答案】C【解析】陕甘宁边区是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故A错误;毛泽东号召大家向晋察冀边区学习的原因不是他高度重视晋察冀边区的工作,而是晋察冀边区的基本经验具有示范性,故B错误;因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是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第一个省级抗日民主政府,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故毛泽东号召大家向晋察冀边区学习,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敌后抗日根据地从此得到广泛发展,故D错误。故选C。8. 195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后,从6月16日至9月11日,全民对宪法草案的讨论历时近三个月,对宪法草案提出意见有52万多条。这些意见最后汇集到宪法起草委员会,有些意见最终体现在正式的宪法文本中。这一工作的开展

11、A. 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B. 确保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全面建立C. 体现了宪法草案中的社会主义原则D. 完成了普选产生各级人民代表任务【答案】A【解析】材料“全民对宪法草案的讨论提出意见有52万多条。这些意见最后汇集到宪法起草委员会”反映了宪法的制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说明宪法草案工作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故A正确;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全面建立并不限于宪法草案工作,故B错误;社会主义原则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材料并未涉及,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A。9. 马克思指出: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执掌国家权力的是”

12、由十个部落所选出的500名代表组成的议事会来管理的,最后一级的管理权属于公民大会,每个雅典公民都可以参加这个大会并享有投票权;此外,有执政官和其他官员掌管各行政部门和司法事务。”材料意在说明,在古代雅典A. 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C. 最高官员的执行权力有限D. 分权制衡体制已初步显现【答案】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公民大会此外,有执政官和其他官员掌管各行政部门和司法事务”,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立法、行政、司法分权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0. 研读下表。表中内容表明,这一时期A. 海外市场的扩大促进了英国经济发

13、展B. 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英国航海业发展C. 英国外贸扩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 英国与西欧国家间海上争霸日趋激烈【答案】A【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700年到1800年英国离岸商船吨位数大增,这反映了当时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大,故离岸商船吨位数增加,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蒸汽机的使用属于工业革命时期,1700年并未发生工业革命,故B错误;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C错误;材料数据并未反映英国与西欧国家间海上争霸日趋激烈,故D错误。故选A。11. 下图政治漫画寓含的主题应是,美国A. 新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B. 总统大选带来经济发展新动力C. 大选

14、尽显金钱政治的本质特征D. 两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阶层【答案】C【解析】漫画中两列火车上分别有两大政党驴和象的象征图,而其身后则是美元,火车载着金钱推动大选,反映了美国大选中驴象两党以金钱开道,体现了大选尽显金钱政治的本质特征,故C正确;新经济以信息技术等高新产业为主导,漫画没有反映,故A错误;材料漫画主旨并不是说明总统大选带来经济发展新动力,而是强调金钱政治,故B错误;两大政党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错误。故选C。12. 法国高蒙公司在介绍运作电影的经验时说:“现在我们往往以这样的方式来生产电影,采用法国导演和制片、采用好莱坞明星配置和技术方法进行合作,在法国或意大利等国拍摄,在法国融

15、资。第五元素、圣女贞德等都是合作拍的,取得了很好的票房。”这一“经验”实际上反映出A. 经济全球化对电影业的影响B. 高蒙公司最先实行电影业的合作C. 高质量电影可带来经济效益D. 国际合作促进了法国电影业繁荣【答案】A【解析】材料“法国导演和制片、采用好莱坞明星配置和技术方法进行合作,在法国或意大利等国拍摄,在法国融资”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说明经济全球化促进电影业的发展,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高蒙公司“最先”实行电影业的合作,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高质量电影可带来经济效益,而是强调全球化对电影的影响,故C错误;国际合作促进了电影业繁荣,这不属于实质,故D错误。故选A。13. 阅读材

16、料,完成下列列要求,材料一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元朝时海路更加畅通。明朝开始海禁,然郑和近30年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由于仅为官方外交,劳民伤财,缺乏民间参与,给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明成祖去世后很快就停了。清朝更加加封闭,康熙在开海禁后仍不许与西方贸易,乾隆开始全面闭关锁国,到后来只许广州

17、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贸易,海上丝路走向衰落。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动能与当代启示材料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有人将其同美国二战后推行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从一开始就带着意识形态的浓厚色彩和分庭杭礼的对立气氛。这个被冠以“欧州复兴计划”的工程,明确将8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外。“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势中应运而生,是时代的新生儿,既遗传了古人开古丝绸之路、追求交流合作的基因,又洋溢着涤荡冷战残余、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志向。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

18、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遵循平等,追求互利。古丝绸之路纵横万里、跨越千年,关健在于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推动了欧亚大陆国家的整体繁荣和进步。摘自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路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海上丝路走向衰落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与实施的目的主要不同点。【答案】(1)原因:唐宋封建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陆上丝路的受阻;科技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统治者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重视海外贸易。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不利于商品经济与资

19、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减少,造成了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使中国与世界潮流形成隔绝,最终导致近代中国的落后。(2)不同点: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背景: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苏冷战局面开始形成,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欧洲各国经济遭到二战重创,亟待外来援助。“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我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有了明显提高。目的:马歇尔计划借帮助西欧恢复发展经济,从政治和经济上控制西欧,为其称霸世界而服务;使西欧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对社会主义阵营实行冷战的需要。中国“一带一路”是弘扬古丝

20、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唐宋封建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陆上丝路的受阻、科技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统治者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重视海外贸易等方面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路兴盛的原因。再据材料一“清朝更加加封闭,康熙在开海禁后仍不许与西方贸易,乾隆开始全面闭关锁国”并结合所学

21、知识即可从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不利于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减少、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态、 “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中国与世界潮流形成隔绝等方面分析明清时期海上丝路走向衰落产生的影响。(2)本题根据材料二“马歇尔计划一开始就带着意识形态的浓厚色彩和分庭杭礼的对立气氛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势中应运而生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推动了欧亚大陆国家的整体繁荣和进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美苏冷战局面、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欧洲各国经济亟待外来援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我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明显提高等方面说明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

22、提出的背景的主要不同点。再从政治和经济上控制西欧、称霸世界、对社会主义阵营冷战、弘扬和平友好与开放包容的精神、加强经贸往来、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等方面说明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实施的目的主要不同点。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5-16世纪始,人类社会开始从国别的、地域的历史进入“世界历史”。在西方和东方文明内部都先后生长出现代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世界历史”的因素,并按照体现着这一总趋向的各自特殊发展道路而走向对于人类普遍价值的认同。在中国,从明代嘉庆初至清道光二十年,即16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正是一个使古老文明汇入世界历史的特殊发展时期,它既体现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灵

23、发展的一般規律,同时又因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既往的特殊性而使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发展和思想启蒙的道路具有格外“坎坷”的中国特色,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论述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论题:中国文明内部出现了“世界历史”的因素。思想上:以李贽为代表异端思想,否定孔子权威,呼唤个性解放;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统治;道光年间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倡导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出现了“工商皆本”的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反映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红楼梦及总结性的科学著作本草纲目

24、农政全书和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海国图志等。示例2:论题:论1516世纪西方文明内部的“世界历史”因素。论述:从1516世纪开始,西方文明内部也已出现“世界历史”因素。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西欧国家的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地区的变革;此后开始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和近代科学的兴起,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示例3:论1516世纪东西方文明各自特殊发展道路。(答案略)【解析】本题据材料“在西方和东方文明内部都先后生长出现代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世界历史的因素,并按照体现着

25、这一总趋向的各自特殊发展道路而走向对于人类普遍价值的认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提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例如:中国文明内部出现了“世界历史”的因素。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道光年间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红楼梦及本草纲目农政全书海国图志等方面予以阐述。注意史论结合。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军衔,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也是区分軍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和标志。我军在1927年8月建军后,一直致力于建立红色政权,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在漫长的战争年代,由于条件艰苦,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再加上环境残酷及客观条件所限,我军一直未能实行

26、军衔制度。但在国共合作时期,我军曾两次酝酿实行军街制,后来由于战争环境变化和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而被终止,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是在195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军官以元帅军術。9月27日,毛泽东主席发布授予朱德等十人以共和回元帅军衔的命令,周恩来总理发布将军授衔命令。此后各部队陆续举行了校官、尉官授衔典礼,各部队首长授予所属部队士兵以军士和兵的军衔,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实行军衔制是“我国武装力量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的重要举措”,解放军报发表社论阐明了实行军衔制度的意义。摘自徐秉君新中国两次实行军衔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

27、军队长期未能授予军衔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军衔制度改革的意义。【答案】(1)致力于进行民主革命斗争,缺少客观条件;财力不足,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内战被迫终止。(2)意义:实行军衔制将鼓舞全体军人发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有利于加强部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完成各项军事任务,有力推动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对我军建设及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由于条件艰苦,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再加上环境残酷及客观条件所限,我军一直未能实行军衔制度后来由于战争环境变化和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而被终止”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致力于进行

28、民主革命斗争、缺少客观条件、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内战等方面概括人民军队长期未能授予军衔的原因。(2)本题根据材料“我国武装力量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的重要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鼓舞发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加强部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推动军队正规化与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军衔制度改革的意义。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材料二战后,美苏是展开冷战和对抗。冷战伊始,美国依仗其拥有的海上地缘优势,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封锁和遏制。在欧洲方向,美国组建了北约,对苏联进出大西洋的出海口构成封锁态势;在远东地区,派驻第7舰队,建立美日同盟等军事集

29、团,利用部署在西太平洋岛上的大量海、空军基地,对东亚大陆形成海上封锁和包围,直至60年代末,美国海军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巴导弹危机后,苏联海军奋起直追,逐渐在美苏争夺中处于进攻态势。为重新夺回海上优势,80年代里根政府再次祭起海权大旗,美国海上力量再次进入“黄金期”,在美苏争霸中重新占据攻势地位。这为最终击跨苏联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期间,美国海军在突利比亚、入侵巴拿马和发动海湾战争等军事行动中都扮演了主角。苏联解体后,美国海军适时调自身战略,先后提出“由海向陆“前沿存在、由海向陆”“空海一体战”等战略理论和构想,指导美国海军在联合作战和对陆精确打击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李剑、社

30、立烨美国海洋霸权的历史轨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美国海军在推行霸权主义中发挥的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海军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答案】(1)作用:利用海上优势对苏联、中国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遏制和封锁;发挥海军在侵略战争中的作用;凭借强大海军与苏联展开长期争霸战,并最终击垮苏联。(2)原因:历史原因:在一战和二战中美国主要凭借海军参战;现实原因:美苏冷战和美国维护二战后世界霸主地位的需要;政治因素:美国主要领导层长期重视发展海军,海权意识强烈;地缘优势:国土远离欧亚大陆,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2)本题根据材料“美国依仗其拥有的海上地缘优势美苏争霸美国海军

31、适时调自身战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一战和二战、美苏冷战、美国二战后世界霸主地位、海权意识强烈、地缘优势等方面分析美国海军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陶澍,宇云汀。嘉庆七年进士。道光三年,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谢自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葛,豁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准。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晚年将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遗疏上,优诏轸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賴王凤生、俞德源、姚莹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烟,后俱为名臣。选自清史稿陶澍传(1)根据材料概述清朝一代名臣陶澍的主要政绩。(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陶澍的为官之道。【答案】(1)政绩:调查一些地方账务账目,解决财务难题;重视防治自然灾害,鼓励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做好防灾救助,设置丰备仓,发动社会捐献;编书并推崇好风尚;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