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74.77KB ,
资源ID:565963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596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际贸易》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际贸易》复习资料.docx

1、国际贸易复习资料2011年春季学期经济类“国际贸易”课程期末复习1、绝对优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一国比另外一国上更有效率。2、比较优势:对于某种商品,一个国家生产的机会成本(以其他商品计)比另一个国家更低,则在该国家在这个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3、机会成本: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每多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就是该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4、生产可能性曲线:亦称生产可能性边界,即一个国家在一定的资源核技术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劳动生产率,可以生产最大产量的两种产品的组合曲线。5、无差别曲线:同一条曲线上无数个点,各点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这

2、些不同数量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是没有差别的。6、生产者剩余:供给曲线之上和市场价格线以下的部分,代表生产者实际收入与愿意接受的最低收入之间的差额。7、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实际支付价格和愿意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8、要素禀赋: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是指该国某种生产要素的富裕程度,要素禀赋的不同是指不同国家相较而言,一个国家会在某些生产要素比较丰裕,在另外一些要素上比较稀缺。9、产业内贸易: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参与贸易。10、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的指数是表示产业内贸易在贸易中所占比重的指标,表示

3、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其中X为出口,M为进口11、内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包括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随着工厂或者企业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大于投入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从而发挥了内部规模经济的效益。12、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产业规模经济,即某一产业大量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小的国家或者集中在一个国家的一个地区,出现较大的产业规模,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13、产品的生命周期:一种产品从诞生,经过发展到衰退,乃至被替代,是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引进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14、关税:关税是一国政府对于经过关境或者国境的商品所

4、征收的捐税。关税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15、从量税:以商品的数量、重量、长度、体积和面积为标准,制定统一的税率征收的关税。16、从价税:以商品的价格为标准,制定一定百分比征收的关税。18、名义关税:所谓名义关税,是当商品进入海关时,海关按照关税税则征税的税率。其提供本国产业受保护的一般程度。19、有效关税:征收的关税与增加值之比,反映实际的保护程度。20、配额:配额是政府对于某些商品在一年里进口和出口数量设置的限额。国际贸易中主要研究进口配额。21、自愿出口限额:指出口国受进口国的各种手段的胁迫后,被迫“自愿”限制出口数量22、补贴:补贴是指政府为了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对这些产业的生产或者出

5、口进行财政补贴,以影响市场价格和比较优势,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鼓励本国产品的出口。23、要约(Offer):指内容确定并表明要约人愿受其约束的订立合同的建议。24、承诺:指受要约人按照要约要求的方式,对要约的内容表示接受的意思表示。27、FOB:即在货物上船前的所有费用由卖方承担。28、CFR:即在货物到达收货人港口之前的海运费陆运费费用由卖方承担29、CIF:是包括保险费的到港价,即卖方不仅要承担到达收货人港口前的海运费陆运费,还要承担保险费。30、汇票:是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由出票人向受票人签发,要求见票即付或者在将来某一固定或可确定的时间对受款人作出支付。31、海运提单:是海

6、上货物运输的主要单据,是国际货款收复的主要单据之一。32、汇付:又称汇款,是进口方将货款交给当地银行,委托它通过在国外的联行或代理行向出口方付款。33、托收:是出口方出具汇票并随附单据,委托银行向进口方收取货款。34、信用证:是银行承诺有条件付款的书面凭证,是传统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35、期货(Futures):通常指期货合约。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36、期权(Option):指买房在其所支付保证金的交易所并在特定的条件下买或卖某物的权利而非责任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它赋予买房一种选择权,是否行使该权利由买

7、者本人决定;未有期权卖者有责任履行合同。1、重点掌握“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P54-P57)例“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答:(1)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1953年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的)。这一结果恰与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相悖,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2)第一种解释是,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确实是资本比较丰裕的国家,然而在50年代至70年代,相对进口,美国没有出口更多的资本密集型的

8、产品,这是因为相对而言,资本并不是美国最丰裕得资源,美国最丰裕的资源是土地和科技专业劳动者。第二种解释是,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在里昂惕夫的计算中只使用了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事实上,那一时期美国的出口产品中有相当多的是自然资源即各种矿物原料,因此,在计算中,如果加上自然资源,那么其结果会和赫克歇尔俄林的模式相一致。第三种解释,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要素反向论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第四种解释是,有的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是美国政府干预的结果。(详见教材P55-56)2、理解一般均衡的贸易获利分析,熟练掌握局部均衡中的贸易获利分析。(此处掌握局部均衡部分)P28-P29例:对局部均衡中进口国贸

9、易获利分析以某进口国的面包市场为例。该国在开放面包进口以前供求达到均衡,市场价格为P1,市场销售量为P2。后开放面包进出口市场,由于在国际市场上面包销售价格低于本国价格,因此面包销售价格从P1下降至P2,本国面包生产量为Q1,面包销售量为Q2,Q2- Q1部分的面包由国外生产者来提供。福利分析如下:生产者福利变化:进口前生产者剩余为价格线P1以下,供应线S以上的部分,进口以后生产者剩余为价格线P2以下,供应线S以上的部分。前后比较生产者剩余下降了a+b部分。消费者福利变化:进口前消费者剩余为价格线P1以上,需求线D以下的部分,进口以后生产者剩余为剩余为价格线P2以上,需求线D以下的部分,生产者

10、剩余为a+b+c+d。社会总福利变化:生产者福利与消费者福利之间相同部分互相抵消,最终社会净福利增加了c+d部分。对局部均衡的出口者福利也以相似的方法进行。3、掌握要素价格均衡化的原因和影响,并能够解释要素价格均衡化在现实世界里未能成立的原因。P46-P491)要素价格均等化是指由于两个国家、两种要素的丰裕或稀缺程度不同,决定了其价格不同,所以产生了国际贸易。但随着贸易的发展,两个国家的要素价格会逐渐趋向均等。2)要素价格出现均等化,道理很简单。假定A国的劳动力较为丰裕,劳动力的供应量较多,劳动力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生产和出口式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随着出口的扩大,在生产中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

11、加,劳动工资必然出现上升的趋势。同时,B国的劳动力相对比较稀缺,劳动力的价格相对比较昂贵,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进口的扩大,在生产中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减少,劳动工资必然出现下降的趋势。而A国的资本相对较为稀缺,资本的供应量相对较少,资本的价格相对昂贵,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随着进口的增加,对于本国资本的需求相对减少,资本的价格必然出现下降趋势。相反,B国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生产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随着出口的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本的价格趋于上升。总之,随着贸易的发展,两个国家的要素价格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逐渐趋向均衡。3)影响:以上例说明:随着要素价格均等化的逐渐实现,A国的资本

12、价格趋于下降、劳动价格趋于上升,B国的劳动价格趋于上涨,资本价格趋于下降,两个国家要素价格的变化必然带来要素所有者收入分配的变化。因此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过程对收入分配会产生重要影响。4)要素价格均衡化之所以未能实现,主要是H-O理论包含了许多假设条件,其中一个是自由贸易。因此要素价格均衡化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完全的自由贸易,即贸易既不受政府政策的干扰,也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贸易不受任何阻碍。然而现实世界中,自由贸易受到许多要素的阻碍和影响,因此要素价格均衡化难以实现。主要原因是:1、贸易受到运输费用的影响,许多商品特别是服务行业的贸易受到阻碍,各个国家参加贸易的知识部分产业或部分产业中的部分产品

13、。2、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多或少的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因此即使一些产业的贸易受到运输费用的影响不大,也往往受贸易政策的阻碍。3、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导致了对劳动力需求的上升,阻碍了劳动工资的下降。4、重点掌握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可以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对该问题加以说明。(重点掌握比较优势)P6-P8 P11-P12请简述比较优势理论(要求设定例子对其加以说明)以及其局限性。答:(1)所谓比较优势,就是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相对高的一种是本国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两个国家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将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而贸易的双方将出口本

14、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举例如下:假设存在a和b国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布和酒,仅有一种投入要素劳动力L。a国每生产一单位的布需要4小时的劳动,每生产1单位的酒需要2小时的劳动,而b国每生产一单位的布需要6小时的劳动,每生产1单位的酒需要12小时的劳动。在发生贸易以前a国和b国均只生产1单位的布和1单位的酒。在该条件下,a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只花费比b国更少的劳动,因此a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在布的生产方面,a国和b国的劳动生产率之比为1.5,而在酒的生产方面,a国和b国的劳动生产率之比是3,所以我们可以判断a国在生产酒上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生产布

15、上具有比较优势。由此a国应当生产并出口酒,b国应当出口并生产布。经过计算,在贸易条件存在的情况下,a国可以生产3单位的酒,而b国可以生产3单位的布。由此两国总计生产的布和酒的量增加,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福利。(2)比较优势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在现实世界中,完全专业化生产是需要条件的,只有机会成本不变或者是机会成本递减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如果有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则不能实行。第二、比较优势理论仅仅从供应的角度分析了贸易能够使双方获利,而市场经济中,供应与需求是相互依存的。第三、分析贸易使双方都可以获利是将一个国家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观察的,但是他没有进一步分析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和就

16、业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在现实的贸易中,有的集团会获利,有的集团的利益是会受到损害的。出口贸易会增加一个国家的就业,而进口贸易会带了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上升。第四、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只有一个投入要素劳动,由此决定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也只有劳动生产率。而同一种产品的生产,劳动生产率之所以存在着差异,原因在于技术的不同。在实际情况中,决定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5、简述产品生命周期以及其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的基本内容)(P79-8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一种新的产品从其诞生,经过发展到衰退,乃至被替代,是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它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7、引进阶段、增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一些经济学家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国际贸易结合起来,说明国际贸易的流动方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要求投入的要素比例在不断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产品的比较优势发生着明显的变化:1、在引进阶段,要求投入的技术比较高,要求熟练的劳动者进行生产和生产过程的改进。这一时期的产品是技术密集型的。此时新产品只在拥有技术的国家销售,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逐渐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2、进入增长阶段技术开始标准化,产品比较成熟,市场迅速扩张,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从而要求投入的资本比较多。这一时期的产品是资本密集型的。此时新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销售急剧增长的同时大量出口。外国的厂商

18、,主要是发达国家,开始模仿这些产品的生产并逐渐开始出口。3、在成熟阶段,技术已经陈旧,开始扩散。这些技术和生产设备不仅比较便宜,而且易于操作,生产中使用大量的非熟练劳动者。这一时期的产品是劳动密集型的。此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引进该产品的技术进行生产和出口。4、衰退阶段,发展中国家成为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而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进口国。正是由于要素投入的变化,产品由技术密集型的发展变化为资本密集型,逐渐发展变化成劳动密集型的。随着这一过程的发展,比较优势也就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决定了该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流动方向。图形请参考:课本P82 图形3.26、名义关税和有效关税二者有什么不同?各

19、自的税率如何计算?(重点掌握) (P93-94)名义关税税率,是当商品进入海关时,海关按照关税税则征税的税率。它提供了本国产业受保护的一般程度,但它没有反映实际的保护程度。它是关税和产品的总的价格之比。有效关税税率是对于本国制造业的真实的保护程度的反映。它是关税与增加值之比。有效关税税率关税/增加值名义关税税率和有效关税税率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关税和产品的总价值之比,但是它们并不反映对本国制造业的实际保护程度。名义关税是关税和产品的总的价格之比,而有效关税税率是关税与增加值之比。7、重点掌握关税的静态影响:大国和小国。(重点掌握小国的情况)P97-P981、画图分析征收关税 “小国”的影响。

20、对“小国”的影响如上图所示,在未征收关税的时候,“小国”的国内价格为PW,国内生产Q1,需求Q4,进口Q4-Q1;征收关税之后,国内价格为Pd,国内生产为Q2,需求为Q3,进口为Q3-Q2。由于征收关税,国内生产者剩余增加a,消费者剩余a+b+R+d,政府的关税收入增加R。所以对社会的净影响:a+R-(a+b+R+d)= -(b+d),社会损失b+d。8、征收进口关税为什么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重点掌握)P100-P103,P108。最重要的为P102-P103的征收关税不利于本国出口问题。为什么征收关税不利于本国出口问题?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核心是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然而,对于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21、,限制进口,其结果不仅不能鼓励出口,还会损害本国的出口行业,不仅会造成净损失,而且不利本国经济的发展。征收进口关税的苦果,最终不得不由出口行业被迫吞下。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其一,关税有着传递的效应。由于征收关税使得商品价格上长升,人们都想将征收关税所带来的损失传递出去。例如,进口商将关税加入在商品的价格中,传递给商品的购买者。而一些企业购买这些关税的进口商品,作为生产中的投入,它们会将这些关税计算在生产成本之中。由于征收关税不仅仅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同时还会使得本国同类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引起价格折全面上升,消费者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关税的损害。他们也会极力将这种损失传递出去,要求提高工资。

22、总之,每一个人都会寻找办法,将征收关税所带来的损失传递给别人。但是仅仅只有出口者集团无法将征收关税的损失传递至出口市场。因为出口商在国际市场上是国际竞争者,必须按照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销售商品,如果企图提高商品的价格,转嫁国内因征收进口关税的损失,在竞争中只会丢失市场。可见,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最终导致出口商品的成本上升,出口商不得不吞下征收进口关税的苦果。其二,由于征收关税,进口产品的价格上升,进口数量减少,这就导致为了购买进口商品而换取外汇的需求量减少。外汇需求的减少,会导致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比价的上升。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出口者将会发现,出口所赚的外汇换回的本国货币减少了,也就是本币升

23、值不利本国的出口。假定,我国出口一台电视机到美国,价格为4800元人民币,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8.27美元,那么在美国市场上,一台电视机的价格为580.4美元。人民币汇率上升,1美元=8.05元,那么一台电视机为596.2美元。电视机价格上升,削弱了国际竞争能力。如果出口商仍然以580.4美元销售,结果换回的人民币只有4672.2元。据统计,美国的指数表明,全面的进口关税提高15%,将会使美元升值7%,最终会减少本国的出口量。征收进口关税导致阻碍本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汇率上升所影响的不是一两种出口商品,而是所有的出口商品。从而影响出口产业,更能波及到全面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造成

24、一系列产业的衰退,就业减少,收入下降,内需萎缩,投资减少,经济增长必然减缓。注: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部分需要再加上:1、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消费者补贴政府和幼小工业的的生产者。发达国家的三个方面。2、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利于国际分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照成企业的X低效率,降低企业发展的动力。4、造成小国出口条件的恶化。9、掌握发放配额目的、种类和发放配额的形式,(重点掌握)P113-P116理解进口配额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了解)发放配额的目的: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相关产业。配额的种类如下:1)第一种为单方面配额,进口国单方面确定某种产品在一年里的进口限额。具体分为两种形式:综合性的配额,或者是分摊

25、性的配额。2)第二种为协议配额:进口国和出口国进行双边谈判或者是多边谈判,相互达成协议,分配配额。3)第三种为自愿出口限额。发放配额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拍卖(或招标)具有配额的进口许可证,也就是政府公开地或者私下拍卖具有配额的进口许可证。第二种是固定受惠分配。政府根据实施配额以前各进口商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进行分配。第三种是资源使用申请程序分配。企业根据有多少生产能力等待进口产品作为投入的生产要素,提出申请分配配额。这种分配方法首先由企业说明申请配额的理由,然后由政府根据各企业申请的情况分配配额。这种分配方法需要企业尽力疏通政府官员,而政府也需要更多的人员处理这些申请。10、什么是“自愿”

26、出口限制?(重点掌握)P121它对于出口国有什么影响?(了解)什么是“自愿”出口限制?“自愿”出口限制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配额。进口国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迫使出口国自动地限制某种商品对其出口的数量,而美其名为“自愿”。“自愿”出口限制和实施进口配额实质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配额的分配由出口国政府分配给本国的出口公司11、掌握补贴的几种形式(重点掌握)P141-P145补贴存在三种主要形式,即生产补贴、出口补贴、出口信贷补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称之为边境税收调整,或出口退税。从根本上第一种为生产性补贴,后面的三种为出口补贴:1、生产补贴,即政府为了促进某一产业的发展,对该产业的生产给予津

27、贴。2、出口补贴.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鼓励出口.为了使本国某些产品能成功地进入国际市场,或者更加有效地扩大在国外的市场,许多国家的政府对于出口行业进行补贴,使本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3、出口信贷补贴,即政府为了促进本国产品出口,提供低利息优惠贷款.这种优惠贷款又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4、除上述三种补贴的形式外,还有一种有争议的形式,即边境税收调整,或者称为边境退税,出口退税等.当商品通过边境出口以后,政府将国内所征收的增值税退还给厂商. 一些不征收增值税的国家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补贴.因此有的将这种形式作为补贴的第四种形式.但因各国的税收制度不同曾引起许多国家之

28、间的争论,他们认为边境税收调节不能看成补贴的一种形式.12、掌握倾销的定义以及几种类型(重点掌握)P156-P158倾销的定义:倾销的三种定义:第一个定义是价格的定义,是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场上以不同的价格销售,实行价格歧视,即出口市场的销售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第二个定义是成本定义,即在出口市场上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第三个定义是“非市场经济”倾销的价格定义和成本定义,为选择一个第三国,即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同类产品,在该市场上或者在其他国家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作为公平价值,凡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出口商品低于公平价值,就为倾销。P156-P157倾销的类型:一是偶然性的倾销;二是短期或者间

29、歇性的倾销,又称为掠夺性倾销;三是长期或者连续性的倾销.第一种是偶然性的倾销,即偶然的或是临时性的倾销,不是以夺取海外市场为目的.这种倾销是不规则地发生的,或是间隔地发生的.第二种是掠夺性的倾销,这种形式的倾销,是在一定的时期里稳定地、系统地、间歇地进行的。第三种是持续性的倾销,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持久地、连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在出口市场上销售商品。从以上三种类型的倾销来看,偶然的倾销没有掠夺海外市场的动机,不构成对其进行报复和惩罚。对于掠夺性的倾销,应该进行严厉地惩罚,进行反倾销。13、熟练掌握“保护幼小工业理论”。(重点掌握)P177-P178保护有效工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条件:现

30、代保护幼小工业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幼小工业需要保护。当一个国家的工业制造业刚刚建立之时,资金缺乏,企业的规模较小,生产中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低,因此,生产的成本比较高,产品的价格昂贵,质量也比较差,不能和已经发展壮大的外国产品竞争,为了幼小工业的发展,政府需要保护国内市场,以避免国外产品的竞争。其二,幼小工业保护期间,消费者需要作出一定的牺牲。工业制造业刚刚建立的国家,生产水平比较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水平也就比较低,如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阻挡外国物美价廉的产品的进口,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那么,国内无差异曲线只能和本国较低的程产可能性曲线相切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这就要求国内

31、得消费者做出一定的牺牲。第三,幼小工业成长壮大之后,使得世界各国都能从中获利。幼小工业经过一定时期的保护以后,逐渐成长,在实践中或得了必要的知识,积累了生产经验,提高了技术,增加了投资,扩大了生产规模,产品的成本也就会逐步下降,质量也会逐步提高,于是国内可以达到一个较高水平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国内的制造业产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政府改变贸易政策,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又可以使得本国的误差曲线和贸易曲线相切,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样不仅仅使得保护幼小工业的国家获利,也使得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能够进口这个国家已经具有比较优势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从中也可以获利。保护幼小工业的条件第一,保护幼小工业的范围有限

32、。一个国家不需要保护所有的产业,只有能够成长的幼小工业才需要保护。第二,保护的时间有限。对幼小工业的保护不宜过长,30年为最高期限。第三,幼小工业的成长以后,应该补偿社会为保护其成长所付出的代价。一些产业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为其支付了沉重的代价,一旦成长以后,应该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回报社会。14、保护就业理论的三大论点和对此批驳P180-P187(重点掌握)P180-P187保护就业理论的三大论点:首先,在理论上,自由贸易理论存在着缺陷。在现实世界里,资源在转移的过程中总值有一部分不被再使用,或者转移至效率较低的部门,期中有一部分劳动力在转移中有可能不会再被使用。其结果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将造成损失,有时这种损失是相当大的。第二,在实践上,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和发展中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悬殊,导致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发达国家以较低的价格销售,使得进口国的生产者无法与之竞争。或者破产倒闭,或者将生产部门转移至海外,进行产业转移,搬迁至发展中国家,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然后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