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第二次在线大联考江苏卷考试版 2020年3月高三第二次在线大联考(江苏卷)语 文语文I试题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社会柱石一根又一根地 之时,当信仰烟消云散之时,群体的势力便成为一种 的力量,而且它的声势还会不断壮大。它可以让一个守财奴变得 ,把怀疑论者改造成虔诚的信徒,把老实人变成罪犯,把懦夫变成豪杰。A倾倒 无可匹敌 挥霍无度 B倾倒 无与伦比 恢宏大度C坍塌 无可匹敌 恢宏大度 D坍塌 无与伦比 挥霍无度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站在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的
2、立场,茅先生专门对“忠王不忠”论这个曾经影响很大、很权威的观点进行了辨析, 。 , , 。 , ,但也是一家之言,让人耳目一新,颇受启发。茅先生对“忠王不忠”论的全新解释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理论认识虽然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对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李秀成的晚节做出了全新的评价茅先生认为“忠王不忠”论在理论上和思辨方法上都是肤浅的没有弄清楚“忠”的概念没有具体分析李秀成的行动和思想的实质A B C D3.下列挽联所挽人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夜秋风狂摧祖竹;三更凉露泪洒孙兰梦断北堂千古恨;机悬东壁一天愁丁年病入黄家路;午夜惊颓太岳峰雁阵霜寒悲折翼;鸰原露冷痛孤翔A祖父 父亲 舅父 母亲B祖
3、父 母亲 岳父 兄弟C父亲 母亲 岳父 母亲D父亲 父亲 舅父 兄弟4.根据漫画“我的理想是当网红”所写的一句话评论,与画意不吻合的一项是(3分)A.守望梦想,超越平庸;呵护少年,甘当伯乐。 B.救救孩子,祖国的未来不能毁在一代人手上。C.筑梦路上,既需要明星,更需要普通劳动者。D.加强网络视频的整顿,努力传递主流价值观。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大理寺卿邓公传袁 枚先生名时敏,字逊斋,四川广安人。高祖士廉,崇祯进士,以吏部侍郎从永明王入滇,与李定国等同日殉难。祖嗣祖,邑庠生。父琳,以岁贡生任中江县训导。生六子,先生其季也。雍正十年举于乡,乾隆元年登进士,入翰林。
4、七年,迁侍讲。八年,为江南宣谕化导使。十年,迁大理寺正卿。丁父忧归里。服阕,奏请养母。上许之。二十六年,太夫人薨。二十九年,先生入朝,补原官。先生纯和介朴,遇人姁姁无矜容躁颜。于道义所在,则凝然不可挠。当其登九列时,天子加恩边远之臣,锐意用先生。先生年才三十馀,一岁数迁,旁观辟睨,以为稍从容即可宰辅;而先生勿顾也,归依膝下,忽忽二十年。再入长安,诸新贵少年望先生如过时古物,争避面揶揄,而先生亦不乐与热客昵,退朝闭门,与一卷书、二三耆旧共晨夕而已。大理,古皋陶所为,权甚重。元、明以来,一切决于司寇。居此职者,视若赘旒,头仰屋梁,手批大诺,相夸为识时务。而先生每秋鞫,苦心平反,有所得必争,争不得,
5、必奏。虽旨从中下,有从有不从,而同事怫然,觉平林中儳此直干,锄而去之乃善。赖皇上知先生深,优容者屡矣。今年以计典休,论者疑先生受主眷隆于始,而替于终。先生以万里孤臣,旁无凭藉,而能委蛇卿班,适来适去,卒全名节以归。此非遭际圣明,始终眷护,而能如是乎?夫建一议,理一事,此报恩之小者也;重其身,端其范,以仪型百辟,此报恩之大者也。先生再入都时,有要人怵之使往,先生辞焉。要人愠,先生不悔。其所以不受他人之恩者,为报一人之恩故也。无形之砥柱,可以扼中流、挽风气矣。而况古名臣有以七十起者,有以八九十起者,先生之齿犹未也。则将来之报称正无穷期,而枚幸旦暮毋死,终将濡笔以俟。先生自待待人,以不欺为主。居官萧
6、散,与在林下无异。乞身治装,若脱敝屣。然戊午校顺天乡试,枚出其门。其尤显者,为满洲阿公桂,今太子太保、定西将军。(选自小仓山房文集)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其季也 季:第三B则凝然不可挠 挠:屈服C而先生亦不乐与热客昵 昵:亲近D以仪型百辟 型:楷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时敏出生读书人家,他的高祖是进士,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自己是乾隆元年进士。B邓时敏大受重用,一年之内几次升迁,在即将担任宰辅的时候归依父母,离官二十年。C邓时敏担任大理寺卿并没有实权,可是每年秋季会审时,他都要费尽心思为冤案平反。D邓时敏为人潇洒自在,居官则与百姓
7、无异,请求退职,好像脱去自己的靴子一样自如。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虽旨从中下,有从有不从,而同事怫然,觉平林中儳此直干,锄而去之乃善。(2)则将来之报称正无穷期,而枚幸旦暮毋死,终将濡笔以俟。8有人认为邓时敏“受主眷隆于始,而替于终”,作者持怎样的观点?理由是什么?(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注】孔巢父,少时苦学,与李白、裴政等隐居徂徕山,号“竹溪六逸”。陈琳,归附曹操后,管记室,
8、军国书檄多为陈琳所作。9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试作描述。(5分)10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庄子逍遥游)(2)制芰荷以为衣兮,_。(屈原离骚)(3)_,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4)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5)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6)山回路转不见君,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志士仁人,_,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8)登山则情满于山,_。(刘勰文心雕龙)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
9、,完成1214题。伴 宴鲁 敏宋琛仍旧闭着眼,照以往的经验,这应当是掌声起来的时候,当然现在没有,但宋琛依着她的老习惯,静候了一分钟,等自己的魂魄从某处归来似的,然后才慢慢睁开眼,也不看台下,只一手提着裙边起立,一边向台下欠身致谢,打算移步下台了。掌声这时突兀地响起,差点把仲熙吓了一跳。一看,竟然是女老总。她走到她方才致欢迎辞的麦克风前,用一个很漂亮的外交手势示意宋琛仍旧回到台上坐下。她拍拍手,又拍拍麦克风,下面于是静了许多,不少人的鲍汁泰米饭刚吃到一半,仍旧接着吃凉了再用,味道就走样了。“各位各位,千载难逢,百年不遇,能有机会聆听到这样顶尖的艺术家为我们演奏。我建议,咱们每张桌子点一支曲子怎
10、么样,一共来八首,这是很吉祥的数字!我相信,我们年轻漂亮的宋琛小姐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而同时我也可以保证,我的回报也绝不会让宋琛小姐失望的。请大家随意,尽情点你们最喜欢的曲子!一切我来买单”闹剧就此拉开序幕,为了给女老总面子,一群人嗷嗷大叫着表示赞同,并争先恐后地叫着曲名:青藏高原可以吗?周杰伦的千里之外!来一个月亮代表我的心仲熙只觉得全身躁热,想要冲上去拉宋琛下来,钱主任却拼死拽着,并在耳边说:“你别急,她会弹的,我听蜘蛛说,她连通俗歌曲的谱子都一并要了去准备的。”这不堪的场面,宋琛竟皆视若无物,只带着一种奇异的解脱般的微笑,只要有人报出曲名,她便礼貌地点点头,两手抚弦,好像随时会应声而动
11、。看来还是钱主任最初的判断最为准确,这女老总,的确是看上了宋琛,早就看得好好的!她准确地抓住了要害啊,知道用什么最具破坏性的方式来对付宋琛而他仲熙,又是个多么愚蠢的同谋,以拯救民乐的名义,以顾全大局的暗示,一趟又一趟地,最终把宋琛拉到这里,让她穿上这样的大红纱裙,这样低下头颅,为女老总伴宴。仲熙双目酸胀,气不可遏,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他真想径直大步走上前去,真想去使劲敲打立杆话筒,发出刺耳的嚣叫声,然后尽他最可能的粗鲁,用最大的声音宣布:狗日的伴宴到此结束!永远结束!你们好好吃吧!当然仲熙只是站在原处,两只手礼貌地对捏着,面带谦和的微笑,笑得甚至还挺像样子。宋琛演奏结束。深夜的大街,行人已是
12、稀少。仲熙陪着宋琛默默地走。关于晚上的一切,她什么都没说。而他,也更是什么不好说了,难道说“对不起”?是谁发明了“对不起”啊,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没用的话吗?进入长长的地下过街通道,仍有几个乞讨者在坚守,其中竟还有一个拉二胡的,穿得破破烂烂,手法极为流俗,拉的好像是刀郎的什么歌子,在带有回声的通道中撕扯,几近刺耳。按说,这种卖艺求乞的场景也不是头一次看到,但今晚,这会儿,更让仲熙感到巨大的沮丧,给打了两个耳光似的,又臊又恼,好像那个拉琴的就是他自己,如此委地成泥、令人羞耻!想想这一个晚上吧,他们都品尝了什么?某种程度上,她与他,也都是乞讨者吧?乞讨爱,乞讨尊严,乞讨知音,以及一些不可能的幻梦宋琛默
13、不作声地陪他站着,听那响亮的弦音,隔了一会儿,才慢慢地开口,仍是平常那若无其事的语气:“想起来我有个亲戚,曾发痴想要改进民间器乐,因为总有人说民乐的发声不及西洋器乐精准,在音域及和弦上有诸多缺憾,无法表达深刻复杂的内涵云云。当然,他后来的研究是不了了之,但倒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器乐的材质,总取于天地自然。比如,笛与箫,乃竹;埙与缶,用的是土;鼓用了皮革;磬,为玉石;而响板,仅是两片脆木而已;此外,还有苇膜、蟒皮、马鬃”仲熙不知宋琛意在何指,但也不禁顺着往下想:也是,声无哀乐呀,这些古器,从来就是这么自在的,高居庙堂,或低在陋巷,都与它本身无关,正所谓近者自近,远者自远推而言之,与物、与情、与
14、人,世间万物,皆当如此这样看来,宋琛的平静竟是真的。她日日与民乐厮磨,心智的弹性,已得其一二了。念及此,倒让仲熙感到一种苦涩的欣慰。直听那二胡拉完一整支曲子,他们才走过去,淡然地走进混沌的夜色,跟别人一样,没有任何施舍。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关注都市生活,通过艺术与世俗的博弈,揭示了高雅与庸俗、庙堂与陋巷、理想与现实、固守与破碎等相悖却又相连的二元矛盾。B演奏结束没有掌声,宋琛仍然静候一分钟,然后慢慢睁开眼,向台下欠身致谢,这一细节突出了宋琛的高雅、从容,以及对艺术的坚守。C小说通过多种对比刻画人物,如宋琛有礼和食客无礼的对比,宋琛内心高贵和女老
15、板外表张狂的对比,宋琛的理性和仲熙的感性的对比。D听那乞讨者拉完一整支曲子,仲熙和宋琛跟别人一样,并没有任何施舍,这反映人性虚伪的一面,即使高雅如宋琛往往也是吝啬自私的。13.小说为什么写乞讨者在地下过街通道拉二胡这一情节?(6分)14. 请认真阅读文本,对仲熙的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阐释与建构耿文婷我所说的阐释,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训诂释义。训诂释义是学术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专门的术业。这也是阐释的前提,阐释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真正的阐释是在原典的理解与解释中生发出新义,朱熹的四书集注就是通过对“四书”的阐释来表达他的思想体系的。
16、阐释又是与建构并行不悖的。在阐释中建构,这是古代许多思想家的治学方法。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就是以对先秦儒家经典的阐释来建构其理论学说的。张晶的美学研究,也是以阐释和建构并行的方法进行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文献多半处于自在状态,对于某一范畴,人们往往并不进行义界的厘清和逻辑的梳理,而是直接运用。尽管其基本的内涵是相近的,但每一位文论家使用时的语境及含义往往有很大差异。张晶的神思:艺术的精灵一书颇为鲜明地体现出阐释与建构并行的方法论特征。他在其他研究者对于“神思”的阐释基础上,加以辨析并提出自己的界定,认为“神思”是艺术创作思维的根本范畴,包含了想象、灵感构思等多种思维元素。阐释与建构,可以是一
17、体两面的。遍观中国思想史、美学史,“通”与“变”之间多是通过阐释与建构实现的。没有建构的阐释,是缺少思想归趋的;而不是建立在阐释基础上的建构,则是缺少根基的,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代的一些美学、文艺学研究名著,如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葛路的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等,都是阐释与建构互动的产物。对于当代中国的美学理论发展来说,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美学理论不可能不借鉴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系统,这是不言自明的;但是中国美学又有数千年的文艺理论作为基础,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如何才能成为当代美学发展的资源?所谓“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具体路径何在?我以为,阐释与建构的辩
18、证运用,应该是值得倡导的思维方式。前些年在古代文论领域有所谓“失语症”之说,后来又有“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讨论,在我看来,也许这都是来自学界内部的一种焦虑。当代的学界有很多时新的话语,对传统的文论和美学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古代文论或美学似乎大多数情形下都是在自说自话,而缺乏对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影响力。读张晶的美学论著,他在谈论古代美学的话题时,总使人感到现实的关切;而在建构具有美学普遍价值的问题时,又使人感到传统的深厚和立足的坚实。其实,在当代,经过二十世纪哲学美学的长足发展,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丰富的美学蕴含,还有从其中可以生长的新的理论要素,才能更充分地得以发显。(节选自读书2019年
19、第10期)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阐释与建构是许多学者采用的一种治学方法,这些学者通过对经典的阐释来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B阐释不同于训诂,但是训诂是阐释的前提,阐释应建立在训诂释义的基础上,否则,建构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C阐释与建构含义不同,却又互相依存,并行不悖,阐释必须在对原典解释中生发出新义,阐释的过程就是建构的过程。D阐释与建构是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手段,中国思想史、美学史中的“通”与“变”大多是通过阐释与建构的互动实现的。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多半处在自在状态,它的许多
20、范畴需要进行义界的厘清和逻辑的梳理。B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不能一成不变,需要“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辩证地运用阐释与建构是主要途径。C前些年在古代文论领域曾经有过所谓“失语症”之说,这是来自学界内部的焦虑,是一种自说自话的表现。D阐释必须关切现实问题,而建构又必须具有传统的深厚和立足的坚实,这样才有可能生长新的理论要素。17.借鉴本文的观点,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6分)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长寿的秘密长寿的秘密隐藏在人的生物细胞之中,位于染色体末端上的端粒,正是长寿的关键。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而逐
21、渐缩短,但是百岁老人的端粒格外地长,其长度与中老年人甚至更年轻者的端粒相似。染色体如同一根鞋带,端粒就像是鞋带末梢的塑料扣,起着防止染色体分解或融合的作用。伴随着细胞的每一次分裂,端粒都会变小,一旦端粒消失殆尽,细胞也会相应死去。人体细胞还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抗衰老酶端粒酶,它能为端粒提供保护,使端粒得到再生或保护端粒免于损耗。拥有较长端粒的健康人士被认为患上常见的老年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更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端粒的长度不仅能表明人们当时的年龄,还能预示人们未来的健康状况。端粒检测已经成为科学界长寿研究领域的新兴产业,面向公众提供端粒检测服务。科学家们希望,有朝一日,端粒测试会
22、像胆固醇或血压测试一样,更加规范化和平民化,甚至通过强化染色体端粒来延缓或逆转衰老。2012年末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平均年龄63岁的10万人中,端粒长度小于平均水平者,三年内死亡几率比常人高出25%。端粒的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其长度在人的一生中起起伏伏,时而增长,时而缩短。目前人们对于端粒知之尚浅,但是端粒的状况确实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健康状况。对于研究衰老的科学家来说,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出生日期只是说明了人的实际年龄,而端粒长度才是一个人衰老过程的真实反映。科学家也在致力于研究可能加速端粒缩短的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就是其中之一。有科学家针对有慢性疾病儿童的母亲做研究,发现与健
23、康儿童的母亲相比,前者的端粒更短,端粒酶更少。同样地,长期照顾阿兹海默症病人的家属、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未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这些人的端粒检测也呈现出相同的结果,因此患病的风险更高。端粒较短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以及其他多种疾病。研究表明,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规律饮食、运动及冥想等,都可以放慢端粒变短的速度或者增强端粒酶的活性。“端粒与健康”组织主席卡尔文哈雷认为,端粒长度检验非常有用,它就像报警器一样提醒你,你的细胞老化可能加速了。哈雷在上世纪80年代末接受了第一次端粒检测,此后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监测。他发现,每当自己感觉压力过大,缺乏运动或者没有遵循健康食
24、谱时,监测到的端粒状况都会有所下滑,从而督促他调整和应对。也有科学家认为,端粒检测结果不会告诉你你会在哪一天死去,它只是在提醒你,你的生活方式已经出现了问题。端粒长度与年龄之间有一定联系,但是还存在着其他变量。人们对端粒的了解仍然很肤浅,端粒检测结果只是一个数据,并非可以预知未来的水晶球。(选自海外文摘)1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端粒是线状染色体的一种特殊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塑料扣,位于染色体的末端,对人的寿命有很大的影响。B端粒由人体细胞产生的一种强大的抗衰老酶提供保护,因而能够得到再生或免于损耗,这种酶就是端粒酶。C.端粒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缩短,但百岁老人例外,他们
25、的端粒与一般中老年人甚至更年轻者的端粒长度相似。D.端粒较长的健康者患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老年病的风险较低,而端粒较短则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等。1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科学家努力,端粒测试日益规范化、平民化,人们可以像测试胆固醇一样测试端粒,通过强化染色体端粒来延缓衰老。B出生日期说明人的实际年龄,而端粒长度真实地反映人的衰老过程,所以研究衰老的科学家非常重视对端粒长度的研究。C端粒的变化并不一直都是递减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的长度在人的一生中起起伏伏,有时候会增长,有时候也会缩短。D端粒长度与年龄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决定寿命的唯一因素,端粒检测只是对健康状况
26、的提醒,并不能测定死亡的具体时间。20.长寿的秘密何在?请作概括说明,并根据本文的知识说一说普通人怎样才能长寿。(6分)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物在古,时尚在新。古是财富,也是包袱;新是创造,也是背叛。传统的味道和新潮的理念互相混搭,改变着古老的街区,创造着新的生态。语文(附加题)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个体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2页,包含选择题(第25题,共1题)、非选择题(第22题第24题,第26题第29题,共7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
27、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第25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10分)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
28、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节选自朱熹诗集传序)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2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 、 三个部分。(2分)24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周南召南的特点及形成原因。(3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贾宝玉曾两次入学,先因想和秦钟厮守而主动入学,贾政嘲讽了他,后来贾政亲自送他入家塾,并严厉训导宝玉要研习八股文章。(红楼梦)B.庞太监和康六的冲突揭露了流氓恶霸仗势欺人的黑暗本质,而庞太监和秦二爷的
29、冲突,则表明了维新派与守旧派不可调和的矛盾。(茶馆)C.张勋复辟事件在江南水乡引发的一场小风波,其中的九斤老太是阻挡社会变革的反动情绪的代表,“一代不如一代”是她的口头禅。(风波)D.老人桑地亚哥出海捕鱼,捕到一条大鱼,正准备回来,遇到了鲨鱼的袭击。在小说里,鲨鱼和大海一样都是邪恶力量的象征。(老人与海)E.老葛朗台经常一到关键时刻就假装口吃和耳聋,莫名其妙地兜圈子,企图让对手不耐烦,好让他们忘掉他们自己的观点。(欧也妮葛朗台)26简答题(10分)(1)东吴为要回荆州,宴请关羽,准备“就筵闯杀之”,关羽单刀赴会,全身而退。请具体说说关羽是如何脱身的。(5分)(2)家中对高老太爷临终时的描写:他
30、看见觉慧走近,便睁大眼睛注意地看他,渐渐地脸上露出了笑容,虽然这个笑容是无力的,而且给人以凄惨的印象;与此同时,在觉慧眼中,现在的祖父显得非常衰弱,可怜,不再是那个威严可怕的高老太爷了。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专制威严,临终前却“脸上露出了笑容”,怎样理解这一情节?(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我老觉得,我们现在的阅读很像是投食模式。一到周末或月底的进食时间,流水线一样的资讯平台就开始推送了,详尽的内容简介、写作特色、章节摘要、专家评说,切成很小的碎块、撒好了提神的调料和悦目的花边,排列整齐地进入到我们各自所趴着的笼子里。投食而来的那些书单,挤挨挨地进入视线,爱恋
31、的感觉就此稀薄了,似已没了起初的忠贞和虔诚,因它们不是我日思夜盼、苦苦求索而来的,甚至可能是并不需要的、伴有轻微质疑的。当然,是可以看的,足可以翻上大半天,直看得挺胸凸肚,可随后只消半个黄昏,就饿了,加倍的饿,空洞到极点的饿。我饿着。我羞耻于这种饿。这怨不得别人的,为什么会在大丰大收、供给丰沛到过剩的背景下如此之饿?是我的无能,是我自个儿丧失了觅食和追求的能力,去荆棘、去莽原、去冰雪中捕食的能力,从被抛弃的垃圾堆里、从加锁的门背后、从被打包变卖的废品中,翻找到那些破旧、残缺、没了用处、味淡如水的,但真正适配自己的东西。我只能吃大路货,叼起降落到眼跟前的发亮玩意儿,哼哼唧唧地表示津津有味,以大合唱、团体操的标配方式来阅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