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33.07KB ,
资源ID:56484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484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香港电影九七后的发展变化.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香港电影九七后的发展变化.docx

1、香港电影九七后的发展变化 九七后香港电影的发展变化以合拍片为例 李燕 文学与新闻学院 汉语言文学 07208026【摘要】: 香港电影是华语电影的一朵奇葩。97香港回归,政策环境的改良和市场的扩大,合拍片成为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的主流。但是,在取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合拍片在学术界乃至社会引发了许多质疑。概括其问题:本土特色流失,电影主题开始远离生活,追求崇高宏大,身份的迷失等问题。市场困境:粗制滥造,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审美疲劳,造成市场极大萎缩;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矛盾;盲目追求内地广大市场的经济利益,水土不服。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态度上:求同存异;政策上:出台政策鼓励中小成本港产片的发展,

2、适当放宽审查限制;推广上:创办香港电影文化周。【关键字】:香港电影 合拍片 市场困境 未来出路 香港电影一直以来在华语电影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华语电影的一朵奇葩。香港曾有“东方好莱坞”之称。在香港电影的辉煌时代,在这个仅有几千万人的弹丸之地,电影产量仅次于美国,输出量位居世界第三。香港电影不仅向世界展示了魅力非凡的中华文化,占领了当时亚洲票房的制高点,更受到西方观众赏识。而对于当时刚经历文化扫荡,感到无所适从的人来说,它更是一次文化启蒙。香港电影成为了一代人记忆深处一抹响亮的色彩,给了娱乐生活形式单一的一代人最初的快乐。 九十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影片粗制滥造,产量锐减,出口困难

3、等一系列问题让香港电影举步维艰。随着九七香港回归,政治环境巨变,也给香港人的心理造成里一定冲击。九八年亚洲金融风暴,SARS等让香港电影遭受巨大冲击。但是这又给了香港电影另一次契机。九七后,香港正式回归中国,从此,香港便有了中国政府这个有力依靠。国家也出台了有力的政策:如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内地院线制的建立等,给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内地十三亿人口的巨大潜力市场,也为香港电影的复苏提供了有力保障。合拍片成为整个华语电影的主流,并在票房成绩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撇开这些令人眩晕的光彩,我们也听到许多质疑的声音。近年来,香港电影在取得成绩

4、的同时,有许多资深电影人感到深深的忧虑,甚至有人断言“香港电影已死”。 97回归在许多香港人的心中乃是“97大限”,死期一般。在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港人以中华民族为根,而且外国殖民统治也激发了许多香港人的民族自尊。但是英国告别香港,就引发了不少港人的“恐共症”和“厌中情绪”,担心失去原有的自由、开明、先进等优越性。“97大限”引发的移民潮正是这一情绪的有力例证。回归前,香港以中华自诩,但是回归后,最能代表中国的是内地,不是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后,港片的中华特色不增反减,整个影坛迷失衰落,一度引起电影人的极度慌张。香港便处在了不中不西的尴尬位置。面对这些质疑以及这些质疑背后香港电影表现出来

5、的问题,谋求香港电影的长远健康发展成为我们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一、近年来合片拍片取得的成就这些年来,随着政策环境的优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院线制的建立,电影市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合拍片成为电影市场的主流。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从先前的发展低谷走出,成为了两岸三地电影产业发展的支柱。而内地与香港电影的合作,也从简单的以香港电影进军内地为主,到两地在市场、技术、人力、资本等方面全方位合作,有效地抵御了好莱坞大片的强力冲击。为国产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促进了国内票房和国产电影市场的繁荣在香港回归初期,内地香港电影合拍片其实还处于冰冻期。1997年香港到内地申请合拍立项18部,而完成的合拍

6、片只有9部;1998年两地合拍影片8部;1999年12部;2000年7部;2001年6部。这段时间的电影界一片萧条。这时候的电影票房市场也不景气,香港电影还在困顿中与内地电影磨合,曲折前进。 新世纪以来,电影市场开始因为合拍片的逐渐成熟而日趋活跃。2001年,李安的卧虎藏龙,虽然在内地只收1400多万元,但因荣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而扬名海内外。2002年8月,杨紫琼的天脉传奇在内地市场取得2800多万元票房的成绩,震惊香港业界;同年底张艺谋的英雄更是借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的人气斩获2.53亿元票房,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7项大奖,并成为首部在北美市场大规模上映的中国内地导演执导影片。

7、从2004年起,每年都有功夫、无极、霍元甲、投名状、长江七号等多部票房过亿元的合拍大片支撑贺岁档期,使每年的贺岁档成为一年中最火暴的成熟档期。2008年国产过亿影片有八部,内地和香港合拍的赤壁、画皮,分别进账3.2亿多元和2.3亿多元。2009年全年累计有建国大业、十月围城等12部国产合拍影片突破亿元票房。2010年叶问2宗师传奇、大兵小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分别以2.3亿、1.6亿和1.4亿仅次于唐山大地震的6.6亿,而国产票房前十名均过亿。2011年的贺岁档票房也是喜人,而上映的电影百分之九十都是合拍片,其中以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表现最为抢眼,斩获得7.24亿的最终票房,刷新了国产电影

8、的票房记录。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12月起至2011年2月17日元宵节结束,2010年-2011年中国电影贺岁档总票房近30亿元,尽管较去年同期32亿的总票房稍有差距,但今年共有12部影片票房过亿(去年仅8部),国产片占据了9席,其中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赵氏孤儿新少林寺四部影片票房就超过15亿,一扫去年阿凡达独霸贺岁档的“阴霾”,同时还出现了国产大片票房新纪录、情人节当天创下近1亿票房奇迹等喜人成绩。在2003年前,内地电影年票房多年在8-10亿元中徘徊不前;从2003年开始,票房平均每年以超过25%的幅度高速增长,2008年增幅更是超过了30%,较之2007年增长了10.14亿元。2007

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超过33亿元,媒体用“井喷”来形容。.2008年票房已达到43亿,2009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06亿元,2010年总票房为101.72亿元,其中国产片票房57.34亿元,超过进口大片。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累计有17部国产影片超亿元票房。而合拍片占有很大比例的国产影片在与外国进口大片的市场份额争夺战中,国产影片票房从2003年开始,连续7年超越了进口影片。(二)、 合拍片在艺术上的成就香港和内地的合拍片除了对电影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外,也促进了中国电影在艺术上的进步。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坚持以及新世纪以后他们现实关注,融合艺术与商业的努力,中国电影呈现出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

10、文化景观。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深度合作,促进了内地电影类型的多元化,创作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影片。这些影片既有主旋律影片,也有艺术造诣较深的艺术影片,还有在海内外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商业类型片,从不同角度讴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其中主旋律影片的创作,吸收了类型片的商业元素,努力提高视听效果,摒弃了平白的说教和概念化创作手法,达到了新的电影艺术高峰。这些影片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开辟了国产影片的新境界,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如叶问作为主旋律影片,就集合了内地、香港、台湾精良的制作队伍和优秀的演艺人员,以全新的拍摄手法拍摄,一箭就取

11、得了主旋律宣传、观众口碑和商业利益的三雕。合拍的商业大片近年来除了在市场上风生水起、如鱼得水外,在艺术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和张艺谋的英雄全新的叙事手法、拍摄角度、审美倾向给华语电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获得了国际肯定。中国式大片开始快速成长并日趋成熟。此外,合拍片也加快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脚步。近年来,合拍片屡获世界大奖。也为中国电影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巨星。2000年李安的卧虎藏龙获美国奥斯卡10项提名,并拿下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大奖,创华语片多项纪录。在这部影片中脱颖而出的内地演员章子怡,后来又凭借英雄、2046等片也逐渐跻身国际女星行列。其实,借助和香港电影人合作走向

12、国际的不仅仅是章子怡一人,张艺谋联手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打造的英雄在国内外票房突出,连创佳绩,之后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依然不负众望。成龙和威尔史密斯的功夫梦更是勇夺北美票房的周冠军。近期由内地导演李玉导演的观音山也勇夺东京电影节双料桂冠的,最近又入围第13届法国杜维尔电影节。香港电影融合在华语大电影的概念中,以其充满动感和活力的人才、创意,融合内地电影丰富的资源,从而在艺术和市场得到了更大的空间,取得了更高的成就。所以,华语电影要想在世界电影中分得一杯羹,甚至屹立于世界电影的高峰,此间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的合作,与子携手,生死契阔。 二转型中的困顿表征近年来国产影片票房的

13、不断增长,带动了香港电影工业的复兴。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拍片,内地与香港之间,电影公司、导演、演员乃至技术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合作。票房不断创新高,越来越多的导演跻身亿元俱乐部,演员的片酬也近乎天价。在这种种繁荣的景象背后,许多电影人乃至观众都发现香港电影的味道变了。在这种“繁荣”之下,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香港著名电影人、导演文隽,也是曾经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把回归十年后的香港电影总结为“八得八失”:得到内地市场,失去本土阵地;得到国际名誉,失去“香港”品牌;得到新媒介做平台,失去传统电影票房;得到政府高度关注,失去投资者信心;得到学院生力军,失去行内接班人;得到大中华文化的融合,是去香

14、港独有的特色;得到愈来愈多的颁奖礼,失去观众的关注和民心;得到免疫力,失去抵抗力。香港著名电影评论人列孚也不断提到港片港味儿的缺失,他指出“不论是内地观众还是香港观众都认为,港片(泛指以香港影人为主的合拍片)港味不足,难再有像以前港片那样吸引观众了。”“事实上,近年来,香港各种舆论批评:香港电影已然没有了本身特色,香港味道淡薄了。”美国学者大卫*伯德威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一书里曾说:“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当年的辱骂,竟变成今天的荣誉标志。”这句话不难看出对黄金时期香港电影的缅怀。从这些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会各界对香港电影的缅怀和忧虑。香港电影在华语电影中的地位也岌岌可危。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香

15、港电影面临的困境。(一)、本土特色流失:港式喜剧消亡、道义无存、伦理关系解构。 香港电影最为鲜亮的便是它的本土特色。无厘头喜剧、黑帮警匪片、温情贺岁片、僵尸系列等类型电影充满了一代人刻骨铭心的记忆,更使香港电影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近年来风靡亚洲的韩剧、日剧,其唯美的画面,感人的剧情俘虏了一大批年轻人。而我们也可以在画面中时不时的看到诸如周润发、刘德华等人的海报贴在主人公卧室耀眼的位置。但这些海报中人物的造型却都是来自于诸如英雄本色等经典港片。但是近年来随着合拍影片数量的迅速增加, 这些电影中那些熟悉的香港标志们越来越少,甚至趋于消失。即使是熟悉的那些导演、那些明星,都没有以前的香港电影那种酣畅

16、淋漓、原滋原味了。现在就例举几个颇具“港味”的合拍片来看看。1、无厘头喜剧的弱化和转型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相信大家不会感到陌生。经典的代表作有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大话西游等,特别是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对紫霞仙子的那一段“爱你一万年”的表演,让一代人刻骨铭心。这些喜剧的特点表现在语言颠狂,动作滑稽,自由率性并且张扬大胆,但是其癫狂背后却充满了正义、善良和真诚。而情节上也同样是无一例外对经典或者

17、对约定俗成的故事情节进行颠覆,打破“一言一行,必有深意”的境界,在游戏中消解崇高和神圣。特别是大话西游那种可以上升到文化范畴的“后现代经典”,通过拼贴式的搞笑桥段、颠覆性的人物关系,加上庞杂错乱的时空叙事结构、对经典文本的解构戏谑,以“后现代”的游戏姿态搞出深刻黑色的多元主题,用喜剧方式演绎英雄与爱情的浪漫正剧,产生了刻骨铭心的大悲大喜,在娱乐搞笑的同时,震颤心灵。相较于内地用艺术来教化所表现出的陌生化、距离感,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让人将生活的压力在嬉笑怒骂中尽情地释放,更加的贴近和丰富人民的日常生活。所以,在“解禁”后,这类型的香港电影疯狂融入内地,其火爆程度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可见其现在电影

18、无法企及的魅力。而近年来在两岸三地的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功夫,相较于其代表性的喜剧模式,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电影剧本着力减少对白,加强动作。也加强故事效果,尽量使情节围绕主人公展开。功夫也没有了以前的漫无节制的无厘头,叙事也更加中规中矩。而周星驰的电影最大的特点便是癫狂滑稽的语言,缺少了癫狂语言的无厘头也失去了原来对观众中的巨大吸引。假如这部电影的导演和演员如果不是周星星,它仍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好片,大量金钱堆砌起来的特技差点让人以为在看某部好莱坞科幻片。可是,当花里胡哨的特技淹没了周星驰的演技,让人不禁怀念起大话西游中那个可爱的至尊宝。周星驰是在影片开始十多分钟后才出现的,而之后,作为主角的他似

19、乎还没有瘦公肥婆的戏分多。从某个方面来说,嘴边随时叼着根烟一副大姐大样子的肥婆反而更为特色鲜明,一句“别以为你长得帅我就不敢打你”让人重温了当年周星驰的温暖感觉。而功夫在美国上映时,纽约每日新闻评价说:“从效果上讲,功夫很出色,从情节和情感表达上讲,功夫一钱不值!”票房杂志的影评人苏沃兹伯格也批评说:“那些希望欣赏到中国功夫的观众最终会被弄得晕头转向,深感失望。”香港喜剧电影中无厘头元素的弱化,应该是两地文化融合的结果。为了调和南北观众口味差异,作为广东的地域特色的无厘头元素在电影中的分量开始减少。对于无厘头电影的转化,在它不断尝试发展的过程中,或许我们应该抱有宽容的态度,也鼓励这类喜剧不断吸

20、收内地喜剧文化。但是我更希望一些固守本土的电影人们不要放弃无厘头电影,因为它还有巨大的文化价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么地域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它鲜明的地域特色,所以更加光彩夺目。2、部分黑帮警匪片中道义的失落黑帮警匪片是香港电影的又一大经典。而在当今为电影票房买单的主力军又是在这些电影的熏陶培养下长大的。对香港电影的“道义”二字印象特别深刻。英雄本色中小马哥和豪哥的兄弟情深到喋血双雄中小庄与警察李膺的并肩作战;道义,成为一种类似信仰的准则,在乌托邦的黑社会中,拜关公、喝鸡血、舞狮、帮派会议等众多入门仪式使道义变得真实可信。90年代,刘伟强的古惑仔系列,不仅成就了郑伊健等人的

21、事业辉煌,更是香港电影的辉煌。在青春的激荡中,年轻的陈浩南单枪匹马面对这个世界,青春的冲动和迷茫,是这位不够成熟的老大高举道义的旗帜,当道义之旗倒下,他发现,聚集在周围的,仍是历经风雨的朋友和兄弟。道义虚妄,但是友情是存在的。2007年的门徒,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多人把这部片子当做是香港电影的回归。但是,更有许多人认为,门徒结束了我们对与香港电影的期待。吴彦祖饰演的阿力对昆哥的背叛,打着正义的旗号,却不见香港电影原始的人性的真实洒脱,感情的淋漓尽致。卧底警察阿力在昆哥的庇护下,成功接触到最终买家,在历经信任、考验、背叛和爱情后,他依然不顾兄弟情义,面对昆哥的自杀,同时揭发了阿嫂大肚婆也是

22、同党之一。正义、信念有如任长霞般的吴彦祖在这一刻,失去了自身人性的魅力。反而让人想到内地传统影片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形象,失去了人本身的的真实。香港黑帮片乌托邦式的生活方式,浪漫颓废的英雄人物,江湖道义荡然无存。3、香港电影的温情逐渐解构(以部分贺岁片为代表):香港电影十分注重电影中的伦理关系的建构,香港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比经历了文革摧残的中国内地,继承的更多。所以在商业极其发达的香港社会,对于传统家庭的重视程度也很高。这种理念也表现在贺岁电影上。代表作为黄百鸣的“贺岁”系列。这时的贺岁片紧扣中国传统过节礼仪和团圆的诸多细节,加上喜剧元素、明星阵容,是真正意义上的贺岁。代表作

23、为家有喜事系列和大富之家。香港电影也主打温情牌,它呈现出的家庭伦理关系、四世同堂形态、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都是内地电影所匮乏的。而2007年金像奖大赢家父子,终结了香港电影温情脉脉的情感线,它所揭示的家庭伦理关系已经和中国电影相去甚远,是对传统伦理的完全解构。影片中父亲无能烂赌,无力抚养儿子,教唆其偷窃犯罪,母亲为了自己抛弃儿子。片尾长大的儿子面对河对岸散步的父亲,心灵的距离超越时空。(二)、背离生活,脱离现实香港是一个极具商业气息的国际大都市,追求商业利益成为各行各业理所当然的事。这表现在电影行业,亦是如此。传统香港电影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作为娱乐产业的香港电影,表现出的娱乐性和市民化特点是极强

24、的,因为为电影买单的人是最普通的市民,只有贴近人民生活,让观众接受并喜欢,不断创造笑点让观众感到快乐,释放压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而97后的香港电影,其风格从喜剧化到悲情化,主题变得宏大,题材远离现实生活,不断从历史或未来中取材。例如立足民国时代的十月围城、叶问等几部大片,演员出色的表演,紧凑跌宕的剧情,影片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正义,给予了观众强烈的心灵震撼,也创造了多个票房奇迹,成为近年来难得的好片子。从未来取材的则有未来警察等。明星效应,精彩打斗,和高超的电影后期制作技术成为吸引观众的几大亮点。但是在艺术文化方面,这些电影则是完完全全的主旋律电影,在主题和艺术上缺少升华,也与民众实实在在的

25、生活相距甚远。虽然这些电影取得了高票房,我们也可以说这些香港电影的转型之作取得了成功。但是,这就如猴子扳玉米,得了西瓜丢了芝麻。传统香港电影的特色就是关注市民生活关注现实,而这些电影的主题开始远离生活。电影立意追求深远宏大,更多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与香港电影的娱乐性和生活化有巨大差别。而香港电影原有的关注市民、关注生活本身的特点开始淡化,虽然一定数量的主旋律电影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当下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说,香港电影为了经济利益而规避现实题材是不明智的。近年来合拍片的票房奇迹在香港并没有延续的很好,而岁月神偷这部极具本土特色和生活气息的小成本电影,不仅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而且在香港地区也创下佳绩。我能

26、够理解为了开发广大的内地市场,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成为现如今香港电影考虑的首要因素。但是电影人们怎么就知道内地观众就乐于接受着这种讨好呢?失去了本身的个性一味的依附,近乎谄媚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放低了自己的身段,降低了自己的品质,成为一种不平等的交易。而内地观众需要的是那种敢想敢说、从生活中出生成长发展的香港电影。因为这正是文革后饱受压抑的内地文化所缺乏的。虽然艺术高于生活,但是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在这个稳定求发展的时代,面对中国长期以来重集体、轻个人的传统思想氛围,香港电影摈弃自己的优点而一味依附国内的政治环境,是不明智的,甚至是没有出路的。我们急需的,是香港电影那种敢于直面真实的勇气。(

27、三)、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矛盾。香港与内地长期政治性的隔绝,使双方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产生了巨大差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别),而且由于两地的经济差异太大,香港对内地的认识有很大偏差。港产片和新港产片阶段,更是香港与内地拉开距离的阶段,从审美观到世界观,不同的身份文化认同。在港产片掀起新武侠、功夫片热潮的时候,内地完全空白,而香港对内地的认识,也多半只通过香江遥望来了解。表现在电影方面上有合家欢和表姐,你好嘢!。前者来自海南的许冠文来到香港,对妹妹和香港妹夫的行为大为不解,他甚至连自助餐都不会吃,自动马桶也不会用,表现了内地人的粗俗和落后。后一影片中,郑裕玲扮演的一位内地前来香港办案的警察,犹如刘

28、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口头上说看到资本主义的腐败,心里却艳羡不已;她的口音、行为习惯都成了笑料,强化着香港人对内地的优越感,其中对内地生活状态的想象背离了改革开放的事实。香港有个荷里活中,卖肉为生的朱家父子,对内地的理解,也仅限于对周迅扮演的内地女孩东东肉体的迷恋。而且,香港有鲜明的的地域文化,如粤语语境与普通话语境有巨大的差别,如春天花花幼儿园的宣传句子翻译难题,英雄本色中“我好耐无做大老了”的江湖味。香港电影的暴力裸露尺度很大,而内地则有严格的级别限制。(四)、市场困境1、香港电影本身陷入瓶颈,粗制滥造,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一味的大制作,市场泡沫化。合拍片在市场上大展拳脚之际,许多香港电影公司纷

29、纷东施效颦,于是市场上出现大量题材类型重复、制作质量粗糙、风格品位低俗的港产合拍片。非典人生虽然聚集了不少明星,但在内地,票房却很惨淡;寻找周杰伦想要通过周杰伦这一天王级偶像为话题,以此来吸引众多粉丝的关注,而且自信满满的等待高票房,印制了120个拷贝,但票房依然不佳。这些制作周期短、拍摄成本低、质量不过关的影片在市场上横冲直撞,不仅难以取得好的经济收益,还破坏了港片几十年来在观众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象。 随着香港回归,政治环境改良,香港电影又获得了内地更宽松的市场准入,按常理香港电影的产量应该是大大增加。但是回归后的香港电影年产量却逐年递减,甚至不及回归前的产量。这几年拿的出手的电影有几部,这些

30、汇聚了两岸三地著名电影人的大制作在票房上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我们看到了几亿几亿的票房,而相对于几千万近亿的投资,这些大片的性价比并不令人狂喜。而投资近几十万的疯狂的石头,在票房还不是很理想的几年前,取得了五百万的票房,创造的收益是自己的十倍,性价比就很高。而市场上的B类片急剧减少。其实在“黄金十年”,对香港电影其最大作用的是B类片。没有足够厚度的B类片,所谓大制作的A类片便只是一场虚火;没有B类片的支撑,电影市场将走向极端。只有当B类片成规模化,电影市场才有底气,才不会诚惶诚恐。2、题材、明星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审美疲劳。 香港电影素来是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早在八十年代,由于台湾热钱的涌入,香

31、港电影一度陷入盲目更风、题材不断重复的漩涡,生产了许多“七日鲜”影片,为人诟病(被谑称为“粤语残片”)。而投资人只着眼于影片的明星和片种,整个电影圈便跟着几个有号召力的红星转,一直她们的身价不断上涨。而为了节省成本,除了把钱投在演员上,其他能省则省。而近年来,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如近来取得高票房的叶问,在市场上掀起了功夫片的旋风。一时间,叶问2、叶问前传、李小龙传奇(即将上映)、宗师传奇(在拍)等等一系列功夫片跟风而来。而叶问让甄子丹红透半边天,近一两年来他也是片约不断,他主演的叶伟信导演的叶问系列、陈嘉上导演的画皮、陈德森导演的十月围城等影片部部卖座。2010年更接拍了锦衣卫、叶问2、精武风

32、云、关云长、大闹天宫、武侠六部影片,成为演艺圈的又一劳模。但是从精武风云票房的失利中,许多电影人就感叹道“甄子丹被过度消费”,也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因此,出品的风格大同小异,演员就那几张面孔,观众很快就厌倦了,票房也急剧下降。3、不遵守内地政策和市场的规章秩序,急功近利。近年来港片由于不遵守政策法规,不能取得拍片资格或者不能再内地上映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2004年,港产合拍片江湖未在内地获通过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始宣传,随即传出因影片的违规操作而被取消合拍片资格,改为内地协拍片,丧失了作为国产影片在内地发行上赢得待遇。由于内地和香港的意识形态、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一些题材尤其是黑社会题材影片也很难通过内地审查部门的门槛。杜琪峰的黑社会,就自知无法通过审查而放弃内地市场。而香港电影采用的是电影分级制度,拍摄限制相对宽松,而内地电影对于裸露、力等镜头尺度较严。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