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工自动化检修规程前 言本规程确立了212MW垃圾机组的热控设备检修的基本原则及规定,是检修人员在检修工作中的标准和依据。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确保机组及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的经验有限,本规程在编写中难免有不妥之处,若与部颁规定有冲突或与现场实际不符时,应按部颁规定和现场实际执行,并应及时反馈,以便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更好的满足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一、本规程根据下列资料编制:电力工业部部颁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电力安全工作规定等有关规程、制度及设备制造厂产品说明书、工程设计资料等。二、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程:电厂
2、:检修本专业工作人员 公司生产管理人员 三、本规程由下列人员审核通过:批准: 审核:编写: 1总则 1.1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用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一般性检修调校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1.2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和调校的目的是恢复和确认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性能与质量;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运行维护原则是确保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状态良好和工作可靠。1.3机组设备完善和可控性良好,是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随机组投入运行的重要条件。当由于机组设备问题使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无法工作时,仪表及装置不得强行投入运行。 1.4随机组运行的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其大、小修一般随机组大、小修同时进行;非主要热工仪表及
3、控制装置的检修周期,一般不应超过两年;对于在运行中可更换而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可采用备用仪表及控制装置替换,进行轮换式检修。 1.5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机组启动前的现场调校,重点是对包括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内的检测和控制系统进行联调,使其综合误差和可靠性符合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1.6不属于连锁保护系统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在运行中的就地调校,重点是检查和确认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准确度、稳定度和灵敏度,使其工作在最佳状态。 1.7对随机组运行的主要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应进行现场运行质量检查,其检查周期一般为三个月,最长周期不应超过半年。 1.8在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4、的常规性调校时,室内环境应清洁,光线应充足,无明显震动和强磁场干扰,室温保持在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1.9在试验室内进行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校准时,其标准器基本误差的绝对值应小于被校仪表及装置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一般应等于或小于被校仪表及装置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在现场进行仪表及装置比对时,其标准器的基本误差绝对值应小于或等于被校仪表及装置基本误差绝对值。 1.10凡主设备厂或仪表制造厂对提供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质量和运行条件有特别规定时,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调校和运行维护工作应遵守其特别规定。 1.11热工测量及自动调节、控制、保护系统中的电气仪表与继电器的检修调校和运行维护,
5、应按照部颁电气仪表及继电保护检修运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一篇 检 测 仪 表 2压力检测仪表 本章压力检测仪表,是指采用弹性应变原理制做的各种单圈弹簧管(膜盒或膜 片)式压力表、真空表、压力真空表以及远传压力(真空)表。 2.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在检修前,应对压力表进行检查性校准,观察仪表是否有泄漏、卡涩、指针跳动等现象,并作好记录;压力表解体检修后,应作耐压试验,其质量要求见表 1。 2.1.1一般性检查 2.1.1.1压力表的表盘应平整清洁,分度线、数字以及符号等应完整、清晰。 2.1.1.2表盘玻璃完好清洁,嵌装严密。 2.1.1.3压力表接头螺纹无滑扣、错扣,紧固螺母无滑方现象
6、。 2.1.1.4压力表指针平直完好,轴向嵌装端正,与铜套铆接牢固,与表盘或玻璃面不碰擦。 2.1.1.5测量特殊气体的压力表,应有明显的相应标记。 2.1.2主要机械部件的检查、清理 2.1.2.1游丝各圈间距均匀、同心平整,其表面应无斑点和损伤。 2.1.2.2上下夹板、中心齿轮、扇形齿轮、拉杆锁眼等各部件应清洁,无明显的磨 损。 2.1.2.3弹性测量元件应无锈斑、变形和泄漏。 2.1.2.4机械部分组装后,紧配合部件应无松动;可动部件应动作灵活平稳。 2.1.2.5机械部件组装后,应向各轴孔中加少量钟表油。 2.1.3电接点检查 2.1.3.1电接点压力(真空)表的接点应无明显斑痕和烧
7、损。 2.1.3.2电接点压力表的信号端子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在正常条件下,用500V绝缘 表测试,应不小于20M。 2.2调校项目与技术标准 2.2.1弹簧管压力(真空)表 2.2.1.1零点检查 a.有零点限止钉的仪表,其指针应紧靠在限止钉上。 b.无零点限止钉的仪表,其指针应在零点分度线宽度范围内。 2.2.1.2仪表校准 a.校准点一般不少于5点,应包括常用点;准确度等级低于2.5级的仪表,其 校准点可以取3点,但必须包括常用点。 b.仪表的基本误差,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 c.仪表的回程误差,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d.仪表的轻敲位移,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1/2。 2
8、.2.1.3电接点压力表校准 a.电接点压力表的显示部分校准按照2.2.1.2项执行。 b.电接点压力表的接点动作误差应符合厂家规定值。对于厂家未规定接点动作 误差的,其动作误差不应超过仪表允许误差的绝对值的1.5倍。 2.2.2膜盒式、膜片式压力(真空)显示仪表 膜盒式、膜片式压力(真空)显示仪表的校准按照2.2.1.2项执行。 2.2.3远传压力(真空)表 2.2.3.1校准点不少于5点,应包括常用点。 2.2.3.2整套仪表的综合误差,不应超过允许综合误差;主要仪表常用点综合误差, 不应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的1/2。 2.2.3.3整套仪表的回程误差,不应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的绝对值。 2.2.
9、3.4轻敲位移不应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绝对值的1/2。 2.2.3.5二次仪表的报警动作误差,不应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的绝对值。 2.3运行维护 2.3.1仪表投入前检查 2.3.1.1一、二次阀门、排污门及各管路接头处应严密不漏。 2.3.1.2二次阀门和排污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2.3.1.3对带信号装置的压力表,应检查和调整其信号装置,将设定指针调至设定值。 2.3.1.4确认二次阀门关闭和仪表输入端通“大气”情况下,压力仪表应显示零值。 2.3.2冲洗取样管 2.3.2.1汽、水压力测量系统的取样管采用排污冲洗。 2.3.2.2有隔离容器的压力测量系统,不许采用排污冲洗。 2.3.2.3冲洗油
10、压测量系统的取样管时,应有排油收集装置和防火措施。 2.3.3仪表的投入与停用 2.3.3.1缓慢稍开一次阀门,检查确认取样管路各接头处无泄漏后,全开一、二次阀门,接通仪表电源,仪表即启动投入。 2.3.3.2关闭二次阀门,断开仪表电源,仪表即停用。长期停用时,必须关闭一次阀门。 2.3.4维护 2.3.4.1经常保持仪表及其附件清洁。 2.3.4.2经常检查管路及阀门接头处有无渗漏。 2.3.4.3定期检查仪表零点和显示值的准确性。 2.3.4.4经常检查和消除仪表的记录故障,保持记录清晰正确。 2.3.4.5定期检查信号报警情况,保持报警动作正确。 3温度检测仪表 本章温度检测仪表,是指热
11、电偶温度计、热电阻温度计、液体和双金属膨胀式 温度计。 3.1感温元件的检查与校准 3.1.1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 3.1.1.1保护套管不应有弯曲、扭斜、压扁、堵塞、裂纹、沙眼、磨损和严重腐蚀 等缺陷。 3.1.1.2用于高温高压介质中的套管,应具有材质检验报告,其材质的钢号应符合规定要求。做耐1.25倍于工作压力的严密性试验时,5min内应无泄漏。套管内不应有杂质。 3.1.1.3感温件绝缘瓷套管的内孔应光滑,接线盒、盖板、螺丝等应完整,铭牌标 志应清楚,各部分装配应牢固可靠。 3.1.1.4热电偶的热接点应焊接牢固,表面光滑,无气孔等缺陷。 3.1.1.5铂铑-铂等贵金属热电偶电极,不应有
12、任何可见损伤,清洗后不应有色斑或 发黑现象。 3.1.1.6镍铬-镍硅等廉金属热电偶电极,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机械损伤等缺陷。 3.1.1.7热电阻的骨架不得破裂,不得有显著的弯曲现象;热电阻不得短路或断路。 3.1.1.8当周围空气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时,热电阻感温元件与保护套管之间以及双支感温元件之间的绝缘电阻用250V绝缘表测量,应不小于20M。 3.1.2热电偶校准与技术标准 3.1.2.1热电偶校准点见表2规定。 3.1.2.2300以上各点的校准,是在管形电炉中与标准热电偶比较进行的。 3.1.2.3热电偶校准方法一般采用双极法。校准读数时,炉温对校准点温度的偏离不得超
13、过10。 3.1.2.4当炉温恒定在校准点附近时,从标准热电偶开始依次读取各热电偶的热电 势,再按相反顺序进行读数。如此正反顺序读取全部热电偶的热电势后,炉温变化 应不超过1。 3.1.2.5被校准的热电偶,其热电势(冷端温度为0)对分度表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3.1.3热电阻校准与技术标准 3.1.3.1热电阻的校准,只测定0和100时的电阻值R0、R100,并计算电阻比 W100W100=R100 R0。 3.1.3.2校准热电阻时,可用电位差计,也可用电桥测电阻。测定时通过热电阻的电流应不大于1mA。 3.1.3.3热电阻在0时的电阻值(R0)的误差和电阻比W100的误差应不大于
14、表4规定。 3.2工业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检查与校准 3.2.1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 3.2.1.1温度计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裂痕,在标尺范围内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 3.2.1.2温度计的分度线、数字和其他标志应清晰。 3.2.1.3毛细管不应有显见的弯曲现象,其孔径应均匀。 3.2.1.4液柱不应中断,上升时不应有显见的停滞或跳跃现象;下降时不应在管壁 上留有液滴或挂色。 3.2.2校准与技术标准 3.2.2.1温度计的校准点如表 5所示。 对于使用中的温度计,也可以只对使用点进行校准。 3.2.2.2温度计示值误差应符合表 6的规定。3.3双金属温度计的检查与校准 3.3.1一般检查与质量要求
15、3.3.1.1温度计表盘上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正确读数的 缺陷。零部件的保护层应牢固、均匀和光洁,不得有锈蚀和脱层。 3.3.1.2温度计表盘上的刻度线、数字和其他标志应清晰准确。 3.3.2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 3.3.2.1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校准 温度计的校准点不得少于4点。有0刻度的温度计校准点应包括0。温度计的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表7中的规定。 回程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3.2.2指针移动平稳性检查 在校准过程中,温度计指针应平稳移动,不应有显见的跳动和停滞现象。 3.4数字式温度仪表的检修与校准 3.4.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3.4.1.1外观检查 a.
16、仪表外部应完整无缺,各种铭牌标志齐全。 b.表面清洁,各种零部件齐全,装配牢固。 c.引线无折痕、伤痕和绝缘损坏等情形。 3.7.1.2仪表性能检查 a.每一位数码管应能按照该仪表所设定的编码顺序作连续的变化,无叠字、不 亮等现象。 b.仪表零点和满量程刻度处,在1h内的指示值变化不应超过1个字。 c.电源电压变化10%时,指示值的变化不应超过仪表的允许误差。 d.仪表的报警系统工作正常。 3.4.2校准和技术标准 3.4.2.1单点数字温度表 a.仪表示值误差校准:最大示值误差应不超过仪表允许误差。 b.报警动作误差校准:当仪表有报警装置时,整定好报警值,并反复改变仪表 输入信号的大小,每次
17、报警动作值的误差不应超过示值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3.4.2.2巡测仪(SXB-40型) a.准确度自检校准:当把38、39点定为A组时,38点应显示72,39点 应显示77;当把38、39点定为B组时,38点应显示129(或130),39点 应显示136。 b.返零检查:按下“返零”按键后,仪表应从“00”开始巡测。 c.手动选点检查:按下手动选点按键后,应显示出相应的测点序号及该点温度 值,并应与巡测时的示值相同。 d.试验档检查:当工作选择开关置于“试验”位置时,报警灯应以1/3s速度逐点发光,第二周期时,报警灯先灭再亮,温度应显示“000”。 e.示值误差校准:应分组(10以下不计准确度
18、)逐点进行校准,其示值误差不 应超过1个字。 f.报警功能检查:按下报警限值按键,给仪表输入相应信号,报警误差不应超过1个字。每当首次越限时,巡测停步,发出音响报警,持续8s,越限点报警记 忆灯亮,直至越限点恢复正常。在下一个周期检测到原越限点时,如仍越限,则只是 熄灭报警灯后再点亮,不再停步,也无音响。 3.4.3运行维护3.4.3.1 仪表投运前的检查 a.仪表接线应正确。 b.仪表供电电源应符合规定。 c.仪表防干扰措施应完好。 3.4.3.2现场校准及维护 a.应经常保持仪表内外清洁。 b.定期自检仪表准确度。 c.检查分组和报警限值按键位置是否合适,报警记忆和巡测速度是否正常。 d.
19、进行仪表现场校准时,应采用标准信号校准。 e.对工作选择波段开关和选点按键,应缓慢操作,禁止猛力转动或乱按。 3.5温度测量系统的检查与校准 3.5.1测温系统的检查与质量要求 3.5.1.1感温件 a.在一般管道中安装感温件时,保护套管端部,应能达到管道中心处。对于高 温高压大容量机组的主蒸汽管道,感温件的插入深度应在70100mm之间,或采 用热套式感温件。 b.在其他容器中安装感温件时,其插入深度,应能较准确反映被测介质的实际 温度。 c.感温件保护套管的垫圈应按表10用。 d.为保护煤粉管道上的感温件保护套管,应在套管附近来煤方向上安装保护罩。 e.在直径小于76mm的管道上安装感温件
20、时,应加装扩大管或选用小型感温件。 f.感温件插座材质应与主管道相同,对于高温高压管道上的插座,应具有材质检定报告。 g.保温管道及设备上感温件的外露部分应保温良好。 h.感温件应具有正确、明显的标志牌;接线盒完整、接线牢固。 i.测量金属表面温度的热电偶,应与被测表面接触良好,靠热端的热电极应沿被测表面敷设至少50倍热电极直径的长度,并应很好地保温,两热电极之间也应 很好地绝缘。 j.测量过热器管壁温度的感温件,应装在高温水泥保温层与联箱之间的中部附近,即安装在顶棚管以上50mm的保温层内。 3.8.1.2补偿导线 a.补偿导线的截面积采用0.5、1、1.5mm2。 b.对于新敷设的补偿导线
21、,或在使用中有问题的补偿导线,均应进行校准。 c.补偿导线的校准方法与热电偶相同。补偿导线的校准点应不少于3点。 d.在0100范围内补偿导线热电势的误差,不应超过表11中的规定。 e.补偿导线型号应与热电偶分度号相配。 f.补偿导线敷设时,应穿在金属管或金属软管中,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其敷设走向应避开较高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超过60时,应采用耐高温补偿导线。 g.补偿导线端头应有+、-号标志。 h.补偿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和极间绝缘电阻,用250V绝缘表测量,应不低于2M。 i.补偿导线和热电偶连接点处的温度应低于70,极性连接应正确。 3.8.2测温系统的校准与技术标准 3.8.2.1温度
22、测量系统在大小修后应作系统校准,校准点不少于5点,其中应包括常用点。 3.8.2.2测温系统的综合误差要求如下: a.对于一般仪表应不大于该测量系统的允许综合误差。 b.对于主蒸汽温度表和再热蒸汽温度表,其常用点的综合误差应不大于允许综合误差的1/2。 3.8.2.3测温系统允许综合误差 a.热电偶配指示仪表的测温系统,其允许综合误差为补偿导线、补偿盒、线路电阻和指示仪表的允许误差的方和根。 b.热电偶配记录仪表的测温系统,其允许综合误差为补偿导线和记录仪表的允许误差的方和根。 c.热电阻配指示仪表(记录仪表)的测温系统,其允许综合误差为线路电阻和指示仪表(记录仪表)的允许误差的方和根。 4流
23、量检测仪表 本章流量检测仪表,是指与标准节流装置(孔板、喷嘴、长径喷嘴)配套使用的差压式流量测量仪表。 4.1标准节流装置 4.1.1标准孔板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4.1.1.1孔板上游侧端面上,连接任意两点的直线与垂直于中心线平面之间的斜率应小于1%。 孔板上游端面应无可见损伤,在离中心1.5d(d为孔板孔径)范围内的不平度不得大于0.0003d,相当于的表面粗糙度。 4.1.1.2孔板下游侧端面,应与上游侧端面平行,其表面粗糙度可较上游侧端面低 一级。 4.1.1.3孔板开孔上游侧直角入口边缘应锐利,无毛刺和划痕。 4.1.1.4孔板开孔下游侧出口边缘应无毛刺、划痕和可见损伤。 4.1.1.
24、5孔板的孔径d,是不少于4个单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这4个单测值的测点之间应有大致相等的角距,而任一单测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05%。 孔径d的允许公差见表13。 4.1.2标准喷嘴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4.1.2.1标准喷嘴上游侧端面应光滑,其表面不平度不得大于0.0003d,相当于不低 于的表面粗糙度。 4.1.2.2喷嘴下游侧端面应与上游侧端面平行,其表面粗糙度可较上游侧端面低一 级。 4.1.2.3圆筒形喉部直径d,是不少于8个单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其中4个是在圆 筒形喉部的始端、4个是在终端、大致相距45角的位置上测得的。任一单测值与 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05%。d的公差如下: 当*=
25、d/D,直径比。D为管道直径。2/3时,d0.001 d; 当2/3时,d0.0005 d 。 4.1.2.4从喷嘴的入口平面到圆筒形喉部的全部流通表面应平滑,不得有任何可见 或可检验出的边棱或凸凹不平。 4.1.2.5圆筒形喉部的出口边缘应锐利,无毛刺和可见损伤,并无明显倒角。 4.1.3长径喷嘴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4.1.3.1长径喷嘴的直径d是不少于四个单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这4个单测值的测 点之间应有大致相等的角距,而任一单测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05%。在圆筒 形喉部出口处d值可有负偏差,即允许喉部有顺流向的微小收缩,而不允许有扩 大。 4.1.3.2节流件上游侧的测量管长度不小于
26、10D(D为测量管的公称内径),下游侧的测量管长度不小于5D。 4.1.3.3测量管段的内径是不少于4个单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这4个单测值的测点 之间应有大致相等的角距。任一单测值与平均值之差,对于上游侧应不超过 0.3%,对于下游侧应不超过2%。 4.1.3.4测量管内表面应清洁,无凹陷和沉淀物及结垢。 4.1.3.5若测量管段由几根管段组成,其内径尺寸应无突变,连接处不错位,在内表面形成的台阶应小于0.3%。 4.1.4角接取压装置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4.1.4.1取压孔在夹紧环内壁的出口边缘必须与夹紧环内壁平齐,无可见的毛刺和突出物。 4.1.4.2取压孔应为圆筒形,其轴线应尽可能与管道轴
27、线垂直,与孔板上下游侧端面形成的夹角允许小于或等于3。 4.1.4.3取压孔前后的夹紧环的内径应相等,并等于管道内径D,允许1D 1.02D,但不允许夹紧环内径小于管道内径。 4.1.4.4取压孔在夹紧环内壁出口处的轴线分别与孔板上下游侧端面的距离等于取压孔直径的一半。上下游侧取压孔直径应相等。取压孔应按等角距配置。 4.1.4.5采用对焊法兰紧固节流装置时,法兰内径必须与管道内径相等。 4.1.4.6环室取压的前后环室开孔直径D应相等,并等于管道内径D,允许1D D1.02 D,但不允许环室开孔直径小于管道内径。 4.1.4.7单独钻孔取压的孔板和法兰取压的孔板,其外缘应有安装手柄。安装手柄
28、上应刻有表示孔板安装方向的符号(+、-)、孔板出厂编号、安装位号和管道内径D 的设计尺寸值和孔板开孔d的实际尺寸值。 4.1.5法兰取压装置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4.1.5.1上下游侧取压孔的轴线必须垂直于管道轴线。 4.1.5.2取压孔在管道内壁的出口边缘应与管道内壁平齐,无可见的毛刺或突出物。 4.1.5.3上下游侧取压孔直径应相等。取压孔应按等角距配置。 4.1.5.4上下游侧取压孔的轴线分别与孔板上下游侧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25.4 0.8mm。 4.1.5.5法兰与孔板的接触面应平齐。 4.1.5.6法兰的外圆表面上应刻有表示安装方向的符号(+、-)、出厂编号、安装位号 和管道内径的设计
29、尺寸值。 4.2差压式流量表 4.2.1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4.2.1.1一、二次表外观应整洁,零部件齐全,编号清楚。二次表盘面清洁,刻度清晰,指针完好、动作灵活、无卡涩跳动现象。 4.2.1.2仪表阀门组或单个阀门应完好严密,手轮齐全,标志正确清楚,操作灵活。 4.2.1.3仪表内所有转动部分,其动作不得有卡涩、晃动和杂音。 4.2.1.4表内接线正确牢固,编号齐全清楚,牵引线无破损或伤痕。4.2.1.5表内电气线路对外壳、测量线路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表测量,应不低于10M。 4.2.2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 4.2.2.1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校准 a.校准点不少于5点,包括常用点。 一、二次表配套校准的基本误差应不超过允许综合误差,重要仪表常用点误差应不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的1/2。 回程误差应不超过允许综合误差的绝对值。 允许综合误差等于一、二次表基本误差的方和根。 b.一、二次表分别校准时,其基本误差和回程误差应不超过各自的允许误差。 4.2.2.2仪表积算器误差校准 校准点不少于3点,包括常用点,其误差应符合厂家规定。 4.2.2.3静压试验 a.对于经解体检修过的差压计,应作静压试验。 b.以1.25倍工作压力作静压试验,保持5min,压力降应不超过2%。 4.2.3运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