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3 ,大小:107.29KB ,
资源ID:56292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292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docx

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一、工程分析(一)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1、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要求;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是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设方式与强度、能源与自用用量、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其工作内容通常包括六部分,详见表3-1-1。表3-1-1 工程分析基本内容工程分析项目工作内容1、工作概况工程一般特征简介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项目组成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工艺流

2、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3、污染物分析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物料平衡与水平衡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非正常排放源源强统计及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清洁生产水平分析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分析与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比例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工程分析的内容应满足“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多角度”的技术要求。“全过程”指对项目的分析应包括施工期、

3、运营期以及服务期满后等;“全时段”指不但要考虑正常生产状态,同时要考虑异常、紧急等非正常状态;“全方位”指不但要考虑主体生产装置,同时应考虑配套、辅助设施;“多角度”指在着重考虑环保设施的情况下,同时应从清洁生产角度、节约能源资源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污染物源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工程分析应在全面的前提下,结合项目特征和环境特征突出重点。2、熟悉工程选址可行性和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中需要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分析:(1)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参考国家的有关防护距离规范,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可靠性,合理布置建

4、设项目的各构筑物及生产设施,给出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图中应标明: 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 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距离; 保护目标(如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区等)的内容与性质。(2)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在充分掌握项目建设地点的气象、水文和地质资料的条件下,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对污染物的污染特性的影响,合理布置工厂和车间,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析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分析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的特点及其污染特征,结合现有的有关资料,确定建设项目对附近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置措施(如搬迁、防护等)。3、掌握物料平

5、衡法、类比法及资料复用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1)物料平衡法物料平衡法主要用于污染性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是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常规和最基本的方法,其原理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等于产出产品总量与物料流失总量之和。1)总物料衡算公式如下:G投入=G产品+G流失式中:G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G产品产出产品总量G流失物料流失总量当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可按下列总量法公式进行衡算: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式中:G投入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G产品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G回收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G处理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G转化

6、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G排放某污染的排放量。2)单元工艺过程或单元操作的物料衡算:确定单元工艺过程或单一操作的污染物产生量。3)工程分析中常用的物料衡算:总物料衡算;有毒有害物料衡算;有毒有害元素物料衡算。4)应用条件或前提:建设项目产品方案、工艺路线、生产规模、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治理措施确定。在科研文件提供的基础资料比较翔实或对生产工艺熟悉的条件下,应优先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理论上讲,该方法是最精确的。(2)类比法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

7、。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项目的规模、车间组成、产品结构、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料、燃料成分与消耗量、用水量和设备类型等。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污染物排放类型、浓度、强度与数量,排放方式与去向以及污染方式与途径等。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包括气象条件、地貌状况、生态特点、环境功能、区域污染情况。类比法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但用此法应注意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生产管理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注意事项:一)需要根据生产规模等工程特征和生产管理以及外部因素等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二)要全面了解生产工艺、化学反应、副反应及管理等情况;掌握原料

8、、辅助材料、燃料的成分和消耗定额。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A=ADM;AD=BD(aD+bD+cD+Dd)式中:A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M产品总产量;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污染物量;aD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的污染物量;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3)资料复用法此法是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虽然此法较为简便,但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所以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4、掌握使用工艺流程图分析产污环节;工艺流程及产污环

9、节分析(1)工艺流程应在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可研或设计文件的基础上,根据工艺过程的描述及同类项目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绘制。(2)有别于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更关心的是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3)绘制污染工艺流程应包括涉及产生污染物的装置和工艺过程,不产生污染物的过程和装置可以简化,有化学反应发生的工序要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4)在总平面布置图上标出污染源的准确位置,以便为其他专题评价提供可靠的污染源资料。5、掌握污染源源强核算的技术要求及计算方法;5.1 技术要求(1)分析核算内容:污染源分布、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2)分析核算时期划分:建设过程和运营过程两个时

10、期,某些项目还应包括退役期(如核电项目)(3)污染源分布分析:依据绘制的污染流程图,按排放点标明污染物排放部位,列表逐点统计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浓度和数量。(4)达标排放分析与核算:适用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以项目最大负荷为基础进行核算。如燃煤锅炉SO2、烟尘排放量以锅炉最大产汽量所耗燃煤量为基础进行核算(原则上按公称能力)(5)废气排放分析与核算: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6)废水排放分析与核算: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及去向。(7)固体废物分析与核算: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类,其中废液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是否属

11、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和去向等;废渣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排放量、处理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等。(8)噪声和放射性分析与核算: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5.2 计算方法(1)污染物源强统计:按P16表2-4分别列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表,噪声单列。(并按要求分专题绘制污染流程图后进行这步)。(2)新建项目源强统计,参见表2-5。按废水和废气污染物分别统计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固体废物按国家规定统计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要求算清“两本帐”:生产过程中污染设计排放量和实施污染防治措施后污染物消减量,二者之差为污染物最终排放量。产生量-消减量=排放量(3)技改扩建项目源强统计:分

12、别统计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相互关系为P17表2-6。技改扩建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要求算清“三本帐”:即技改扩建前、工程中和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三者代数和作为评价所需的最终排放量。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消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4)无组织排放源地确定方法: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6、掌握水平衡图分析及水平衡各指标的计算方法;水平衡:存在于任一用水单元内的水量平衡关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可进行质量平衡计算。QAH+P+L(1)取水量:取自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海水、城市污水及其他水源的总水量。建设项目

13、工业取水量包括生产用水(包括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和锅炉用水)和生活用水。(2)重复用水量:生产厂(建设项目)内部循环使用和循序使用的总水量。(3)耗水量:整个工程项目消耗掉的新鲜水量综合(包括产品含水;间接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洗涤用水、直接冷却水及其他工艺用水;锅炉运转耗水;水处理用水;生活用水。7、掌握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1)无组织排放的含义 相对于有组织排放,主要针对废气排放 工程分析中的定义,无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 表现形式:弥散型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设备、管道和关键的跑冒滴漏;在空中的蒸发、逸散引起的无组织排放。(2)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的统计内容 统计内容:无组织

14、排放源分布及无组织排放量 统计方法:物料衡算法(通过全厂物料投入产出分析来核算无组织排放量);类比法(与工艺相同、使用原料类似的同类工厂类比,在此基础上,核算本厂无组织排放量);反推法(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模式反推,以此确定工厂无组织排放量。)7*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1)清洁生产指标的选取原则 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生命周期分析法或生命周期评价; 体现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全不考虑末端治理,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污染物离开生产线时的数量和浓度,而不是经过处理后的数量和浓度。 容易量化:设计选用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其可操作性 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并符合产业政策

15、和行业发展趋势的要求。(2)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含义及计算1) 指标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重点说明工艺技术来源、特点及其在同类技术中所占地位以及选用设备的先进性。2) 指标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包括物耗指标,能耗指标和新水用量指标三类。 新水用量指标:单位产品新水用量、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万元产值取水量。单位产品的能耗: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电、煤、石油、天然气和蒸汽等能量,通常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 单位产品的物耗: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主要原料和辅料的量,可用原辅材料消耗定额,或用产品回收率、转化率等工艺指标描述。原辅材料的选用:从毒性、生态影响

16、、可再生性、能源强度及可回收利用性五个方面定型考察。3) 指标3:产品指标: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并考虑包装和使用。4) 指标4:污染物产生指标:包括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和固体废物产生指标三类。 废水产生指标: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和单位产品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 废气产生指标: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和单位产品主要大气污染物产生量 固体废物产生指标:单位产品主要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单位产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5) 指标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6) 指标6:环境管理要求。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环境审核、废物处理处置、生产过程环境管理、相关方环境管理。(3)清洁生产分析方法和程序1)分析方法:指标对比法和分值评定法指

17、标对比法:同已颁布的清洁生产标准或国内外同类装置的清洁生产指标对比来进行分析。 分值评定法:对各清洁生产指标值逐项指定分值标准,然后由专家按百分制评分,然后乘以各自权重得出总分后与清洁生产等级分值对比分析。2)分析程序(适用于对比法): 收集相同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若无标准,则与国内外同类装置清洁生产指标比较 预测环评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值 对比预测值与标准值 得出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提出清洁生产改进方案和建议(4)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清洁生产分析的编写要求(了解)1)原则: 大项目单列“清洁生产分析”一章,中小项目在工程分析中增列“清洁生产分析”一节; 清洁生产指标项的确定要符合指标选取原则; 清洁生

18、产指标竖直的确定要有充分依据; 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描述应客观;必须给出关于清洁生产的结论以及应采取的清洁生产方案建议。2)内容: 清洁生产分析所采用的指标介绍; 建设项目所能达到的清洁生产指标描述; 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清洁生产方案建议。8、熟悉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及技术要求。(1)分析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2)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措施后,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3)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投资中占的比例。(4)依托设施的可行性分析:改扩建工程原有环保设施的可依托性、接纳外排水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可依托性。(二)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1、掌握生态影响型项

19、目工程分析的技术要点;(1)工程组成完全:要将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包括临时的,永久的,施工期的或运营期的,直接的或相关的。一般应提供完善的项目组成表,明确的占地、施工、技术标准等主要内容。(2)重点工程明确:主要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重点工程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运营方式等。一般应将设计的环境作为分析对象。(3)全过程分析:全过程包括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和工程设计)、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设备退役和渣场封闭),应分期进行分析。(4)污染源分析:明确主要产生污染的源,污染物类型、源强、排放方式

20、和纳污环境等。污染可能发生于施工与运营期,控制要求选择与纳污环境功能区划密切相关。2、掌握分析项目组成、布置和工程特点的基本方法;(1)项目工程组成 建设项目的工程组成通常分为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有时将作业场等支柱性工程称为“大临”工程,或分出储运工程系列。 重要辅助工程包括:对外交通、施工道路、料场、工业场地、施工营地、弃土弃渣场。(2)工程组成分析基本内容1) 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在设计文件中都有详细的描述,注意选取与环境有关的内容即可。2) 应详细了解辅助工程内容,必要时通过类比调查确定,详细包括: 对外交通:新建者需了解其走向,占地类型与面积和修筑方式,框算

21、土石方量;大型项目,对外交通有时单列,按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评;已建者,要做现状调查,阐明基本工程情况,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分析和采取补救性环保措施。 施工道路:施工道路在大多数设计文件中是不具体的,需要在环评中作深入的调查分析。对于已设计的施工道路,说明其布线、修筑方法,主要考察是否影响到敏感保护目标,是否注意了植被保护或水土流失防治,弃土是否进入河道等;对尚未设计的施工道路,需明确选线原则,提出合理的修建原则与建议,尤其是应给出禁止线路占用的土地或地区。 料场:包括土料场、石料场、砂石料场等施工建设的料场。需要明确各料场的点位、规模、材料作业时期及方法,尤其需要明确有无爆破等特殊施工方法。此外

22、还有运输方式和运输道路问题。 工业场地:工业场地布设,占地面积,主要作业内容等。一般应提供工业场地布置图,说明各项作业的具体安排,使用的主要加工设备(如碎石设备、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搅拌设备)采取的环保措施,所有工业场地逐一说明。施工营地:集中或单独建设的施工营地,以及与其配套的供热、采暖、供水、供电和炊事、环卫设施,都需要逐一说明。其中,占地类型与面积、事后的恢复属于分析的重点。弃土弃渣场:包括设置点位、每个场的弃土弃渣量,弃土弃渣方式,占地类型与面积,事后复垦或进行生态恢复的计划等。说明弃渣场坡度、径流汇集情况,以及拟采取的安全设计措施和防止水土流失措施等。(3)重点工程分析1)重点工程指

23、造成主要环境影响的工程,包括: 指工程规模比较大、影响范围大或时间比较长的; 位于环境敏感区附近的,其规模不一定很大,但造成的环境影响却不小的。2)重点工程的确定方法包括: 可研设计报告与现场踏勘相结合确定 类比调查与设计文件相结合 借助于投资分项(列入投资核算中的所有内容) 从环境敏感性调查入手反推,类似于影响识别。3)同时应特别注意设计文件以外的工程,如 水利工程的复建公路(淹没原路而修补的山区公路) 公路修建时的保通工程(草原上无保通工程会造成重大破坏) 矿区的生活区建设。3、熟悉项目施工期、运行期主要生态影响途径的分析方法。(1)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途径分析,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

24、活动、机械设备适用等使植被、地形地貌改变,使土地和水体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以及由于生态因子的变化使自然资源受到影响。(2)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状况,以及由此影响了自然资源状况。二、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调查1、熟悉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自然资源环境现状调查一般包括(1)地理位置;(2)地质;(3)地形地貌;(4)气候与气象;(5)地面水环境;(6)地下水环境;(7)土壤与水土流失;(8)动植物与生态等内容,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中“8 建设项目

25、所在地区环境现状的调查”的内容。具体如下:(1) 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位于或接近的主要交通线),并附平面图。(2) 地质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当地的地质状况,即:当地地层概况,地壳构造的基本形式(岩层、断层及断裂等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地貌表现,物理与化学风化情况,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 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评价矿山以及其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

26、,如地震,也应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3) 地形地貌 一般情况,只需根据现有资料,简要说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即高低起伏状况),周围的地貌类型(山地、平原、沟谷、丘陵、海岸等等)以及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成地貌等地貌的情况。崩塌、滑坡、泥石流、冻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现象,若不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建设项目时,可概要说明其发展情况。若无可查资料,需做一些简单的现场调查。 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地形图,特别应详细说明可能直接对建设项目有危害或将被

27、项目建设诱发的地貌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必要时还应进行一定的现场调查。(4) 气候与气象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年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主要的天气特征(如梅雨、寒潮、雹和台、飓风)等。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需根据HJ/T2.2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5) 地面水环境 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地面水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地面水状况,即:地面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地面水各部分(河,湖库1)

28、之间及其与海湾、地下水的联系,地面水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以及地面水的污染来源。 如果建设项目建在海边又无需进行海湾的单项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现有资料选择阐述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海湾环境状况,即:海洋资源及利用情况,海湾的地理概况,海湾与当地地面水及地下水之间的联系,海湾的水文特征及水质现状,污染来源等。 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地面水(包括海湾)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需根据HJ/T23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6) 地下水环境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地下水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当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与地面

29、的联系以及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若需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污染源情况,水的储量与运动状态,水质的演变与趋势,水源地及其保护区的划分,水文地质方面的蓄水层特性,承压水状况等。当资料不全时,应进行现场采样分析。(7) 大气环境质量 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大气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应根据现有资料,简单说明下述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大气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质及其来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如需进行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叙述上面部分或全部内容外,还需根据HJ/T2.2 中的规定,增加有关内容。(8)土壤

30、与水土流失 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量现状,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等。 当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上述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结构,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状况,水土流失的原因、特点、面积、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时要附土壤图。(9) 动、植物与生态 若建设项目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但当项目规模较大时,应很据现有资料简述下列部分或全部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植被情况

31、(覆盖度、生长情况),有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或稀有的、受危害的或作为资源的野生动、植物,当地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及现状。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又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这一部分可不叙述。 若需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价,除应详细地叙述上面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以下内容进一步调查:本地区主要的动、植物清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物质循环状况,生态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污染来源。2、了解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一般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文物与“珍贵”景观、人群健康状况及其他根据当地环境情况及项目特点而定的内容(电磁波、振动、地面下沉等),具体技术要求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中“8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的调查”的内容。具体如下:(10) 噪声 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噪声环境的单项影响评价,一般可不叙述环境噪声现状;如需进行此类评价时,应根据噪声影响预测的需要决定现状调查的内容。(11) 社会经济 主要根据现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