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4.46KB ,
资源ID:56288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288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十一世纪的生物科学人才与市场.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十一世纪的生物科学人才与市场.docx

1、二十一世纪的生物科学人才与市场二十一世纪的生物科学人才与市场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和父母团聚,走亲访友是我们的责任。但在过节之余,最令父母牵挂的还是将来是否能找个好的工作。我通过在网上了解一些信息和父母的相关咨询,我对本专业的一些就业信息和社会需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等等这些基本的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但由于社会情况复杂,科学技术进步变幻风云,使我们不好把握方向,有点迷茫。通过相关

3、方面的了解,撷取了若干我认为好的见解和建议整合如下。一、生物学类人才面临的“热”与“冷”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我国一些综合性大学和理工农林医师类院校,为迎接生命科学世纪的到来,培养生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人才,陆续设置了生物科学相关的院系,专业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等。据2001年统计,全国理工农林医师和综合性院校中,设置生物科学专业的有130个,设置生物技术专业的有122个,设置生物工程专业的有119个,设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有42个。生命科学与技术教育出现高速发展,年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出现剧增。仅生物工程专业的办学点就由1997年的57个发展到2001年底的1

4、19个,增加了近21倍。在校学生由1997年的6896人剧增到2001年的22544人,增加近33倍。年招生人表1 1997年2001年全国生物技术类专业招生人数增长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生物科学 10462 10768 13752 18139 16794生物技术 2963 3340 5696 8665 12076生物工程 2235 2274 2257 4309 10065*注:数据摘自全国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周海梦教授的报告数由1997年的2235人到2001年10065人,增加近45倍。为数众多的高校为国家培养了越来越多不同层次的生物

5、学人才,舆论对生物人才的呼声也一直很高,但实际上,职场对生物专业人才提供的职位却一直未出现预计中的高涨,造成了生物专业人才普遍感到择业困难的现状。本科生择业困难的表现之一是愈演愈烈的读研热:每年都有大批本科毕业生挤上读研或出国留学之路。名牌大学尤盛,读研(包括考研和推荐直升)和留学加在一起约占毕业生去向的50以上。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97-99届6个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平均每届攻读研究生的占313 ,出国留学占394 ,就职率仅294 ;而在9899界硕士博士毕业生中,选择继续出国深造的高达721 。浙江大学2004、2005年生命科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出国考研率也高达69 和663 。可能有人认

6、为这正反映了目前生物专业高等教育正在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可喜迈进,但实际上生物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在本科高年级,甚至硕士、博士阶段对职业发展前景仍然感到茫然、困惑。很多人发现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就业机会仍然非常有限,难以找到比较满意的职位。反观国外一些大学生物专业毕业生的去向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继续深造的人员比率在逐年下降,而企业就职率在逐年上升,并且就职的行业面非常宽,并不局限于专业对口。英国研究生就业网提供的数据显示,1999-2001年毕业的生物专业究生中从事专业相关科研工作的仅占1315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学专业1996届研究生中,选择继续深造的约占15 ,进入教育部门的约占14 ,选择商业机构

7、和企业的约占63 。这当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物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职位也相应增加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昭示出这些大学对职业教育的强调和通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是生物行业人才真的大量过剩了呢?生物技术产业作为当今高科技产业群中的重要一块,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底国内现代生物技术企业有276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约400亿元。可以说,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从起步开始,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显示出了勃勃生机,而这种生机的成长壮大显然需要更多人才的投入和耕耘。一方面是朝阳产业的蓬勃绚目,另一方面却是人才有价无市。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8、笔者认为,不断增加的生命科学教育规模对人才的市场需求还没有进行主动深入的了解,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因此,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市场经济提供对路的人才;必须树立教育的市场意识,仔细分析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使人才产品在职场有足够的竞争力。这里的市场需求包括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国家政府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及其家庭的需求。也就是说,应当以现代企业运作的思路和方式来运作高等教育。而实际上,二者也是非常接近的:按照西方经典的市场营销理论,人才是教育的产品,学生及其家庭是教育的消费者,而用人单位是人才产品的消费者(

9、用人单位虽然不直接与教育机构发生消费行为,但却通过对其人才产品的需求决定性地影响到学生及其家庭对教育的消费);开办新专业相当于投产新项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当于产品标准,课程设置、教育手段等则相当于产品工艺,而学校和专业知名度的宣传就相当于促销了。这里面,每个环节都应当经过仔细地市场调查、分析和研究来确立,才能真正使高等教育走上市场化轨道,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教育机制市场化的深入将改变长期以来教育机构的垄断地位,改变教育的话语权。这对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人才与产业结构的良性循环,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虽然高等教育在我国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垄断状况,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必将走向优胜劣汰,

10、而选择的标准只能是市场。当然,高等教育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科技成果和其他社会服务,其资金来源是国家科研项目和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因此,学科建设要考虑国家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这种市场调节关系比较直接,这里不作详细论述。本文旨在强调以市场观念指导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就市场对生物人才需求的特点、目前培养机制中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方面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等谈谈笔者的观点。二、行业现状与人才结构需求从深层次来看,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是由相应的产业规模和发展状态所决定的,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持续良性发展的产业,才能提供一个持续稳步壮大的人才需求市场。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对生物技术产业的特性作深入

11、的分析。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特性。早期的基因工程制药这样的高利润产业由于原专利保护逐步到期,竞争激烈导致利润削减,而新产品的开发不仅投入高,而且周期长,风险高,在股市上引发的热潮已经趋于缓和。在中国,由于项目的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使大多数企业都不具备自主研发一类新药的资本和能力,也使一度青睐生物股的风险投资退避彷徨。尤其是当生物医学进入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时代,新药研发的门槛就更高。前沿项目的研究只有集国家重点科研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才可以开展,所以目前行业内科技创新含量高的项目还是主要依靠国家级科研机构。其模式为科研机构向国家申请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课题

12、,然后对有应用价值的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然而,新兴的生物高科技项目可以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少之又少。这样,由国家投入而不是产业发展带来的利润投入或者风险投资投入形成的研发格局,使科研经费匮乏,产品创新能力受到严重制约;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整个产业又面临国外大公司优秀的管理制度、成熟产品和强大研发实力的严峻挑战,进一步导致了整个产业步履维艰。薄弱的产业化基础使大量积累的高层次科研人才难以消化。这一点与信息产业中产业与研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况有很大不同。但这种现象究竟是生物产业的本质局限还是发展中的暂时现象呢?从全球发展来看,生物技术产业因为涉及健康、食物、环境等人类重大生存问题的改善,其市场潜力

13、是巨大的;然而,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目前认识的局限性又使得攻克这些重大问题的道路充满艰辛,其产业化规模也无法与信息产业相比。比如,生物技术产业的巨头PE Biosystems,年销售额才14亿美元,而IBM 一个季度就是250亿。但是,生物技术的前景对每个人都充满诱惑,全球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它巨大的投入使其科技进展日新月异,随时可能出现的突破就意味着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如克隆羊、干细胞体外培养成功当时引发的轰动和随即带来的投资热潮。我国比之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更深刻的健康、食物和环境问题,所以国家自上世纪8O年代以来,一直在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行业。当今的生物技术行业其实是一个传统与前沿并存的行业,即

14、有老的发酵工业、生化制剂、酶制剂工业,也有新兴的生物技术药物、生物芯片、临床诊断试剂、生物技术服务等高科技企业,还有从事生物试剂、器材代理的贸易型企业;用人单位的体制包括大型国企、私企、外企、风险投资企业、国家科研机构、教育部门、政府部门等等;涉及的行业有医药(基因工程药物、临床诊断试剂、疫苗、抗生素、氨基酸、血液制品、生化药物等)、日化(洗涤酶制剂、生物化妆品等)、食品、保健品、农业(动植物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饲料、兽用疫苗等)、环保、信息服务等等。因此,在不断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存条件的大前提下,各种老行业的科技革新和不断涌现的科研新成果,给生物技术产业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整个

15、产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在当前产业化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面临严峻考验的形势下,国家会战略性地储备这个领域的科研力量,即便不具备完全创新的资本,也要保持me-too的姿态,并在某些具体的研究方向力争占领前沿位置。既然生物技术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教育部门就应该针对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一个产业的良性发展,除了应具备科研型人才,更多需要的是从事市场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面对跨国公司的咄咄逼人,提高市场和管理人员素质与提高研发创新能力一样,是提高民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方面。而这两点都是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极为欠缺的。在研发能力上,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自主研发的实力,主要是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而实际上国家投

16、入建设的各种生物技术类科研机构、大学、技术中心等非常多,却大多高高在上,科研项目转化率极低。所以需要有更多的人成为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纽带,通过应用型研发和合理的转化制度,使科研更多地面向市场。在管理上,我国民族产业与外国大型跨国公司的距离就更大。比如2003年的SARS后疫苗市场,弱小的散布的我国民族产业在有严谨战略部署的外国跨国巨头的进攻下,完全没有话语权。所以整个产业的壮大不是仅仅靠高端科研人才就可以完成的,而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去逐步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复合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市场、管理、销售、法律、金融、贸易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也许办学者还存在科研工作的

17、地位高于销售的观念,但是,我们应该反思,这种观念所导致的市场营销和管理人才长期缺乏,以及科研人才普遍缺乏市场意识,与中国学术界大量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现实是不是直接相关呢?通过以上分析,专家认为,生物人才的培养有三个方向:一是科研型,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只有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才能为下游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应用型,从事从技术操作到产品研发和工程技术创新工作,他们将基础理论的成果转化为新产品和技术进步;三是复合型,更加要求强化经营管理的通才教育,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同时具有经营、管理、市场、财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强烈的市场意识,可以在灵活多变的市场中逐步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18、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各方面人才的互相配合下,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才能真正走上学术、研发、产业的良性循环。另外应该注意的是,三类人才的比例应该配置在适当范围内。科研型的要求专业素质高,培养时间长,但需求数量少,不应该成为人才市场的主流;应用型,是科研人才的主力,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者;复合型人才从事各种经营管理工作,包括企业综合管理、科研和项目管理、生产管理、市场和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和资本运营等等,是企业实现利润的保证,需求数量最大,同时也是目前的教育模式下最被忽略的一类人才。这种人才需求量的比例也可以从职场的职位信息得到证明。以中华英才网、无忧工作网、生物资讯网三大招聘网站生物技术行业内的职

19、位统计数据抽样调查为例,2003年911月,市场和营销类的人才需求最高,其次是行政类,再次是产品研发类(其中,无忧工作网和生物资讯网数据为上海地区职位招聘情况,中华英才网为北京、上海两地数据之和)。市场营销和行政都属于复合型,二者之和为科研人才需求的55倍。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对于当前的生物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应该看到,经过十几年强调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观念指导所导致的考研留学热潮之后,才市上已经积累了不少高级科研人才,如果不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规划调整,必然会降低高级人才的市场价值,最终会反馈到教育层次,使国家大量投入的资源产生闲置和浪费。在长期以来忽略市场需求,忽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思想影响

20、下,当前的教育出现了很多弊病,引起了学生对大学教育的诸多不满。三、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重理学而轻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上,重视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对市场意识、处世能力的培养。课业繁重,使得大学生在课余几乎没有时间开展各种兴趣活动,也没有时间去接触社会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活动能力难以培养。基础课程设置过多,课余生活贫乏,使大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转而沉溺于电脑游戏和网络低级趣味。(二)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应试教育依然盛行课堂讲课依然以灌输为主,“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丢笔记”依然是获得高分的秘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读研和出国留学人数的逐年上升

21、,也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升学压力,使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受到考研和留学的严重影响。学生认为,考研不需要的课程就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即使每门课程都考高分的同学也有很多是出于希望获得直升读研名额的愿望,而并非对专业有强烈的兴趣,更谈不上对专业的就业目标有明确的认识了。一些盲目追求出国并有财力自费留学的学生,甚至只把精力放在学习英语上,专业知识都是一知半解。(三)专业面狭窄在强调专业的思想下,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狭窄,注重专业内的知识结构系统完整,而忽略了当今生物大科学的前沿正愈来愈多地和物理、化学、数学、电子及信息学等相结合,而作为复合型人才也应当补充一定的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四)缺乏必要

22、的职业指导高年级同学由于对行业现状和前景缺乏认识,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也非常茫然,常常彷徨于留学、就业、读研之间,或者是盲目追逐留学和读研,或者是对专业失去兴趣。四、建议和构想(一)培养模式多样化如前所述,学校应改变片面强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研型、应用型、复合型三者合理配置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在大学一或二年级以后, 根据职业指导和学生本人意愿进行分流。三种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有所差别,在学位上也可有所差别。1研究型强调理论基础厚实,实验室技术熟练。加大理论、实验课程和学术报告等的学时比例,补充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让学生较早进入实验室从事系统的科研训练授予生物理学士,鼓励本硕博连读;2应用型

23、一强调工程和实验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要求学生参加应用型项目的科生 科学人才市场需求与培研工作,面向项目研发授予生物工学士;3复合型适当淡化专业,加强市场、管理、金融、商业、法律等方面的课程,注重培养市场意识授予生物商学士。当然,人才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走向社会的本科生还会有重返校园、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进一步提高的要求,所以,相应于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还要设立对应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以培养在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上要求更高的高级管理人才,这里不赘述。(二)灵活教学管理制度,增强学习自主性对课程合理编制,分为核心、选修、实验、研究四类;设立讲座类学分制;增强选课自主性,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增加讲座

24、类学分,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来保证其学习积极性。专业基础课程应作为重点来抓,而前沿领域的内容不必涉及太深,普及即可,可以用讲座形式进行,学校有特色的研究领域也可以增加有关的讲座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学生的兴趣 设立课程难度级别,对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这方面国外大学有很多可借鉴之处。(三)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应多了解和考虑学生的需要,改变单向交流的模式,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型为知识的催化者,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课教学中可以对产业现状和相关企业发展案例进行必要的介绍,重视市场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社会现实。另外,教师自身的

25、治学品德和人格魅力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应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四)加强职业指导适合学生研究领域的工程科学与工程设计组成。工程科学的根本在数学和基础科学,但是也要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创造性运用。这些学习是为了在数学、基础科学与工程实践之间提供一个桥梁。工程设计就是要设计一个系统及其部分或者程序以满足预期要求的过程。它是一个需要做出决定的过程(经常是重复性的),在这一过程当中,要运用基础科学,数学以及工程科学对资源进行最优化转化以达到既定要求;第三层次是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学校的教育目标相可开设辅导性课程或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可以通过网站等形式为学生选择专业、

26、了解学校管理政策、就业等提供信息,也可为学生、师生之间的对话提供平台。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义务通过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紧跟时代步伐,紧跟市场需求来影响受教育的学生,培育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新型人才,同时也发展和壮大教育产业。只有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坚持以市场观念指导人才培养,才能使教育事业充满活力;只有提高了自身思想认识、提高了自身素质,才能使学生对教育满意,社会对人才满意。以上是我摘录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对当今国内外生物类人才和市场的分析和解说,从中获益匪浅,作为一个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即将面临就业的大二学生,该如何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塑造自己,来在大学里有所取舍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次老师的引导,我关注了这些方面的情况,的确收获颇多!从中体会到,应该思考一下如何定位自己的位置,如何为将来早做些准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