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1.21MB ,
资源ID:56234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234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医用免疫学复习课件及作业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医用免疫学复习课件及作业总结.docx

1、医用免疫学复习课件及作业总结第1、二章 免疫学绪论1.免疫是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2.抗原性异物有入侵的病原体及其毒素、体内衰变细胞、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细胞等。3.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物质。免疫防御功能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病。4.免疫监视: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及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该功能失调时,可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5.免疫自稳:主要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来维持。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

2、持免疫耐受;异常时,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耐受功能异常)或生理功能紊乱。6.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经遗传而获得,不能针对特定抗原,亦称天然免疫。 特点: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主要机制:皮肤、粘膜物理屏障作用(皮肤粘膜/血-脑/血-胎屏障);皮肤与粘膜局部分泌的抑菌和杀菌物质的化学效应; 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粒、单核/巨噬细胞(M)、NK细胞等)和效应分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的生物学作用。7.特异性免疫(获得性、适应性免疫):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决定簇)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簇)而发生反应。特点: a.

3、特异性:特定免疫细胞克隆仅能识别特定抗原(决定基);应答过程形成的效应细胞和抗体仅与诱导其产生的抗原(决定基)发生特异性反应。b.记忆性:在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阶段,有部分T/B淋巴细胞中途停止分化,成为静息状态的免疫记忆细胞。c.耐受性: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也可针对特定抗原产生特异性不应答,即产生自身免疫耐受。选择:1.免疫对机体是:( E ) 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 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2.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是 ( C )A.维持时间较长; B.经克隆扩增和分化,有免疫记忆; C.不经克隆扩增和分化,作用迅速,无免疫

4、记忆;D.主要参与的分子是特异性抗体; E.以上均不是。3.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 ( A )A.免疫监视 B.免疫自稳 C.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 E.免疫识别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C ) A.肿瘤 B.超敏反应 C.反复感染 D.自身免疫病 E.移植物排斥反应5.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 )A.肿瘤 B.超敏反应 C.反复感染 D.自身免疫病 E.移植物排斥反应填空: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自身耐受和免疫调节)三大功能。2. 在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一种是固有免疫,另一种是适应

5、性免疫。3. 特异性免疫应答有 特异性、耐受性 和 记忆性三大特点。4.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有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和作用快四大特点。简答: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或答:免疫系统组成由免疫器官和组织:(1)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是造血干细胞分别分化为B细胞和T细胞的场所。 (2)周围免疫器官包括脾、淋巴结、淋巴小结及全身弥散的淋巴组织。它们是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定居以及对抗原应答的场所。免疫细胞:分为(1)免疫活性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2)辅佐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是呈递抗原,故又称抗原呈递细胞(APC),主要有树突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B细胞是抗原特异性呈递细

6、胞。(3)、其它细胞三类,如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免疫分子:(1)免疫球蛋白,即由B细胞转化而成的浆细胞所分泌的抗体,分为IgG、IgA、IgM、IgD和IgE五类。(2)补体, 是血清中存在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不稳定的能帮助抗体溶解靶细胞的一组蛋白,称补体系统。(3)细胞因子, 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介导和调节免疫应答及免疫反应的小分子蛋白类因子。(4)HLA分子, 人类白细胞抗原,即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自身耐受和免疫调节的功能,其中自身耐受和免疫调节统称为免疫自身稳定。第三章 抗原1、 抗原:能

7、与T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进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特性:免疫原性 抗原性2、 半抗原:能与对应抗体结合出现抗原-抗体反应、但不能单独激发人或动物体产生抗体的抗原。它只有抗原性,不具免疫原性,又称不完全抗原。与蛋白质结合后具备完全抗原的能力。3、 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4、 抗原性(免疫反应性):即抗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有特异性结合的能力。5、 抗原表位:指存在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其性质、数量和空间构像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6、 T细胞表位:被TCR识别

8、的抗原表位称为T细胞表位。表位成分为蛋白质降解后的多肽,多存在于抗原分子内部,类型大多属于线性表位,T细胞对其的识别具有MHC限制性。7、 B细胞表位:被BCR识别的抗原表位,表位成分为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多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类型属于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B细胞对其的识别不需要MHC分子参与。8、 TD-Ag:即胸腺依赖性抗原,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9、 TI-Ag: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该类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10、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11、共

9、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之间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表位。12、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与人类,动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13、超抗原:浓度极低即可刺激一大批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抗原。14、佐剂: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齐注射到机体,能增强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15、丝裂原:亦称有丝分裂原,可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使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并增殖。在体外:可以非特异性地刺激多克隆的淋巴细胞活化(使静止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1、为什么说医用破伤风抗毒素既是抗体又是抗原?答:医用破伤风抗毒素(属于动物免疫血清) 破伤

10、风类毒素 免疫动物(马)动物血清中含大量抗毒素(免疫血清经精制提纯)人体(用于特异性治疗和紧急预防)。 动物免疫血清对人体有两重性:提供特异性抗体,中和细菌的外毒素,防治疾病。 属于异种动物蛋白质,可引起超敏反应,有免疫原性。 2、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1)异物性:是指抗原与自身成分相异或未与宿主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物质。抗原与机体之间种系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同种异体间,由于遗传类型不同、组织细胞结构也有差异,也具有免疫原性。凡胚胎时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过的自身成分也有免疫原性。2)理化状态:分子量大小:一般分子量大于10KD免疫原性较强,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越大免

11、疫原性越强;化学性质:一般蛋白质抗原的免疫原性强,核酸和多糖的抗原性弱,脂质一般没有抗原性;结构的复杂性:苯环氨基酸能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物理状态:一般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强于可溶性抗原;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BCR易接近的抗原决定簇免疫原性强。3)机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和健康状态。4)免疫方法:免疫抗原的剂量、途径、次数以及免疫佐剂的选择。3、T与B细胞表位、TD-Ag与TI-Ag比较答:T与B细胞表位的比较特性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表位受体 TCR BCRMHC分子 必需 无需表位性质 主要是线性多肽天然的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表位大小812个氨基

12、酸(CD8T细胞);1217个氨基酸(CD4T细胞)515个氨基酸、57个单糖或57个核苷酸表位类型 线性表位 构象表位;线性表位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TD-Ag与TI-Ag比较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1、抗体(Ab):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具有免疫功能。2、免疫球蛋白(Ig): 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3、Ig超变区: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区域的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与构型更易变化,这些区域为超变区。4、Ig可变区:在Ig多肽链氨基酸(N端),L链1/2与H链1/4区域内,

13、氨基酸的种类、排列顺序与构型变化很大,故称为可变区。 5、Ig恒定区:靠近C端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称为恒定区。分别占重链的3/4和1/2。6、Fab: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段有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C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7、Fc: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8、抗体分子的Fc受体:IgG和IgE可通过其Fc段与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9、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IgG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表达Fc受体的效应细胞(NK细胞、

14、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受体与靶细胞表面IgG的Fc段结合,直接杀伤靶细胞。 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10、单克隆抗体(mAb):是由一克隆B细胞-骨髓瘤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单一表位的,类与型均一的高度特异性抗体。11、多克隆抗体(pAb )多个抗原决定基机体多种抗体的混合物。单项选择:1.抗体分子中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E ) A.CH1 B.CL C.CH2 D.CH3区 E. VH与VL区2.可将IgG分解成F(ab)2和pFC的酶是(C ) A.木瓜蛋白酶 B.胰酶 C.胃蛋白酶 D.激肽原酶 E.脂氧化酶3.抗体(E) A.都是Ig B.由浆细胞产生C.均为糖蛋白 D

15、.多数是球蛋白 E.以上均对多项选择题:1.重链具有5个功能区的Ig分子是(C E )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2.可与在免疫家兔中制备的抗人IgA抗体反应的是(B D E) A.兔IgMB.人轻链 C.兔IgG D.人轻链 E.人IgAHVR区3、McAb(A B C D E) A.可应用于导向药物; B.区分不同的细胞膜分子; C.检测T细胞亚群 D.检测外周血的B细胞数目; E.白血病分型4、McAb的特点包括(ABCDE) A.由一个抗原表位刺激产生; B.具有高度特异性; C.具有高度均一性; D.可大量生产; E.单克隆性,效价高简答:1、试述抗体

16、分子的分子结构、功能区和酶解片断。答: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四肽链结构,由两条相同的轻链和两条相同的重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结形成一“Y”字型的结构。重链有、和五种,其组成的Ig分别为IgM、IgD、IgG、IgA和IgE五类;轻链有两种,分别为链和链,据此可将Ig分为两型,即型和型。抗体分子的功能区:Ig可分为可变区、恒定区和铰链区。可变区为靠近N端的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各有三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恒定区则为靠近C端的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具有激活补体、亲细胞性和穿过胎盘和粘膜的功能。铰链区位于CH1和CH2之间,使Ig易伸展弯曲,也

17、是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水解部位。抗体分子的酶解片段:Ig分子(铰链区两条重链近N端)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裂解为2个完全相同的Fab段和1个Fc段,而Ig分子(铰链区两条重链近C端)经胃蛋白酶作用后可获得1个F(ab)2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2、简述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答: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1)特异性结合抗原:中和外毒素、病毒,阻止细菌粘附于宿主细胞。 2)激活补体 ,发挥溶细胞活性3)亲细胞性(固定细胞):IgG Fc受体(FcR):存于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嗜酸性粒细胞、B细胞。参与调理吞噬、ADCC。IgE Fc受体(FcR):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上。与I

18、型超敏反应有关。4)、通过胎盘和粘膜: IgG 是唯一能穿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sIgA能穿过粘膜。 5)抗原性 6)免疫调节功能3、简述五类Ig分子的特性及功能。答:1)、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达成人水平。人IgG有个4亚类(依其在血清中浓度高低分为IgG14),多为单体; 血清中含量最高(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80%);半衰期长(20-23天,故临床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免疫治疗时,应以每23周注射一次为宜)。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IgG1、IgG2和IgG3的CH2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IgG1、IgG2、IgG4可通过其Fc段与葡萄球菌蛋白A(SPA)结合,借此可纯化

19、抗体,或用于免疫诊断;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亲和力高,在体内分布广,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可与MT、NK细胞等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ADCC、激活补体、抗菌、抗毒和抗病毒作用,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2)、IgM:分泌型IgM是五聚体,分子量最大的 Ig,称巨球蛋白,不能通过血管进入组织。含10个Fab段,结合抗原能力强;含5个Fc段,比IgG更易激活补体。膜型IgM(sIgM)是单体结构,构成BCR。天然血型抗体是IgM,血型不符的输血可致溶血。IgM是个体发育过程最早出现的抗体,胚胎晚期已能合成,新生儿脐带血中若IgM水平升高,表示该儿曾有宫内感染。初次体液

20、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近期感染的指标(血清IgM升高说明有近期感染);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IgM(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lgM和mlgD)。3)、IgA:有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为单体,主要存在于血清。分泌型IgA(SIgA)由J链连接的二聚体和分泌片组成。分泌型IgA的合成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中。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是一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新生儿易患呼吸道、胃肠道感染或因IgA合成不足。4)、IgD:正常人血清IgD浓度低,仅占血清Ig总量的02。在五类Ig中,IgD的铰链区较长,易被蛋白

21、酶水解,故其半寿期较短,仅3d。IgD分为两型:血清IgD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mlgD是BCR的重要组成成分,为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lgM,成熟B细胞同时表达mlgM和mlgD,被称为初始B细胞,活化的B细胞或记忆B细胞的mlgD逐渐消失。5)、IgE: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主要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分泌。IgE为亲细胞抗体,其CH2和CH3可与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FcR结合,促使这些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再次结合抗原可引起I型超敏反应。此外,IgE或参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4、抗体分子的Fc受体主要有哪些?各有何作用?答:抗体分子的Fc

22、受体主要有IgG- Fc受体和IgE- Fc受体,功能是: IgG- Fc受体:IgG通过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发挥调理作用;与NK细胞结合,发挥ADCC作用;与葡萄球菌A蛋白结合。IgE- Fc受体:IgE的CH2、CH3能够与肥 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 Fc受体结合,介导型超敏反应。与抗寄生虫感染有关。5. 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的比较?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产生细胞多株B细胞克隆(多个抗原表位刺激)单株B细胞克隆(一个抗原表位刺激)抗体来源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被激活并产生针对不同表位的多种抗体小鼠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形成的杂交瘤技术制备而来类别与性质包含各类Ig,能识别多

23、种抗原决定簇同一亚类Ig,只识别一种抗原决定簇特点来源广,易制备,但特异性不高,易发生交叉反应特异性高,效价高,可大量生产,但鼠源性对人具有免疫源性用途常规多价抗原的免疫学检测;紧急预防治疗各种微生物、外毒素引起的疾病作为第一抗体检测微量抗原;肿瘤治疗;与核素、毒素、药物偶联成导向药物第五章 补体系统单选1. 补体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B )A.溶菌和细胞毒作用 B.中和毒素作用 C.调理和免疫黏附作用 D.炎症介质作用 E.过敏毒素作用2.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共同点是:(E )A.参与的补体成分相同 B.所需离子相同 C.激活物相同 D. C3转化酶的成分相同 E.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及其溶解

24、细胞的作用相同 3、MBL激活途径的激活物是(D)A、抗原抗体复合物; B、脂多糖; C、聚合IgA; D、甘露糖; E、酵母多糖4、可激活经典途径的复合物分子是(D)A.IgG4与抗原的复合物; B.一个IgG与抗原的复合物; C.一个IgD与抗原的复合物; D、IgM与抗原的复合物; E.一个sIgA与抗原的复合物5、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固有成分是(C)A、D因子、P因子 B、C3C5 C、C4,C2 D、C5,C6 E、B因子,C86、补体系统激活必须参加的成分是(D)A、C1sC1r B、C4和C2 C、B因子和D因子 D、C3C5C9 E、D因子和P因子7、MBL激活途径发生在(

25、D)A、感染刚刚形成; B、抗体产生之后; C、脂多糖的激活 D、感染早期的急性期反应 E、感染恢复期多选1、关于补体系统描述错误的是(B D E) A、溶解细菌 B、37,30分钟可被灭活 C、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D、都是球蛋白 E、与抗原刺激相关2、属于补体系统固有成分的是(A B E)A、C1C9 B、B因子,D因子; C、H因子,I因子 D、DAFMCPHRF E、丝氨酸蛋白酶(MASP)3、C3是补体系统中最重要的组分原因是(A B C D E)A、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 B、C3参与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激活 C、为旁路激活途径的第一个成分 D、它是激活效应扩大的主要因子 E、是3条补体

26、活化途径的汇合点4、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活化阶段有关的组分是(A B C D)A、C4C2; B、C3C5; C、C1; D、C5C9; E、B因子P因子简答:1.补体系统的组成? 答:补体系统由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 补体固有成份有C1C9;B、D、P因子;MBL、MASP。 补体调节蛋白有C1INH,C4bp,H、I因子,MCP,DAF,HRF等。 补体受体有C1qR,C3b/C4bR (CR1),C3dR(CR2),H因子受体,C3a和C5a受体等。2.补体灭活的温度和时间是多少?其对免疫学技术的指导意义是什么?答:补体对热不稳定,56、30min即被灭活,0 10条件

27、下活性只能保持34天。其对免疫学技术的指导意义:对体液免疫中补体水平的测定,或组织内补体定位观察,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3.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区别和意义?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示意图 第六章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CK)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有: (1)抗细菌作用(细菌可以刺激感染部位的M释放IL-1 、 IFN、 IL-6、IL-8 等启动对细菌的攻击) (2)抗病毒作用(如IFN可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感染的扩散) (3)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大多数细胞因子如IL-1、 IL-2、 IL-5、IL-12、IFN和TNF等都具有上调免疫应答的功能) (4)刺激造血细胞增

28、殖分化(各种集落刺激因子如干细胞因子、多能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可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5)促进血管的生成(如IL-8在内的多种趋化性CK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血管的新生。)单选:1、恶液质素主要由哪种细胞产生(E) A、T细胞B、B细胞;C、中性粒细胞;D、树状突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2、MCP-1可趋化哪类细胞(C) A、活化T细胞;B、B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纤维母细胞;E、树状突细胞3、IL-2的产生细胞主要是(A)A、活化T细胞B、B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4、亚家族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典型代表是(E)A、IL

29、-1;B、IL-2;C、IL-3;D、IL-4; E、IL-8多选:1、关于CK的描述错误的是(B E) A、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效应;B、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 C、一种CK可由不同细胞产生; D、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 E、具有抗原特异性2、IFN-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A B C D E)A、促进APC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B、增强CTL作用 C、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D、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 E、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3、CK参与的免疫作用有(A B D E) A、直接造成肿瘤细胞调亡;B、具有抗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作用;C、与神经内分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 D、参与

30、移植物的排斥反应;E、具有抗病毒作用4、下列哪些作用特点是CK所具备的(A B C E)A、多效性;B、协同性;C、多向性;D、特异性;E、旁泌性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单选:1、人类的白细胞分化抗原是( C)A、Lyt抗原 B、Ly抗原 C、CD抗原 D、HLA抗原 E.粘附分子2、LFA-1分子在整合素超家族中属于( D)组A、1组; B、VLA组; C、血小板粘蛋白组; D、白细胞粘附受体(2)组; E、4组3、LFA-2的配体分子是( E)A、LFA-1 B、VLA-1 C、ICAM-1 D、CD2 E、LFA-34、MHC分子属于哪类AM分子( B )A、整合素超家族; B、IgSF; C、选择素家族(SeLeetin); D、钙粘素家族; E、其它未归类AM5.下列不是细胞因子的是( B ) A.淋巴毒素 B.过敏毒素 C.白细胞介素 D.集落刺激因子 E.干扰素 6.下列细胞因子中哪种不是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 ( B ) A. TNF- B. TNF- C.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