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56.15KB ,
资源ID:56150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150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全部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全部教案.docx

1、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全部教案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全部教案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2、理解古诗的意思,抓住“断、开、回、来”等词语感受天门山山水的雄壮浩荡,感受诗人心中的豪迈激情,激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向往之情;3、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用“借景抒情”的方法理解古诗,感受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 一、导入真是古韵古味十足的诗词朗诵啊!一首首古诗,将我们带进了我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说到古诗,数唐诗成就最高,说到唐诗,同学们知道是谁将诗这种文学艺术推向最顶峰吗?(李白)(幻灯简

2、介李白)古语说得好;歌咏言,诗言志。读诗就是读人,李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看:(幻灯出示静夜思、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学生先朗诵,师再补充:静夜思这是一个思念家乡的李白,赠汪伦,这是一个答谢友人,感恩友情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个珍惜友谊,柔情依依的李白,望庐山瀑布这是一个讴歌自然,大胆想象的李白。)李白一生,四处漫游,游览了祖国无数的名山大川,热爱自然,寄情万物,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气质。在他二十五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游历天下,。有一天,他来到了长江,乘舟而下,他看到了天门山,有感而发,写下了(课件出示“望天门山”),板书课题,跟写课题。二、读课

3、题1、“望”是什么意思?李白为什么不写“看天门山”,而写“望天门山”?(“望”是往远方看)2、“天门山”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山?3、带上理解地读课题。三、品读古诗:让我们一起跟随李白去“望天门山”吧。1、哪位同学愿意敢为天下先,第一个把诗读给大家听?2、我们已经能够读准确了,但是,诗是有味道的,我们还得读出诗的味道来,什么味道呢?诗歌诗歌,诗就像歌一样,是有节奏的,作为七言绝句,这首诗的节奏应该怎么把握呢?请同学们用斜线标出来,哪位同学愿意将这首诗的节奏读出来?3、节奏有快节奏和慢节奏,让我们用快节奏和慢节奏各来一遍,试一试哪一种节奏更适合这首诗?诗,字数少,韵味足,所以,还是得读慢点才更出味啊!

4、4、歌有重唱,诗也有叠读,我们也来试着叠读。你们先读一句,我再重复后面三个字。(读完后互换再读)四、品味古诗1、同学们,我已经听到了你们浓浓的诗味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境,跟着大诗人李白,继续去“望天门山”吧。请问:李白都望见了什么?请你默读古诗,把李白望见的景物用横线划下来。2、交流,划出“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3、读这些景物词,从这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1)天门 楚江用手笔划着读(2)碧水 青山 孤帆 日景色,景色,美丽的景物怎么能没有颜色呢?读这些词你能想到哪些颜色?4、了了数词,让我们看到了天门山的雄、美,让人眼前一亮,但李白作为诗仙的伟大之处还在于能让这些景物在我

5、们眼前动呢。5(出示幻灯:断的小篆)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字的小篆体?一个人用一把大刀把很多丝砍断了。这是“断”字的本义。李白就用了这个字,他说什么断了?天门山从哪里断开了?一座几乎通到天上去的山像是从中间断开了,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陡峭)你能读这句吗?这像天门一样的高山,这雄伟的高山是谁撞开的呀?(引导,读出水的力量)多么有力量的水呀,那长江得翻起多大的浪才会有这种力量啊!你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这样的水?的天门山从中间断开,这是的长江水撞开的。6、任你雄山陡峭,滔滔长江水依然可以把你从中间生生断开,把你撞开,同学们,你认为山更厉害还是水更厉害?(明写山的雄伟,实写水的汹涌)7、真的是水更厉

6、害吗?来,让我们乘着小舟再走近些,看到碧水东流至此回。山厉害还是水厉害?为什么?(1)通过查字典,我找到了“回”的三种解释,你认为在诗中,他应该是哪一种解释?(2)长江水向东流,流到被挡住了,只好。(3)同学们,山厉害还是水厉害?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山实在是太雄伟了,这水实在是太汹涌澎湃了,让我们的心头也跟着豪迈激荡(你能读出来吗?)8、豪情万丈的诗人乘着小船越走越近,这时,他看到(两岸青山相对出)。9、(请出一位同学起立),“假如这位同学是青山,谁是与他相对的青山?请出连续的三对同学,问:李白感受到的就是这样吗?那为什么他不说“两岸青山相对立”?你们排列得这么整齐,一对一对地出

7、来,是在干什么?(欢迎客人)10、这雄伟美丽的青山,夹岸对立,鱼贯而出,像是在。11、多么热情的天门山啊!来啦,来啦,请看孤帆一片日边来。谁来了?诗人怎么来的?为什么不说孤船或孤舟呢?帆更轻快更有色彩美,诗人乘着轻快的小船从哪里来的?红红的太阳万道金光映在水里,这是什么样的江面呢?一只的小船从的太阳边驶来。12、同学们,诗人在哪儿?对,他在船上。坐在船上的李白,看到:雄伟的天门山两边陡峭壁立,就像是被汹涌的长江水流撞开了,于是他忍不住吟诵着天门中断楚江开他又看到即使是汹涌澎湃的长江水碰到天门山的峭壁也无可奈何,只好打着旋回调转方向流走,一股豪情在他心里激荡,他又忍不住吟诵着碧水东流至此回多么雄

8、壮有力的山啊,可是,却又正在排得整整齐齐夹江对立,慢慢地出来,欢迎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呢两岸青山相对出山水雄壮,如此热情,让李白的心更加豪情万丈,激荡的心跳出来了,跳出来了,他想象着自己站在青山碧水上,他看到了,他乘着的小船正张着白帆轻快地从霞光万道的太阳边驶来孤帆一片日边来。五、走进诗人1、同学们,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啊?2、在李白眼里,山山水水都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就像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他将自己的感情寄寓在这山水景物中,借着山水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怀,这叫“借景抒情”。请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三千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材

9、分析内容解读:本首诗出自于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七单元,是诗人苏轼在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写的。这一天,诗人到西湖游览,起初阳光明媚,阳光照射到湖面,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动,非常美丽。后来天色转阴,下起雨来,在雨幕笼罩下,西湖雨雾迷茫,山色朦胧,也别有一番情调。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和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诗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是为了说明真正美的事物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美的,不会因为形态、环境的改变而失去本真的美。这

10、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选编本课的目的,除了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引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外,还通过优美动人的诗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已有知识的关系: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不少的古诗作品,包括各种主题。苏轼的作品之前也有接触,二年级学过花影,三年级学过赠刘景文,均是苏轼精妙的佳作;在本册的第五单元学习过刘禹锡的望洞庭,同是描写湖的诗篇,却表现出不同的美感;关于西湖美景的诗篇有很多,第六册时学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也是经典诗句;而在本单元前一课学习的课文是三潭印月,正是“西湖十景”之一,所以学生对西湖已经能

11、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设计理念创设多重情境,感受诗文意境。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运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法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将晴雨西湖像一幅画面一样展现在读者眼前。为了更好的理解诗句的意思,更好的感受西湖的动人,本课将设置各种情境,并相互交织,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苏轼笔下西湖的美丽。1图片情境教师搜集在不同天气、不同角度下的西湖美景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2文字情境对诗句进行详细、生动的讲解,使诗句成为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3语言情境这里主要是依靠对这首充满韵律的古诗进行诵读来创建情境,既包括老师的诵读,也包括学生的诵读。好的语言创设的情境更能吸引注意力并产生画面感。这三种情境不

12、是单独设置,在授课过程中是互相辅助、交织进行的。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3在图片的帮助下,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发挥想象,走入诗的意境。4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5感受诗中语言文字之美,积累喜欢的词语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前两句精妙的对比手法并体会后两句以西子喻西湖的内在联系和优美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由三潭印月到“初晴后雨”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潭印

13、月,大家还记得这是哪里的景色吗?(预设:生答西湖)2看来西湖的美景在大家的脑海里印象深刻,大家还知道西湖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吗?(预设: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塔等,待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呈现西湖美景的图片。)3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啊,杭州西湖真是风景如画呀,难怪古往今来会有这么多描绘、赞颂西湖美景的佳作流传下来。在我们古代有一位诗人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这位诗人大家之前也学过他的作品,他就是苏轼。苏轼曾两次在杭州做官,留下许多描绘西湖美景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着“西湖绝唱”之称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看看苏轼是怎么描绘西湖美景的。二、理解诗题,把握诗眼。1(课件呈现古诗)请大家把这首古诗的题目读两

14、遍。相机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预设:生先自由读两遍,再请三四个同学读,可能会存在断句问题。)2大家读得的都很用心,谁能告诉我在这个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呢?(预设:生1:我感受到天气变化,“初晴后雨”表明开始时晴天,后来下雨了。)相机板书:在“初晴后雨”下划线,注明天气变化非常棒,你从诗题中读出来天气是由晴转雨,谁还有其他发现?(预设:生2:从“饮”字可以看出来诗人可能在喝些东西,可能是酒,也可能是茶)相机板书:在“饮”下画圈,注释饮酒。很有想象力,苏轼可能是在饮茶,也可能是在饮酒。苏轼和李白一样,都是酒仙,特别喜欢饮酒,所以这里人们一般认为苏轼在和朋友一起饮酒。那么还有没有告诉我,“湖

15、上”是什么意思呢?(预设:生3:这个湖应该就是西湖吧。)相机板书:“湖”下画三角符号,标明西湖。这个“湖”确实就是西湖,现在天气、地点、事件和人物都知道了,大家能不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预设:指名三、四名同学回答)总结:从诗题上我们能看出,诗人和朋友一起在西湖之上泛舟饮酒,经历了天气从晴到雨的变化。三、初读品韵,感受诗的音韵美和语义美。1苏轼是怎样来描绘西湖这“初晴后雨”的美?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把诗句放声读一读,带拼音的生字多读两遍,读正确。(生自由读)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出示PPT带生字读音诗文,并询问哪些字词比较难,潋滟、空濛、亦)我们来一起学习这些词语。1潋滟(lin yn):

16、课件呈现拼音及词义。提示都是前鼻音,韵脚一致,都与水有关,形容波光闪动的样子。(先指读,再跟读,读完词语之后再读所在的诗句。)2空濛:课件呈现词义。提示都是后鼻音,韵脚一致,形容水雾迷蒙的样子。(读法同上)潋滟和空濛两个词都是叠韵词,不仅语义美得具有画面感,而且读起来顺畅动人。亦(y):课件呈现拼音及词义,提示亦表示“也”的意思,读法同上。3试试把整首诗连起来读。指名一位同学读。课件播放范读。(提示学生认真听范读的停顿、轻重和徐急)PPT上呈现诗文节奏43,并标明短停顿和长停顿,教师范读。随机三位同学读。(同学互评)全班按照节奏齐读。四、精读解意,品味诗的意境美。过渡:大家读的诗真是越来越好听

17、了,听得我都陶醉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理解诗意,看看苏轼笔下“初晴后雨”的西湖究竟美在哪里。1欣赏西湖晴天的明丽水光潋滟晴方好(课件出示第一句)齐读,然后请同学说说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预设:生:这句中有“晴”,所以描绘的是初晴的景象。)相机板书:初晴那么初晴时西湖的景色是怎么样的呢?(预设:生:水光潋滟,就是波光闪动的样子)相机板书:水光潋滟(课件呈现水光潋滟的西湖图片)水光潋滟的湖面真的是好美呀!同学们还能想到其他词语来描绘这幅画面吗?(预设:波光粼粼,金光闪闪,碧波荡漾)4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思绪旅行,来感受这水光潋滟的西湖之美。(课件播放音乐西湖古筝佛赞)教师旁白:在一个春日的

18、下午,诗人和好友一起在西湖上泛舟饮酒,微风带来了阵阵花香,像是杜鹃花,又像是月季花,岸边的拂柳不时随风摆动,湖面碧水荡漾、波光粼粼。诗人不由得吟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 。诗人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他有什么感受,用诗中词是怎样形容的。(预设:生:“好”。)相机板书:好。诗人用一个“好”字来表达对晴天西湖美丽的赞赏,咱们来一起读一下这句诗,感受一下诗人笔下的这个“好”。(齐读三遍,再请同学单独读)2感受西湖雨天的秀美山色空濛雨亦奇过渡:晴天的西湖真是明丽动人呀,正在诗人陶醉之时,湖面上不知不觉下起了雨,眼前的西湖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课件播放西湖雨天的图片,后呈现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请学生齐读一遍。相

19、机板书:后雨诗人眼中的雨中西湖是怎么样的呢?(预设:生:山色空濛,就是水雾迷蒙的样子)相机板书:山色空濛为什山色是空濛的呢,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预设:生:下雨的时候空气中形成水雾,山在湖的周围比较远,可能看不清楚,所以是山色空濛。教师可引导提示)说得真好,刚才我带大家思绪旅行去看了看水光潋滟的西湖,现在想请同学为我们说说你想象中的西湖雨天山色空濛的样子,想想诗句背后还会有怎样的一番景色,让大家感受一样西湖雨天的美丽。(播放音乐渔舟唱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两到三位同学。)教师预备旁白:西湖之上下起雨来,空气变得湿润起来,丝丝凉意透过衣衫沁入皮肤,精神也更加清爽了,雨水落在湖面上溅起圈

20、圈涟漪,湖边的青山在雨中显得迷蒙苍茫,若隐若现,甚是可爱。(若学生说得已经足够动人,教师则不必再赘述,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5面对这“山色空濛”的西湖,苏轼又有什么感受呢?(预设:生:“奇”)相机板书:奇6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怪吗?(预设:生:奇妙)7有一点我想问一下大家,前面说“晴方好”,这里说“雨亦奇”,苏轼究竟是喜欢晴天的西湖还是雨天的西湖?(预设:生:晴天的西湖和雨天的西湖苏轼都喜欢,“亦”就是也的意思,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苏轼既喜欢晴天的西湖,又喜欢雨天的西湖。)3感受西子喻西湖的别致之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是这么美,如果让你来写一个比喻句来表现西湖

21、的美,你会怎么样比喻呀。(预设:镜子、月亮、画等,教师相机板书,又引出其他文人用来比喻西湖的句子)你们的比喻真美,我们来看看苏轼是怎么来比喻西湖的。(课件呈现三四句诗文)请同学齐读。谁能告诉我苏轼把西湖比喻成什么?(预设:西子)相机板书:西子大家了解西子吗?谁能说说。(预设:生:西子就是西施,是古代的美人。课件展示西施的图片,教师酌情补充: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沉鱼之貌”。)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西子的美?(预设:淡妆浓抹总相宜)相机板书:淡妆浓抹理解“淡妆浓抹”的意思。淡妆:素净之美;浓抹:明艳之美。淡妆浓抹总相宜即形容西子不管做什么样的装束都很美。西子的淡妆浓抹之

22、美和西湖的晴雨之美有没有什么关系呢?(预设:生1:西子的淡妆就像是雨天的西湖的秀美;而浓妆的明艳就像是西湖晴天的明丽。生2:诗人既表达了西子的淡妆浓抹之美,又表达了西湖的晴雨之美。)大家总结得真好,诗人用的这种方法也叫作类比,所以这里的总相宜不仅指西子的淡妆浓抹,还指 (预设:生:西湖的晴雨之美)相机板书:总相宜这句诗后来成为千古绝唱,从此之后,西湖有了一个美丽的别称西子湖。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句诗,感受一下西子湖的美丽。五、诵读小结,回忆拓展。1再次描绘诗意请同学用自己的话再次翻译整首诗。(两到三位同学。)2诵读巩固刚刚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并感受了作者带给我们的画面美,大家肯定有了更好的

23、体会了,读起来肯定会更加优美动人。自由读(三到五遍)指名读(四人)齐读(三遍)3回忆迁移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我们在三年级也学过一首,大家还记得吗?(预设:指名背诵,教师起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3这首诗中描绘的是西湖的什么景色?(预设:荷花)4作业基础性作业:会认会写“亦”,能够背诵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拓展性作业:搜集苏轼的另一首写西湖的诗作望湖楼醉书(其一),自学理解其意,并多朗诵几遍,下次课展示。板书设计:17望洞庭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

24、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

25、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潭tn、螺lu、磨m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潭面:是

26、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 光/秋 月/两 相 和 ,潭 面/无 风/镜 未 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

27、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 望/洞 庭/山 水 色 ,白 银/盘 里/一 青 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四、指导写字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2、 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3、 学生完成习字册。五、作业。1、 用钢笔完成习字册。2、 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3、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

28、句话写下来。课后反思: 我想诗词不应该重意轻韵,我主张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领略古诗词的情韵。在教学望洞庭时,我充分发挥了图文对照的作用,帮助学生感悟诗句的意韵。开课,通过学生背诵李白的诗,以及教师背诵陋室铭引发学生对诗人的作品的兴趣。然后这首诗整体朗读,了解“秋、月、水、山”四个词。这四个词给你们什么感受?“宁静和谐”介绍洞庭湖,看图体会诗句意思,理解哪句就说哪句。我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这几个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自己说说,教师整体运用散文语言,创设一种宁静和谐的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同时,对诗中的比喻之处,进行点

29、拨。朗读,将自己体会的洞庭秋夜读出来。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在读中进一步品味,在说中整理思绪。齐读后,试着背诵。理解了诗句、读得较多的孩子自然能颂。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外出旅游过吧?说说你都去过哪?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吗?(那真是个美丽的地方,这么美的地方老师有机会一定去看看)(你觉得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先请大家欣赏(西沙群岛的风景图片)师:同学们看,这迷人的风光,美丽的小岛,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师:对,这就是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师:看,这就是我们祖国的版图。师:这是

30、北京,这是海南岛,这是南海海域,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的海域内,有一群岛屿,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西沙群岛,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想不想去畅游一番?我们的“西沙群岛一日游”活动现在开始,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西沙群岛。2、板书:富饶(ro)的西沙群岛。(提前板书)师:“饶(ro)”字是翘舌音,谁能把它读好?师:齐读课题。师:富饶是什么意思?师:就是指物产多,财富多。二、检查预习过渡:在通往西少群岛的路上,老师设立了3个关卡,看你是不是能通过。1.第一关,出示生字词富饶 岛屿 山崖 海参 学习多音字“参” 威武 产卵 栖息 鸟粪 强调栖息的读音。指导书写威武(这个词语既要求我们会认,还要会写呢!请你仔细观察,它们什么结构你觉得哪个地方要给大家提个醒。武松退场不要插把刀,我们不但要写正确,还要写美观呢。外面舒展,内要紧凑。范写、练写、点评、再写。)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成群结队 各种各样 飘飘摇摇 千奇百怪渔业工人 四脚朝天 祖祖辈辈 懒洋洋 指名分行读 齐读2、第二关,通过预习课文,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来说吗?(师评价:你真会读书,能抓住课文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