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56.70KB ,
资源ID:56104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104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资料.docx

1、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资料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长达110年的屈辱历史,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新中国建立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外交战略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这一阶段,我国的外交战略是联苏反美,即“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面临新中国初期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毛主席提出了新中国外交三大政策:“另起炉灶”(即不承认旧中国的一切外交关系);“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干净后再与他们建立外交关系)。据此,我国同苏联、匈牙利、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印度、缅甸等亚非

2、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周边的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了打开我国外交的困境,赢得中立国家的支持,中国积极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国际性会议,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此外,在朝鲜战场上,我国给美国以沉重的打击,迫使其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捍卫了我国的独立和安全。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是反苏反美,即“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战略。由于苏联奉行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多次粗暴地干涉他国内政(例如,60年代初苏联就向我国提出共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等侵犯我国主权的要求),中国为捍卫自己的神圣主权,与

3、苏联的大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一时期,美国继续执行反华政策,在台湾公开进行战争挑衅,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非正义战争,使越南战争逐步升级,并武装入侵柬埔寨,引发老挝内战,企图恶化中国的周边环境,威胁中国的国家独立。中国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和反击,发出了“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主义及其走狗”的口号。此外,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积极支持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经济建设,受到了亚非国家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中国同法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战略是“联美遏苏”,即“一条线,一大片”

4、的外交战略。由于美苏力量对比中出现有利于苏联的变化,苏联加快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发动阿富汗战争,并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多次挑衅,甚至引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而美国则不得不调整其对外政策,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以联合遏制苏联。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毛主席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在此指导下,我国加强了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并与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这是我国外交上的一大突破。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战略是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即“全方位”外交的新战略。此时,国际形势发生了

5、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战争与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再加上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我国的外交政策有了很大的调整。主要表现为:第一、确立了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所以我国应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第二、赋予了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那就是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也不支持任何一方或反对另一方。对于所有国际事务,中国政府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第三、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

6、本国策。我国的外交是面向全世界的,我国的外交不受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我国不断发展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加强同它们之间的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合作。第四、提出并贯彻“一国两制”的新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并为台湾问题在未来的最终解决奠定基础。 一、古代中国的外交: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是欧亚的重要通道;2、隋唐时期与七十多个国家友好往来,尤其同日本、新罗、天竺(印度)等国家来往密切。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回国后仿照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唐太宗时,玄奘西游天竺,著有大唐西域记。3、辽、宋、金时期,海外贸易有很大发展。

7、宋朝设市舶司,管辖海外贸易。4、元朝的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来自亚、非的商人和使节络绎不绝,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来华,并著有马可波罗行纪;5、明朝: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6、清朝: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康熙帝取得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胜利。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清朝前期,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从而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二、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1、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

8、半封建社会;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3、20世纪70年代,英俄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4、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了;5、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1917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成为战胜国;7、1919年,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国无视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启示:弱国无外交。8、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国家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9、1931

9、1945年日本发动日本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1942年中国参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0、抗战胜利后,美国扶植蒋反共;国民党统治时期,投降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益。三、新中国的外交:1、新中国成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而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实行外交孤立、封锁禁运、包围威胁政策;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侵略朝鲜,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国为此进行抗美援朝;阻挠我国恢复

10、联合国合法席位。2、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与两国的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3、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中美建交:

11、原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根本原因)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过程: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4、20世纪90年代的外交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2、;5、21世纪初的外交:20XX年,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会议);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XX年,中国申奥成功;四、新旧中国的外交的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发愤读书,准备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等。五、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及意义1、原因:根本原因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奠定

13、了基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2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二、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2内容: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3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

14、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4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井田制瓦解)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定义: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总结:中国早期(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

15、点是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最高统治权力尚未建立,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统一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 1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2从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到地方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3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

16、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1、郡县制以能力和皇帝意志为依据,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依据2、郡县长官官位不能世袭有任期限制,直接受皇帝管辖。分封诸侯地位世袭,在封地内享有最高统治权。3、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国家分裂。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2汉武帝颁布“

17、推恩令”,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3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局面。 4宋太祖削弱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收兵权、财政权,又由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加强了中央集权。5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管理,西藏由宣政院管理。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削弱相权。(内外朝)2隋唐三省六部制:设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具体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宋:中书门下,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4元:设中书省,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18、。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察举制,举孝廉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3、隋朝:隋文帝时分科选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1、 宰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废相设六部2、 内阁制度建立: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内阁形成。内阁特点:不是中央一级正式机构,不统帅六部百司,文件需皇帝签署。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影响:巩固了皇

19、权专制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积极)。皇权与君权专制的不断加强束缚了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导致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国家(消极)。3、明朝特务机构:锦衣卫、西厂、东厂4、军机处的设置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奏章票拟)-皇权受限康熙:设南书房-中枢机构三分(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皇帝集权雍正: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传达皇帝旨意,无决定权)-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其主要职能:是为皇帝的决策提供参考,掌书谕旨,参赞军国机务,参议重要政务及刑狱。实际上逐渐成为凌驾于中央机构之上的为皇帝独裁服务的机构目的:加强军权,巩固自己的地位。作用: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提高了清王朝

20、的行政效率,简化了处理军务的手续。影响: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也使清朝开始衰落。权力的过度集中容易导致皇帝主观判断的失误,导致当时社会出现很多弊端!5、清朝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6、密折奏事: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古希腊政治制度的根本差异: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是政治集中的大一统,主要权力在少数人手中。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民主的政治,主要权力在大部分人手中国共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 时间:19241927年背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中共的发展陷入低潮。 过程:二七罢工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

21、命统一战线,于是加快了和国民党的合作。这是因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正的民主派”,而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又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他的领导人孙中山也真诚的欢迎中国共产党和他合作。同时,共产国际也指示中国共产党要和国民党合作。 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以后,深感国民党内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会上确定了合作方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帮助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

22、级联盟的政党。 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大会同意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意义: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后来,全国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北伐就是其中之一。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变。成就: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

23、命运动的迅速开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共产党的影响力扩大。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19371946年 背景:华北事变后,中共意识到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国际号召反法西斯;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过程: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开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会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的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他指出: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中共的任务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会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

24、个统一战线必须由中共来领导。这个报告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实行“兵谏”,逼蒋抗日。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一致抗日。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25、。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第二天,国民党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后中国改变军队为八路军和新四军。9月22日,国名当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意义: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但后来,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破坏了统一战线。成就: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开始。全面抗战爆发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共同走向抗日战场。标志:第一次 开始: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结束:蒋介石412政变,汪精卫715政变 第二次 开始:1937年,在共产党的催促下,9

26、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完全破裂:1937年3月4日,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董必武、吴玉章及有关工作人员于3月5日前全部撤离。国民大革命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意义: (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它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航程有重要的作用。宣传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经验教训:

27、 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重庆谈判:评价:国共两党举行的重庆谈判,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长期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庆谈判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时间: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历史意义:1揭露国民党嘉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使我党在政治上处于主动3教育和团结了广大人民.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政治制度的特点:实行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制,有效仿美国

28、三权分立的特点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基本轨迹和大趋势: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19世纪上半叶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中是如何处理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关系的?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把宏观和微观,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或改变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和市场相结合);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为政以德 仁者爱人 以德治民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社会福利材料一 雅典伯利克里时期选民在城邦总人口中的比重材料二 英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时

29、间情况或改革措施1832年在市镇中,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付10镑以上房产租税者,在郡乡中,年付10镑田土租税的六十年长期田地租用者、年付50镑田土租税的短期田地租用者及年付2镑地税的自有土地者皆享投票权。1884年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 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1918年英国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1969年凡是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权参加下院的选举材料三 美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时间情况或改革措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有选举权的)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指黑人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

30、印第安人。1920年国会批准第19条修正案,赋予妇女选举权1970年国会批准1869年提出的第15条修正案,赋予各种种族肤色公民平等的选举权1971年通过第26条修正案,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获得选举权(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所示选民状况的原因。(4分)希腊城邦中只有本城邦血统成年男子作为公民享有选举权,广大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选举权。(2)依据材料二三分析,请概括指出,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不得照抄原文)(6分)变化:英国财产资格的限制逐渐降低到完全取消。美国黑人印第安人等有色人种从没有或没有与白人平等的选举权到与白人拥有平等的选取权,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

31、权到拥有选举权。(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4分)形式上从少数人的民主到多数人的民主;由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日趋完善。材料一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般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首先要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进行才能取得胜利。1913年俄国的工业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7%,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57.9%,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如果说我们既然承认我国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不相称,因而就不应该夺取政权,那就犯了不可救药的错误。所谓的套中人就是这样推论的,他们忘记了,相称是永远不会有的。”列宁材料二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