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3.81KB ,
资源ID:56076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6076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1、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900030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应用化学专业 必修 3. 课程目的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其基本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让学生能够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掌握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正确掌握有关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今后更深一步地学习作必要的铺垫。1掌握常量组分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2 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的表征及初步学会

2、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3了解定量分析中常用分离方法的原理及应用。4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及应用。5具有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分析方法的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在本课程教学中,不仅要讲清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建立这些概念和理论的化学处理方法和思维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4. 学时与学分学时为64,学分为4. 5. 建议先修课程无机化学 高等数学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计划学时:1基本要求: 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2.了解各种分析方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基本内容: 1.分析化

3、学的任务与作用。 2.分析化学方法的类别。第二章 定性分析 计划学时:3基本要求: 1.掌握定性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重要性,了解鉴定反映的灵敏性和选择新的意义。 2.掌握灵敏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方法。 3.了解分别分析和系统分析的特点。4.熟悉常见阳离子的分析特性。 5.理解组试剂的作用,掌握阳离子分组的条件。 6.掌握阳离子的系统分析原理。 7.掌握常见阳离子的主要鉴定反映。 教学重点及难点: 阳离子的系统分析原理基本内容: 1.定性分析的任务与方法。 2.定性分析对鉴定反应的要求。 3.分析反应进行的条件。 4.空白实验和对照实验。 5.分别分析与系统分析6.常见阳离子的

4、分组 7.第一组阳离子分析(盐酸组 Ag+ 、Hg22+ 、Pb2+ ) 8. 第二组阳离子分析 9.第三组阳离子分析 10.第四组阳离子分析 11.第五组阳离子分析12.阴离子分析特性与初步实验 13.阴离子的分别鉴定14.了解阴离子的分析特点。 15.掌握阴离子分析的初步实验内容与方法,主要鉴定反应进行分别鉴定的方法。 16.试样的物理观测和准备。 17.初步实验 18.阳离子分析试液的制备及分析概要 19.阴离子分析试液的制备及分析概要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计划学时:8基本要求: 1.掌握误差和偏差的意和表示方法,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意义与关系。 2.掌握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3.

5、掌握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 4. 理解有效数字的意义并掌握其用算规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区别和减免 2.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联系与表示方法 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4.数据处理和有效数字的保留、修约及运算规则。 基本内容:误差及其来源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准确度和精密度 误差与准确度、偏差与精密度、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可逆值的取舍 4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5.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思考题:P26:1;7;10;11;12;P26:2;10;16;17;20;25;27;29。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述 计划学时:3基本

6、要求: 了解滴定度分析法的特点和类别。 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初步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 教学重点及难点:有关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 ,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和浓度表示,并能熟练地运用滴定分析中基本的定量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基本内容:滴定分析的实质和方法 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分析的方法和方式 滴定分析过程 被测溶液、标准溶液、滴定指示剂、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村定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基准物质、浓度的标定及计算思考题:P26:18;19;20;21;P27

7、:12;14;16;19;21。第五章 酸碱滴定法 计划学时:12基本要求: 掌握酸碱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方法(近似式和最简式)。 掌握酸碱滴定中氢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重点掌握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和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既掌握化学计量点及0.1准确度(滴定突跃),pH值计算。 掌握酸碱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原理与选择原则。 掌握酸碱能否被准确滴定,多元酸碱能否被分步滴定的判据。 掌握几种常见缓冲溶液的配置方法,了解缓冲范围和缓冲容量的概念。 了解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质子条件式的写法及根据质子条件式计算水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各类酸 ( 碱 ) 溶液中H + 的计算及其滴定可能性的判

8、据;化学计量点 pH 和突跃范围 pH 值的计算 , 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熟悉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基本内容:酸碱平衡中各型体的分布 分析浓度与平衡浓度、酸的浓度与酸度、酸度对各型体分布的影响酸碱平衡中pH的计算 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条件(可以酸碱反应得失质子总数相等,直接写出质子条件);强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一元弱酸(碱)溶液的计算;多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两性物质溶液的计算。 缓冲溶液 缓冲溶液pH的计算、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酸碱指示剂 变色原理、变色范围 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强酸强碱滴定: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指示剂的选择、强碱滴定

9、一元弱酸 强碱滴定一元弱碱、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酸碱滴定中二氧化碳的影响。 应用及计算实例思考题:3;5;7;11;P83:1;3;6;7;9;11;12;13;16;20;22;24;26。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计划学时:8基本要求: 了解EDTA及金属离子配位的特点。 了解副反应、酸效应、配位效应、稳定常数及条件稳定常数等概念。 掌握金属离子能够对准确滴定的判别式,根据酸效应曲线掌握滴定金属离子最高允许酸度的计算。 了解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了解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了解配位滴定各种方式的特点与应用。 掌握配位滴定结果的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MY 络合物的特点,络合滴定原理和滴

10、定过程中 pM 的计算,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酸效应曲线;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和混和金属离子分步准确滴定的判据;指示剂的僵化、封闭、变质现象与消除。理解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其中以控制酸度进行选择滴定为重点。 基本内容:EDTA的分析特性 离解平衡、分布图、EDTA滴定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配位平衡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配位反应中副反应(酸效应及配位效应)、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EDTA滴定原理 滴定曲线、酸效应曲线 金属指示剂 作用原理、条件与选择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控制酸度、掩蔽法、选用其他滴定剂 配位滴定的滴定方式及计算。思考题:P130:1;2;7;12

11、; P132:2;3;5;7;9;13;14;15;16;18;19;20;21。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计划学时:8基本要求: 了解条件电极电位的意义与应用。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和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了解选择指示终点的适当方法。 掌握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和碘量法的原理、有关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及应用。 掌握化学计量点电位(对称电对参加反应)及滴定结果的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原理及对平衡常数的要求;滴定过程中计量点电位及突跃范围的计算;氧化还原平衡体系中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并据此判断反应方向,反应进行的程度及反应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

12、点、变色范围及选择原则;主要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在学习氧化还原平衡的基础上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主要应用和有关计算,特别是关于待测组分含量的计算。 基本内容:条件电极电位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与程度、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衡量氧化还原反应程度的标志(lgkE) 滴定曲线 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方法(应用及计算)思考题:P170:1;2;6;8;13;15;18;22;23;24;27。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计划学时:2基本要求: 方法特点 银量滴定确定终点的方法 摩尔法、佛尔哈德法、发扬斯法 应用与计算 掌握摩尔法、佛尔哈德法和发扬斯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及

13、难点: 莫尔法(重点)、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各方法的原理(包括标准溶液,确定终点的方法)、滴定条件和应用范围;提高方法准确度采取的措施。思考题:P213:27;28;29;30;32。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 计划学时:7基本要求: 了解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沉淀形成过程,理解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了解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及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掌握晶形沉淀与非晶形沉淀的形成条件。 掌握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量分析法基本概念;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要求;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沉淀的类型和形成;影响沉淀纯净的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滴定条件和结果的计算。 基本内容:重量分析概述 对沉

14、淀形式的要求、对称量形式的要求、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 3沉淀的纯度 影响纯度的因素、共沉淀与后沉淀 4沉淀条件的选择晶形沉淀和非晶形沉淀思考题:P210:1;4;6;12;18;20;23;25;26。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计划学时:6基本要求: 理解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意义。了解摩尔吸光系数的意义和计算。 了解选择显色剂的原理及及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掌握目视比色法;初步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光吸收定律、吸收曲线、工作曲线及其应用;提高吸光分析法选择性和准确度的主要途径;吸光分析法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基

15、本内容: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比色分析和分光光度的分析法和仪器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与分析条件的选择 比色分析分光光度分析的应用思考题:P238:3;4;5;6;7;8;11;13;18。第十一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计划学时:4基本要求:了解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液相色谱分离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常用分离富集方法的分离原理 基本内容:.概述2. 沉淀分离法3. 溶剂萃取分离法4. 离子交换分离法5. 液相色谱分离法思考题:P305:1;3;5;9;10;13;15。第十二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计划学时:2基本要求: 了解试样的采取、制备与分解方法。 了解常用定量分离方法的

16、基本原理。 了解试样的制备与分解以及定量分离在定量分析中的地位。 了解选择分析方法的一般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试样的制备与分解 基本内容: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试样的分解 测定方法的选择 试样分析实例思考题:P338 1;2;4三、课程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8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课程学时分配表教学环节时数课程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小计讨论第 一 章绪论11第 二 章定性分析33第 三 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88第 四 章滴定分析法概论33第 五 章酸碱滴定法1212第 六 章络合滴定法882第 七 章氧化还原滴定法88第 八 章沉淀滴

17、定法22第 九 章重量分析77第 十 章吸光光度法66第十一章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技术44第十二章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22总计6464四、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 考试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30 % ,形式有:平时测验、作业、出勤、回答问题等(2)考试成绩占70 %。,形式有:期末考试五、 推荐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推荐教材:(1)华中师大等四校合编.分析化学(上册,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参考书目:(1)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北京大学编.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2版

1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林树昌,胡乃非.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彭崇慧,冯建章,张锡瑜,李克安,赵凤林.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张锡瑜等编著.化学分析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6)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等.分析化学(第五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科尔索夫等著,南京化工学院分析化学教研组译.定量化学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8)汪尔康等.21 世纪的分析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推荐网站(1)(2)制订人:王瑞侠审核人:刘天宝批准人:汪新2009年4月28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