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6.25KB ,
资源ID:55939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939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青海汉族丧葬礼仪与礼记考.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青海汉族丧葬礼仪与礼记考.docx

1、青海汉族丧葬礼仪与礼记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青海汉族丧葬礼仪与礼记考论文摘要:自古以来青海都地处中国边陲,处于多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中有这样的描写:“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青海的荒凉和孤寂被一语道尽。但也这是这片边远、落后、蛮荒地区生活的汉族,保留了较为完整,较为正统的礼仪传统。特别是从这里丧礼上可以看到礼记中关于丧葬礼仪的传承。关键词:礼记 青海汉族 丧葬礼仪文化反哺一、前言:青海古称、鲜水海、卑禾羌海,自时期称青海。青海历史悠久,地处华夏民族的摇篮黄河、长江的源头。早在

2、距今二三万年前的晚期,青海先民即在今柴达木盆地、昆仑山一带活动生息。据商朝甲骨文记载,商高宗武丁出兵征伐西羌,将青海东部大片地区纳入商朝版图。西周时期,青海与中原地区发生了政治、经济联系。礼,是维护古代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礼记开宗明义:“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成不庄。”可见礼的作用很大,达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也直接、间接地使人潜移默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影响和规范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论语述而篇,子日:“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孔子对学礼之重视。自古以来

3、青海都地处中国边陲,处于多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落后。在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中有这样的描写:“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青海的荒凉和孤寂被一语道尽。但也这是这片边远、落后、蛮荒地区生活的汉族,保留了较为完整,较为正统的礼仪传统。特别是从这里丧礼上可以看到礼记中关于丧葬礼仪的传承。二、礼记简介1、礼记成书概述 礼记之所以产生,最初也是为了使当时的礼制,便于流传,而用文字加以记录,称为礼经,举凡重大而正式的典礼,都有固定专门的用途,也有一定的礼节程序,人们在阅读仪礼后,心领神会有所启发,因此将经文附记在后,经后人汇整。所谓记则是解经文之体,属于附经

4、而衍生之文字。礼记之成书,要推至仪礼,仪礼之名首见者,十六篇(王充:论衡、谢短言高祖诏叔孙通制作仪品16篇,后复定,仪礼,见在十六篇,秦火之余也),后汉人加入丧服一篇,遂为今本之十七篇。仪礼尊之为经,故亦称礼经。仪礼原只称礼,汉称士礼,相对于礼记而言,它又称礼经。其十七篇都是具体礼仪的详细记录,取名仪礼,仪说明重在仪节之叙述,礼者说明此仪节为礼之要求,前者明其内容,后者明其性质,至于仪礼和礼记之关系可论为仪礼为经,礼记为传,特别是礼记早期均附经而作(亦即前述读经之后,有所感发或领悟,顺手写下,是为附经而作),之后才单独成篇到汇编成书。2、礼记中关于丧礼内容 礼记中专门讨论有关丧礼的篇目就有檀弓

5、上下、曾子问、丧服小记、大传、杂记上下、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等篇,它们几乎占据了礼记四分之一篇章。3、礼记中关于丧葬礼仪核心内容第一,丧礼上对死者的服侍,子孙不因长辈的谢世而有所懈怠,初丧礼仪中搬铺仪式、沐浴更衣仪式、覆面仪式、招魂和送魂仪式等都包含有孝敬之意。比如沐浴更衣仪式,既是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为祖先所收容,又表达了这是生者最后一次侍候死者。第二,丧礼上对死者的哀悼。对长辈去世的哀痛之情既是自然流露。在此过程中礼记的观点是,用规定的礼仪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这种礼仪的意义类似于礼记中庸的思想。使生者不会太过悲痛,也是死者得到丧礼的尊重。第三,葬后与死

6、者关系的延续。子孙后代与长辈的关系并不随着葬礼的结束而停止,生者与死者的对话,死者与生者的纠葛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的甚至持续到生者的生命结束,这也符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精神。死者葬后,还会定期举行一些活动或仪式,以维持与死者的关系。三、青海汉族丧葬礼仪1、停灵报丧停灵,在古礼中又叫“卒”,当病人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时,子女会把室内外打扫干净,准备宾客前来吊唁的用具,为病危的人准备“寿衣”等。有人家在病人鼻子下方的上嘴唇上,放一点新丝棉,用以测试病人是否还在呼吸。新丝棉质地轻松,稍有呼吸即动,若是丝棉的细纤维突然间一点都不动了,说明已经停止呼吸,青海人把这种状态叫做“

7、咽气”。证明的确是咽气了,就应趁着人体还尚僵硬,赶快移到硬铺板上,然后再抬在即堂屋里停放,这就叫“停尸”。停尸的方向是头朝北,脚朝南,然后尽快为死者换上“寿衣”,也叫“老衣”。若有可能,青海人家会为死者在临终前就擦洗干净身体,换上寿衣,让死者干干净净地离开人世。老衣,一般是5、7、9、11件(均为单数)。在死者嘴中放置金银珠玉等物品,捆绑双脚,为死者理发、剪指甲等。旧时,青海人家把这一切做完后,还不能立即办理丧事,有亲属在院子里挥动死者生前穿过的一件外衣,口中还要呼喊死者的名字,喊了三遍后,再把这件外衣复盖在死者身上。这一做法,也就是所谓的“招魂”。旧时青海人家的这一做法是一项古礼,在古礼中这

8、叫做“复”。 “招魂”以后死者仍不能复苏,便可以筹办丧事了。在诸多繁杂的丧事中,第一件大事便是报丧。报丧一事,青海人家一般应是孝子亲自到亲友家去。 孝子去报丧,必须有人陪同,孝子只能跪在亲友门外,不能进屋也不能说话,报丧之事需陪同人口述。2、置设灵堂在家中正屋设置灵堂,死者头朝门,脚朝里。在灵堂中央设置挽幛在屋外院中搭设帐篷,在帐篷中生火做饭,三日中不可在家中生火,做饭。在灵堂中铺放大量稻草,灵堂中置烧纸火盆。家中三日不再生火做饭,而是在帐篷中为家人与吊丧宾客烧水煮饭。并邀请吹鼓手(唢呐演奏者)与老师傅(懂得道教超度的风水先生)。3、丧服穿着死者直系子孙全身用白布做成孝衣,白布裹鞋。腰间系上麻

9、绳,孝子及儿媳用麻布遮脸,耳边吊一对白色棉球,象征悲痛至极,对一切不闻不问。近亲头戴白布孝帽,头顶系麻,远亲头戴白布孝帽,头顶不系麻。姑娘头戴白布孝箍。4、置办礼器在青海,丧礼上使用的器具,用品,都是在亲人去世后开始准备的,很少有人在亲人在世时开始准备。为死者制作一面纸旗。会为年长,且父母已故的晚辈制作孝棒(丧棒),起到在丧葬仪式中对身体的支撑作用。照顾其因悲痛、体虚而带来的行动不便。5、祭奠守灵子女要“亲视含殓”,而其他亲友则要“闻丧赴吊”。所谓“闻丧赴吊”,是指接到丧报的亲友,要尽快前往死者家中或死者冶丧处吊唁。吊唁,青海人又叫做“吊丧”、“吊孝”。其目的是哀悼死者,慰问死者亲属。年龄大(

10、60岁以上)的吊唁者,可以在丧事上喝酒等,不受礼仪的约束。宾客吊唁时,门外吹鼓手开始吹奏,象征着宾客到来。孝子与儿媳跪在左右,宾客吊唁需要行“一跪三叩”之礼。儿女与吊唁宾客一同磕头,并痛哭不已。宾客在火盆中烧纸。宾客祭拜后出灵堂。礼的整个过程一般为3天时间,即死者要在家中正厅停放3天。3天里要举行诸多与死者相关的仪式,“守灵”就是其中的项。“守灵”即在停放尸体的正厅里要昼夜有人守着。守灵的人基本上是死者的子孙或其直系亲属,儿子往往因为白天的事务比较繁忙,所以白天的守灵对他们是不作硬性要求的;但是在夜晚,儿子是一定要参与守灵的。守灵的同时,还要在正厅大门内侧事先放置的“火盆”的容器里祭烧“表纸”

11、,且边烧边念叨着“收钱”之类的句子,以此祈求死者在阴间能有足够的花销。如果子女不在死者身边守着,死者则会显得很孤单,这便意味着子女“不孝”。晚上子女只能躺在灵堂内的稻草上休息、御寒,不能用被褥,枕头。6、入殓旧时,殓又分为小殓、大殓。小殓就是为死者穿上寿衣。大殓就是把尸体放进棺内。死后第三天将死者尸体放入棺椁,棺内放置木屑象征留财(材),底部衬垫丝绸等布料,并放入名为“十全大补”中药(干药)与五彩粮食、宝瓶等器物,并把死者的头发、指甲放在棺内四周。棺木底部由柳木制成,象征留子留孙,且柳木易腐蚀,希望亲人早日入土为安。7、出 殡 棺材里装进尸体就叫“柩”,停柩待葬叫做“殡”。 下葬之日柩车启行,

12、前往墓地。出殡在青海都是天亮之前开始,亡人出门以后头朝后,等于再不往后看,一往无前,直奔西天乐土。头车上有人拿一只公鸡在十字路口上打鸡,鸡鸣叫以便亡人在十字路口处知道自己的魂魄该往哪里走。在旧时青海人家会以孝子打头,穿好孝服,持招魂幡,顶数米白布,直系亲属都会在此白布下, “白衣执绋”,即:穿上白色孝服,拉着套柩车的绳子(绋)。旧时出殡前,长子会用刀划破自己的手,把血滴在祖先牌位上。8、下葬土葬要事先选好坟地。民间有一俗信,认为坟地要选择得好,可荫佑子孙平安富贵。于是,有的人家就请风水先生或懂风水的人参与择地。坟地选好后,事先掘好一个可放棺材的深坑,掘深坑。待送葬行列来到坟地后,先由风水先生指

13、明棺材在坑中的朝向,谓之“定向”。然后在坑中放进一叠纸钱,点火焚烧,谓之“暖坑”。暖坑后,孝子先下到坑中,其他人向坑中撒一儿碎银或硬币,谓之“分金”。这些碎银和硬币随后都成为挖坑土工的赏钱。孝子上来后,便用绳索把棺柩牵引着,平稳地放入墓穴,再把铭旌放在柩上,这叫做“安位”。此时有人在一旁说一整套的吉利话,谓之“说好”。然后开始填土,填土要由孝子铲进第一锨土,其他送葬的人按辈份依次向坑中撒土。土填平,再向上垒土成坟,谓之“斗金”。至此,安葬事宜便告完毕。9、五七在青海下葬后的第一个七天叫“头七”。接着是“二七”、“三七直至“五七”。“五七”是指下葬后的第五个七天当地人把这一天称作“满五七”。“五

14、七”是“头七”至“五七”中最为隆重的一次祭奠。青海人家在五七时要再次招魂,在天未亮时那制作好的纸旗围着坟转,进行招魂。如果五七当日正好是阴历的初七,就是所谓的重七,这一天儿女们要拿着纸伞、纸花去墓地祭奠民间的五殿阎罗。(据老人们传说,五殿阎君乃包公(即包文正),一生无女,因此,他很喜爱女儿和花朵,如果亡人若用插上花朵的伞盖把身子遮挡起来,让包公误以为是少女,就可以顺利地通过。五七的风俗源于北京地区的丧葬礼仪)10、守孝在青海守孝是比较严肃的事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有人会去墓地守孝三年,家人三年不能有喜事、三年不能用油锅、三年不能贴红色对联等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年渐渐演化成了百天,也就

15、是一百天不能理发刮胡子,有些地方一百天不叠亡人的被子。四、青海丧葬仪式与礼记异同1、相似之处(1)、病人弥留之际的准备礼记丧大记: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寝东首于北牖下。废床,彻亵衣,加新衣,体一人。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译:病人病势沉重后,庭院及堂屋都要打扫干净。诸侯、大夫要撤去所悬钟罄等乐器,士要撤去琴瑟。病危时要移到屋子北面墙垣下,头朝东,撤去床,脱掉所穿旧的内衣,换上新衣,四肢各有一人帮助。主人、主妇这时应改换服饰,穿上深衣。放一缕丝绵在弥留者鼻孔边,以等待断气。在青海当病人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时,子女会把室内外打扫干净,准备宾客前来吊唁的用具,为病危的人准备“寿衣”等。

16、有人家在病人鼻子下方的上嘴唇上,放一点新丝棉,用以测试病人是否还在呼吸。新丝棉质地轻松,稍有呼吸即动,若是丝棉的细纤维突然间一点都不动了,说明已经停止呼吸,青海人把这种状态叫做“咽气”。(2)、丧礼上家中三日不可生活做饭礼记问丧中记载: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译:在父亲或母亲刚去世时,孝子就摘下冠饰,头上只留下报头发的网巾,光着脚,将衣服前襟的下摆反系在腰里,双手交叉在胸前痛哭,悲伤的心情,使得肾脏损伤,肝脏催裂,心肺灼烧。三日来家中不生活做饭

17、,所以邻居们就煮点稀粥给他吃,悲哀在心中,所以脸部及形体都变得憔悴不堪,伤痛在心中,所以嘴里吃饭也没有滋味,身上的穿戴也觉得不自在。青海人家在家中正屋设置灵堂,死者头朝门,脚朝里。在灵堂中央设置挽幛在屋外院中搭设帐篷,在帐篷中生火做饭,三日中不可在家中生火,做饭。在灵堂中铺放大量稻草,灵堂中置烧纸火盆。家中三日不再生火做饭,而是在帐篷中为家人与吊丧宾客烧水煮饭。(3)、丧礼上的礼器置办(纸旗与丧棒)礼记檀弓上中记载:丧具,君子耻具。一日二日而可为也者,君子弗为也。译:殓葬用的各种衣服用具,君子以早日置办齐全为耻,那一两天就可以置办齐全的东西,亲人生前君子是不能提前置办的。在青海,丧礼上使用的器

18、具,用品,都是在亲人去世后开始准备的,很少有人在亲人在世时开始准备。礼记檀弓上: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译:将书写死者名讳的铭书写在旌旗之上,这是因为死者形貌不好辨别,所以用书写名讳的旌旗来识别。在青海的丧礼礼器置办是,亲属会为死者制作一面纸旗。礼记问丧中记载:或问曰:“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故为父苴杖。苴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则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辟尊者之处也。堂上不趋,示不遽也。译:有人问到:“孝棒是做什么的”。答道:“有竹子做的,也有桐木做的,但作用都一样

19、。”“孝子在死了父母之后,忧心劳思,身体削弱,用孝棒就是来扶持病体。”礼器置办时还会为年长,且父母已故的晚辈制作孝棒(丧棒),起到在丧葬仪式中对身体的支撑作用。照顾其因悲痛、体虚而带来的行动不便。(4)守灵时的就寝礼仪礼记间传中记载:父母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译:为父母守丧,孝子要在倚墙搭起的茅棚里,睡在草甸上,枕着土块,睡时不能脱首绖和腰带。在青海晚上守灵时,子女只能躺在灵堂内的稻草上休息、御寒,不能用被褥,枕头。(5)、三日后入殓礼记问丧:三日而敛,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动尸举柩,哭踊无数。译:士死三天入敛,死者放在床上叫做尸,装进棺材叫做柩。入敛及殡时迁尸和抬起棺柩启殡时,要尽

20、情号哭跺脚。青海旧时,殓又分为小殓、大殓。小殓就是为死者穿上寿衣。大殓就是把尸体放进棺内。死后第三天将死者尸体放入棺椁,(6)、守孝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钜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有已、复生有节也哉在青海守孝是比较严肃的事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有人会去墓地守孝三年,家人三年不能有喜事、三年不能用油锅、三年不能贴红色对联等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年渐渐演

21、化成了百天。2、不同之处(1)、五七祭奠与五七招魂在青海下葬后的第一个七天叫“头七”。接着是“二七”、“三七直至“五七”。“五七”是指下葬后的第五个七天当地人把这一天称作“满五七”。“五七”是“头七”至“五七”中最为隆重的一次祭奠。青海人家在五七时要再次招魂,在天未亮时那制作好的纸旗围着坟转,进行招魂。如果五七当日正好是阴历的初七,就是所谓的重七,这一天儿女们要拿着纸伞、纸花去墓地祭奠民间的五殿阎罗。五七祭奠与五七招魂的礼仪,礼记并未记载,而是明末清初由津京之地传入青海的。因为青海地区的汉族并非原生民族,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所以在青海往往可以找到,其它地区的风俗习惯。(2)、摔火盆礼记上没有记

22、载摔火盆的仪式,当有趣的是除了青海的全国大部分地区,在丧礼上都会在出殡前把火盆摔碎。这毫无疑问是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影响,在游牧民族的葬礼上是没有摔火盆的仪式。如清朝前期的津京地区,满族人就不会在丧礼上把烧纸的火盆摔碎,而到了清朝末期,满族葬礼上也有了摔火盆的仪式。这个仪式在青海恰恰消失了,这应当是受当地蒙古族和藏族的影响。对比青海汉族丧礼与礼记后不难发现,青海丧礼上的礼仪习俗大多数都是来自礼记中的礼仪规定,但是否当今社会中的丧葬礼仪都是如此,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青海与其它地区的礼记丧葬礼仪。四、青海丧葬礼仪与其它地区对比对比:近现代青海与其它地区丧葬礼仪对比青海北京河北湖北寝苫枕块是否否否丧杖是

23、是否否三日不举火是是是是三日而敛是否是否1、寝苫枕块礼记间传中记载:父母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译:为父母守丧,孝子要在倚墙搭起的茅棚里,睡在草甸上,枕着土块,睡时不能脱首绖和腰带。在这横向比较的其它地区中礼记间传中“寝苫枕块”的风俗已经不复存在,北京、河北等地的丧礼上,孝子已经可以在灵堂中支架一张床睡觉了,在湖北地区丧事上是可以回屋睡觉的。2、丧杖礼记问丧中记载:或问曰:“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故为父苴杖。苴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礼记中记载用于搀扶年长孝子病体的丧杖,现在除了青海和北京在延续使用以外,其他两个比较的地区已经是不复存在了。3、三日而殓礼记问丧:三日而敛

24、,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动尸举柩,哭踊无数。三日而殓的规矩,比较中青海和河北有所保留,但北京和湖北已经没有三日而殓的习俗了,简单对比近青海、北京、河北、湖北等地的现代丧葬礼仪,不难发现,青海在依照礼记而保留传统丧葬礼仪方面是最全面的。五、礼记与青海丧葬礼仪核心上文中已经提到了,礼记丧葬礼仪的核心,下面我们来与青海丧葬仪式核心进行比较。1、丧礼上对死者的服侍 青海丧礼上与礼记中记载的初丧礼以基本一致,都会为死者洗漱、更衣、招魂、守灵。2、丧礼上对死者的哀悼 青海在哀悼死者的礼仪方面,是最能表现出礼记礼仪的,不论是孝子 “寝苫枕块”的守灵,还是丧礼中“三日不举火”的习俗,都是对死者的哀悼。有别于现在

25、大多数地区把对死者的哀悼简化为,最单纯的哭丧。这一点上与礼记是一脉相承的。3、葬后与死者关系的延续在这一方面青海可以说是保留的相对完整的,前文提到在青海守孝是比较严肃的事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有人会去墓地守孝三年,家人三年不能有喜事、三年不能用油锅、三年不能贴红色对联等等。这些都是礼记中要求的,葬后与死者关系的延续。综上所述,青海丧葬礼仪的核心部分是与礼记丧葬礼仪的核心部分相符的,也有力的证明了青海丧葬礼仪,由礼记传承的关系。六、成因分析:1、青海汉族的构成:在青海,汉族并不是原生民族,而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迁移、贸易、战争和发配流放等方式来到青海的。也就是说,青海的汉族来自全国各地

26、。因此,在礼仪方面青海汉族通过融合与互补,更好的继承了传统礼仪。青海的汉族后裔,有相当一部分是封建社会发配流放过来的宗族,这些宗族家庭保留了最正统的礼仪礼教。成为青海汉族传统礼仪的主要参照,为青海当地汉族的礼仪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青海文化发展的滞后:在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传统的礼仪已经很难保存,青海,地处边远,信息闭塞。自明朝以来鲜有战乱,人民长期处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在某种意义上这也阻碍了外在因素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破坏,使得青海的文化发展滞后,同时也保留了青海地区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与原始性。3、青海地理位置的人文性格区域人文性格的形成,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人文性格是社会人文性格的一

27、种,依附于群体生活,是在群体生活中形成并在多数群体成员那里得到体现的性格特点。所以,它通常作为一种共同的东西隐藏在个人的深处,成为对人格起作用的深层力量。青海汉族群落,是中国大内陆最遥远的历史悠久的汉族群落,因为身处多民族地区,为了纪念自己民族的传统并与其他民族划定区别,青海汉族对自身传统礼仪的继承是十分重视的。七、结论1、青海丧葬礼仪与礼记考证的意义礼记昏义中记载: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丧礼是各种礼节中最隆重的礼节,也是最能反映礼仪水平的礼节。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礼仪水平是可以从丧礼上得到体现的。丧礼是对死亡的的尊重,是对生命的确认,是对家族的巩固

28、,也是对情感的歌颂。在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当今社会,我们可以看到礼记中的丧礼礼仪,在青海得到较完整的保留。不得不说这是一份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民俗学的观点来看,现在保留的风俗礼仪,远要比记载在文献资料上的珍贵很多。2、青海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反哺青海,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神秘、遥远而落后的地方。但恰恰是青海的遥远和落后,使得它把汉族的传统文化,如同青海雪山上常年不化的冰雪一样保存了起来。不仅仅是丧礼文化,在青海,传统文化依靠着青海汉族对自身文明共同的记忆和深切的怀念,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艰难的保存下来。 青海的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可以说,

29、以昆仑山为载体的昆仑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但如今的青海文化,正在被赋予新的内涵,新的使命和新的期待,正如“三江源”一样,将文化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延绵的江河湖海,将传统的闪烁火光凝结为璀璨的满天星辰。七、参考资料:1、文献部分(1990)北京的生育、婚嫁和丧葬习俗井石 (2005)寻访娘家:青海汉族来自全国各地西海都市报(1996)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青海民俗研究1996年01、02、03期强 卫 (2010) 我眼中的青海青海大学的演讲报告2010年4月8日2、书籍部分郑玄(汉)、孔颖达(唐):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7年戴圣(汉):礼记蓝天出版社,2008年扬天宇:礼记译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3年钱 玄 :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张树国:礼记点注,青岛出版社,2009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