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1.26KB ,
资源ID:55926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926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词类活用63399.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词类活用63399.docx

1、词类活用63399古汉语词类活用(古汉语通论十一)有些实词根据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改变基本功能,充当其它词类来使用,这就是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一)名词用作一般动词(1)“名+名”式,构成动宾关系。例如: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庄子德充符)(兀:通“刖”。王:高出。庸:普通人。)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三)(脯:把做成肉脯。)踵门而告文公。(孟子许行)(踵:脚后跟。代人身,“亲自到”的意思。)族秦者,秦也。(杜牧阿房宫赋)(族:使灭族。)且夫重刑者,非为罪人也。(韩非子六反)(罪:惩罚。)(2)“(状)+名+补”式,构成状中或动补关系。荆人欲

2、袭宋,使人先表澭水。(吕氏春秋察今)(表:做标记。)唐慧褒始舍于其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舍:筑房舍定居。)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乐:欣赏音乐。)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史记张仪列传)(境:接壤。)2、“名+代(之)”的形式,名词就用作动词。例如:1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公二年)2襄主(赵襄子)曰:“我取(壬)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终无已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3、名词前有能愿动词“足、可、能、欲”等修饰作状语的,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左右欲刃相如。(廉閵列传)荡

3、荡乎,民无能名焉!(孟子许行)(名:用语言形容。)(尧的恩德)多么广大呀,人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4、“副+名”,即名词受到副词的修饰时,就用作动词。例如:丘也与汝,皆梦也;予谓汝梦,亦梦也。(庄子齐物论)秦师遂东。(殽之战)(东:向东进军。)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冯婉贞)吉日,必朝服而朝。(论语乡党)泽不陂,川不梁。(国语周语中)(陂:修筑堤岸。)5、有“而”字连接的名词就用作动词。例如: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君其耳而未之目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不耕而食,不蚕而衣。6、位于“所”字后的名词用作动词。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所臣:)置人所罾鱼腹中

4、。(史记陈涉世家)7、构成主谓关系、处在谓语位置上的名词用作动词。以古非今者族己丑晦,公宫火。8、“名+者”式。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孟子梁惠王下)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二)名词的使动用法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性。(史记晋世家)(国:使立国。)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三)名词的意动用法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入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夷:把当作夷人;中国:把当作中国人。)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二、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象声

5、词用作动词(一)形容词用作动词1、“形容词+代词”,构成动宾结构。例如: 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对感到惊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稗类钞。冯婉贞)(远离我们) 2“能愿动词+形容词”,因为能愿动词常常用在动词前。例如: 王巷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使昭著)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史记。商君列传)(使强盛) 3“形容词+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动宾关系,例如: 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使端正)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诽谤) (二)数词用作动词,例如: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或二或三,即反复无常。) 人一能之,己百

6、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学习一百次)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孙子兵法军争) (统一) 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史记萧相国世家)(居第一位、居第二位。) (三)量词用如动词 例如: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殽之战) (有一拱粗了)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荀子劝学) (成羣地相处) (四)代词用如动词 例如: 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隋书杨伯丑传) (用“汝”来称呼他) 雅性护短,因以为嫌。尝众辱奇,或尔汝之,或指为小人。(北史儒林上陈奇传)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互相用“尔”用“汝”来称呼) (五)副词用如动词 (应归到形容词活用) 例如:

7、 贱段而甚邺伯也。(谷梁传郑伯克段于鄢)(说文:“甚,尤安乐也。”) (加重郑伯的过错。)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显学)(本义为标杆、标准;尔雅释器:“柲,柄也。”)(肯定;确定尧舜之道。) 书不能悉意。(司马迁报任安书)(说文采部:“悉,详尽也。”) (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既壮,羣牛日以老惫,凡事我都之。(马中锡中山狼传)(城邑;广雅释地:“都,聚也。”汇聚,聚集。) (都是我来干) (六)象声词用如动词 例如: 公嗾夫獒焉。(左传晋灵公不君) (向獒发出“嗾嗾”的指挥声) 出而哇之。(孟子陈仲子) (哇哇地吐) 砯(png)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使发出砯砯的响声)妇拍而呜之

8、。(林嗣环口技) (呜呜地哄着孩子入睡。) 三、 动词用如名词 一个动词用在另一个动词后面作宾语,充当前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对象,后一个动词用如名词。例如: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传鞍之战) (饮用的水)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曹刿论战) (埋伏的军队) 殚(da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出产的东西;收入的钱财) 四、 形容词用如名词 形容词在句中处于名词的位置,并且具有名词的语法特点,叫做形容词用如名词。形容词用如名词后,在句中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例如: (1)亲爱在离居。(曹植赠白马王彪) (亲爱的人) (2)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

9、夜雨疏风骤) (枝叶;花朵) (3)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左传。襄公三年)(德才兼优的人) (4)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墨子公翰) (少量的人; 众多的人) (5)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荀子劝学) (干燥的柴禾;潮湿的地方) (6)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固之社稷,功宜为王。(史 记陈涉世家)(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练习(一)什么是实词活用?实词活用主要有哪些类型?(二)指出下列句中的实词活用现象,并说明其原来的词性、活用后的词性及活用的标志。 1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许行) 2再火,令药熔。(梦溪笔谈活板) 3。驴不胜怒,蹄之。(

10、柳宗元黔之驴) 4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5陛下不能将兵。(史记淮阴侯列传) 6勇士人其大门,则无人门焉。(公羊传宣公六年) 7不足生于不农。(鼌错论贵粟疏) 8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王安石游褒挥山记) 9庚午,围宋,门于桐门。(左传。襄公十年) 10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苏轼孤山二咏引言) 11从左右。皆肘之。(左传鞍之战) 12请句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 (国语句践栖会稽) 13决荣泽而水大梁。(战国策魏策三) 14魏氏不敢东。(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15匈奴遣兵击之,不胜,益以为神而远之。(汉书张骞传) 16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11、(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7妻妾遂共货刺客,伺醉而杀之。(颜氏家训。治家篇) 18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吕氏春秋奇鬼) 19善者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右。(韩非子。东郭牙中门而立) 20车甲弢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史记乐书)21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实词活用现象,并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经注三峡) 2日与子弟角,无不胜。(聊斋志异。促织)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6以为李陵素舆士大夫

12、绝甘分少、能得人死力。(司马迁报任安书) 7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惠子相梁) 8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吕氏春秋去私) 四、阅读古注文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把有实词活用现象的句子抄录下来,并分别说明活用的实词是哪种类型的活用及其在句中的意义。五、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人见立有闲公 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 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 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二节 名词动词作状语 一、 名词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前面

13、,对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叫做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有普通名词作状语和“岁”、“月”、“日”作状语两种情况。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普通名词作状语有如下几种情况: 1表示比喻,有“像似的(一样)”的意思。例如: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兵法谋攻) (蚁附之:像蚂蚁一禄 附着在城墙上爬墙攻城。)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上) (天下人民像 云彩一样汇集起来,像声音的回声一样呼应,背着粮食像影子那样相 随从。) 2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有“用”的意思。理解时,可以在名词前面加一个隐藏的关系词“以”。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愚公移山)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14、柳宗元黔之驴)“箕畚运”:用箕畚运。“船载”:用船装载。 3表示对人的态度,有“像对待那样”的意思。例如: 虏使其民。(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虏使其民”:把它的人民像对待俘虏那样来使用。“客待之”:像对待客人那样对待他。 4表示行为的根据,有“按照”、“根据”的意思。例如: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按照军法都应斩首。“功宜为王”:按照功劳应该立为王。 5.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例如: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张)苍任人为中候,大为奸利。上以让苍,苍遂病免。(史记

15、。张丞 相列传)“病免”:殴病免职。“遂病免”:就借口因病去职。 6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五月辛丑”:五月辛丑日。时间名词作状语可以用在主语的前面。“晨而求见”:清晨就求见孟尝君。 7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含有“在(地方)”的意思。例如: 黎丘之鬼劾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吕氏春秋奇鬼) 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道苦之”:在路上折磨他。“廷说诸侯之王”:在朝廷上游说诸侯王。 名词作状语,古文中比较常见,其中有的已凝固成双音词或成语,保存在现代汉语裹。如“席卷”、“鸟瞰”、

16、“瓜分”、“鲸吞”、“蜂拥”、“响应”、“蚕食”、“土崩瓦解”、“星罗棋布”、“耳闻目睹”、“道听途说”、“风驰电掣”、“豕突狼奔”、“风起云涌”、“狼吞虎咽”等。 (二)“岁”、“月”、“日”作状语 1“岁”、“月”、“日”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的频数、时间的经常性和连续性,含有“岁岁”、“月月”、“日日”的意思。例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今有人日攘(rang)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岁更刀”、“月更刀”:每年换一把刀子、每月换一把刀子。“日攘”、“月攘”:每日偷

17、、每月偷。 2“日”放在形容词或表示性质变化的动词前面,表示情况逐渐发展。意思是:“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例如: 事日急,诸公莫敢复明言于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日急”:一天比一天紧迫。“日稀”:一天天地稀少。 3“日”用在句首主语前面,表示“往日”、“当初”的意思,用来追溯过去。例如: 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左传昭公七年) (往日晋平公认为那个公孙段是能担当人事的人,把州地的田地赏赐 给了他。)日起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往日我(韩起)请求得到那只玉环,可是您不讲义气,我也没敢再提那件事。】 (三)

18、名词状语的辨别。 名词作状语和名词作主语,都用在谓语前面。如果分辨不清楚,就会引起误解。例如: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例(21)中,“人”作立”的状语,正确的译法为:有一只狼挡住去路,像人似地站着啼叫。如果把“人”字看作主语,就会译为:有一只狼挡住了去路,一个人站在那里啼哭。造就错了。那么,应该怎样辨别名词是状语还是主语呢?可以从如下两方面来辨别: 1根据意义来辨别。一个名词,如果是谓语陈述的对象,那么,这个名词就是主语;如果不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而是表示动作变化的情状、方式、时间、处所等,那么,这个名词就是状语。 2。从名词和谓语的位置距离来辨别。如果谓语前面有两个名词或名词性

19、词组,除了表示追溯过去的时间名词“日”外,靠近谓语的那个名词用作状语。例如: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 传) (老人儿啼:老年人像孩子那样啼哭。)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 (徇:示众。) 二、 动词作状语 动词或动词词组用在动词谓语前面,对动词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状态、时间等,叫做动词作状语。 (一)动词作状语的形式 1直接用在动词谓语前面。例如: 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 奴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表示“得”的状态) 良闸曰:“大王来何操?”(史记鸿Lr宴) (表示“操”的

20、时间)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表示“寄”的时间)2用连词“而”或“以”把动词状语和动词谓语连接起来。例如: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晋灵公不君) (表示“寐”的方式) 箕踞以骂。(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表示“骂”的特点) 触槐而死。(左传。晋灵公不君) (表示“死”的方式)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表示“行”的方式) 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杨恽报孙会宗书) (国君至尊、父母至亲,给他们服丧的时候,有三年就到头了。) (表示服丧的时间) (二)动词作状语和连动式的区别。 动词(或动宾词组)作状语,在形式上和连动式

21、一样。要想把二者区别开,只有从意义上来辨别。 1连动式表示的是一先一后的动作,动作不分主次。例如: 公入而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动词作状语,是修饰动词谓语的,动作有主有次(谓语为主,状语为次)而无先后。例如: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表示“王”的策略手段) 练习一、什么是名词作状语?什么是动词作状语?二、指出下列句中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其所表示的意义。 1.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2.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3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4其后秦稍蚕食魏。(

22、史记魏公子列传) 5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师事之。(史记田单列传) 6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7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国语晋语一) 8吾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9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国语句践栖会稽)第三节 几种特殊动宾关系 一般来说,动词和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例如: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魏安厘王使将军晋鄙救赵。”在“救赵”中,宾语“赵”是动词“救”的支西对象。这种情况好理解。在有些情况下,宾语不是动词支配的对象,动词和宾语问的关系比较特殊,叫做特殊动宾关系。 一、使动用法 句中作谓语的动词(包括用如动词的形容词、名词等)和宾语不是一般的支

23、配关系,而是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一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叫做使动用法。简单地说,就是主语使宾语动。使动用法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使动用法三个方面。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发出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而王语并不发出这个动作,叫做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带宾语。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但当它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中时就能带宾语了。例如: 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陪邻:增加郝国的土 地。) 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孟子公孙丑下) 将尉醉,广故数(shu)言欲亡,忿恚(hu )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史记。陈涉世家)(“亡郑”:使

24、郑国灭亡。“反予”:把我召回。“忿恚尉”:使将尉恼怒。) (2)不带宾语。有时候,不及物动词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是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仍是使动用法。例如: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来”:使之来。“走”:使之逃跑。)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比较常见,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 1)带宾语。例如: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晋灵公不君)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鸿门宴)(“饮赵盾酒”:让赵盾饮酒。“食之,见其二子焉”

25、:让他吃,让两个儿子来拜见他。“从百余骑”:让一百多骑兵跟随着。) (2)不带宾语。例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清稗类钞冯婉贞)(“食以草具”:让他吃蔬菜。“弗失”:不要让他们跑了。) 3动词使动用法的译法 (1)译成兼语式。如:“忿恚尉”:使将尉恼怒。 (2)换一个适当的动词来翻译。如:“忿恚尉”:触怒将尉。 (二)形容饲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叫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带宾语。例如: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适卫) 工欲善其事,必

26、先利其器。(论语。子贡问为仁) (工:工匠。)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富之”:让他们富裕起来。“善其事”、“利其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斧凿之类器械磨得锋利。“尊长安君之位”:使长安君的地位很尊贵。) 2不带宾语。有时,形容词用如动词后没有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仍然是使动用法。例如: (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适卫) (既富矣:使他 们富裕起来以后。)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韩非子说林下) (如果鼻子刻得大了,还可以使它小一些;如果小了,就不能使它变大了。如果眼睛刻得小了,还可以使它大一些;如果大了,就不能使它变小了。

27、)(三)名词的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如动词的情况比较普遍,但用如使动的情况却比较罕见。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充当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叫做名词的使动用法。 1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鲁欲将吴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将吴起”:任用吴起为将。“国异姓”:使异姓立国。) 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向某个方位行动。例如: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经小雅信南山)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南东其亩”:使田垄朝南或朝束走向。“东苏子”:让苏代到东方去。 名词的使

28、动用法中,也有宾语省略的情况。例如: 得其地,不可郡县也。(汉书严助传)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新序。节士) (“不可郡县”:不能把它变成自己的郡县。“不得而臣”、“不得而友”:不能使他称臣、不能使他成为朋友。) 先秦时代,使动用法和兼语式同时存在。例如: (23)富而使人分之。(庄子。天地)“使人分”:让人分。 使动用法和兼语式比较起来,兼语式表达意义更为明确完善。因此,汉代后,使动用法逐渐被兼语式所取代了。 二、意动用法 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怎么样,或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什么,叫做意动用法。简单地说,就是主语认为宾语动。 (一)形容词的意勖用法。把形容词放在及物动词的位置上,让它带上宾语,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形容词谓语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叫做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带宾语。例如: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小国寡民) (认为自己的食物是美味的,认为自己的服装是漂亮的,认为自己的居住环境是安适的,认为自己的风俗是有乐趣的。) 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礼记大同)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史记李将军列传)(“贤勇知”: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人。“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认为跟从李广快乐而跟从程不识太苦。) 2不带宾语。例如: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庄子秋水) (从超然于物外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