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6.05KB ,
资源ID:55921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921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docx

1、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也有人称之为表达技术),能够从抒情方式、修辞方式、描述手法等三个方面入手。一、抒情方式一、直抒胸臆:表达诗人面对人、事、物所产生的富有哲理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如此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眼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路。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了喜爱菊花的缘故,抒发了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歌颂和赞美之情。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前人,后不见

2、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忿、失意和苦闷之情。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融合):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当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情感。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尽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之情悠悠无尽,随水长流,滔滔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想念。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前两句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景

3、景色的描述,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唐朝李华的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写出了诗人对时期的感慨。3、用典抒情:有效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令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昔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昔时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

4、刘裕,挖苦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如姜夔的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旧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照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如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中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来表达远离故土、异乡为官、前途渺茫的无数重的恨。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令人愁。”诗人把历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路,抒发了忧

5、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悠远。4、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谕当朝。如刘禹锡的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址为题,描述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惊心动魄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穷感慨。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点,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播的独特感受,道出了包括的真理,也确实是立身品格高洁的

6、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又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本诗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了人材被埋没的感慨。六、托物寓理:前人写哲理诗往往不是直言其理,而是借助形象表达哲理。宋朝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彷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抒写的是有关念书的意义和乐趣。通篇借“方塘”见意,把人的大脑比喻“方塘”,把大脑中的知识比作“天光云影”,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维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知识。再如苏轼的题西林

7、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包括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学道理。二、修辞方式一、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点、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刘禹锡的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二、借代:借用相关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包括用部份代替全部,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点代替人和事物。运用借代的修辞方式使语言更精练,更含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顶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别离代替

8、叶和花,“肥”和“瘦”别离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谢。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可惜之情。3、对偶(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上看,语言精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而含蓄。【能够高度归纳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炼集中。 2.能够增强节拍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琅琅上口,便于经历和背诵。】 如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从篇章结构上看,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 “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漠而深远,“萧萧”的落叶声

9、对“滔滔”的水势,更令人感觉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那个地址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4、比拟:把物看成人来描述叫拟人,把人看成物来描述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述的人事物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的作用。如林逋的山园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这一联采纳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以后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了极点。又如刘攽的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述,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

10、,和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五、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点、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修辞方式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述,把诗人对祖国的酷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和对遗民蒙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

11、城。”“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宏伟气势。六、对照(对照)。运用对照(对照),能够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情感区别得加倍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的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而鲜明的对照,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公共的深切同情。又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述旧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述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照,使读者感受专门深切,其中包括着诗人深沉的历史试探。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观点说出

12、。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先启后;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阿鲁威的元曲小令蟾宫曲:“问人世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此小令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分层次表达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八、反问:用反问的形式表达确信的意思,用来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情感。如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江东门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利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的必然。九、互文:即古代诗文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相互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样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幸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利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大体相

13、同的短语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能够互释。如此能够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屈原的涉江:“忠没必要用兮,贤没必要以。”其中的“用”和“以”处于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确实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这种互文是容易明白得和把握的。B、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需用简练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硕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显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成效。明白得这种互文时,必需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适应上

14、称之为“互文见义”。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10、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纳隐语、双关的修辞方式。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这是一首较为闻名的描述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写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倾心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想念情怀。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

15、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经常使用的手法。之前两句诗意看,可能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得含蓄, “却是无晴胜有情”。三、描述手法一、叠词:叠词作用(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2)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

16、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滔滔来。”(杜甫登高)二、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发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述青山围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周密封锁、重重阻隔当中。象征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3、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发所咏之辞。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午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4、衬托:指的是以乙衬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加倍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

17、周郎赤壁。”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好汉”,最后才集中写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腹地位,这是正衬。写周瑜妻子的漂亮,突出诗人难过痛楚的心情,这是反衬。正衬有以乐景衬乐情,以哀景衬哀情,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三四句形象鲜明地衬托出汪伦对诗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情感,是正衬中的以乐景衬乐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不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此诗写于杜甫在饱经历乱以后,暂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个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悦

18、安宁的。全诗通篇写景,景色浓丽而美好,转达出作者愉悦欣喜之情,这也是正衬中的以乐景衬乐情。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水池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之情,一样是正衬中的以乐景衬乐情。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异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此刻突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这确实是正衬中的以哀景衬哀情。余靖的山馆:“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这两句诗为咱们刻画了一幅凄清冷落的

19、画面,表达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也是正衬中的以哀景衬哀情;反衬有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加倍突出了春涧的寂静,这是以动衬静,以声衬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里“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声衬寂的典范。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孤单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诗一二句写了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宫中鲜花盛开,正是春天来了。三四句写几个白头宫女,闲坐着回忆玄宗时

20、候的旧事,可见这几个宫女是玄宗时候的宫女,此刻已经年华老去。抒写了宫女一生凄凉、哀怨的情怀,寄托了诗人对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所表现的是凄凉哀婉的心情,却着意描述“宫花红”,这是在以乐景衬哀情,如此反衬,使情之哀加倍浓重。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不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如此,咱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那个地址的“哀”景,是用来反衬将士豪情的,这确实是以哀景衬乐情。五、动静: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述和静

21、态描述,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属于衬托手法,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后者如戴叔伦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洁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顽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六、气氛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述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成效。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俯仰所见所闻,连续显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萧杀气氛。如汉乐

22、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鱼戏莲叶东”四句的渲染描述,使得全诗生动活泼,音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又如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春早水池处处蛙。有约不来留宿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穷,沾襟比散丝。”诗中的“微雨”“暮钟”“漠漠”“冥冥”“浦树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的伤感气氛。色彩渲染:如杜甫

23、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无拘无束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能够转达出愉快的情感,也能够反衬出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的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而这是为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色彩的敞亮度来追思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

24、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照有寒有暖,鲜明而和谐,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上,在清澈见底的水池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何等绚丽的画面!何等富于童趣和生活力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眼前。7、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确信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纳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转变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

25、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又如赵希璐的次萧冰崖梅花韵:“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假设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诗中三四句忽发奇想:若是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花呢?但是,牡丹毕竟可不能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先抑,只有不染纤尘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受到人们的青睐。八、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精练的墨色线条来勾画画面,赋形写意,不事衬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确实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述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

26、练明快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落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这四句诗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形容词等加以修饰点缀,用的确实是白描手法。又如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人的深刻主题,用的也是白描手法。九、虚实: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相互映衬,交织在一路,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迷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27、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离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假想,是虚写,着意刻画词人孤独孤单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恋恋不舍。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述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一望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成效。又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疆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博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梦中成功的虚幻之景与醒来的白发觉实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体味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伤。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打扮,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也是虚幻之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