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9.09KB ,
资源ID:55765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765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研究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研究总结.docx

1、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研究总结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生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研究总结篇一:开题报告-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要在各科教学中精心设计,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历史重任

2、。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忽视情意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负担过重,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匮乏,极大妨碍了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质疑。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生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路子,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无论是创新还是动手操作都是现有教育中忽视了的或者说不太重视的两个方面。教育在“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创新

3、离不开动手操作,另一方面动手操作中也会滋生出创新的成份。数学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人格的发展。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探索其规律为同类研究实践与理论依据。其意义是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和课题的界定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知识经

4、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教育,只有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才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给予高度重视;才会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的人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的:“人们对讨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德国心理学家思斯特卡尔西在人论一书中论证了这样一个命题:“人性本不是一种实体性的东西,而是人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无限的创造性活动。”我们所有的人都具

5、有惊人的创造力,所以,我们的教育就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 更需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他们去发现新的知识。按社会教育学的观点来看,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人逐渐以生物实体转化为社会实体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使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创造教育,才能使人由一定水平的社会实体转化为更高水平的社会实体,使人走向自我的完善。 创造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创造和创新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现在所提的创造教育或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或创造能力,可以视为同义语。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

6、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良好思维品质,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有两个显著标志:其一,思维产物是新颖的,有价值的;其二,思维过程也是新颖的。对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发现或许是人们久已熟知的,所创造的产物并无社会价值,但对其自身来说,也许是某种新东西的发现或发明,对其智力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有价值的,其思维过过程是创造性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22岁的学生正是处于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培养期,初中生正好处于这个年龄段,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质疑探索,让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再

7、发现者”;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完整过程,形成较完整的创造性思维结构,能创造性地解决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 三实验与研究的原则 1普遍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普遍性。 2层次性原则,即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考虑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 4基础性原则,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认知识的传承。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深厚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的。 5活动

8、性原则,即要注重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6激励性原则,即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孩子的创新往往源于兴趣、爱好,源于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诱导和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 构建培养学生创

9、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以人为本,实践创新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五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解决如何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创造思维能力培养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探究其规律为同类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提高学生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促进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的规律和方法 2在实践中验证和发

10、展,完善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培养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探索各种途径,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去创造,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4探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5在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非常规解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总结出一套适合创新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创世纪人才的教学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搜集有关资料,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形势的要求为方向,探索评价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方法,迅速摸清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 2、行

11、动研究法:尝试用多种手段探索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3、经验总结法:总结在实验中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并在研究中收集资料便于今后总结解题。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总结经验,逐步扩展,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八研究措施 1,实验前评估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 2,在每周两节教研活动时抽出时间进行研究,每次一位教师进行专题发言。 3,利用每位教师定期举行的研讨课,进行交流探讨。 4,实验后进行全阶段的效果测评与成果总结。 九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课题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研究专长,为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

12、,在小学数学教研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经验。 参与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均为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多数成员在省、市、区获得优课一等奖,撰写论文在全国、省、市、区发表,他们积极进取,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是一个结构合理,具有较为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科研集体。 课题组成员来自全区8所学校,随着实验的展开,还将扩展到全区更多小学,这将为课题材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 十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XX年1月XX年10月 收集有关理论资料。 成立课题研究组,论证课题可行性,提出具体的研究方法。学习有关理论,为实验提供依据和指导,制定研究计划。 2、实验阶段:

13、XX年11月XX年9月 实验点展开实验,对教学模式进行尝试。 参与课堂教学试验的教师每学期举行研讨课。 课题组进行综合研讨和评价,以点带面,扩展全区多所学校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控进程,收集积累资料,学年末作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XX年10月XX年9月 学生典型总结,课题目标与效果全面总结,课题组根据以上的总结和分析材料,写出综合性的实验报告,汇编实践与体会论文集及案例集等,进行结题评审。 十一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负责人:李济元 王 涤 张桂明 袁爱均 子课题负责人:张 华 陈建芳 杨谷萍 陈洁淳 成海滨 陆建霞 祁志华 周 淼 顾 娟 葛美娟 开题论证 该课题针对小学数学传

14、统教学忽视知识发生过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和创新意识淡薄的弊端,着重探索适和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的教学模式。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重大的实际意义。 开课报告对课题的认识,研究的内容以及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措施,研究的步骤等都作出了比较细致规范的阐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建议课题组进一部加强学习,突出重点。在实施中研究内容及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篇二: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内容提要: 构建民族创新体系,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

15、主义新人,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课题就是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初步的创新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出创新教育课堂模式,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找到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为可行模式。 报告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 四、研究的过程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有关理论研究 3、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模式 4、进行创新教育模式实验

16、 5、对实验班创新教育效果调查分析 6、总结,形成一批创新教育论文,学术成果。 五、研究的方法 六、结论与思考 七、参考与附录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要素质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有很多教师用“注入式”教学,采用“题海战术”,多讲多练,学生缺少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课堂教学高负担,低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这些现象普遍存在。绝大部分教师不愿改革

17、课堂教学模式,钟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针对以上情况,特提出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的意义 构建民族创新体系,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初步的创新能力。 三、研究的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等。(何小民、贾献剑)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模式研究。(徐有根、周旭) 3、当今小学数学

18、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并进行研究。 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的研究。(朱丽凤、朱巧萍)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实践效果研究。 四、研究的过程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开展好我校的义乌市级重点课题小学数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四月份课题组对学校的创新教育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分析。情况如下: 一、对10位数学教师进行了三个问题的调查。分别是 (1)你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指的是什么? (2)你认为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 (3)你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过你自己所认为的创新教育吗?运用的次数多吗? 要求被测者如实回答以上三个问题。对创新

19、教育学校没有组 织教师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此问卷可真实反映出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占20%。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培养创造力的占20%。认为学生能积极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占30%。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具有动手、动脑、动口能力,这就是创新教育的占20%。认为引导小学生对已知领域通过自己的探索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的占10%。 分析:从答卷的情况来看,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把平时要求学生掌握的双基就当作创新教育,也有的把一般的常规能力要求当作创新

20、教育。只有10%的教师认为教师要创设知识情景(背景知识),运用教具或适当提示指导,再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也就是前人、数学家和科学家已经发现或证明的数学客观规律让学生再次去发现,去重演人类发现知识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发现(再创造),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加强,创造力得到发展,逐步养成数学家或科学家的创新思维,由学会到会学。因此,要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关键问题是使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创新教育理论修养,对创新教育认识要逐步到位,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研究。 第二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课堂中抓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占10%。认为让学生主动参与,创设民主氛围的占20%。认为让学生主动探索、尝

21、试,做到面向全体的占30%。认为给学生一些学具操作,给予一定的提示就是落实创新教育的占10%。认为在课堂上多练,使学生达到灵运用的占10%。以内容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注重学法指导的占10%。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就是落实创新教育的占10%。 分析:正因为教师们没有真正把握创新教育的内涵,因此在课堂上也无法真正落实创新教育。但部分教师已注意到了创新教育的部分内涵如:创设民主氛围,让学生主动探索,尝试教学,重视学法的指导等,但都不是很系统。因此,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创新教育,首要的还是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先搞清什么是创新教育,再来谈如何落实。 第三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

22、:很少用占50%,经常用占50%。 分析:教师们对创新教育的热情不是很高,尽管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创新教育不是那么正确,但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创新教育自己也不太会去运用。一方面可能是教师的自身能力有限,一般的课堂教学已经让他们满负荷的运转,无法再去探索新的教法。另一方面是如今的小学教师实在太忙,尤其是农村小学,每个教师每天要上4至5节课,每天同样要备这么多的课,还有大量的其它工作。因此,即使有此能力的教师,也没有这样的时间,每天的课只是匆忙应付,很难去实施教学改革,当然也不会去什么创新教育。何况实施教学改革从学生的试卷测试成绩来看,不一定能比得过其它应试教育,因此,教师更难以去看远期效应。 从教师这一

23、头来看,要实施创新教育实验,关键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解放思想。这也是本课题组近期要做的一项较为紧迫的工作。 二、随机抽了三、四、五年级的六个班的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用了以下7个问题: 在你满意的答案后打,也可在横线上写上不同答案。 1、 你认为你自己具有创新能力吗? 有() 没有() 2、 一般的数学课是不是老师把数学知识讲得很清楚? 是() 不是()3、 你是不是想老师不要把数学知识讲得很清楚,而是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自己发现、学 会数学知识? 想 () 不想() 4、 你平时会提出与课本中的例题的解法或者是老师的解法所不同的解法,或者提出不同 的想法吗

24、? 有 () 没有() 5、 平时大多数课中,你思考、练习的时间多,还是老师讲课用的时间多? 你用得多()老师用得多() 6、 你对数学课感兴趣吗? 感兴趣() 不感兴趣() 7、 你平时会向老师主动提问吗? 会()不会()第一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有的占%,认为没有的占25%,认为自己有点创新能力的占%。 分析:学生对“创新”这两个字不理解,也说明了教师平时也没有渗透什么是“创新”,很少对学生进行创新的启蒙教育。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自信心不足。 第二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如下:认为是的占75%,不是的占%,认为比较清楚的占%。 分析:学生仅仅满足听得懂,他们认为自己听得懂就是教师讲得清楚,听不

25、懂就是教师讲不清楚。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出大部分教师有“嚼烂了再喂给学生”之嫌,把数学知识讲得非常清楚,怕学生不懂,很少给学生探索。 第三个问题的答卷情况:想的占65%,不想的占%,有时想的占18. 33%。 分析:大部分学生要求教师不要讲得太清楚,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学会数学知识。从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有自己去学的欲望,希望教师是个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而不太喜欢老师是个喋喋不休的灌输者。 第四个问题的答卷情况:有的占%,没有的占%,有时有的占30%。 分析:确有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经常会想出不同的解法,尝试一题多解。但也部分学生从来没有,除非教师硬性要求,从不会主动去尝试。

26、也有部分同学有时会有不同的想法,但不敢提出来。从中可以看出有部分教师不善于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划一思想较为严重,把学生硬往例题的解法上拉,阻碍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求异是创新的火花。 第五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学生用得多占45%,老师用得多的占%,有时老师用得多,有时自己用多的占 %。 分析:本项数据不一定正确,没有经过严格的测量。但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在上课时讲得很多,占用时间的比例过大,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时间较少,有把课堂作业留作课外作业的情况。 第六个问题的答卷情况:对数学感兴趣的占%,不感兴趣的占5%,有点兴趣的占%。 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但不一定是真正感兴趣,有的

27、学生辅助说明了“因为数学知识很重要”,从中也可看出强迫成份,有明显的压力。也从中反映出部分教师不太讲究课堂教学艺术,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七个问题的答卷情况:会的占40%,不会(从来不会)占26. 67%,有时会的占%。 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非常弱,这是学生创新的致命弱点。也可从侧面发现老师平时不善于启发学生,不善于培养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也可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民主性不强,压抑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从以上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作为创新教育实验学校其基础还是很薄弱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开展创新教育研究,进行创新教育实验,收效一定是明显的。 2、小学数学课堂

28、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有关理论研究 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和创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对创新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提出初步的意见。 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教育作为一个教育体系,创新意识是先导,是第一位的东西。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力,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出创新激情。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以“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自己的课题,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鼓舞和推动下,他才投入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创新激情,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培养的方式方法很多。例如,质疑是创新

29、的基础,以此来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意识。、教师创设条件,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师示范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尝试质疑,教师适当引导。、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质疑水平。 第二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生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生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这种创新性思维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

30、结构关键,创新教育的成功与否是创新教育思维中的具体化,是着 篇三: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杨凌高新小学 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数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科目,它是承担着培养学生人人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表述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改革指导了方向。如何走进新课程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尤其是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才能走出数学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圈子,这个问题对于我校来说特别重要。我校位于高新区,周边是农村,学生来源多数是农家子女,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较低,人们按一定传统方式生活,这些客观条件都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不利影响。加上传统的原因“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考,学生背”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被动学习,不会学习,教学效率低,效果差,课业负担重,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发展。因此,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唯其如此,才能适应课题改革的需要,学生的素质才能全面提高。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把实验研究的突破定位在课堂教学上,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