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9 ,大小:66KB ,
资源ID:55724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724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优选.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优选.docx

1、预防医学试题及答案#优选预防医学一、A1型题1目前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A 接触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B 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C 全社会的人群D 接触职业致病因素的人群E 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2学习预防医学应当树立的正确观点是A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B 治疗为主,预防为辅C 治疗为主D 预防为主E 治疗与预防相结合3以下哪个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A 社会经济状况B 医疗卫生设施 C 环境因素D 遗传因素E 以上都是4下列哪项属于肿瘤一级预防措施A 早期筛检B 戒烟C 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后进行体检D 及时切除肿瘤E 术后化疗5三级预防措施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指A 病因学预防B “三早”预防C 潜伏

2、期预防D 临床期预防E 病残康复6WHO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时间是A 1945年B 1977年C 1990年D 2000年E 2005年7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 生物遗传B 环境C 经济发展状况D 医疗卫生服务E 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8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的A 大气圈B 水圈C 土壤圈D 生物圈E 以上都是9. 次生环境是指A 天然形成的环境B 某些元素分布不均所造成的环境C 人类活动(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D 无生物生存的环境E 无人类活动的环境10生物圈的构成是A 大气圈 B 水圈C 岩石土壤圈D 部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土壤圈E 全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土壤圈11生态

3、系统是指A 生物群落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B 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种复杂系统工程 C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统一关系D 物质、能量和信息连续流动的系统E 动、植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种复杂关系12生物间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主要是通过A 新陈代谢 B 食物链 C 生物转化 D 生物化学作用 E 生物浓集13由污染源直接排人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 称为A 一次污染B 二次污染C 一次污染物D 二次污染物E 以上都不对14低浓度环境污染物长期作用机体,对健康的影响可表现为A 生长发育迟缓B 生理生化功能变化C 机体抵抗力下降D 常见

4、病发病率增高E 以上都包括15由污染源直接排人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与环境因素发生作用,改变了理化性状, 称A 一次污染B 二次污染 C 一次污染物D 二次污染物E 以上都不对16下列属于大气自净作用的是A 被植物吸收B 污染物进入大气环流C 降落到地面又被风吹起再次进人大气D 转变成二次污染物E 污染物上升至平流层17根据研究资料估计,人类肿瘤主要与A 病毒因素有关B 放射性因素有关C 化学因素有关D 物理因素有关E 遗传因素有关18以下哪个不是环境污染的特点A 广泛性B 长期性C 多样性D 复杂性E 不可预见性19低浓度环境污染物长期作用不能引起A 生长发育的变化B 抵抗力降低C 死亡率增

5、加D 感染暴发流行E 生理生化功能改变20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是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一氧化碳D 二硫化碳E 氯化氢21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A 慢性砷中毒B 慢性镉中毒C 慢性铅中毒D 慢性硒中毒E 以上都不是22痛痛病的发病原因是A 慢性砷中毒B 慢性镉中毒C 慢性铅中毒D 慢性硒中毒E 以上都不是23臭氧层破坏使人类何种疾病发病增加A 白血病B 皮肤癌C 登革热D 骨质疏松E 以上都不是24生态系统中对环境物质的转移与蓄积有重要作用的是A 生态平衡B 生物富集C 食物链D 新陈代谢E 生物放大25自净作用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是A 生物净化过程B 微生物净化过程C 物理净化过程D 物理

6、化学净化过程E 化学净化过程26危险度评价指A 危害鉴定B 暴露评定C 剂量-反应关系评定D 危险度特征分析E 以上都是27要从根本解决环境问题,必须A 转变人类发展模式B 使用清洁能源C 实施清洁生产D 实施文明消费E 以上都是28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A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接触了化学物质B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C 工人接触了有毒物质引起的机体病理改变D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E 能引起职业病的化学物质29当生产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超过一定范围时,其主要特异性危害作用是A 职业病B 厂矿多发病C 职业征候D 职业性肿瘤E 以上都不是30

7、职业病从广义上是指A 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B 劳动过程中有害因素引起的人体外表改变C 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患病率增高D 有害因素的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劳动者造成特定的功能性改变E 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作用持续一定时间后,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病理改变31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正确说法是A 是职业病的代名词 B 是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C 与职业性有害因素有直接因果关系 D 控制职业因素可降低发病E 职业因素是发病的唯一原因 32下列关于健康监护论述错误的是A 通过健康监护评价劳动条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B 通过各种健康检查和分析掌握职工健康状况C 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的重要手段D 就业

8、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之一E 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健康损害,以便采取预防措施33作业人员定期健康检查属于哪一项预防A 初始级预防 B 第一级预防 C 第二级预防D 第三级预防 E 全不对34下列关于“三同时”论述错误的是A 是对新建、扩建、改建企业项目进行的卫生监督要求B 是指劳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C 是预防性卫生监督内容D 目的在于保证投产后劳动环境符合卫生标准要求E 具有法律效力35毒物在全身分布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毒物的A 物理性状B 在体内的溶解度C 通过细胞膜的能力及与体内个组织的亲和力D 进入量的多少和化学性状E 理化特性36经呼吸道吸收的

9、毒物,急性中毒时,必须立即脱离中毒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其主要意义在于A 及时吸入新鲜空气,改善通气功能B 促使毒物从肺部排出C 阻止毒物继续吸收D 停止毒物继续吸收并促使其从肺部排出E 加速解毒过程37职业病诊断的前提A 职业史 B 劳动卫生条件 C 临床表现 D 实验室检查 E 症状与体征38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A 亚硝酸钠B 依地酸二钠钙C 阿托品D 美蓝E 二巯基丙磺酸钠 39在轻度铅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A 铅麻痹 B 铅脑病C 血铅增高D 尿AIA增高E 腹绞痛40铅对血液系统的损害A 贫血B 白血病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E 出血41在生产条件下

10、,金属汞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A 粉尘B 烟C 蒸气D 雾E 以上都不是42汞慢性中毒的“三个症候群”指 A 神衰综合征、震颤、口腔炎 B 易兴奋、震颤、口腔炎C 汞线、易兴奋、震颤 D 汞线、神衰综合征、震颤 E 汞线、震颤、口腔炎43驱汞首选药A EDTA B DTPA C BAL D 二巯基丙磺酸钠 E 以上都不对44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作用特点是A 对眼睛和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作用B 对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C 对皮肤的损伤作用D 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胸闷等E 对肺脏产生刺激作用,引起肺水肿45在临床上,化学性肺水肿主要分为哪几期A 急性期、慢性期、肺水肿期B 刺激期、肺水肿期、恢复

11、期C 潜伏期、肺水胂期、痊愈期D 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痊愈期E 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46抢救刺激性气体中毒的病人,关键在于A 及时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B 迅速离开现场,终止毒物接触C 用弱酸或弱碱中和清洗皮肤粘膜D 积极预防和治疗肺水肿E 立即给氧47化学性肺水肿的治疗原则是A 绝对安静休息B 抗感染C 通气、利水D 气管切开E 对症治疗48何种毒物中毒时,机体动脉血氧分压正常,但不能被组织利用A 硫化氢 B 甲烷 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E 甲烷49何种有机溶剂可引起继发性白血病A 苯 B 甲苯 C 二甲苯 D 三硝基甲苯E 二硫化碳 50慢性苯中毒主要受损害的是A

12、末梢神经 B 造血系统 C 呼吸系统 D 中枢神经系统 E 消化系统51在生产性中毒中,有机磷农药主要进入途径为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呼吸道和消化道D 皮肤 E 皮肤、消化道以及呼吸道5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哪三种A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水肿、瞳孔缩小B 全身紧束感、胸部压迫感、肌束震颤C 消化系统症状、眼睛的症状、呼吸道症状D 毒蕈碱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烟碱样症状E 呼吸肌麻痹、抽搐、昏迷5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分型为A 急性、慢性、迟发性中毒综合征B 毒蕈碱样、烟碱样、中枢神经系纹症状C 急性、亚急性、慢性D 急性、慢性、皮肤损害E 急性、慢性和致敏作用54有机

13、磷农药中毒常用的解毒剂有哪二种A 胆碱酯酶复能剂、氯磷定B 胆碱酯酶复能剂、解磷定C 胆碱酯酶复能剂、阿托品D 胆碱酯酶复能剂、美蓝E 阿托品、依地酸二钠钙 55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首选复能剂为A 氯磷定B 解磷定C 双复磷D 苯克磷E 双解磷56下列哪个不是法定尘肺A 矽肺 B 石棉肺 C 棉尘肺 D 煤肺 E 云母尘肺57同样浓度和分散度的下列粉尘,何者致纤维化能力最强A 煤尘B 水泥尘C 石英尘D 滑石尘E 云母尘58尘肺是一种A 肺部疾病B 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C 纤维化疾病D 粉尘引起的免疫性疾病E 炎症59尘肺病的病变轻重和发展速度主要由什么决定A 粉尘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B 游离二

14、氧化硅含量 C 粉尘在肺内的蓄积量D 上述中的A和B E 上述中的B和C60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前体检项目中最重要的是A 职业史B 现病史C 痰细胞学检查D 拍摄胸大片E 既往史61速发型矽肺是指A 持续吸人高浓度、高游离矽尘不到1年即发病者B 持续吸人高浓度、高游离矽尘12年即发病者C 持续吸人高浓度、高游离矽尘23年即发病者D 限指吸人高浓度、高游离SiO2含量粉尘3个月内发病者E 泛指矽肺发病工龄低于矽肺平均发病工龄者62造成矽肺病变不断进展的主要原因是A 合并了肺结核 B 肺泡巨噬细胞反复吞噬矽尘和自身崩解 C 工人不断吸入矽尘 D 吸入了5微米的矽尘和金属粉尘E 机体抵抗力下降63典型矽

15、肺的X线表现为A 圆形小阴影B 不规则形小阴影C 大阴影D 胸膜和肺门改变E 以上全有64矽肺的最常见并发症A 肺结核 B 肺气肿 C 肺心病 D 肺感染 E 以上都不对65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地气温到达多少度方可认定为高温作业A 等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B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C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D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以上E 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或以上66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劳动,因大量出汗导致水与电解质紊乱的中暑,其病理类型A 热痉挛B 热衰竭C 热射病D 日射病E 热辐射病67永久

16、性听阈位移包括A 听觉适应、听觉疲劳B 听觉疲劳、听觉损伤C 听觉适应、噪声性耳聋D 听力损伤、噪声性耳聋E 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68听觉适应是指A 强噪声下暴露时间短,听阈提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B 一种器质性听觉器官损伤C 是一种永久性的听阈位移D 强噪声暴露下时间较长,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15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听力才能恢复E 强噪声暴露下时间较长,听力明显下降,听阈提高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听力才能恢复69以下哪种不属于非电离辐射A 激光B X射线C 紫外线D 红外线E 可见光70射频辐射是指A 高频电磁场和激光B 高频电磁场和紫外线C 高频

17、电磁场和微波D 微波和紫外线E 激光与微波71微波作业工人健康检查应重点观察A 心电图B 外周血象C 男性生殖功能D 女性生殖功能E 晶状体72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主要表现为A 白内障B 视网膜脉络膜灼伤C 急性结膜炎D 急性角膜结膜炎E 角膜细胞热损伤73放射性疾病其类型有A 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B 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C 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远期随机效应D 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近期随机效应E 全身放射性疾病、局部放射性疾病和放射性辐射所致远期随机效应74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措施有A 内防护B 外防护C 控制辐射源D 以上都是E 以上都不是75.干瘦型

18、营养不良是由于严重缺乏A 蛋白质B 碳水化合物C 脂肪D 脂肪与热能E 蛋白质与热能76下列全部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A 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B 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C 蛋氨酸、色氨酸、半胱氨酸D 苏氨酸、丝氨酸、赖氨酸E 赖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77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基础指标是A 蛋白质含量B 蛋白质消化率C 氨基酸评分D 蛋白质生物利用率E 以上都是78成人蛋白质提供热量占膳食总热量适宜的百分比是A 10%15%B 12%15%C 14%16%D 15%20%E 20%25%79正常成人膳食中脂肪提供热量占每日摄入总热量的A 10%12%B 12%14%C 10%15%D 10%

19、20%E 20%30%80正常成年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热量占每日摄入总热量的A 50%65%B 55%60%C 55%65%D 60%70%E 70%80%81. 不是膳食纤维的功能的是A 防止便秘B 降低胆固醇C 防肠癌D 刺激消化液分泌E 降低血栓形成82下列一组均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 铜、氟、铁B 硒、钴、锌C 碘、锂、钒D 铁、锌、镁E 铬、钴、铊83混溶钙池指的是A 骨骼钙B 牙齿中的钙C 除存在于骨骼和牙齿外的钙D 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的钙E 人体内所有钙的总称84以下是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除了A 草酸盐B 植酸盐C 脂肪酸D 膳食纤维E 乳糖85膳食中可直接被肠粘

20、膜上皮细胞吸收的铁是A 无机铁B 有机铁C 卟啉铁D 非血红素铁E 三价铁86抑制铁吸收的因素是A 维生素CB 胃酸C 还原糖D 植酸E 氨基酸87生长期儿童锌缺乏的主要表现是A 肠源性肢端皮炎B 克山病C 克汀病D 甲状腺肿E 性成熟延迟88以下不是维生素特点的是A 人体需要量很少B 参与机体组成C 人体不能合成D 不能提供能量E 以本体或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89下列关于水溶性维生素的论述错误的是A 易溶于水,不溶于脂肪B 易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C 大部分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机体代谢D 摄入过多时,以原形从尿中排出E 必须每天通过饮食供给90大量摄入后会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的维生素是A

21、维生素B1B 核黄素C 烟酸D 维生素CE 维生素K91. 胡萝卜素的良好食物来源是A 动物肝脏B 深色蔬菜C 豆类D 肉类E 粮食类92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D 维生素DE 维生素E93. 下列加工方法不会造成食物中维生素B1大量损失的因素是A 米研磨精细B 烹调中加酸C 烹调中加碱D 过分淘汰E 以上都不是 94. 含维生素B2丰富的食物是A 大豆B 绿叶菜C 大米D 猪肝E 鸡蛋95. 防止维生素C损失的办法是A 烹调时加少量醋B 烹调时加小苏打C 用铁锅炒菜D 烹调时应加盖用小火闷E 以上均对96食物中毒发病特点的核心是A 呈暴发性 B 有相似

22、的临床表现 C 发病与食物有关D 对健康人无传染性 E 发病曲线无余波97.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是A 细菌性食物中毒B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C 有毒动植物中毒D 化学性食物中毒E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98下述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A 发病率高,病死率低B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高C 禽肉类是引起中毒的最主要食品D 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E 病程短、恢复快、预后好99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A 蛋类 B 奶类C 畜肉类D 禽肉类E 海产品100下列关于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病原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内毒素B 好发食品为家庭自制的豆类发酵食品C 肉

23、毒毒素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D 主要表现为对称性颅神经受损症状E 多价抗肉毒毒素血清是其特效解毒剂101. 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主要的临床特点是A 潜伏期短B 剧烈而频繁的呕吐C 上腹部剧烈疼痛D 低烧E 水样便102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要杀灭病原体时需对食品进行如何处理A 低温贮存B 使食物中心温度达60以上即可C 使食物中心温度达60并维持一定时间D 使食物中心温度达80以上即可E 使食物中心温度达80并维持一定时间103. 河豚鱼最毒的部位是A 肾脏B 血液C 皮肤D 眼睛E 卵巢104肝肾损害型毒蕈中毒的有毒成分是A 毒蝇碱B 鹿花蕈素C 毒肽类D 类树脂物质E 蜡子树酸105亚硝酸盐中毒

24、的特效解毒剂是A 钼盐B 美蓝 C 维生素C D 硫代硫酸钠 E 葡萄糖106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 根据采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根据样本来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 根据研究对象所在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 根据研究的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107孕妇产前检查次数是属于A 数值变量B 分类变量C 有序分类变量D 无序分类变量E 以上都不是 108病人的病情分级(轻、中、重)A 数值变量B 分类变量C 有序分类变量D 无序分类变量E 以上都不是109概率(P)的取值范围是A P1B P1C 0P1D P0E P0110概率大小在0和1

25、之间的事件是A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B 小概率事件C 必然发生的事件D 随机事件E 极可能发生事件111统计上通常将发生概率(P)0.05的事件称为A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B 小概率事件C 必然发生的事件D 随机事件E 极可能发生事件112在统计学上的参数是指A 总体均数B 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C 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D 描述人群特征的指标E 描述变量特征的指标113在统计学上的统计量是指A 总体均数B 描述总体特征的指标C 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D 描述人群特征的指标E 描述变量特征的指标114. 统计学上随机抽样目的是A 消除样本偏性B 消除统计误差 C 减少测量误差D 消除抽样误差 E 提高统计效率11

26、5. 研究一组数据的分布规律时,画频数表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A 确定组距B 确定组数 C 列表划计D 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出极差E 以上都不是116. 制作频数表时所分的组数一般选择为A 510B 813 C 1320D 2025E 2530117. 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应选择用A 算术均数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D 变异系数 E 标准差118. 一组数据的均数等于其中位数,描述这组数据的的集中趋势应选择用A 算术均数B 极差C 变异系数D 几何均数E 中位数119. 一组数据成负偏态分布,描述这组数据的的集中趋势应选择用A 算术均数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D 变异系数

27、 E 标准差120. 一组数据成偏态分布,描述这组数据的的离散趋势最好选择用A 四分位数间距B 方差 C 变异系数D 极差 E 标准差121. 一组数据均同乘(同除)一个常数(不为0或1的数)后A 均数不变B 标准差不变 C 中位数不变D 变异系数不变 E 以上都变122. 一组数据均同加(或同减)一个常数(不为0的数)后A 均数不变B 标准差不变 C 中位数不变D 变异系数不变 E 以上都变123.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最常用的指标是A 极差B 四分位数间距 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 E 均数124. 比较两组均数相差很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大小的指标应选用A 极差B 四分位数间距 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 E 方差125. 描述一组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的计量资料的集中趋势时应选择用A 算术均数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D 变异系数 E 标准差126. 描述数值型变量资料的集中趋势指标是A 算术均数B 方差 C 四分位数间距D 变异系数 E 标准差127. 要比较一组大学生和一组幼儿园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时,应选择A 标准差B 方差C 极差D 变异系数E 四分位数间距128.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用于衡量单位不同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