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RTF , 页数:42 ,大小:3.75MB ,
资源ID:55581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581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000人以下集中式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分技术方案.rtf)为本站会员(gj****cr)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000人以下集中式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分技术方案.rtf

1、1000 人以下集中式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案人以下集中式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案编制单位:*市*区人民政府二 0 一七年一月批 准:核 定:审 查:校 核:项目负责:参加人员:目目 录录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1.1 任务由来与背景.11.2 保护区划分依据.21.3 保护区划分的意义.31.4 保护区划分原则.32 保护区背景分析保护区背景分析.52.1 饮用水水源地区域概况.52.2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123 技术方法与计算结果技术方法与计算结果.273.1 保护区划分方法.273.2 保护区定界技术说明.283.3 保护区范围.29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图件

2、及有关说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图件及有关说明.30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说明.304.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图件说明.305 水源地监督与管理措施水源地监督与管理措施.315.1 水源地监测.315.2 环境管理.325.3 保护区污染防治.346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386.1 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结果.386.2 水源地保护区监督与管理措施.381 综合说明11 综合说明综合说明1.1 任务由来与背景任务由来与背景饮水安全不仅事关百姓生产生活健康,更事关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大局,历来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工作重点。2014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水安全问题特别强调

3、,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同年 11 月,李克强总理在视察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时强调,要确保百姓今后一直喝上放心水,这是政府的硬承诺。2015 年 4 月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中,也将饮水安全保障列入了必须完成的重点目标。水源安全是饮水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和工作部署的现实要求,也是保障饮水安全的首要任务。近年来*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污染防治、规范化建设、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等工作不断深

4、化,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保护区内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水源安全意识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一些地方水源水质仍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水源污染隐患依然存在。为了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省环境保护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通知(黑环发201676 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市(地)环境保护局,省直管试点市环境保护局,垦区环境保护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完善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大力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切实加强饮用水水

5、1 综合说明2源保护区环境应急管理,强化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根据*省环境保护厅通知,按照水污染防治法 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的通知(黑政办综201517 号)要求,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以下简称规范),*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区杏树岗镇 1000 人集中式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划分,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饮用水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1.2 保护区划分依据保护区划分依据1.2.1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 4 月 24 日);(2)中华

6、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 8 月 29 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2 月 28 日);(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5)*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9)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质矿产部联合发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0)*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与防护的实施办法。1.2.2 参考资料与相关文件参考资料与相关文件(1)水文地质手册(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

7、地质技术方法研究队);(2)*油田水文地质专题报告集(水文地质大队);1 综合说明3(3)代表取水井点成井报告及近期水质监测报告;(4)松辽盆地北部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探开发规划部署研究(供水公司水文地质设计所);(5)*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的通知 黑政办综(2015)17 号。1.3 保护区划分的意义保护区划分的意义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规范保护区建设,能够有效防治水源污染,减轻水处理负荷,确保百姓一直喝上放心水,同时为*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监管管理,合理开发利用饮用水水源,保障饮用水安全提供依据。1.4 保护区划分原则保护区划分原则(1

8、)杏树岗镇 1000 人以下农村集中饮用水源地地处于松嫩平原,水源地开发的含水层为第三系泰康组和白垩系明水组,根据水污染防治法 和水法,对污染源加强管理和治理,按照*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通知的要求进行划分。(2)与水功能区相结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应与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水功能区的水域相结合,以保证取水达到水质目标为基本要求。水源保护区水质目标应不低于相应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3)水量、水质保护并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要做到水量、水质保护并重,根据水源地状况有所侧重。在取水量有保证的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应以保护水源水质为重点。(4)以乡镇总体规划为依据。从乡

9、镇现状出发,充分考虑远期城市发展的方向、规模及城市形态,合理确定区划类别及范围。(5)符合水源地特点。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标准和方法应针对*1 综合说明4市地下水水源地保护的特点。(6)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不仅要考虑现状水源水质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还应与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区域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保护区的划分不仅要满足现状需求,还要考虑未来发展。2 保护区背景分析52 保护区背景分析保护区背景分析2.1 饮用水水源地区域概况饮用水水源地区域概况2.1.1 自然状况自然状况(1)地理位置杏树岗镇位于*区南部,隶属于*市*区,东临安达市万宝山镇,南邻大同区高台

10、子镇,西与林源镇毗邻,北与*中心城区接壤。辖 10 个行政村,35 个自然屯,现有耕地 7.7 万亩,林地 4.8 万亩,草原 33 万亩,水面 3.5 万亩,地下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南部地区正在崛起的资源型生态重镇。(2)地形地貌全镇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一般地面高程在 140-145m 之间,自然坡降在 1/5000-1/3000 左右,呈缓坡状平原区,以冲积地层和堆积地层为主,区域局部有风沙岗和风沙丘等,构成了本区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3)水文、气象区域属大陆性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典型的北方气候特点,受冷空气的海洋暖流季风影响,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温热潮湿,春季季风交错。气温变

11、化较大,年平均气温 3.4,年极端最低气温-36.8,年极端最高气温 39.0。降雨年内时空分布不均,差异较大,降水量集中在 7-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80%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 420mm,年平均蒸发量 1620mm;年平均无霜期 152 天。(4)社会经济状况杏树岗镇辖境地处松嫩平原。全镇总面积 450km2,耕地面积77 万亩,以种植粮食和蔬菜为主。畜牧业发展较快,饲养黄牛、奶牛 29 万头。2 保护区背景分析6杏树岗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城市居民“菜篮子”,加强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为适应居民对无公害新奇特蔬菜产品的需求,共引进新奇特品种 153 个,已有 94 个品种打进市场。针

12、对市场对秋菜需求量大的实际,投资 280 万元,建了义各白菜基地,目前,该基地白菜种植面积达到了 4000 亩,亩效益在 1500 元以上。同时还抓住市场上对杂粮需求日益增多的实际,投资 240 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10000 亩的太平山杂粮基地,该基地生产能力达到 1500 万公斤。面对农户种植传统较为保守,许多农户想调不敢调的实际,杏树岗镇从开发办引进项目,投资 150 万元,在太平山村辟建了喷灌基地,划为三个小区,特色玉米品种示范区面积达 2000 亩,多品种示范区引进绿化苗木沙棘、甘草等,经济作物示范区以蔬菜种植为主。基地每年可向市场提供杂粮、蔬菜、豆类、药材产品 800 万公斤,产品

13、远销山东、广州、大连等地。2012 年,按照*区花卉产业“一园三带一区”总体发展规划,围绕区委打造集温室、冷棚、大田于一体,高中低档花卉相结合的“北国花都、寒地花园”的总体目标,杏树岗镇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花卉种植,7 栋共 18 万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已投入使用。2.1.2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2.1.2.1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区域从地质构造看,项目区位于松辽盆北部,*长垣隆起带上。受地质运动影响白垩系明水组以上地层剥蚀严重,地层隆起接受上部地层沉积,第四系以来长期处于上升阶段,第四系地层沉积较薄,形成了多级阶地。根据勘探资料分析,新生代以来区域主要沉积的地层有

14、白垩系四方台组、明水组和第三系泰康组及第四系地层。(1)白垩系四方台组(K2s)2 保护区背景分析7分布在区域内,地层厚度 50-80m。区域伏于明水下部,中部缺失,上部地层岩性为棕红色杂色泥岩、砂质泥岩,含砾砂岩和杂色泥岩互层;下部为钙质交结砾岩、泥砾岩。砂岩大部分为厚度不等的透镜体。本组地层与下伏的嫩江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2)白垩系上统明水组(K2m)1)明水组一段(K2m1)明水组一段由灰绿色砂岩、泥质砂岩夹灰黑色、灰色泥岩组成的两个明显正旋回沉积物组成。明水组一段在区内的厚度变化较大,西部底层隆起缺失,由西向东逐渐增厚,一般为 20-50m,局部地区厚度大于 100.0m。明水组一段

15、与下伏四方台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2)明水组二段(K2m2)明水组二段为棕红色、砖红、灰及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灰、灰绿、灰白色细砂岩、中粗砂岩及含砾中粗砂岩组成的湖相沉积或以湖相为主的湖相冲积层。顶部砖红色泥岩分布较为稳定。明水组二段的主要特点是多种颜色混杂,以棕红色为主。明水组二段区域分布西部缺失,西向东逐渐增厚,一般 10-20m。明水组二段与下伏明水组一段呈整合接触。(3)第三系上统泰康组(N2t)区域泰康组分布在西部,东部缺失。地层厚度 8-40m,变化趋势由东向西厚度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泰康组中下部为厚层块状河床相沉积的灰白色砂砾岩。上部为较薄的灰绿色、黄绿色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泥

16、质砂岩或粉砂岩构成厚度不等的交互层。地层结构表现为上细下粗的明显正旋回特征。泰康组地层与下伏白垩系上统明水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 保护区背景分析8(4)第四系(Q)1)全新统冲积层(Q4)主要分布在河漫滩冲积层、低平原内残留湖泡的沉积层及近代风砂层等。厚度不等,只有数米,分布不稳定。2)上更新统哈尔滨组(Q3)广泛分布于区域,地层厚度为 5-15m。岩性主要为黄土状亚粘土,局部夹粉土层,微显层理,裂隙较发育,具有大的孔隙。3)中更新统荒山组(Q2)广泛分布区域,地层厚度为 15-37m。岩性主要为灰色粘土,微显层理,致密坚硬,局部由铁质浸染。4)白土山组(Q1)区域均有分布,分布不均,岩性为灰

17、色亚砂土,局部有少量的杂色砂砾石沉积层。2.1.2.2 水文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概况*市位于松辽盆地北部,是一个中新生代大型的断拗陆相沉积盆地。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作用下,使*市地下岩层形成中部为隆起构造*长垣构造,两侧为凹陷构造三肇凹陷、齐家古龙凹陷。经钻探证实,*市区含水层有第四系潜水、第四系砂砾石承压水含水层及第三系泰康组及白垩系明水组砂砾岩承压含水层,各层均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1)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区域第四系孔隙潜水富集在亚砂土和粉细砂透镜体,局部有少量的杂色砂砾石沉积层,且分布不稳定,使得各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差,形成了厚度不等的孔隙潜水层。水位埋深不稳定,不均一,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

18、 5-8m,在孔隙含水层中,粉细砂层厚度一般在 2-5m。区2 保护区背景分析9域单井涌水量达 100-300m3/d。由于第四系潜水含水层埋藏较浅,上部地层结构松散,极易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的垂直入渗补给,易受污染。(2)第四系白土山组砂砾石承压含水层该含水层埋藏深度及厚度在区域内两侧有分布,自中部向西、东加深加厚。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 50-55m,含水层厚度为 2-5m,一般单井涌水量(237mm)可达 800-1000m3/d,水质一般为低矿化度重碳酸钠型水。(3)第三系泰康组孔隙裂降承压水含水层该层主要分布区域内,为区域地下水的主要开采目的含水层。该含水层及埋深和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加

19、深增厚,厚度为 0-60m。含水层顶板埋深,厚度一般为 10-40m,水位埋深 55-95m。含水层富水性强,一般单井涌水量(237mm 井管)为 2500-4000m3/d,水质一般为低矿化度重碳酸钠型水。(4)白垩系明水组砾岩承压含水层明水组二段:岩性主要是含中粗砂岩组成,质软,成岩性较差,含水层分布不均,连续性较差,透水性一般、富水性一般,含砾砂岩含水层单层厚度较薄,层数较多,一般由 4-6 个层组成,单层厚度10-20m,含水层顶板埋深 95-115m,二段含水层组单井涌水量一般可达 1000-2000 m3/d(273mm)。明水组一段:岩性主要是含砾砂岩和砂砾岩组成,质软,成岩性较

20、差,含水层分布稳定性较好,透水性一般、富水性一般,一段含砾砂岩含水层单层厚度较薄,层数一般 3-5 层,单层厚度 20-30m,累计含水层厚度 10-40m,含水层顶板埋深 115-145m。单井涌水量(237mm 井管)一般都能达到 1000-2000m3/d,水质为重碳酸钠型水。2 保护区背景分析10(5)白垩系四方台组承压水含水层四方台组含砾砂岩含水层分布在区域内,西部薄东部较厚,含水层厚度一般为 20-45m,各层连续性较差,含水层顶板埋深145-175m,单井涌水量一般可达 800-1000 m3/d(273mm)。2.1.2.3 地下水循环条件地下水循环条件(1)地下水补给 垂向补

21、给:区域地下水垂向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孔隙潜水,潜水通过弱透水层越流补给下部孔隙承压水含水层,评价区第四系垂向节理发育,结构松散,构成具有一定透水能力,为第四系潜水通过弱透水层越流补给明水组孔隙承压水含水层提供了有利条件。侧向补给: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来自评价区以外广泛连续分布的统一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在地下水动力作用下,通过水平方向径流补给评价区地下水。区域侧向补给为由东部向西部补给。(2)地下水径流在整个松嫩平原区,地下水总体径流方向是由北向南,区域地下水径流与盆地径流特征具有一致性。受地层沉积的影响,区域地下水径流方向为由南向北,由于区域内几个地下水水源对地下水长期开采,

22、也形成了局部地下水降落漏斗,漏斗范围内地下水径流方向指向漏斗中心。(3)地下水排泄在人为活动影响条件下,区域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蒸发排泄、侧向径流排泄、人工开采。2.1.2.4 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化学特征(1)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2 保护区背景分析11分布于整个区域,水化学类型为 HCO3Na、HCO3Na Ca、HCO3SO4Na、HCO3Cl-NaCa 等水型。TDS 为 220-1230mg/L,硬度(以 CaCO3计)为 25.0-864.0mg/L,pH 为 7.1-7.82,Fe 为0-1.4mg/L,Mn 为 0.01-0.64mg/L,NO3-为 0-220.0mg

23、/L,F-为0.015-0.550mg/L。(2)第三系依组承压含水层第四系泰康组含水层主要分布于大同区西部,水化学类型为HCO3-NaCa。TDS 为 449-2230mg/L,硬度(以 CaCO3计)为262-760.0mg/L,pH 为 7.1-8.05,Cl-为 0-342.1mg/L,SO42-为0-564.2mg/L,Fe 为 0.03-2.14mg/L,Mn 为 0.011-2.114mg/L。(3)白垩系明水组承压含水层区域明水组含水层水化学类型为 HCO3-NaCa 型。TDS 为560-860,硬度(以 CaCO3计)为 66-95mg/L,pH 为 7.2-8.56,Cl

24、-为49-157.5mg/L,SO42-为 220-440.0mg/L,Fe 为 0.38-1.23mg/L,Mn 为0.01-0.88mg/L,NO3-为 0.07-0.27mg/L,F-为 0-0.45mg/L。(4)白垩系四方台组承压含水层白垩系四方台组含水层,水化学类型为 HCO3Na 型。TDS 为776-1084mg/L,硬度(以 CaCO3计)为 112.5-801.1mg/L,pH 为7.6-8.25,Fe 为 0.2-1.25mg/L,Mn 为 0.011-0.248mg/L。2.1.2.5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区域潜水含水层埋深较浅,水位变化主要受受大气降水

25、补给和人工开采影响较大,根据水位监测结果表明,潜水埋深 2.5m-5.12m 之间,区域潜水埋深变化较小,水位变化差 2.0m 左右(见图 2.1-1)。区域承压水主要位明水承压含水层和四方台组含水层,受多年地下水开采,承压水地下水位总的趋势也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2 保护区背景分析12根据近年区域地下水动态观测井水位监测分析,水位下降到 2.5-3.5m,最大水位埋深 5.5m,虽然水位变化幅度较大,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见图(2.1-2)。图图 2.1-1 区域潜水水位埋深变化曲线 区域潜水水位埋深变化曲线 图图 2.1-2 区域地下水承压水监测井水位埋深变化曲线区域地下水承压水监测井水位埋

26、深变化曲线2.2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概况2.2.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区杏树岗镇 1000 人以下的农村深井水源有民吉村青山屯;宏伟村李合屯;牧场村二分场屯、牧场村四分场屯、牧场村五分场屯;义和村义和屯、义和村王发屯、义和村三门王屯;中内泡村姜赵屯、2 保护区背景分析13中内泡村李孟候屯、中内泡村王家大院屯、中内泡村新房屯、中内泡村牛场屯;太平山村谷家围子屯、太平山村李学坊屯、太平山村王殿军屯;先锋村新建屯等 17 个自然屯饮用水源地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饮用水水源地开采的目的含水层为第三系泰康组和白垩系明水组承压含水层,每个屯现有供水井 1 眼,水源井井径为 300mm,井

27、深100m 以下,取水量为 50m3200m3/d。水源地地理位置见图 2.2-1,水源地基础信息见表 2.2-1。图图 2.2-1 水源地地理位置水源地地理位置2 保护区背景分析14 表表 2.2-1 水源地基础信息水源地基础信息地下水源水源地名称地理位置地理坐标服务范围类型取水量井深井径杏树岗镇太平山村谷家围子屯饮用水水源井杏树岗镇太平山村谷家围子124421.4461120.8太平山村谷家围子屯地下水源井200m3/d100m300mm太平山村王殿军屯饮用水水源井太平山村王殿军屯1244425.8461052.5太平山村王殿军屯地下水源井55m3/d120m300mm宏伟村李合屯水源井宏

28、伟村李合屯1244416.0461325.4宏伟村李合屯地下水源井42m3/d132m300mm牧场村四分场屯水源井牧场村四分场屯1245657.6461317.7牧场村四分场屯地下水源井31m3/d123m300mm牧场村二分场屯水源井牧场村二分场屯1244719.6461813.7牧场村二分场屯地下水源井118m3/d123m300mm牧场村五分场屯水源井牧场村五分场屯1244649461835.2牧场村五分场屯地下水源井72m3/d110m300mm民吉村青山堡屯水源井民吉村青山堡屯1245718.946181.9民吉村青山堡屯地下水源井95m3/d171m300mm义和村王发屯水源井义

29、和村王发屯1245958.9461635义和村王发屯地下水源井50m3/d130m300mm义和村义和屯义和村义和屯1250117.5461642义和村义和屯地下水源井105m3/d189m300mm2 保护区背景分析15水源井义和村三门王屯水源井义和村三门王屯125216461659.6义和村三门王屯地下水源井30m3/d170m300mm中内泡村姜赵屯水源井中内泡村姜赵屯125055.4461731.8中内泡村姜赵屯地下水源井30m3/d130m300mm中内泡村李邦达屯水源井中内泡村李邦达屯1250152.6461857.8中内泡村李邦达屯地下水源井80m3/d134m300mm中内泡村

30、李孟候屯水源井中内泡村李孟候屯125039.3461841.1中内泡村李孟候屯地下水源井33m3/d135m300mm中内泡村新屯水源井中内泡村新屯125011.3461818.7中内泡村新屯地下水源井40m3/d131m300mm先锋村新建屯水源井先锋村新建屯124579.7461931.6先锋村新建屯地下水源井40m3/d121m300mm中内泡村牛场屯水源井中内泡村牛场屯1245949.9462059中内泡村牛场屯地下水源井93m3/d121m300mm太平山李学坊屯水源井太平山李学坊屯1244052.746104太平山李学坊屯地下水源井110m3/d130m300mm2 保护区背景分析

31、162.2.2 运行状况运行状况*区杏树岗镇所属 1000 人以下集中式农村饮用水水源建于1985 年-2015 年,设计取水量为 20m3/t,实际取水量为 30-200m3/d,采水方式为深井潜水泵阶段抽水。*区杏树岗镇所属 1000 人以下农村集中饮用水源从运行以来,情况稳定,目前没有出现突发污染事故。2.2.3 供水及用水状况供水及用水状况*区杏树岗镇所属 1000 人以下集中式农村饮用水水源主要满足*区杏树岗镇属村屯生活用水,水源水处理厂供水规模为 20m3/t,服务户数从 50 户至 300 户不等,人口为 200-900 人不等,水中铁含量超标,达不到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居民不能

32、直接饮用,为了使市民饮用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达到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源地采取了锰砂吸附法去除地下水中铁锰,净化地下水质。(1)工作原理地下水中的铁质常以二价铁的形式存在:铁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所以刚抽上来的含铁水仍然清澈透明,但一和空气接触,水中的二价铁便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难溶于水的三价铁:氧化生成的三价铁离子因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故以 Fe(OH)3形式由水中沉淀析出。地下水除铁、除锰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氧化剂将水中的低价铁离子和低价锰离子氧化成高价铁离子和锰离子,再经吸附过滤器去除。利用空压机或曝气塔进行充氧曝气,使水中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再2 保护区背景分析17经压力滤罐内的滤料(石

33、英砂、锰砂或陶粒)吸附过滤去除。一般曝气氧化法是不加催化剂的,故由 Fe2+向 Fe3+的氧化速度比较缓慢,但当经曝气后的地下水经过滤层过滤时,水中二价铁被滤料吸附,逐渐生成具有催化作用的铁质或锰质活性“滤膜”(其中生长有含铁嘉氏铁杆菌,单细胞铁细菌,锈色披毛菌等铁(锰)细菌),在这种“滤膜”的催化作用下,铁和锰的氧化速度会大大加快,进而被滤料除去。(2)工艺流程由于原水含铁量低于 5.0mg/L、含锰量低于 1.5mg/L,采用原水曝气单级过滤除铁除锰,工艺流程如图 2.2-2。图图 2.2-2 除铁除锰工艺流程图除铁除锰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说明:地下水经潜水泵提升后,通过曝气装置进行曝气,使地下水与空气接触,氧化二价铁离子,然后进入锰砂滤罐进行过滤,滤后水进入中间水箱(池)蓄存,通过供水泵加压进入管网。水源水处理厂设有曝气池 1 座,锰砂滤罐 1 个,清水箱 1 座,消毒器 1 台,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