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方案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太原至焦作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路基);(2)太原至焦作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路基通用图设计图纸);(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 -2010);(5)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2010);(6)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2-2009);(7)大西铁路客专公司工程建设项目路基工程施工管理办法(修订)(大西铁工管201653号);(8)其他现行的相关规范、技术标准。1.2编制原则(1)根据合同工期及
2、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建设单位要求的总工期;(2)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和优选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3)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确保质量的情况下保证进度;(4)确保安全资金的投入,保证施工安全;(5)实施项目法管理,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对生产资源及生产诸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确保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安全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新建太焦铁路TJZQ-8标路基过渡段填筑,在距离框架涵纵向2m范围从框架箱涵边分层填筑掺入3(重量比)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至基床表层底,按1:2坡度顺接至基床表层底,基床表层采用5级配碎石。2.2设计概况(1)沿线路方向在涵洞两侧设置倒梯形过
3、渡段,倒梯形底宽2。0m,纵向坡度1:2;(2)涵洞两侧设置的倒梯形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掺入3%(重量比)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3)当涵洞与线路斜交时,过渡段采用斜交正做,即沿线路方向结构物与路基的两交点之间部分路基填料全部为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之后设置标准的正交过渡段;(4)结构物基坑采用三七灰土回填.图2.22 路堤与涵洞过渡段示意图3资源配置3。1管理人员配置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已全部到位,级配碎石过渡段填筑管理人员名单见下表:表3。11 过渡段填筑管理人员表序号姓 名职 务责任范围备注1王建斌架子队负责人现场施工负责人2赵书涛工区总工程师全面技术工作3岳豪斌工区安全
4、总监全面的安全、质量工作4海生军试验室主任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及相关总结5胡甦物资部长现场材料、物资的供应工作6陈云技术主管现场技术数据采集,编制试验段总结7吴锐技术员现场技术指导监控,配合技术主管工作8刘晓冬试验员现场试验检测,配合试验室主任工作3。2劳动力配置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本工程施工现场设置施工班组共计25人。具体施工组织安排见下表。表3。2-1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序号工 种劳动力配备(人)责任范围备注1工班长1机械、人员调配,配合组织施工2领工员1安排机械、人员具体施工作业3普 工5过渡段施工人工配合、小型夯机操作4司 机18各种施工机械操作人员3.3机械设备配置机械组合配置见下表4.3-
5、1。表4。31机械设备及主要机具数量表序号名 称单位规格数量状态备注1振动压路机台20t1良好静压、振动碾压、收光2挖掘机台PC2001良好挖、装3推土机台TC1602良好粗平4平地机台GD511A1良好精平5自卸汽车辆陕汽奥龙10良好运输6小型振动夯台LF4TS2良好压路机不能碾压处压实7洒水车辆/1良好补水、养生3.4测量、试验检测仪器配置表3.4-1 测量、试验检测仪器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状态备注1全站仪TS09plus台1合格2光学水准仪DSZ2台1合格3钢 尺50m把2合格4K30平板载荷仪K30型套1合格5灌砂筒150mm套2合格6电子台秤TCS100台1合格100k
6、g7电子天平ACS-DLL台1合格10kg8电子天平YP20001台1合格5000g9电子天平YP50001台1合格5000g10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HMP LFGK套1合格11环刀套1合格4施工准备及技术要求4.1施工准备 4。1。1材料准备过渡段范围内基床以下倒梯形部分掺3%的级配碎石填筑。由级配碎石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车运输。 4.1。2技术准备(1)施工要决定的技术参数及工艺方法材料的松铺系数标准的施工方法及工艺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的组成及分工。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施工总结。(2)技术资料的准备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前,获取框构涵洞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分部
7、验收签认资料。(3)测量准备工作沿线水准点、导线点经复测,各种测量成果已批复。(4)沉降观测准备配备专职测量人员、测量设备,于框构两侧设置沉降观测断面,填筑期间按周期进行观测。 4.1.3试验准备(1)通过监理见证取样,委外检测确定料源及相关检测参数。(2)明确试验检测方法,配备试验仪器和专业人员。具体为:平板载荷仪一套;灌砂筒、变形模量检测仪器各一套。专职试验员不少于2名,经培训合格并对路基检测工艺熟知。(3)质量检测质量控制采用“定人、定位的原则进行检测,“定人指的是同一种检测方法始终由同一试验员进行操作;“定位”指的是检测点位相对固定。 4.1。4现场准备在涵洞两侧设置临时排水沟,按方案
8、配备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经培训符合要求后,人员方可上岗;机械设备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场作业。施工人员和机械提前进场,配置相应的人员与机械。过渡段填筑需两侧对称施工,从线路外侧修筑便道,方便卸料车辆及摊铺、碾压机具来回两侧的通行。4.2施工相关要求 4.2。1填料要求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设计及配合比要求,生产前需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到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发生变化时需重新进行检验。生产级配碎石用原材料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粒径大于1.7mm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不应大于30%,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应大于6%。粒径小于0.5mm细颗粒的液限不应大于25%
9、,塑性指数应小于6。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以下规定: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应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过渡段用碎石的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4.2。11 过渡段用碎石级配范围表级配编号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50403025201052.50。50。0751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210095100-6090-3065205010302103-100951005080306520501030210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针状
10、、片状颗粒含量、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的0+1.0%。含水量控制:级配碎石混合料运送至现场后及时检测含水量,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应采取翻晒或洒水翻拌等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填料的含水量维持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 4。2.2施工工艺要求(1)过渡段级配碎石施工应满足四区段的要求:验收基底、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同时满足八流程工艺:检测基底、测量放样、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养护。(2)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包边土及锥体填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一摊铺层填料中
11、的粗细填料应摊铺均匀,不应有粗集料或细集料窝。较大粒径石块不应集中,应均匀的分布于填筑层中,石块间的空隙应用较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填充密实,并使层厚均匀、层面平整。 4。2。3压实标准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规定的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控制.表4.2。31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指 标地基系数K3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MPa)压实系数K压实标准150500.95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3点,其中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3点,其中
12、1点应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测地基系数2点,其中:距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平行检验。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 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5施工方案5。1施工方法(1)框架涵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2)过渡段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2米范围应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并适当减小分层填筑厚度.(3)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
13、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5.2施工工艺流程(1)施工前,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施工,防止雨水和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2)路堑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压实标准满足Evd30 MPa/m.(3)在洞口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要求为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 MPa,压实系数K0.95。过渡段填筑工艺流程见下框图: 图5.2-3 过渡段施工流程(5)框架涵端头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应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6)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5。3过渡段倒梯形处填筑工艺 框架涵过渡段倒梯形处填筑工
14、艺见下图示:图5。3-1框架涵过渡段倒梯形处填筑工艺图5。4施工过程 5。4.1基坑处理基坑以三七灰土分层回填并用小型机具碾压密实,填筑应满足Evd30 MPa。 5.4.2施工放样施工前用全站仪测出过渡段中线和填筑边线,在框架涵背上用白色油漆划出每层填筑水平线,用来控制整平高程及测量对应位置碾压后高程,以便确定松铺系数,整平前将拟定虚铺厚度标记在桥背上,以便使推土机整平时有所参照.框架涵背填筑线标识 5。4。3填筑、摊铺、整平级配碎石在级配碎石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为防止运输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变低,使含水量较最优含水量(4.5)大1%,以减少级配料运输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填料
15、摊铺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筑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做成向两侧5%坡度的横向排水坡.框架涵两侧级配碎石虚铺厚度为30cm。 5。4。4碾压、检测第1遍静压后人工找平,再进行碾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第2遍)至强振(第3、4遍),弱振(第5遍),最后采用静压(第6遍)的方法将级配碎石顶面处理平整光滑;共碾压6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9 km/h,碾压过程中,纵向碾压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0。4m.对于平整度不满足要求的局部进行人工处理直至满足要求。靠近框架涵背2m范围内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夯机人工作业夯实。 5.4.5养护碾压后应及时进行区域防护并用土工布覆盖,在终凝后开始浇
16、水养护。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养护期(7天以上)结束施工车辆可限速通行,速度小于15Km/h,严禁急转弯或急刹车。5。4.6过渡段沉降观测涵洞两侧布置2型观测断面,涵洞中心里程路基面布置3型观测断面。2型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和位测计。沉降观测桩每个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位测计位于路堤中心基底。3型观测断面主要为沉降观测桩,每个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5。5施工要点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填料质量及均匀性控制、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沉降观测、检测频次与数量.(1
17、)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2)靠近结构物两侧2m、沉降观测点周围以内及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必须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5.6注意事项(1)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每层均应做好横向人字坡和纵向排水。(2)基坑使用三七灰土或级配碎石由基底分层回填至相邻路基原地面基底处理后的标高处,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3)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4h内使用完毕。(4)掺水泥级配碎石不宜在雨天和气温低于5时填筑,降雨前应对已摊铺的水泥级配碎石尽快碾压密实并覆盖。(5)过渡段掺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应在4小时内碾压完
18、毕,若上部不能连续填筑时,应及时对已施工的掺水泥级配碎石进行养生。5.7质量检测指标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采用K30、Evd和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控制,其指标为K30150MPa/m,Evd50 MPa,压实系数K0。95;两侧路堤本体及锥体填土在基床以下采用K30和压实系数K两项指标控制,其指标为K30130MPa/m,压实系数K0。92;两侧路堤本体及锥体填土在基床底层范围内采用K30、压实系数K和动态变形模量Evd控制,其指标压实系数K0.95,Evd40 MPa,K30150MPa/m。注:以上两侧路堤填筑指标为采用碎石类及粗砾土时的指标.(1)检测方法及频率过渡段级配碎石部分每
19、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3点,其中距级配碎石填筑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30cm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3点,其中1点必须靠近涵洞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二点,其中距级配碎石填筑边线2m处1点,路基中部1点。过渡段级配碎石两侧路基及锥体,在基床以下每压实层检测压实系数(K)3点,每压实60cm厚检验地基系数K30二点;基床底层每层检测压实系数和动态变形模量各3点。(2)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过渡段填筑范围应不小于设计值;填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且不宜小于10cm;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方法见下表:表5.7-1 过渡段填筑允许的偏差、检
20、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纵向填筑长度不小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测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2纵向填筑坡度不大于设计值每层抽样检测3点,左、中、右各1点尺量计算3顶面路基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尺量4边坡陡率(偏陡量)3%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坡度尺量6质量保证措施6.1质量保证制度1、坚持质量标准,进行质量策划坚持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路基的要求及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技术指南。对管理、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把质量控制放在工作的首位.制定合理的施工生产计划,确保施工处于受控状态。2、建立内部质量
21、“三检制度分项目部队设立专职质检人员,持证上岗,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实施检查控制,做好隐蔽工程的自检工作。质量验收,严格采取“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三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服从质量监督和建设、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查。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对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进行的随时抽查和重点检查提供必要的检查条件,对检查提出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进行返工或返修.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工作局面。3、坚持图纸审核、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部工程部组织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审核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确保施工的正
22、确性和有效性。4、建立测量制度加强测量复核制,测量人员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复核。架子队成立沉降观测组,坚持对基底沉降情况进行跟踪量测,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以数据指导施工进度,对路基施工进行动态施工管理。6.2质量保证措施1、充分准备:预测一切不利因素,充分做好劳动力、物资、机械、设备的进场,确保通过较好的准备工作,保证施工有序进行。2、制定专项技术交底:因地制宜,根据验收标准要求,结合现场地形、架子队人员等具体情况,编制可具体操作、实施性强的施工技术交底。3、加强级配碎石拌合站管理及成品检验。4、加强检测:以检测为控制主线,贯穿施工全过程,以科学的检验检测手段获得真实可靠数据,全面指导施工。5、加
23、强原材检测:路基填筑前,按照施工技术指南、验标的要求的频率对料源进行检测,及时掌握料源的物理性能指标,以相应调整施工参数,确保压实质量。6、沉降观测桩(元件)处压路机不能直接碾压处,采用人工修整平整、配合小型夯机进行夯实。7、碾压作业时,严格按照要求的搭接宽度,确保不留死角、不漏压;同时控制压路机行走速度,不得太快,不得急刹车、急掉头。填层碾压完成后,设置警示标语、标牌进行交通管制,进行大型车辆进出、行驶。7安全保证措施7。1大型机械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物机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贲门
24、进行维修和安装。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有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7。2安全施工避免夜间施工的情况,且应该考虑天气情况,避免雨、雪或大风等异常天气情况施工.8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一般原则:预防为止,防治结合,综合治理.8。1环境保护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使施工人员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建筑法及地方政府有关法规、条例。2、施工中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洪水淹没、毁坏农田及建筑物,排水系统及早建立完善,防止涵、沟水直接排放农田.3、施工期间做好
25、既有道路养护工作,不得随意占用道路施工、堆放物料、搭设临时建筑物,施工期间的废水、泥浆不得流出场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弃至指定地点.4、在干燥季节,土石方运输及填筑施工时,要配备洒水车对施工便道、路基作业区进行洒水固尘。在土石方运输过程中,要跨越地方路面时的,对运输车辆的车斗加设挡土板,并用彩条布等遮盖,以防落土扬尘;运输车辆必须限速行车;对车辆碾压的污迹及由车上散落路面的土石,要派人及时清除。8.2水土保持措施1、保护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实行“三同时制度,加强施工作业人员水土保持的教育和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地方政府有关法规、条例。严格
26、按设计施工,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严禁随意取土、弃碴以及对非施工用地范围的地表植被造成破坏。2、水土保持工作由安全质量部负责,配置专职环保员,建立健全水保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3、施工前邀请地方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共同对水文、地质、植被情况进行调查,复核设计水土保持方案,并制定出详细水土保持施工措施。4、路基工程应根据施工工艺及施组优先安排临时排水设施的施工,必要时按设计做好排水沟等排水设施,以疏通水系,确保路基不受地表水侵蚀、浸泡。8。3节约用地措施1、在满足工程施工的前提下,尽量少占地,特别是农田地。2、施工便道修筑时,尽量在征地范围内修建或利用既有便道,同时设置会车点,以减少便道宽度,达到少占地目的。3、取土场在满足路基填筑数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开挖面积,施工完毕做到及时复耕,并修好排水系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