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39.01KB ,
资源ID:55484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484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美学原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美学原理.docx

1、美学原理美学原理导论 美学原理课程简介第1节 美学原理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目的1、美学原理过程的基本特点(1)理论学科与实践学科的统一(2)事实研究与价值关怀的统一(3)理论理性与审美理性的统一2、美学原理课程的主要目的:(1)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美学理论知识(2)通过课堂内外的训练提高审美能力,特别是艺术鉴赏能力(3)树立审美理想,初步养成审美人生态度(4)培养比较高雅的审美情趣第2节 美学原理课程的主要论题1、美学原理课程内在地要求探讨的论题美之本质和特性美之类别和形态美之根源和特性美之结构和过程第1章 美学学科概观引言 美学的形成1、中西美学思想的出现(1)西方美学思想的出现 西方美学思想

2、最早出现于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派那里。该派早期代表人物们的主要美学观念和学说有:和谐说,宇宙和声说或天体音乐说,美在对称和适当比例,球是最美的立体形,圆实最美的平面形,音乐净化灵魂。 此后,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等都阐发过一些美学理念或学说。赫拉克利特美学观念:对立造成和谐(或和谐在于对立面的统一),美丑相对而言。德谟克利特美学观念:美在于对称,适度和谐,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环境和需要产生。苏格拉底:美益同一说(功用即美,美即功用),艺术应描绘心灵。柏拉图第一个使西方美学思想趋于成熟、他撰写了西方美学史中第一部美学专著大希庇阿斯,在伊安篇、会饮篇、斐多篇、费德若篇、国家篇、法律篇等对

3、话录中论及诸多重要美学问题。柏拉图主要美学学说:关于美之本质的美本身说(或美观念说)关于审美方式的回忆说关于审美过程的审美阶梯说关于审美心态的审美迷狂说关于艺术创作源泉的灵感说关于艺术与现实及真理关系的二级摹仿说或影子之影子说关于诗艺功能的诗人二罪状说(2)中国美学思想 中国美学思想最早出现于前87世纪成书的尚书中。此后,春秋末年成书的左传、国语、老子等典籍中都包含一些美学命题。左传中美学命题:魏绛:乐以安德。季札:哀而不愁,乐而不荒晏婴:和与同异。国语中美学命题:伍举“无害为美”;“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伶州鸠:“政象乐,乐从和”史伯:“声一无听,物一无文。”老子中美学

4、命题:美丑相对:“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矣。”大道不可表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艺术有害人生:“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孔丘第一个使中国美学思想趋于成熟。孔丘的主要美学观念和学说:关于艺术的人生功能的诗兴乐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关于艺术的社会功能的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关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文质彬彬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关于艺术表现尺度的中和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关于艺术理想的尽善尽美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2、美学学科在西方的形成关

5、于美学学科的形成,主要有两种说法:(1)鲍姆加登 1750年出版美学,标志着美学学科的形成 (多数美学家认为)(2)维科1725年出版新科学标志着美学学科的形成 (克罗齐美学的历史)此外,个别英美美学史家认为,舍夫茨伯利1711年出版论特征标志美学学科的形成。 美学学科是在18世纪前期创立的。第1节 美学在哲学体系中的定位1、西方哲学家们论美学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亚里士多德:诗学(美学)在其哲学体系(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创制哲学)中属于创制哲学。康德:判断力批判(美学)是联接理论理性批判(知识学、形上学)与实践理性批判(伦理学)的中介。谢林:艺术哲学(美学)居于其哲学体系(理论哲学实践哲学自然目

6、的论艺术哲学)的顶层。叔本华:美学在其哲学体系(形上学自然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处于第三位。黑格尔:美学或艺术哲学在其哲学体系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主观精神论客观精神论绝对精神论)中处于第三层次第三阶段第一环节。克罗齐:美学在其哲学体系(美学逻辑学经济学伦理学)中处于底层2、美学在哲学体系中的定位 我们把哲学分为形上学、现实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美学是精神哲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以形上学为深层基础,以知识学和语言哲学为直接基础。 美学的特殊性在于它并非一个单纯的哲学学科,而是哲学与艺术学交叉而成的一个学科。第2节 美学体系的构成1、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者们论美学体系的构成大多认为美学应包括美论、美感论

7、、一般艺术论和审美教育论。2、当代美学体系的构成 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美学包括美学原理、美史学和应用美学三大板块,狭义的美学仅指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又包括元美学、审美哲学(含审美存在论或审美形上学,审美认识论或审美知识学,审美评价论或审美价值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艺术哲学。 美学史又包括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东方美学史、其他美学史(如非洲美学史)等。应用美学又包括三个部分:(1)艺术美学(含建筑美学、园林美学、绘画美学等)(2)工艺劳动美学(工艺美学或技术美学、劳动美学)(3)日常生活美学(含烹饪美学、服装美学等)。第3节 美学的研究方法1、古典美学研究方法哲理思

8、辨(德国学院派体系哲学家们)经验归纳(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们和法国启蒙哲学家们)历史考察(某些研究过美学史的美学家们)社会调查(某些从不同国家或民族、时代或时期的社会审美现象中寻找材料的美学家们)2、现代美学研究心理实验(德国实验美学开创者费希纳,心理学美学家们)语言分析(分析美学家们,英国摩尔)现象学(现象学美学家们,胡塞尔)解释学(解释学美学和接受美学等流派的代表人物,德国伽达默尔)3、当代美学研究方法信息论 美国 申农系统论耗散结构模糊美学第2章 美之本质和特性引言 美之语义解析1、词源学含义(1)在古代汉语中的词源学含义 在古汉语中,“美”的词源学含义是“羊大”(见许慎说文解字) 另一种

9、说法,“美”的本质是象征一个人“头插雉尾手舞足蹈”。(2)在古希腊词语中的词源学含义 在古希腊语中,“美”的词源学含义主要是“好”(有益)、“秀丽”、“善良”。 在两种最古老的成熟语言(古汉语和古希腊语)中,“美”原本都有好处、实利的语义。2、日常语义 在现代中国人的日常语言中,“美”主要有三种语义:(1)生理学的语义,表示感官满足。如“美味”、“美酒”(2)伦理学的语义,表示道德赞赏,如“美德”、“美言”(3)美学的语义,表示审美肯定,如“美人”、“美景”第1节 美之本质1、哲学家们的美之本质说概观(1)侧重于从客观方面立论的美本质说毕达哥拉派的和谐说柏拉图的美理念(本身)说阿奎那的上帝寓居

10、说狄德罗的关系说伯克的可爱性质说黑格尔的理念之感性显现说叔本华的意志之适当客观化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说丹纳的主要特征说宗白华的生命形式说蔡仪的典型说(2)侧重于从主观方面立论的美本质说卢克莱修的快感说鲍姆加登的感性认识完善说休谟的快乐说康德的特殊心意状态说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桑塔雅纳的客观化快感说朱光潜的情趣意象化说范寿康德积极感情移入说(3)美学家们的美本质说的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客观外向视角。以物观物,由物及物,如坐山望天。 阿奎那、黑格尔第二种类型:客观内向视角。以物观我,由物观我,如坐山望树。狄德罗、伯克、丹纳第三种类型:主观外向视角。以我观物,由我及物,如坐槛望山。鲍姆加登、康德、桑

11、塔纳第四种类型:主观内向视角。以我观我,由我及我,如坐槛望屋。休谟、克罗齐2、美之本质与人之本质(1)哲学家们关于人之本质的诸种说法 理性动物说。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康德等 道德动物说。如孟轲、荀况等 社会动物说。如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动物),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 生成说。如海德格尔、萨特 西方思想家们探究人的本质的视角可以归纳为四道:认知能力、道德能力(或实践能力)、生存方式、生存状态。(2)人之本质解析我们从认知能力与道德能力相统一的视角来考察人的本质从认知能力角度看,人的本质属性有自明性(或自觉性)、构造性、创造性、独创性等。从道德能力角度看,人的本质属性有自主性

12、、自律性、利他性、超越性等。 合而言之,人的本质是自由创造能力与自由意志能力的统一。(3)美之本质与人之本质的关系 审美活动(包括创作、欣赏和评论)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实现的是人的本质力量中自由创造的方面。美之本质就是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感性升华。 “感性”意味着不是抽象地、理性地实现人的自由创造本质。 “升华”意味着不是转移或发泄人的自由创造本质。(4)美之本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社会实践的根本特性是自由性,而美之本质正是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一种显示,因此,美之本质与社会实践的根本特性是一致的,美是社会实践的最高级的产物之一。人类最初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在劳动中实现其自由创造本能的,

13、其中包含着一些具有审美意蕴的情形,这就是美之起源。附:当代中国美学界关于美之本质的争论1950年代后期,中国美学界关于美之本质出现了一场广泛热烈的争论,在这场大争论中,形成了四种有影响的学说: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持典型说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持自由说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统一派持意境说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派持本质对象化说第2节 美之特性1、具体可感性(1)含义:具体可感性意指美可以为人的感觉所感知,或者为人的感情所体验(或意会)。(2)类别。具体可感性包括:可见性、可闻性、可体验性(或可意会性)、综合可感性(上述三者中任意二者或全部的综合)(3)视觉和听觉成为审美感觉而触觉和嗅觉未被当

14、作审美感觉的原因。 视觉和听觉是高级的、认知性的感觉,不会磨损、消耗对象,触觉、嗅觉、味觉被认为是低级的、实践性的感觉,会磨损、消耗对象。 个别美学家(如赫尔德)认为触觉可以成为审美感觉。一些香水师力主嗅觉也是一种审美感觉。在鉴赏雕塑是,触觉可以辅助视觉,因此可称为一种审美感觉。就嗅觉不直接导致对象的磨损和消灭而言,它像视觉、听觉一样可能成为审美感觉。附:温柔的美学意蕴温和柔原本是两种单纯触觉。但当它们含在一起时,却成为一种审美感受(特别是关于情感的审美感受)。这种情形表明:第一,触觉是可能成为审美感觉的。第二,单纯的审美感觉可以借助感觉的心理机制转化为综合的审美感受。2、非实利惬意性(1)含

15、义:非实利惬意性意指美虽然不能给人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却令人愉快、惬人心意。(2)类别。非实利惬意性有四个层次:感觉的愉悦或悦耳悦目、情感的愉悦或悦情悦意、理智的愉悦或悦智悦思、灵魂的愉悦或愉灵悦神。(3)原因。美学家们关于美的非实利惬意性的原因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说法:休谟的同情共感说(或想象分享说)伯克的社交本能说康德的自由游戏说利普斯的同情说美具有非实利惬意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审美形式超越实用形式而又与人类的感知模式一致(优美)或能够满足人类好奇心和刺激欲(壮美)。3、主客间性(1)含义:主客间性意指美既不在于单纯的客体属性也不在于单纯的主体感受,而在于客体与主体的审美关系中。它是第三类存在者

16、,出于波普所说的“世界”之中.(2)情形。主客间性有三种情形:偏向客体的主客间性(如自然景观、工艺作品、雕塑的美)持中的主客间性(如电影剧、电视剧的美)偏向主体的主客间性(如文学、音乐的美)(3)原因。美具有主客间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美作为第三类存在者只能产生于和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某种关系审美关系中。4、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1)、含义: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意指美既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2)绝对性的层次及其来源 美之绝对性有三个层次:全体共同性、群体共同性、团体共同性美之绝对性的来源有遗传、环境、教育三个方面。(3)相对性的层次及其原因 美之相对性有三个层次:个体差异性、

17、团体差异性、群体差异性导致美之相对性的原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个体心理因素、个体生理因素(4)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美之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对而言的。放大参照系,除了极端的共同性(全体共同性)之外,共同性可能变成差异性。 缩小参照性,除了极端的差异性(个体差异性)之外,差异性可能变成共同性。第3节 美与真善益的关系1、美与真的联系和区别(1)美与真的联系:真是美之理想 美是真之装饰 美和真都具有主客间性(2)美与真的区别:可感性与不可感性之别 非实利性与致用性之别(3)假成为美的可能性。在某些情形下,假的也可能是美的。如海市蜃楼(自然假象),花言巧语和外金内絮(社会假象)看去来或听起来很美。2、

18、美与善的联系和区别(1)美与善的联系:善是美的目的 美是善之使者 美和善都具有超越性(2)美与善的区别:非实利性与外实利性的之别 主客间性与主体间性之别(3)恶成为美的可能性。在某些情况下,恶的可以是美的。如某些道德上有缺陷的人在外表上可能是美的。3、美与益的联系和区别(1)美与益的联系:益是美之本源 美是益之追求 美和益都具有可感性(2)美与益的区别:非实利性与实利性之别 主客间性与客体间性之别(3)害成为美的可能性。在某些情况下,有害的也可以是美的。如某些对人有害的自然事物看起来可能是美的。第三章 美之类别引言1西方美学家的美之分类柏拉图:神的美、人的美、动物的美、器具的美;形体的美、行为

19、的美和习俗的美、知识的美和理念的美斯多亚派:形体美与精神美;自然美与艺术美西塞罗:自然美与艺术美;理智美与感觉美;有用的美和装饰的美普罗丁:感性美与李兴梅;此岸美与彼岸美;自然美与艺术美奥古斯丁:尘世的美、上帝的美阿奎那:形体美与精神美;人的美和神的美培根:色彩美、形状美、动作美库伯:无生命形式的美、赋形形式的美和最高的形式美哈奇森:绝对的美和相对的美伏尔泰:打动感官的美和打动良心的美狄德罗:关系到我的美和外在于我的美;实在的美和相对的美卢梭:真正的美、摹仿的美、臆造的美莱辛:动态的美与静态的美;人类的美、动物的美和植物及非生物的美康德:自然美与艺术美、纯粹美和依存美黑格尔:自然美与精神美费舍

20、尔:自然美与艺术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现实中的美和艺术中的美克罗齐:可分类的基础上分为自然美、人为美和混合美2当代中国美学界通行的美之分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这三类美之中有个过渡环节自然美与社会美之间有人体美、综合风景美;社会美与艺术美之间有工艺美、大型创造艺术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第一节 自然美1自然美的根源(1)西方美学家论自然美的根源柏拉图:分享美的理念黑格尔:显现绝对美理念说阿奎那:神创说伯克、狄德罗、车尔尼雪夫斯基等近代实在论美学家:固有属性说利普斯等移情学派美学家们:移情(2)社会实践与自然美的生成关于自然美的根源,我们持社会实践说,理由主要有:A.只有人的什么意识萌生后,世界才有

21、现实的自然美,在此之前只有潜在的自然美,而人的审美意识最初是在社会实践中萌生的B.自然美的形式最初大部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的C.自然美的内涵主要在社会实践中被赋予的D.自然美的范围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2。自然美的特性相对于人为美(艺术美和社会美),自然美显现出以下特性(1)偶然性和无目的性(就产生方式而言)(2)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就存在状况而言)(3)无典范性和非标准型(就其理想而言)(4)质料超重于形式,形式超重于内容(就三者的关系而言)3.自然美体系赫尔德、黑格尔、费舍尔构建了各自的自然美体系,在生物等级观之上的人本主义原则。我们的自然美体系有以下五个层次构成:自然元素

22、的美日光美、星光美、极光美、霞光美;气美、水美、石美矿石结晶物的美稀有金属、冰、琥珀的美植物和自然风景美花木美、山水美(他们的组合被称为综合风景美)动物的美人体的美第二节 社会美1。社会美的特性(1)目的性(就产生方式而言,包括审美目的和实用目的)(2)确定性(就存在状态而言)(3)典范性或标准性(就其理想而言)(4)质料与形式的均衡但形式超重于内容(就其三者关系而言)2。社会美的体系(1)人物美(形象美、动作美、姿态美(此二者称为行为美)、语言美)(2)实践美(劳动美和创作美)(3)工艺美(形态美、色彩美、线条美)当代工艺美学发展的趋势:流线型、缩微型、淡雅化、追求整体化3。社会美的内在矛盾

23、(1)人物美中的内在矛盾:形象与语言;形象与动作;语言与动作(2)劳动中的创造美与劳动者的畸形;艺术家所创造的美与艺术家的职业病(3)造型设计与功能强化的矛盾个;审美与经济效益的矛盾;整体效果与细节讲究的矛盾第三节 艺术美1。艺术美的特性(1)强烈的主体性(就产生方式而言)(2)文本的确定性和接受的多边性的统一(就存在状态而言)(3)典型性(就理想而言)(4)内容超重与形式,形式超重于质料艺术内在的规定性:A。形式的可感性B。自有创造性C。令人愉悦性2。艺术美的体系(1)艺术美的分类和艺术分类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艺术门类、艺术流派、创造风格、接收方式)划分艺术(2)西方美学家们的艺术分类、亚里

24、士多德:诗艺、音乐、绘画、舞蹈莱辛:诗艺、音乐、绘画、舞蹈;综合艺术:诗与乐、诗与画康德:语言艺术(诗艺、论辩术)、造型艺术(塑造与设计)、感受游戏(音乐、色彩)谢林:现实艺术(音乐、绘画、塑造)、理想艺术(抒情诗、戏剧诗、叙事诗)黑格尔: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划分为象征艺术、浪漫艺术和古典艺术叔本华:建筑和水利艺术、园林艺术、造型艺术(3)艺术分类的视角从存在方式来划分:时间、空间和时空从接收方式来划分:视觉、听觉和视听觉从表现媒介来划分:语言艺术、声响艺术、动作艺术、综合艺术从内容容量来划分:单纯形式的艺术、侧重于形式的艺术、内容与形式大体均衡的艺术、侧重于内容的艺术(4)当代艺术体系的构建

25、(一)第一部分:空间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大型三维空间艺术园艺艺术:大中型三维空间艺术雕塑艺术:中小型三维空间艺术绘画艺术:小微型二维空间艺术书法艺术:小微型二维空间艺术当代艺术体系的构建(二)第二部分:时间艺术,包括:音乐艺术:单纯诉诸听觉的一维时间艺术诗艺艺术:现场的或文本的、韵文式的或者散文式的一维时间艺术演说艺术:现场的或散文诗的一维时间艺术音乐与诗意之间的过渡艺术样式有标题音乐、歌曲第三部分:时空艺术,包括:舞蹈艺术:大型四维单一时空艺术舞台剧:大中型四维综合时空艺术影视剧:可复制、可携带的中小型三维综合时空艺术电脑剧:可由接受者控制的微小型三维综合时空艺术3。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26、1)艺术美源于现实美关于现实与艺术的关系有:模仿说、反映说、表现说。艺术通过想想加工来在现实的材料,想象加工的过程:物象表象心象意象。(2)艺术美为现实美立法源于现实美的艺术美可能超越现实美,反过来成为现实美的范本,各类社会美的创造中存在艺术化的趋势。(3)艺术美与现实美各有优劣艺术美的优势主要集中在:集美、饰美、化美、造美;而它的劣势主要体现在对壮美和形体美的模仿上。现实美的主要优势在于更高的生动性、鲜明性、真实性、强烈性;而他的劣势在于其粗糙性、零散性、混杂性、偶然性。第四章 美指形态引言 1。西方美学家论美之形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性和喜剧性西塞罗的雄壮和秀丽之分可以被看成壮美与优

27、美之分朗吉的壮美理论标志着壮美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形式的萌芽伯克在美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论及壮美和优美莱辛 喜剧性的美康德深入探究了优美壮美并分析比较了它们叔本华提出在优美和壮美之间还有媚美罗森克兰茨试图构建“丑之美学”费舍尔分门别类的探究过优美、壮美、喜剧性和悲剧性柏格森探讨过滑稽(喜剧性)2。中国思想家论美之形态孟轲和庄周的“美”与“大”的分类区分了优美和壮美刘勰的人体说中暗含着优美与壮美司空图的二十四频数暗含着优美与壮美王国维在优美和壮美之外设置古雅3。当代中国论美之形态大部分教材分为:优美、壮美(崇高)、喜剧性、悲剧性,少数除了这些还有荒诞和中和、丑、气韵、意境我们采取通常的说法,分为

28、优美、壮美、喜剧性、悲剧性四类第一节 优美1。优美的特征(1)就其外在表征而言,优美显现为可爱的形式(2)就其主客关系而言,优美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统一关系中(3)就其审美效果而言,优美给审美者带来一种纯粹的愉快(不夹杂痛苦的愉快)优美首先是人产生喜爱之情,爱慕温柔感,由此人的身心进入一种放松状态,从而使人体验都纯粹的愉快。2。优美的类别(1)形体美:含形状和结构美、色彩美、材质美(2)声响美:含自然声美、语音美、音乐美(3)行为美:寒冬作美、姿态美、表情美3。优美的要素和谐:毕达哥拉斯派认为这是美之本质,性质有差异甚至对立同类因素在某种整体中的统一。秩序:集体中众多元素的排

29、列组合符合一定规则、显得井然有序,同样或异质的都有可能。规整:毕达哥拉斯,圆是流线型的规整,规整事物比不规整事务给我们带来的阻力要小得多。比例:均衡清晰鲜明光滑精致第二节 壮美1。壮美的特征(1)就其外在表征而言,壮美显现为可怕的形式。(2)就其主客关系而言,壮美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处于一种紧张的对立冲突中。(3)就其审美效果而言,壮美使人产生没有实际危害的恐惧、惊异、从而达到痛苦的愉快。2。壮美的成因(1)朗吉努斯:壮美文风的五个要素,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激动的情感、运用藻饰的技巧、高雅的措辞、整体结构的堂皇超越(2)伯克:体积的巨大、力量的强大、无限的虚空、晦暗、寂静、突然性(3)康德:体积的无限大、威力的巨大、把壮美的心理根源归结为人类理性定性(4)席勒:心理根源是人类理性优势(5)叔本华:心理根源是纯粹认识主体(纯粹意志的统摄广涵性)综合而言,我们认为:(1)数量的极大(包含维度、数目、场面的极大,其维度包括长度、高度、深度、面积)(2)力量的极强(包含势力、声响、光亮的极强)(3)光线的极暗(黑暗、杳冥)(4)声音(寂静、荒凉孤独的、无助的、危险的、浩劫、灾难)除此之外还有,光亮的时有时无和忽明忽暗,声响的时断时续和突起突止3。壮美的类别(1)数量的壮美,主要有维度、场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