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PSS统计软件课程作业SPSS统计软件课程作业 信计111 刘晓蕾1. 某单位对100名女生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数据如下:74.3 78.8 68.8 78.0 70.4 80.5 80.5 69.7 71.2 73.579.5 75.6 75.0 78.8 72.0 72.0 72.0 74.3 71.2 72.075.0 73.5 78.8 74.3 75.8 65.0 74.3 71.2 69.7 68.073.5 75.0 72.0 64.3 75.8 80.3 69.7 74.3 73.5 73.575.8 75.8 68.8 76.5 70.4 71.2 81.2 75.0 70
2、.4 68.070.4 72.0 76.5 74.3 76.5 77.6 67.3 72.0 75.0 74.373.5 79.5 73.5 74.7 65.0 76.5 81.6 75.4 72.7 72.767.2 76.5 72.7 70.4 77.2 68.8 67.3 67.3 67.3 72.775.8 73.5 75.0 73.5 73.5 73.5 72.7 81.6 70.3 74.373.5 79.5 70.4 76.5 72.7 77.2 84.3 75.0 76.5 70.4计算样本均值、中位数、方差、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极差、偏度和峰度,并给出均值的置信水平为95
3、%的置信区间。第1步 数据组织:定义1个变量为:“血清总蛋白含量”,其度量标准为“度量”。第2步 探索分析设置:选择菜单“分析 描述统计 探索”,打开“探索” 对话框,将“血清总蛋白含量”字段移入“因变量列表”。 打开“统计量”对话框,选中“描述性”选项;打开“探索:图”对话框,选中“按因子水平分组”、“茎叶图”、“带检验的正态图”、“直方图”等选项。打开“探索:选项”,选中“按列表排除个案”选项。第3步 运行结果及分析:描述统计量标准误血清总蛋白含量均值73.6680.39389均值的 95% 置信区间下限72.8864上限74.44965% 修整均值73.6533中值73.5000方差15
4、.515标准差3.93892极小值64.30极大值84.30范围20.00四分位距4.60偏度.054.241峰度.037.478表中显示“血清总蛋白含量”的描述性统计量,左表中只显示的是均值、均值的95%置信区间的上下限、中值、方差、标准差、极大/小值、偏度、峰度等 2. 绘出习题1所给数据的直方图、盒形图和QQ图,并判断该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上图为标准Q-Q图,Q-Q图可以用来检验数据是否服从某种分布,在Q-Q图中,检验数据是否较好地服从给定分布的标准有两个:看标准Q-Q图上的数据点与直线的重合度;Q-Q趋势图上的点是否关于直线Y=0在较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题目中的数据
5、与直线重合度较好,故很好地服从正态分布,这与前面的正态检验表中的结果是一致的 箱图中显示血清蛋白总含量数据绘制成对应的箱体。每一个箱体上方那条线的取值代表该分组中最大值,下方那条线的取值代表最小值。箱体自身的三条线从上到下分别代表3/4分位点、中位点、1/4分位点的取值。正态性检验Kolmogorov-SmirnovaShapiro-Wilk统计量dfSig.统计量dfSig.血清总蛋白含量.073100.200*.990100.671a. Lilliefors 显著水平修正*. 这是真实显著水平的下限。表中显示了血清总蛋白含量的两种检验方法的正态性检验结果,包括各分组的统计量、自由度及显著性
6、水平,以K-S方法的分析:其自由度sig.=0.200,明显大于0.05,故应接受原假设,认为题中数据服从正态分布3. 正常男子血小板计数均值为, 今测得20名男性油漆工作者的血小板计数值(单位:)如下: 220 188 162 230 145 160 238 188 247 113 126 245 164 231 256 183 190 158 224 175问油漆工人的血小板计数与正常成年男子有无异常?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样本均值和总体均值的T检验问题 ;第1步 数据组织:首先建立SPSS数据文件,只需建立一个变量“血小板计数”,录入相应的数据即可第2步 单样本T检验分析设置选择菜单
7、“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S)”,打开 “单样本T检验” 对话框,将变量“血小板计数”移入”检验变量”列表框,并输入检验值225;打开“单样本T检验:选项”对话框 ,设置置信区间为95%(缺省为95%);单个样本统计量N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血小板计数20192.150042.236529.44437上表给出了单样本T检验的描述性统计量,包括样本数(N)、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 单个样本检验检验值 = 225 tdfSig.(双侧)均值差值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血小板计数-3.47819.003-32.85000-52.6173-13.0827本例置信水平为95%,显著性水平
8、为0.0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双尾检测概率P值为0.003,小于0.05,故原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男性油漆工作者的血小板与有显著性差异,无理由相信油漆工人的血小板计数与正常成年男子无异常。4. 在某次考试中,随机抽取男女学生的成绩各10名,数据如下: 男:99 79 59 89 79 89 99 82 80 85 女:88 54 56 23 75 65 73 50 80 65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比较男女得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第1步 数据组织:在SPSS数据文件中建立两个变量,分别为“性别”、“成绩”,度量标准分别为“名义”、“度量”,变量“品种”的值标签为:b男生,g女生,录入数据。第2步
9、 独立样本T检验设置:选择菜单 “选择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打开“独立样本T检验”对话框,将“成绩” 作为要进行T检验的变量,将“性别”字段作为分组变量,定义分组变量的两个分组分别为“b”和“g”。 打开“独立样本T检验:选项”对话框,具体选项内容及设置与单样本T检验相同。 组统计量性别N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成绩男生1084.000011.527743.64539女生1062.900018.453855.83562上表给出了本例独立样本T检验的基本描述统计量,包括两个样本的均值、标准差和均值的标准误。 独立样本检验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
10、FSig.tdfSig.(双侧)均值差值标准误差值下限上限成绩假设方差相等1.607.2213.06718.00721.100006.880656.6442935.55571假设方差不相等3.06715.096.00821.100006.880656.4423535.75765根据上表“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中的sig.为0.221,远大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0.05,故本例两组数据方差相等。在方差相等的情况下,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应该看上表中的“假设方差相等”一行,第5列为相应的双尾检测概率(Sig.(双侧)为0.007,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T统计量的概率p值小于0.05,
11、故应拒绝零假设,,即认为两样本的均值不是相等的,在本例中,能认为男女得分绩有显著性差异。 5. 设有5种治疗荨麻疹的药,要比较它们的疗效。假设将30个病人分成5组,每组6人,令同组病人使用一种药,并记录病人从使用药物开始到痊愈所需时间,得到下面的记录:药物类别治愈所需天数15,8,7,7,10,824,6,6,3,5,636,4,4,5,4,347,4,6,6,3,559,3,5,7,7,6问所有药物的效果是否一样?第1步 分析:由于考虑的是一个控制变量(药物)对一个观测变量(治愈所需天数)的影响,而且是五种药物,所以不适宜用独立样本T检验(仅适用两组数据),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第2步 数据
12、的组织:数据分成两列,一列是治愈所需天数,变量名为“治愈所需天数”,另一变量是药物种类(变量值分别为1,2,3,4,5),变量名为“药物种类”,输入数据并保存。 第3步 方差相等的齐性检验:由于方差分析的前提是各个水平下(这里是不同的药物种类影响下的治愈所需天数)的总体服从方差相等的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具有齐性。其中正态分布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但对于方差相等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必须对方差相等的前提进行检验。 误差方差等同性的 Levene 检验a因变量:治愈所需天数Fdf1df2Sig.552425.699检验零假设,即在所有组中因变量的误差方差均相等。a. 设计 : 截距 + 药物类别方
13、差齐性检验的H0假设是:方差相等。从上表可看出相伴根据Sig.=0.699(0.05)说明应该接受H0假设(即方差相等)。故下面就用方差相等的检验方法。 ANOVA治愈所需天数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组间36.46749.1173.896.014组内58.500252.340总数94.96729上表是几种饲料方差分析的结果,组间(Between Groups)平方和(Sum of Squares)为36.467,自由度(df)为4,均方为9.117;组内(Within Groups)平方和为58.500,自由度为25,均方为2.340;F统计量为3.896。由于组间比较的相伴概率Sig.(p值)
14、=0.0140.05,故应拒绝H0假设(四种饲料喂猪效果无显著差异),说明五种药物对治愈所需天数有显著性差异。第4步 多重比较分析:通过上面的步骤,只能判断4种饲料喂猪效果是否有显著差异。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究竟是哪种药物与其他组有显著性的均值差别(即哪种药物更好)等细节问题,就需要在多个样本均值间进行两两比较。由于第3步检验出来方差具有齐性,故选择一种方差相等的方法,这里选LSD方法;显著性水平默认取0.05;多个比较治愈所需天数LSD(I) 药物类别(J) 药物类别均值差值 (I-J)标准 误差Sig.95% 置信区间下限上限类别1类别22.5000*.88318.009.68114.3189
15、类别33.1667*.88318.0011.34774.9856类别42.3333*.88318.014.51444.1523类别51.3333.88318.144-.48563.1523类别2类别1-2.5000*.88318.009-4.3189-.6811类别3.6667.88318.457-1.15232.4856类别4-.1667.88318.852-1.98561.6523类别5-1.1667.88318.198-2.9856.6523类别3类别1-3.1667*.88318.001-4.9856-1.3477类别2-.6667.88318.457-2.48561.1523类别4-
16、.8333.88318.354-2.6523.9856类别5-1.8333*.88318.048-3.6523-.0144类别4类别1-2.3333*.88318.014-4.1523-.5144类别2.1667.88318.852-1.65231.9856类别3.8333.88318.354-.98562.6523类别5-1.0000.88318.268-2.8189.8189类别5类别1-1.3333.88318.144-3.1523.4856类别21.1667.88318.198-.65232.9856类别31.8333*.88318.048.01443.6523类别41.0000.88
17、318.268-.81892.8189基于观测到的均值。 误差项为均值方 (错误) = 2.340。*. 均值差值在 .05 级别上较显著。从整个表反映出来五种药物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效果来看是第3种最好,其次是第2种,第1种最差。 上图为几种药物均值的折线图,可以看出均值分布比较陡峭,均值差异也较大。6. 某公司在各地区销售一种特殊化妆品。该公司观测了15 个城市在某月内对该化妆品的销售量Y及各地区适合使用该化妆品的人数X1和人均收入X2,得到数据如下: 地区销售(箱)人数(千人)人均收入(元)116227424502120180325432233753802413120528385
18、678623476169265378278198300881923302450911619521371055532560112524304020122323724427131442362660141031572088152123702605(1) 画出这三个变量的两两散点图,并计算出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2)试建立Y与X1,X2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并研究相应的统计推断问题,同时预测适合购买此化妆品的人数为220千人,人均收入为2500元的某城市对该化妆品的销量。第1步 分析:这是一个因变量和两个自变量之间的问题,故应该考虑用二元线性回归解决。第2步 数据组织:定义三个变量,分别为“z”(销售量
19、)、“x”(人数)、“y”(人均收入)。第3步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设置:选择菜单“分析回归线性”,打开“线性回归”对话框,将变量“销售量”作为因变量 ,“人数”和“人均收入”作为自变量。打开“统计量”对话框,选上“估计”和“模型拟合度”。单击“绘制(T)”按钮,打开“线性回归:图”对话框,选用DEPENDENT作为y轴,*ZPRED为x轴作图。并且选择“直方图”和“正态概率图” 作相应的保存选项设置,如预测值、残差和距离等。输入移去的变量模型输入的变量移去的变量方法1人均收入, 人数a.输入a. 已输入所有请求的变量。表中显示回归模型编号、进入模型的变量、移出模型的变量和变量的筛选方法。可以看出
20、,进入模型的自变量为“销售量” 模型汇总b模型RR 方调整 R 方标准 估计的误差1.999a.999.9992.17722a. 预测变量: (常量), 人均收入, 人数。b. 因变量: 销售量R=0.999,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强。R方(R2) =0.999,说明自变量“销售量”可以解释因变量“人数”和“人均收入”的99.9%的差异性。 Anovab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1回归53844.716226922.3585679.466.000a残差56.884124.740总计53901.60014a. 预测变量: (常量), 人均收入, 人数。b. 因变量: 销售量表中显示因
21、变量的方差来源、方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和显著性水平。方差来源有回归、残差。从表中可以看出,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679.466,显著性概率为0.000,即检验假设“H0:回归系数B = 0”成立的概率为0.000,从而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线性关系是非常显著的,可建立线性模型。系数a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Sig.B标准 误差试用版1(常量)3.4532.4311.420.181人数.496.006.93481.924.000人均收入.009.001.1089.502.000a. 因变量: 销售量表中显示回归模型的常数项、非标准化的回归系数B值及其标准误差、
22、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值、统计量t值以及显著性水平(Sig.)。从表中可看出,回归模型的常数项为3.453,自变量“人数”的回归系数为0.496,“人均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009.因此,可以得出回归方程:销售量=3.453+ 0.496 人数+0.009人均收入。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明显小于0.05,故应拒绝T检验的原假设,这也说明了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说明建立线性模型是恰当的。当购买此化妆品的人数为220千人,人均收入为2500元时,该城市该化妆品的销量为:销售量=2200.496+0.0092500+3.453=135.073箱系数a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Sig.相关性B标准
23、误差试用版零阶偏部分1(常量)3.4532.4311.420.181人数.496.006.93481.924.000.995.999.768人均收入.009.001.1089.502.000.639.940.089a. 因变量: 销售量7. 研究青春发育阶段的年龄和远视率的变化关系,测得数据如下年龄6789101112131415161718远视率63.6461.0638.8413.7514.58.074.412.272.091.022.513.122.98请对年龄与远视率的关系进行曲线估计。第1步 分析:先用散点图的形式进行分析,看究竟是否具有一元线性关系,如果具有一元线性关系,则用一元线性
24、回归分析,否则采用曲线估计求解。第2步 数据组织:定义为两个变量,分别是“x”(年龄)、“y”(远视率),输入数据并保存。第3步 作散点图初步判定变量的分布趋势:第4步 进行曲线估计:依次选择菜单“分析回归曲线估计”,将所有模型全部选上,看哪种模型拟合效果更好(主要看决定系数R2),其所有模型的拟合优度R2如下表所示。模型汇总和参数估计值因变量:远视率方程模型汇总参数估计值R 方Fdf1Df2Sig.常数b1b2b3线性.75828.18219.00088.198-6.265对数.85151.22119.000180.617-68.560倒数.91293.29119.000-48.486679
25、.341二次.95381.44828.000214.566-31.3111.138三次.95650.63837.000271.869-48.7352.804-.050复合.925110.42219.000834.164.658幂.934127.84819.000232454.999-4.351S.90182.30119.000-1.96340.901增长.925110.42219.0006.726-.419指数.925110.42219.000834.164-.419Logistic.925110.42219.000.0011.520自变量为 年龄。从决定系数(R方即R2)来看,三次曲线效果最
26、好(因为其R2值最大),并且方差分析的显著性水平(Sig.)为0。故重新进行上面的过程,只选“三次曲线(Cubic)”一种模型。模型汇总RR 方调整 R 方估计值的标准误.978.956.9375.987自变量为 年龄。复相关系数R = 0.978,R2 = 0.956,经校正后的R平方值为0.937。故可判断远视率与年龄之间有较显著的三次曲线关系ANOVA平方和Df均方FSig.回归5444.79131814.93050.638.000残差250.887735.841总计5695.67810自变量为 年龄。相伴概率Sig.=0.000说明模型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系数未标准化系数标准化系数tSig.B标准误Beta年龄-48.73526.681-6.773-1.827.111年龄 * 22.8042.5228.6421.112.303年龄 * 3-.050.076-2.749-.663.529(常数)271.86989.63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