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2.43KB ,
资源ID:553546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354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青草坡乡村庄园发展案例.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青草坡乡村庄园发展案例.docx

1、青草坡乡村庄园发展案例循乡村足印 迎都市农夫 -青草坡乡村庄园建设经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首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娓娓道出了青草坡的田园生活,青草坡乡村庄园位于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占地面积2000余亩,距省城太原23公里,北靠千里青草坡,南临绵长饮牛沟、东依美丽文庙梁、西傍神秘藏宝寨。“先有上安村,后建狼孟城”,这个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小村落,凝聚了2000余年的中国农耕文化缩影。来到庄园您既能够游览汉文帝古官道、走西口打尖点等历史古迹,聆听五爷殿、藏宝寨的传说;还可以独居乡村古院、品尝风味土菜,时令快乐采摘;更可以携

2、妻带子、邀朋聚友,体验欢乐农耕,尽享田园生活。第一章 青草坡乡村庄园基本情况青草坡乡村庄园系由阳曲县青草坡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在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开发建设。始建于2005年9月,于2007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0年被评为太原市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2009、2010年连续3年被评为太原市先进旅游单位,2010年被评为太原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170余万元,并带动上安村实现农副产品销售收入70余万元,辐射周边村落增收2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一、上安村基本情况上安村系阳曲县黄寨镇官圪垛村委所属的一个自然村,位于阳曲县城北部

3、,距离黄寨镇镇政府5公里。上安村地处文庙梁流域脚下,地形以丘陵、沟岔相间为主,地质属黄土缺磷少氮、钾有余。全村土地总面积约为2000亩,其中粮食面积500亩,人均耕地3.4亩,退耕还林地1500亩;另有荒沟、荒坡地7000余亩。截止2008年全村有54户、人口147人;村庄劳动力共计9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51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有45人,人均纯收入1850元。农业生产中,以种植玉米为主,兼种谷子和其他农作物。适宜栽植各类水果,发展养殖业。上安村于2007年被列入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推进村。二、青草坡乡村庄园基本现状(一)农业生产庄园拥有“梓福园”、“尚安”两个注册商标,现已依托上安

4、村建设完成小杂粮示范推广基地200亩、无公害果品基地500亩、粗杂粮加工厂以及笨鸡养殖示范基地。主要农作物有谷子、玉米、葵花、高粱、薯类、荞麦等,经济林有红枣、苹果、桃、杏等。主要产品有小米、杂粮、水果、笨鸡蛋等;(二)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青草坡的农业生产布局使得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丰富的采摘资源纵贯全年的采摘计划2、古朴的农耕生活上安村2000余年的古老农耕文化3、多样的种植品种从五谷杂粮到蔬菜水果品种繁多4、广袤的种植面积2000余亩土地(三)发展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建设庄园餐厅可同时接待300余人就餐,改造了一批农家院落可接待100余人的住宿及会议;初步建设停车场3000;初

5、步实现了旅游区公路硬化、旅游步道硬化、饮水进村,自来水入户;恢复了村内部分古迹;完成了景区路标、景区路灯、景区标识牌、警示牌、景点说明牌及游客护栏的初步建设,完成了庄园内路灯的建设。对上安古村的历史典故、民俗民风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整理,编纂完成青草坡旅游区导游手册。三、青草坡乡村旅游的主要产品青草坡乡村庄园的发展是利用原有村落,通过挖掘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整合当地农业资源、农户资源,修建、改建而成的原生态式乡村旅游。(一) 因地制宜、做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结合青草坡实际情况我们把青草坡的产品总结为六句话。“赏-乡村地绿树野花、走-黄土地莽塬沟壑、摘-无公害绿色果蔬、食-老百姓农家土饭、住-小宅院窑洞

6、土炕、品-原生态村落文化”。(二) 乡村旅游资源及休闲产品1、千年古村上安村青草坡景区所在的村庄名为上安村,是一个千年古村,具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上安村原名上岸村,因在大禹治水时期,晋阳湖涨潮至此,故名曰上岸村,后人们为图吉利,将村名改为上安村,村北神堂坡就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2、丰富的采摘产品三月、四月摘草莓、放风筝五月赏槐花、品槐花、听槐花、忆槐花,槐花采摘游六月果园摘杏欢乐游 七月摘桃、摘杏、拣甜瓜八月摘桃、掰玉米九、十月打红枣、掰玉米、摘南瓜、割谷子、拔萝卜、挖红薯、刨土豆、多种苹果任你摘。 3、丰富的休闲旅游项目针对亲子活动推出植树亲子游、恢复滚铁环、跳大绳、打沙包、捉迷藏等古老

7、游戏;建设农业观光园,推出识作物、辩五谷、挖野菜、刨红薯、拣笨蛋等农耕体验游;同时针对成人推出乡村大联欢农业趣味竞赛、自助烧烤、篝火晚会等参与项目。4、青草坡农家土饭青草坡以农家土饭为餐饮主题推出无公害绿色环保饮食系列,主要有野味系列,野菜,拨烂子系列,杂粮系列等等。5、小宅院窑洞土炕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青草坡所开发的住宿地点,均是在原有人家老院子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历史悠久,一个院落一个故事, “西菊园”、“东篱阁”、“南雁轩”、“北麓圃”、“小玫园”等各式院落窑洞供游客选择休闲住宿。(三) 主要游览线路及参观点来到青草坡乡村庄园,您可以沿着环村小径品味乡村老宅院,观赏霹雳枣

8、、千年长寿槐、观音座槐,游览五爷殿、走西口打尖点;也可以沿着文帝古官道,到饮牛沟聆听玉皇大帝驾下神牛的传说、皇帝沟感受汉文帝的临危受命;更可以沿着当年山西人的西口老路赴槐花林寻找孩时记忆,至千亩青草坡看看黄土草原,到寨沟去探寻神秘藏宝寨;走在这弯弯曲曲的黄土莽原上,您可以看到沟壑纵横、犬牙交错、黄土林立的自然地貌,可以看到层峦叠嶂的梯田景观,可以在农耕体验园识作物、辨五谷,更可以深深的体会到山西人“面朝黄土背靠天”古朴的农耕生活。第二章 青草坡发展之路一、开发人青草坡乡村庄园系由阳曲县青草坡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利用自有资金以及社会筹资500余万元开发建设而成。采取“政府引导、公司运作、农户参与

9、”的经营模式,即由省、市旅游部门引导产业发展方向、青草坡公司为主要经营主体,通过吸纳当地农户就业,合作开发等模式,带动村庄经济发展。农户主要参与方式有:自建小型农家乐、采摘果园合作、农副产品销售等。二、青草坡乡村庄园发展历程(一)基本建设阶段(2006年至2008年)青草坡乡村庄园于2005年始筹备,2006年至2008年完成了项目一期建设。本阶段的主要特征:1、主要客源为阳曲县县城居民;2、主要收入构成以农家餐为主,其他服务项目开发力度相对较弱;3、游客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天左右;(二)发展阶段(2009年至2011年) 本阶段主要特征:1、主要客源为太原市民2、主要收入构成为农家餐、采摘

10、、农副产品销售、农家院住宿;3、游客停留时间显着增长,4、参与农户数量显着增长(三)未来发展设想1、贯彻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村产业政策,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干鲜果树经济林种植,建设精品采摘园;2、完善采摘品种及结构,做到一年四季可采摘,建设成为采摘主题庄园;3、发展笨鸡养殖产业,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通过乡村旅游的带动,建设笨鸡产业发展基地。4、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将民俗文化内涵注入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赋予生命,赋予活力。三、市场状况1、2008年以来的经营情况年份2008年2009年2010年游客规模(人次)110001400020000旅游收入(万元)121143175游客来源阳曲县城70%太

11、原市民30%阳曲县城50%太原市民50%阳曲县城40%太原市民60%游客构成单位会议、qq群聚会、同学会、家庭单位、家庭、同学会、自驾游俱乐部、旅行社、qq群聚会单位、家庭、同学会、自驾游俱乐部、旅行社、qq群聚会人口特征中年中、老年,幼年中、老年,幼年平均停留时间1天1.5天1.5天主要消费项目农家餐、农家院体验、采摘农家餐、农家院体验、采摘、农副产品农家餐、农家院体验、采摘、农副产品游客满意度基本满意较满意较满意投诉无无无从上表可以看出青草坡乡村旅游的经营态势呈逐年上升趋势、游客的构成以家庭为主,自驾游俱乐部、qq群聚会成为消费的生力军。2、市场开发年份2008年2009年2010年主要开

12、发策略口碑相传口碑相传、短信营销、网站宣传、DM直投口碑相传、短信营销、网站宣传、DM直投经费来源营业收入营业收入经费规模3万6万经费安排DM1万、网站1万、短信1万DM1万、网站2万、短信2万网络预订(人次)10003000电话预订(人次)80001200016000注:通过网络直接预订人次不高,主要是庄园网站设计缺陷所致,大部分游客是先通过网络认识青草坡,然后电话咨询预订,在后来的实际经营中,网络宣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章 青草坡乡村庄园的经营管理一、经营主体青草坡乡村庄园系由阳曲县青草坡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阳曲县青草坡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8日,注册地址

13、为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主要经营范围: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副产品销售;乡村旅游、观光。通过乡村旅游的带动,当地村民已自发开办了农家乐餐馆4家,家庭旅馆6家,合作采摘园10余家,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庄园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的互相促进,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形式,配套休闲采摘游、农家乐餐饮、窑洞古院体验,2008年、2009、2010年分别实现接待游客11000人次、14000人次、20000人次;2008年实现产值121万元,净利润25万元,资产总额达122万元;2009年实现产值143万元,净利润32万元,资产总额达198万元;截止2010年10月实现产值175万元,净利润50万元

14、,资产总额达341万元;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经营业态青草坡乡村庄园的发展是利用原有村落,通过挖掘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整合当地农业资源、农户资源,修建、改建而成的原生态式乡村旅游。我们根据青草坡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坡,丘陵地多、沟壑纵横、天旱少雨、建筑多以窑洞夯土墙为主的地理及气象环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抓住重点,做出特色旅游产品。(一)拓展农村空间,建设自然朴素的原生态休养度假村1、保持村内原有自然、古朴的风貌,体现原生态特色。2、以五谷杂粮乡村饭,农家野味为主,开辟了窑洞餐厅、炕桌餐饮,鼓励并引导村民自办了农家乐餐馆4户。(二)提供农业体验式服务,建立市民农园1、整合资源丰富采摘

15、产品。根据作物不同的收获时令,我们有意识的或早或晚完成作物种植,使得月月见瓜果、时时有产出。同时整合本村及周边村落的采摘资源,形成了纵贯全年的采摘产品,保证了游客在不同的时令都能享受到采摘乐翻天的农家乐趣。2、建设农业观光园、传统农业体验园。进行农耕文化展示,游客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可以认识农耕机具的变化,认识各种蔬菜作物、各种农业牲畜、农村动物,达到了“识五谷、辨作物”农业科普教育目的。3、丰富知识性、体验性等参与式旅游项目针对亲子活动推出植树亲子游;恢复滚铁环、跳大绳、打沙包、捉迷藏等古老游戏;推出挖野菜、刨红薯、拣笨蛋等农耕体验游;同时针对成人推出乡村大联欢农业趣味竞赛、自助烧烤、篝火晚会

16、等参与项目。(三)开发旅游商品、完成产品升级针对城市消费者需求,紧密结合“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树立“以农业带旅游、以旅游促农业”的指导思想,我们从2009年始大力开发旅游商品,推出了“青草坡乡村蛋”以及“无公害五谷杂粮”等系列产品、初步建立了笨鸡饲养基地、杂粮种植基地,达到了无公害产业标准,完整了产业循环链,同时又极大地带动了农户的产品销售,提高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四)发展情况 根据几年来的经验,游客来到乡村的主要需求是: 1、远离城市喧嚣、呼吸郊外清新的空气,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村环境; 2、采摘成为吸引游客最主要的活动项目; 3、采购笨鸡蛋、小米、杂粮等土特产需求也很旺

17、盛。 针对以上需求,2009年我们加大了对上述项目的开发力度,做精做细采摘项目,农业体验项目、加强特色农副产品开发力度,得到了游客的认可,实现了各项收入稳步增长。 从以下附图中可以看出庄园的各项销售收入在3年中都得到了稳步增长,尤其是采摘项目、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在整体收入占比份额逐年扩大,但值得注意的是餐饮收入占比依然比例较大,这就说明配套服务项目还亟待完善、加强。三、人力资源开发建设青草坡乡村庄园现有员工50余名,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15人,专科以上学历11人;服务人员30余人,以当地农户以及城市下岗职工为主。公司制定了员工岗前培训制度、消防培训制度、卫生培训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对全体员工定期

18、进行各项培训及安全疏散演习;餐厅及客房服务人员均办理了健康证,建立了持证上岗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服务质量不足由于庄园雇工多以当地村民为主,素质较低,服务意识较差且经培训后也难以明显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造成了服务质量较差;2、招工难由于农村老龄化、空巢化现象日趋严重,造成农村劳动力本身不足;同时由于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宁愿少挣钱也不愿呆在农村打工。因为劳动力的不足,影响了服务质量。3、人才储备不足青草坡的发展需要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应届大学生毕业后宁可在城市待业,也不愿到农村打工,使得人力资源储备陷入了困境。第四章 青草坡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青草坡乡村庄园在这几年

19、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青草坡在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基本经验总结如下:一、依托政府支持,借力发展从国家旅游局倡导开展农业旅游,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活动,倡导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题的中国乡村旅游年活动以来,我省农业旅游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与此同时山西省开始了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工作,2006年出台了山西省乡村客栈服务规范, 2008年省旅游局颁布了山西省工农业旅游促进及示范点评定实施办法(试行),2009年我省扩大旅游消费金秋行动中推出的“农旅卡”,2010年太原市旅游局出台了太原市工农业旅游点检查标准(试行)。伴随各项行业文件的出台,各项行业文件的出台为

20、规范我省、我市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期间青草坡努力贯彻各项文件精神、精心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工业旅游示范点”、“太原市乡村客栈推广试点”、“太原市农业旅游示范点”,并两次获得“太原市先进旅游单位”荣誉称号。 另一方面各级旅游部门还十分重视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工作,一是多次组织农业旅游点进行户外宣传营销,二是重视媒体宣传报道,三是重视网络营销,四是将“走进乡村,支持三农”扩大旅游消费落到实处,在2009年金秋行动中发放5万套农旅卡,搭建了一个连通乡村旅游点与旅游者的有效桥梁,使得青草坡乡村旅游取得了稳健增长,也使我省乡村旅游市场得到有效开发。二、依托旅游市场,明确产品定位

21、(一)乡村旅游的形式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其产品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必须有明确的定位。通过对太原市乡村旅游产品类型的分析,我们认为太原乡村旅游产品的定位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依托大型旅游景点,农户自发建设形成的农家乐。如汾河二库周边农家乐、蒙山大佛周边农家乐、崛围山周边农家乐、晋阳湖周边农家乐等。此类型农家乐由于背靠大树好乘凉,游客资源较为丰富、家庭式经营模式成本较低;但由于大型景区资源毕竟有限、这种先天优势可复制性不强,而且此类型农家乐多数都是农

22、户自发建设形成,存在无序竞争、拉客、宰客、食品卫生不过关等现象。二是投资人通过租赁农村土地,通过设计建设,围合出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庄园,如尖草坪区宇文山庄、清徐县通河农场、晋源区天泉庄园,阳曲县龙池山庄、此类型农家乐由于属于封闭式经营、与农户纠纷少,易于规划、管理,见效较快;但此类型农业旅游点前期投入较大,不易于起到示范作用。三是利用原有村落,通过挖掘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整合当地农业资源、农户资源,修建、改建而成的原生态式乡村旅游,如清徐中隐山原生态旅游区以及我们阳曲县青草坡乡村庄园。此类型农家乐庄园以原生态村落为卖点,与农户利益休戚相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联系较为紧密,通过龙头企业的

23、带动作用,提高了农户的参与热情,由于农户参与度较高,所以较其他几种模式的管理成本为高。四是利用优势种植、养殖资源,形成的以采摘节等主题活动为特色的农业旅游点,如清徐葡峰山庄的葡萄采摘节、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特种果品采摘,此类型农业旅游点特点突出、凭借独特的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由于采摘品种所限导致季节性过强,如葡峰山庄只在每年中秋前后开园,不能满足游客的日常需求。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资源优势、竞争优势,合理规划,量身定制出发展思路、策略、最终的价值定位,正确的市场策略,避免同质化竞争。(二)青草坡乡村庄园的实际做法1、因地制宜、抓住重点,做出特色旅游产品我们在拟定青草坡的发展战略

24、时,便充分考虑了这一因素,根据青草坡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坡,丘陵地多、沟壑纵横、天旱少雨、建筑多以窑洞夯土墙为主的地理及气象环境;同时深入挖掘村内古老历史、民俗文化,并结合城市消费者市场需求,提出了“赏乡村地绿树野花、走黄土地莽塬沟壑、摘无公害绿色果蔬、食老百姓农家土饭、住小宅院窑洞土炕、品原生态村落文化”的市场及产品定位。2、整合资源,丰富旅游产品(1)丰富采摘产品从历年来的游客反馈情况,城市消费者对采摘游情有独钟,而采摘又是季节性特别强的旅游产品,我们整合自身及周边村落采摘资源,推出了全年采摘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月、四月摘草莓、放风筝五月赏槐花、品槐花、听槐花、忆槐花,槐花采摘游六月果园

25、摘杏欢乐游 七月摘桃、摘杏、拣甜瓜八月摘桃、掰玉米九、十月打红枣、掰玉米、摘南瓜、割谷子、拔萝卜、挖红薯、刨土豆、多种苹果任你摘。 (2)丰富参与式旅游项目针对亲子活动推出植树亲子游、恢复滚铁环、跳大绳、打沙包、捉迷藏等古老游戏;建设农业观光园,推出识作物、辩五谷、挖野菜、刨红薯、拣笨蛋等农耕体验游;同时针对成人推出乡村大联欢农业趣味竞赛、自助烧烤、篝火晚会等参与项目。3、开发旅游商品、完成产品升级针对城市消费者需求,紧密结合“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树立“以旅游带农业、以农业促旅游”的指导思想,我们从2010年始大力开发旅游商品,推出了“青草坡、乡村蛋”以及“无公害五谷杂粮”等

26、系列产品、初步建立了笨鸡饲养基地、杂粮种植基地,完整了产业循环链,同时又极大地带动了农户的产品销售,提高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三、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促进新农村建设从建国以来,水和路就一直是困扰上安村民生活的两大难题。青草坡乡村庄园开发建设以来,多方筹资,克服重重困难,修路架桥、铺设便道,完成了饮水进村、自来水入户,终于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吃水难、行路难问题,得到了村民的积极拥护。青草坡在经营过程中坚持把保护农民利益放在首位,一是带动农户就业,当地农户中有30余人长期在青草坡工作,100余人曾经在青草坡工作,解决了当地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当地农户的非农业收入;二是鼓励农户创业。通过青草

27、坡乡村旅游的带动,当地村民已自发开办了农家乐餐馆4家,家庭旅馆6家,合作采摘园10余家,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三是不与农民争利益,积极为农户产品找市场、跑销路,形成了产销对路的良性经济循环模式。在青草坡公司的推动下,上安村初步实现了“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生活富裕、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并于2007年被列入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推进村,从而更好地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 四、完善内部管理(一) 依法经营、热心公益公司2006年成立以来至今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热心公益事业,注意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不拖欠职工工资,无安全生产事故及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塑造了良好的社

28、会形象。公司热心于公益事业,具备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自2006年始累计为村民捐赠衣物、食品3万余元,为村内70岁以上老党员及孤寡老人每人每年捐款100元,2008年汶川地震组织捐款5000余元,向阳曲县慈善会捐款1万元,公司董事长郑建华被选为阳曲县慈善会理事。(二) 增强服务意识、严格内部管理为确保乡村庄园严谨有序的运行、确保服务质量,公司建立健全了各级组织机构,并制定了详尽的管理制度。1、制定了员工手册、员工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各项员工管理制度,建立了严格的奖惩机制,确保了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有章可依。2、制定了游客接待中心、餐厅、客房等部门服务规范、工作流程以确保游客得到贴心、舒适的服

29、务。(三)严格卫生管理按照山西省乡村客栈服务规范要求对餐厅、客房实行严格卫生管理,保证客房、餐厅干净、整洁,实施严格的餐具消毒制度,客房设施一客一换制度。使游客来的安心、住的舒心、走的放心。(四)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完善了通讯、网络、洗澡间、水冲式卫生间等配套服务设施,使游客既能享受乡村的静谧,又不失城市的便利。(五)加强安全生产1、生产现场及场所按有关规定加强各项劳动安全设施,按照严格制度做到防火、防爆,保证生产人员的生产条件和生产安全。2、企业职工严格按各自岗位及作业规程、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要求作业。3、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并在生产过程中及时报告异常现象及其他隐患,及时采取纠正

30、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4、定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对电器设施及娱乐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养护,有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无安全隐患。5、配置劳动防护用品,并做到及时发放。夏季高温作业时,发放防暑降温夏令用品。五、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公司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环保建设,为解决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修建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池、缓洪池、蓄水池以及污水排放井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进行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农业生产循环经济建设。从2006年至今未发生过环境污染问题,于2009年取得了阳曲县环保局颁发的环评意见。(一)采摘果园的环境保护措施以采摘主题建设青草坡庄园,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生产无公害果

31、品是最基本的要求。1、果园实行生物覆盖,改善生产环境2、对自然灾害提前预防,防止病虫害趁机流行3、实施农业生态防治,避免污染环境(二)农业生产垃圾处理措施1、秸秆、茎叶还田,实行生物覆盖;2、人、畜粪便作为有机肥生产沼气后还田,成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三)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严格卫生制度、加强旅游区环境维护,对垃圾实施分类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焚烧、填埋以及清运。第五章 青草坡乡村庄园的发展思路乡村旅游的基础在农村,我们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应当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与农业产业紧密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在农村圈一片土地,围起来搞一个农家乐进行城市公园化的建设,就是乡村旅游。一、乡村旅游发展要素1、乡村旅游应当发挥出产业龙头作用贯彻“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农村产业政策,发展特色农业,带动当地、辐射周边村落,从而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当是乡村旅游的重点方向。2、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要具备可复制性知名的旅游景区毕竟有限,能够通过招商引资引来大笔资金投入的农村也毕竟有限,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应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