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66KB ,
资源ID:55299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299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寓言二则语文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寓言二则语文教案.docx

1、寓言二则语文教案寓言二则语文教案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5个会认字,学写6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在朗读中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悟出寓言的寓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寓言二则,板书课题,认识“寓”。 2.你听过寓言故事吗?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谁来给大家说说。 3.听了这么多的寓言故事,

2、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吗?(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一个道理的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的两则寓言,你发现了什么让你奇怪的地方? 指名学生回答后,师述: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2.在看课文之前,你是否听过、看过这两则文言文? 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对照译文慢一点读;(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意思。 4.指名学生说读的过程,需要帮助的地方。 5.分别指名学生读两则寓言。正音:寓(y)悯()揠(y)曰(yu)槁(go)鬻(

3、y)矛(mo)盾(dn) 6.老师范读,听的时候自己不会读的生字注音,不会停顿的做好标记。 三、深入理解第一则寓言。 1.自由地读一读第一则寓言,对照译文把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来,把知道的字、词的意思用笔写上。 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点拨理解以下词语: 悯:担心 揠:拔高 者:指代人 芒芒:匆忙的样子。芒,通“忙”。 曰:说 病:指累了 槁:干枯的意思 3.小组合作读,齐读。读的时候想一想它的意思,看能不能和译文的意思联系起来。 4.挑战自己:不看译文,老师读一句,学生说一句意思。 5.指名上台讲述这个故事。 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 1.解题。 (1)逐字分析。揠:拔

4、。助:帮助。 (2)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的意思(拔高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2.讨论: (1)这个人帮禾苗长高了吗?为什么? (2)想一想这人错在哪里? (3)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五、熟读课文。 1.指导朗读。 2.自由读。 3.背诵课文。 六、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字形:寓、悯、曰。 2.讨论交流。 3.指导写字:“寓”上下结构,下边不能写错。 者:上下结构,注意撇的位置。 寓:上下结构,注意下半部分的笔顺。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9寓言二则 揠苗助长 禾苗不长 拔高禾苗禾苗干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

5、忆。 1.检查背诵揠苗助长。 2.从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自相矛盾。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再读课文,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自读自悟。借助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练习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3.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 指名学生读。 指名学生说句子的意思。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夸的语气)。 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4.分角色演一演“自相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三、总结全文,明白含义。 1.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你能举

6、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来吗?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自由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 “矛”字不能丢掉最后一撇,“盾”字是半包围结构,“陷”的右边框内两短横不能连在一起。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自相矛盾 掩耳盗钟的寓意 掩耳盗钟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寓言讲了一个盗钟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钟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这种人是极可笑的。 画蛇添足的寓意 画蛇添足选自战国策-齐策二,讲几个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

7、喝嫌少,一个人喝又有余,于是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便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事情已经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再做多余的事,是多此一举,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是自己害自己。过和不及也许仅仅相差一点点,但是要掌握分寸必须明智。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古汉语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文化。 2、掌握重要词语,常用词语的含义,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3、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有美好心灵和高

8、尚情操的学生。 教学重点: 1、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将所学的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2、体会通过故事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丰满达到讽喻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共同探究美与丑这一主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欣赏老妇人心灵的美、追求树立自信的美,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美,同时也对丑的恶行也要加以揭露,以便警惕大家,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美好。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美呢?今天,就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其中东施的做法是否为她增添了美感呢? 2、生看后谈感受。 3、小

9、结:同学们的感受值得珍视,就让我们走进文中,再去感受一下文人庄子是如何审视美与丑的。 二、读通语句,感知大意 1、老师范读,使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体验古人运用文字的魅力。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语句读通顺,还要注意语气的停顿。相机解决颦、挈、亦字读音及字义。 3、学生齐读寓言,了解寓言的大致内容。 三、读懂课文,对照注释自悟文意。 1、自己边读句子边看课后译文,揣摩句子意思。 2、同桌合作学习,联系说句意。 3、根据你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 要求: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的意思,句子形式可以灵活一些,不必强求说法一致,只要意思不错即可,还可适当的穿插有关的背景资料。

10、 四、细读课文,读懂句意。 1、西施和东施的对比,也是美与丑的对比,文章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西施的美和东施的丑?请生速读课文,边读边划。 2、西施美: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1)读了句子后,体会到什么?(东施盲目效仿,不知西施没在哪?)结合你查到的西施的资料来说一说。 (2)西施可真美,用个词来夸夸她!(美若天仙,绝代佳人,国色天香) (3)西施捂着胸口,皱着眉仍让人赏心悦目,就连东施也来学习她,东施是怎样效仿的,你能想象一下吗?可以做动作,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一下。 2、东施丑: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过渡:看来东施效颦的

11、确不怎么美,作者没有细致地描写东施的丑,而是重点描写了人们的反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刻意模仿,生搬硬套、无中生有) (3)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东施的样子吗?(其丑无比) 小结:是啊!作者大胆舍弃对于东施五官的具体描写,而是通过东施刻意模仿西施皱眉捧心的丑态所引起人们的反应来进行侧面烘托,这种写作方法就是侧面描写。 (4)再读句子,试着读出东施的丑。 (5)学到这里,你想对东施说些什么? 五、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过渡:看来同学们对美已经有了新的认识,那么我要请教大家: 1、同样是皱眉捧心,为什么西施的样子美,东施的样子丑呢? 2、什么是真

12、正的美,你能告诉东施吗? 3、东施听了大家对她的评价和建议后,我想她定会有自知之明,同时也会明白美与丑的真正含义,大家想象一下,东施今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东施效颦这样的事情?举例说一说。 小结:是啊!不切实际地照搬,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让我们再读这篇寓言,去体会一下寓言的情境吧! (5)拓展阅读邯郸学步。 六、作业布置 1、背诵东施效颦; 2、为本则寓言扩写并续写结尾。 扩写要求: (1)可以以西施或东施或以路人为第一人称来叙述这则寓言; (2)可适当加入一些细节(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续写要求: (1)注意保持上下文的行文连贯; (2)可适当加入自己

13、的想象。 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自然流露赏心悦目 东施刻意模仿适得其反 课后反思: 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东施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到不能盲目模仿,要顺其自然。 学习的拓展非常重要,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东施效颦的事情发生。 乐文中品读趣中体味明辨美丑感悟生成 教学理念: 尊重和珍惜学生阅读中的自我体验,引导学生自己读进去,产生真实的体验,进而在师生交谈中完善体验并受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学生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强调自主体验的同时还要与同学交流合作,既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完善自

14、己。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借用丑女东施模仿美女西施皱眉而变得更丑这件事,说明了人对自己要正确认识,不要做不切合实际的模仿,否则只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文章短小精炼,语言生动活泼,寓意深远绵长。 教学策略: 用富有动感和表现力的肢体语言加深学生对文中重点实词的理解。采用自读感悟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正确感悟运用这一成语。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体会古文的韵律美。 通过重点词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初步渗透古文学习的一些基本常识。 以学生感兴趣的参与活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体会文章的主题,联系自身实际谈感悟与收获。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感悟生成,初步树

15、立正确的审美意识。 教学过程: 在导入时我主要采取观看视频的形式引出课题,并随机拓展与文章有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对这则寓言有个感官的了解并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接着教师范读,指导停顿,注意节奏感,体会古文的韵律美。我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学生自读,相互校音,做到通顺流利。学生再读体会,初步感受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词语,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渗透学习方法,让学生借助注释,自主领会每句的意思。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借助肢体语言,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这样将文章以创编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课堂生动有趣。复述之后,师生共同评价,注

16、意几个重点词语颦捧坚挈走是否强调到位。除此之外,我把东施带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生共同品味。从而理解和体会文章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以东施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苦恼,学生帮助解决:如:西施皱眉很美,我只是模仿她,可是为什么却招来很多人的恐惧与笑话?那么我今后该怎样做呢?谁能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结尾我用富有感染与启迪性的语言总结全文,并留下深深的思索。西施之美固然令我们眼前一亮,但东施之丑也令我们回味无穷,问世间:美与丑难道真的那么容易区分吗?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

17、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成语导入,揭题设问 1、分两组比赛说成语,要求必须来自寓言故事。 2、说说寓言有什么特点。(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寓言两则中的其中一个寓言故事矛与盾。(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写好“矛与盾”三个字) 4、说说读了课题,让你产生了哪些疑问?(矛与盾各是什么样的,分别用来干什么?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自主学文,释疑懂理 (一)解题(解决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插图及注释,引导学生了解矛与盾各自的作用。 (二)读通 1、教师范读,提出要

18、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吐字清楚,注意断句停顿。 2、学生自己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 3、指名2-3名学生读课文,由学生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4、齐读全文。 (三)读懂(解决第二个问题) 1、自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揣摩句子意思。如果有不好理解或说不通顺的语句,就在书上标出来。 2、将自学所得及疑问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质疑相机出示重点句子。 句子一: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A:学生尝试说句意,教师引导学生用现代语言说明白,说通顺。板书“坚” B:想一想,“誉之曰”的“之”指的是什么? C:这个人是怎样夸赞的呢?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二:又誉其

19、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A:提示:于,对于。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尝试说句意。板书“利” B: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句子三: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A:学生尝试说句意。引导将“穿透”换一种说法。板书“何如” B:想一想,问话的人是出于什么目的问这句话的?应该怎样说好这句话?(引导学生以年轻人和老年人这两种不同的身份来说好这句话。) 3、练习把整个寓言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讲。 (四)明理(解决第三个问题)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这个故事演出来。(提示:根据你们小组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课文的原话,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丰富故事中的情节,表演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

20、、动作。) 2、选择两个小组上台表演,学生评议。 3、看了这样一个故事,你有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学生通过讨论可得出:这个人不论怎样回答,都会和自己刚刚说过的话相抵触。进而教师乘机揭示成语“自相矛盾”) 4、进一步讨论:你觉得这个人可笑吗?可笑在哪里? 5、情景延伸:这个人被这么一问,自知失言,灰溜溜回到家里,他长吁短叹,非常懊丧,这时,他的一位好友来到他家中,了解了情况后,就热心地开导他。就请你扮演他的朋友来开导他,好吗?(教师扮演卖矛与盾的人,请学生在稍作准备后上台表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明确寓意。) 6、现在,我们也用“自相矛盾”比喻语言和行动不一致,在

21、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基础性作业: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实践性作业:排练课本剧矛与盾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

22、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和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说夹住 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会

23、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 4、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找一

24、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读。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了。 (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连忙”说一句话吗? (7)指导朗读。 (8)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力)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

25、馈。 (11)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组说说故事。 4、指名说故事。 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 四、拓展 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课文。 作业: 1、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郑人买履,理解意思,体会深刻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学习方法。 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是怎样学习寓言的

26、?(了解寓言故事,懂得其中道理)。 本课的两则寓言与以前学过的寓言相比有什么不同?(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要先把语句读通顺,再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讲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最后达到熟读成诵。)今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先来学习郑人买履。 二、自读自悟,研究读懂,读通每句话。 1、学生自读郑人买履,边读句子边看注释,同桌合作,尝试说一说句子的意思;研究怎样读,才能读通顺,试着读一读。 2、全班交流:句子怎么读,句子是什么意思;学生评议,老师点拨引导。 一句一句地研读,指导理解句子意思,读通顺,使学生领悟,只有理解了词句的意思,才能把语句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检查难句。 三、讲寓言故事,理解寓义,联

27、系生活实际想开去。 1、自己练习讲寓言故事,再小组讲,全班讲。 2、小组、班级讨论:郑国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从这则寓言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你能悟出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举出实例说一说。 老师点拨: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四、熟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 1、练习熟读,分角色演读,体会寓言意境。 2、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中的五个句子,练习讲清句子的意思,注意比较认识“之”的不同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自学文言文的方法,能正确理解“刻舟求剑”的寓意,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教学过程: 一、带入情境

28、,揭题初读。 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5分钟) 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刻舟求剑”。 二、用上节课的程序学习本则故事。 1.学生先读通课文。 2.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 3.夯实重点字词。 三.教师检查落实自学情况 四.教师引导,强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同学范读课文。 2.用文章中的原话回答。 剑掉到哪里? “自舟中坠于水” 宝剑掉进水里,让人多着急啊,那个人会怎样做呢?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他找得到剑吗? 不能。 为什么?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五、想象情境,领悟寓意 1.引导想象,丰富故事。 2.拓展: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哪种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六、课堂练习:重点字的意思的掌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