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171.62KB ,
资源ID:552224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222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球的结构.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球的结构.docx

1、地球的结构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教材分析地球结构是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是第二章之后内容的初步概括和学习,是学习地壳物质组成和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的基础和总括。本节重点在于地球内外部圈层的介绍和对学生地理空间联系思维的培养。学情分析1、高一学生记忆能力和联想能力强。2、学生读图能力较弱,本节通过读图训练,提高学生对图表的掌握。3、学生概括总结能力较弱,本节继续加强学生概括总结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学生初学地理,对地理思维掌握不够,本节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地图法、板书笔记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过程与方

2、法通过绘制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示意图,掌握地球圈层结构,并掌握地震波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地质钻探计划和对地球圈层结构的绘制,体会地球结构特殊性,培养学生地理要素联系的思维,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师:讲新课前先问一个问题,同学们上了一个月的地理,有没有明白地理在研究什么?生:.师:我刚刚听到有人回答地球,回答得非常对,我们地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地球运行的原理.用科学的语言来解释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这句话希望大家能记住,以后对于我们地理学习很有用)我们第一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从天文学角度来看,认识到了地球是一个天体,这也是与其他星球的共性.

3、而我们看见的身边的河流,花朵,石头等很多都是地球所独有的,也是我们地理学所要研究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节课其实不难,却是正式进入地理学的一小步。大家再看看这句话,结合大家预习这节课,同学们有没有什么疑问?生:师:(黑板上写)那我问一个问题,这句话里面“表层”是什么意思,是500km以上还是10km以上算表层,这个疑问我们留到后面来解决.下面我们对地球正式开启一段探索之旅,(这节课同学们不仅要按照之前任老师的要求记笔记,还要跟着我画图,这也是地理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首先我们来看看地球的内部圈层。师:有这样一则新闻:要探索地球内部,同学们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想法,直接在地球钻一个洞就知道科拉超深井(

4、)是苏联于197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开始的一项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孔SG3在989年达到12,262米,截止目前,以垂深计算,这个钻孔仍是到达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然而,其井深记录在08年和2011年被在卡塔尔的阿肖辛油井(2,289米)和俄罗斯在库页岛的OdoptuOP11油井(12,35米)打破,目前排名世界第三.科拉超深井SG3是世界上最深的参数井。由科学研发中心“NDA”钻成.位于摩尔曼斯克州,扎波利亚尔内市以西10公里.井开于波罗的海地盾东北部,前寒武纪携矿接合处。井深12262米,上部直径9cm,下部直径21.5c。S井不带勘探目的,纯粹用于在莫霍面接近地表处的科研。

5、说明科学家和我们想法差不多,直接钻探来地球看看地底下有什么,那么现在发展怎么样了21世纪初,由于财政困难及缺乏国家支持,“科拉超深钻井项目被决定彻底关闭。 208年该井被废弃,设备被拆除,地面建筑被破坏。 210,根据俄罗斯科学院科拉科学中心地质学院院长的评估,恢复该项目需要一亿卢布。根据他的意见,现在可以恢复科学仪器并开办学院用于大陆架钻井的专家培训.157年美国开始深钻计划,58年成立了“莫霍计划,计划从较薄的太平洋地壳向下钻4千米,到达莫氏不连续面,研究地壳和地幔构造。计划取该名以纪念克罗地亚研究地壳与地幔的科学家安德里亚莫霍罗维奇。然而该项目进展不顺利,花费巨资却没有产生预期的科研成果

6、。166年美国国会停止了该项目的资金,该项目随即终止。可见钻探开地球的这个想法实现难度还是特别大的,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钻探可能连蛋壳都没有突破,尽管我们现在可以把宇宙飞船送上月球,但是对地球内部却无能为力,那么内部圈层人类又是怎么探索的呢?同学们买过西瓜没,有没有人知道怎么挑好吃的西瓜?生:师:我们选西瓜当然要选甜的西瓜,有些西瓜里面水太多,没有味道。有经验的商贩一般拍着西瓜,然后告你绝对甜,那么这些商贩是怎么知道的呢?简单来说是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同,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音调高,就知道是生瓜.声音较沉闷,音调低,瓜瓤里的组织紧密就是熟瓜。这种方法为我们研究地球内部圈层提

7、供了思路,我们能不能也找一种介质来探测无法到达的地球内部圈层呢?于是我们想到了地震波。同学们快速读页的阅读,三分钟时间总结一下地震波的性质。师:好了,看完了阅读,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地震波有以下三点性质:1纵波在固体、液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高于横波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地震波在不同介质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师:根据地震波的这些性质,我们发现经过一些界面时波速发生突变,我们把这些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地下33千米的莫霍面和地下90千米处的古登堡面。读图能力也是地理学习重要的一项技能,下面利用地震波的性质和波速的变化,结合图12我找同学来讲讲从图中

8、得到什么信息。生:师: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的圈层。三层之间两个界面依次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在地球内部纵波速度高于横波速度,莫霍面以下横波和纵波速度陡然加快,在古登堡面以下横波消失,所以地核可能为液体,这里只是可能,因为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地震波无法到达,所以不一定,我们一会学习.下面我们就边画图,边来依次学习这些圈层. (画图,板书)我们边画图,边整理一下 范围 特点地壳 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固态,厚度不一,大陆较厚,海洋较薄,硅镁连续,硅铝层海洋缺失地幔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固态,上地幔存在软流层,岩浆发源地之一地核 古登堡面到地心 高温高压,外核液态或熔融状(地球磁场

9、产生原因),内核固态师: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层被称为软流层,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板块漂移学说,软流层也与之有很大的关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去自己研究或者找老师探讨。当然最重要的是地壳和软流层以上部分我们称为岩石圈,岩石圈是我们地理研究的下限,再往下主要是地质学研究范围,这也解释了我们刚开始的疑问,地理研究的表层各圈层主要指岩石圈以上部分.可能有的同学会有问题,为什么只研究岩石圈以上呢?因为再往下接近地核,高温高压,并且缺少氧气的条件下生命难以存活,与其他圈层联系不大,主要就是矿物质,所以主要是地质学需要关注的范围.岩石圈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联系如此紧密,理论上应该列入地球外

10、部圈层,但是这种观点还属于争论阶段,本书把岩石圈列入内部圈层,所以我们暂时采用这种观点。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地球的外部圈层.组成 特点大气圈 氮气氧气和悬浮物 地球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水圈 固态、液态、气态 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 生物与生存的环境 与其他圈层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师:正如我之前说过的,这节课内容并不难,却是地理学的入门,通过学习地理,同学们要养成一定的地理思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答题过程中一定要多角度思考,各个圈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并不是单一的存在。下面我们做两道题来检验一下。师:最后布置一下作业,同学们课后复习本节所讲的圈层和上节课地球运动的内容,导学案跟上课时,预习

11、下一节矿物和岩石的内容地球概论知识点总结高美枝一、填空1.天体是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其中恒星和星云拥有极其巨大的质量,它们的集合体构成了星团和星系。太阳大气按其物理性质的差异,从内到外依次可分为 光球 、色球 和 日冕。3.0经线和 180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而 2W 经线和60E经线则是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4。在中纬度地区,天体的周日圈与地平圈斜交,所以人们所看到的天体都是从偏东方 升起,然后在 偏西方 落下。5。昼夜长短 和 太阳高度 决定了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热量,它们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形成的主要因素。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 634 的范围内.。历法是 协调回归年、朔

12、望月、太阳日这三种天文自然周期的方法,即科学地、人为地安排年、月、日的法则。8二十四节气实质是反映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周期,其长度等于回归年 ,因而是地道的 阳 历。9.恒星时是用春分点的时角来表示的,主要用于天文学方面,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没有直接的关系。0。区时就是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是该时区内使用的统一时间 。1太阳的能量是由 太阳内部发生由氢变氦的核聚变反应 而产生.2月球的同步自转指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它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相同 。13在极地,所有天体的周日圈都与地平圈 平行 ,地平圈以上的恒星总是位于 地平线上 称为 恒显 星;地平圈以下的恒星总是位于 地平

13、线下 称为 恒隐星。1. 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 、 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 和 水平运动的左右偏转 等现象是地球自转运动强有力的证据.5 我国农历属于阴阳 历,其历月制度体现 阴历 成分,历制度则体现 阳历 成分;平均历月长度接近于朔望月,平均历年长度接近于 回归年 。1. 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随着纬度的增加而 增大 。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 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 范围内。17恒星之间的距离通常用 光年 和 秒差距 表示,而天文单位主要用于说明 太阳和 行星 之间的距离。18太阳的视表面是人们用眼睛所见到的光芒夺目的太阳表面,通常所说的太阳的形状、大小、温度、辐射和光谱等都是指太阳的 光球 层而

14、言.19.低、中、高纬度的范围依次为 030、 30 60、09 .2.太阳的回归运动在地球上直观地反映为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周期性往返运动 。2。太阳时等于 太阳时角+12小时 ;这样,太阳日的起点就定在太阳 下中天 时刻,目的是使 一个完整的白天属于同一个日期 。2。日期变更的口诀是向东退一日 , 向西 进一日 。23不存在月环食的原因是 地球本影的长度大大超于月地距离,且本影横截面 大于月轮圆面 .24.发生日食时,由于月球影子(本影和半影)只能笼罩地球表面的部分区域 ,因而在地球上能看到日食现象的范围很小.恒星的光度指 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本领),常用 绝对星等 表示光度等级.

15、恒星的亮度指在地球上的受光强度 ,常用 视星等 表示.26。太阳系主要由八大行星组成,依它们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 。27月球的自然条件有两个显著特征: 地形起伏 ,环形山广布、没有大气,没有水,没有声音,没有云雾雨雪等气象变化,温差极大,气候条件恶劣 。8地球的 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 右 偏,南半球向 左 偏。29地球上的五带是指 北寒带 、 北温带、 热带 、 南温带和南寒带。30。二十四节气中, 节气 是太阳黄经1的单数倍,而 中气是太阳黄经5的双数倍.31.全球的时区具体可分为 24 个时

16、区.3。发生日食时,由于 月球直径远远小于地球直径,月球本影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笼罩整个地球,朝向太阳的半个地球不能全部观察到日食现象.33.彗星的结构由彗头和彗尾组成,它奇特的外表是由于 通过近日点前后受太阳热力蒸发 的一种暂时现象。4根据历法的基本原则,可以把历法大致分为太阴历 、太阳历 和 阴阳历 三种类型.35。 地球自转运动强有力的证据有: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 、 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 和 水平运动的左右偏转 。36黄赤交角是指 黄道 与 天赤道 的夹角,为 23 o 26 。37. 正午太阳高度 和 昼夜长短 决定了地球表面得到的太阳热量,它们是地 球上的四季和五带形成的主要因素。38.

17、节气 是节月的起始点,而 中气 是节月的中点,农历中的闰月是指 没 有中气的 月份.9.区时就是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平太阳时,是该时区内使用的统一时间 .0通常,中纬度地区是指 0 o 60 o的纬度范围内。41由于 在月球轨道距离处,地球本影圆锥的横截面比月球直径大得多,月球从 地球本影中通过 ,所以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而没有月环食。42。天体的周日圈就是 天体周日运动行径 的轨迹.4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上的风和洋流都在发生 水平偏转运动,南半球的南风将逐渐变为 西南 风。44。 根据标准时制度,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 经度.二.判断题:(6分,在括号内注明 对“”或

18、错“”)1太阳系由八大行星组成,依它们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3。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向北同时升高。( )日食方向从太阳圆面的西缘开始,至太阳圆面的东缘结束。 ( )5发生月食时,朝向月球的半个地球表面能看到月食现象的地区范围很小。 ( ) 6。一个朔望月一般有两次大潮和两次小潮。 ( )7 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中心,且在银道面上。 ( )8 恒星的亮度是指恒星本身的发光本领. ( )。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 )10。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19、在不同经度的任意两地,总是西边地点比东边地点的地方时快(早). ()1。 0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 ( )2。 发生月食时,朝向月球的半个地球表面,均能看到月食现象.( )3。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存在,地球上的风和洋流都发生偏转,在北半球的北风逐渐变为西北风。 ( )4.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而南半球昼短夜长。( )1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北升高,向南降低.( )16月食方向从月面的东缘开始,至月面的西缘结束。 ( )7。发生日食时,朝向太阳的半个地球表面均能看到日食现象。 ( )18一个太阴日里一般只有二次涨潮和二次落潮,会出现二次高潮和二次低潮。(

20、)19月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称白道.( )20。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升高,向北降低。( )21.月食方向从月面的西缘开始,至月面的东缘结束。()2.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经度11619的地方平时。 ( )23一个朔望月一般只有一次大潮和一次小潮。( )24。月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称天赤道。( )25.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存在,地球上的风和洋流都发生偏转,在北半球的北风逐渐变为东北风. ( )26。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是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向北同时降低。 ( )2日食方向从太阳圆面的东缘开始,至太阳圆面的西缘结束。( )8.发生月食时,朝向月球的半个

21、地球表面能看到月食现象的地区范围很小。 ( )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分)1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平时 ,为我国目前统一的法定时。 2.日食限:日轮与月轮开始外切时,即开始发生日食时日轮中心与邻近黄白交点之间的黄经差。. 日月会合运动 日月会合运动是月球在天球上不断地自西向东赶超太阳的结果,表现为朔(日月相合)上弦望(日月相冲)下弦朔(日月相合)依次出现、循环往复的运动。它是月球、地球和太阳真实的相互绕转运动在天球上的一种反映。4。 黄道十二宫 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人们以春分点为起点,向东将黄道分为十二等分,每一等分所占的范围叫一宫,每宫跨30,共十二宫,每一

22、宫的名称是根据当时所在星座的名称命名。由于地轴进动,春分点每年西移0,现已西移30,现在十二宫与原来相应的星座分离.黄道十二宫与二十四气相对应,每宫相当于我国的两个节气。5. 食年 也称交点年,指太阳沿黄道连续两次经过同一黄白交点所需的时间,为6620日。由于黄白交点每年沿黄道西移0,故食年比回归年短约1日。一个食年里有两个食季。6黄赤交角:为天赤道与黄道的交角: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穿越运动太阳的回归运动,是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产生季节变化和纬度差异,从而产生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7本影:是地球或月球影子的主要部分,呈顶端背向太阳的会聚圆锥

23、.在本影里,太阳光被全部遮掩,得不到太阳的任何光辉,看不到太阳圆面。但由于大气折射作用,地球本影内并不完全黑暗.引潮力:引潮力是地球上各地点所受月球或太阳的实际引力与地心所受的月球或太阳引力(全球平均引力)的差值.全球平均引力为地球提供了公转所需的向心力,各地点的引力差距引潮力则是地球发生潮汐变形的直接原因.9朔望月:指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从新月开始,经过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回到新月的一次完整的月相变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2。530日,它体现了日、月周期性的会合运动.0伪本影:与本影同轴但反向的发散圆锥。在伪本影区内,只能得到太阳边缘的光辉,而得不到太阳中心部分的光辉,太阳的中心部分被遮掩。

24、11黄白交角:指黄道与白道的交角,为9.黄道为太阳周年视运动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白道为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白交角的存在使日、月、地三者经常不在同一直线上,日食和月食现象只有当太阳或地本影横截面在天球上经过黄白交点附近食限以内的这段时间时才发生。12。 本初子午线 0经线,即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经度的起算点。1. 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日界线为80经线,是人为设置的,它把时区的排列从无限方向变为有限方向:日界线以西的东十二区成为最东时区,是一天当中时刻最早的地方;日界线以东的西十二区成为最西时区,是一天当中时刻最晚的地方。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

25、线到东十二区,要把日期增加一天;而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要把日期减少一天。14 行星的逆行 指行星在天球上相对于恒星作向西的运动,与行星公转的方向相反,表现为顺行留逆行留顺行的依次反复出现。它是由于地球与众行星绕日公转的速度各异造成的。逆行现象只有在接近地球轨道时才出现:地内行星的逆行发生在下合附近,地外行星的逆行发生在冲附近。1.回归年回归年是从地球上看,太阳中心在黄道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春分点因地轴进动而每年西移,故回归年的长度为地球公转30-0=591所需的时间:365222日,它比恒星年短0。014日,称为岁差。6地轴进动 指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它反映了地

26、轴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地轴以黄轴为轴心作自东向西的周期性圆锥运动,圆锥半径2326,速度约50,周期5,800年.地轴进动使春分点每年西移0,从而使以春分点为参照点的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 。 7.太阳回归运动太阳以回归年为周期,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往返穿越天赤道的运动,半年在天赤道以北运行,半年在天赤道以南运行。这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常年存在,地球绕日公转在天球上表现为太阳往返穿越天赤道的周年视运动的结果。1食季 太阳(或地本影横截面)在天球上经过黄白交点附近食限以内的这段时间,极有可能发生日食或月食的一段时间.四选择题: (6分,将正确的答案符号填在括号内)1月球绕地月公共质心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

27、影称: ( C ) A. 天赤道; B黄道; C.白道.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外行星是指 ( )A.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B。水星、金星、火星;C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3。时角坐标系的两个坐标要素为 ( B )A。 时角、黄纬;B。 时角、赤纬; 。 时角、高度。.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随纬度的增加而 ( A )A 增大; B。 减小; 不变。5.日食方向 ( ) . 从太阳圆面的东缘开始,至西缘结束;B。 从太阳圆面的西缘开始,至东缘结束。6.一个朔望月一般有 ( C ) A。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B.一个大潮和一个小潮; 。 两个大潮和两个小潮。7地球上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 )纬度范围

28、内. A.+900; B +66604; C 6603490。太阳系由八大行星组成,依它们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 ) A。木、土、水、金、地、火、天王、海王;.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C。水、木、地、火、金、土、天王、海王.9.发生日食时,在地球上能看到日食现象的范围为: (C ) 。朝向太阳的半个地球表面;B地影覆盖月球的地区; .月影扫过地球的地区。10。一个朔望月内月球实际公转的角度为: ( A) A.36 ; B。=360; C.3.全日潮是指在一个太阴日里出现(A )的潮汐.A。一次涨潮和一次落潮; B.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 C.一次大潮和一次小潮。1理论日界线

29、是指 ( ) A. 0o经线; B. 80o经线; C。 西经0o五、计算题(10分)1、已知中区的区时是12 00 m,日期是星期三,分别求出东八区和西十二区的区时和星期几.答:东八区:20h00m,星期三. 西十二区:0h00 ,星期三。2、已知西十二区的区时是40,星期五,分别求出东六区和西五区的区时和星期几.答:东六区:1 40m 星期六。西五区:04 h 40m 星期六。3、已知东五区的区时是h m,日期是八月八日,分别求出中时区和西三区的区时和日期.答:中时区:07h4m,八月八日。西三区:04hm,八月八日。、已知东十二区的区时是15 h m ,日期是一月一日,分别求出西五区和中区的区时和日期。答;西五区: 22h 5,十二月三十一日。中 区: 3h m,一月一日。5、已知东十二区时是15 15m,日期是一月一日,分别求出西五区和东五区的区时和日期。答:西五区:20h 5m,十二月三十一日.东五区:0 15 m,一月一日。6、已知西八区的区时是120,星期三,分别求出东三区和中区的区时和星期几.答;东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