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7.73KB ,
资源ID:55103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103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认识时间认识时间》优课导学案0.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认识时间认识时间》优课导学案0.docx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7认识时间认识时间优课导学案0认识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p90、91例1、例2,练习二十三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2知道钟面上刻度的含义,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归纳的过程,使学生知道1时60分。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1.能准确数分(5分5分的数) 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正确认识“几时几分”的时间。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一、谜语引入,复习旧知。 1、猜谜引入。 师:“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

2、不停的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它是什么?(钟表) 钟表告诉我们什么?(时间) 2、复习钟面。师:对于时钟,同学们都很熟悉,一年级学了整时和几时半。现在同学们课下都动手做了漂亮的钟面。请孩子们拿出钟面,同桌间合作交流,边观察边回顾钟面上有些什么?多媒体:出示钟面小组汇报:时针,分针,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3、复习整时和几时半。师:你能很快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吗?生:3时整。师:猜猜你们3时整时正在做什么?整时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几时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在哪两个数字间就是几时半。师:看来同学们在一年级所学的有关时间的知识真牢固。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叮铃铃,上课

3、铃响了,我们开始上课了。(课件出示上课情境,并出示钟面。)师:同学们能很快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吗?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几时几分)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研究时针的运动:1、认识1分。师:分针是用来记分的,分针在钟面上走1格是一分钟。多媒体演示。2、感受1分钟有多长时间。生闭上眼睛,师拿秒表记时。并乘机写有关时间的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3、认识几分。(多媒体演示)师:分针在钟面上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钟。走一大格就是5分钟。4、钟面上每个数对应的是多少分钟。总结熟记的方法。(二)研究时针的运动:师:分针时针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分针走,时针也走。多

4、媒体演示,学生拨闹钟。小组讨论交流:1、分针和时针谁走得快?2、分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汇报结果: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 1小时 = 60分钟(三)初步尝试认读时间。师强调时针的位置。四、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生报时间,师拨。2、师报一天的作息时间,生拨。3、组长报,组员拨。五、完成考考你。 多媒体出示。六、课堂小结。今天你最高兴的是学到了什么?七、对于刚才的时间名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小做珍惜时间的好孩子。教学反思:认识时间一课是在一年级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几时几分,是本学期的教学难点。认识时间这一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的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知道1小

5、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时间的经验和习惯。一、小组合作,探索交流。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60个小格;能够认识整时和半时,知道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会5分5分的认识时间。探讨1小时=60分。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例如:利用上课的时间8:15引入

6、,拓展应用中利用小朋友作息时间的安排使学生能够根据情境图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估计时间的范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学生认识时间的兴趣。 三、借助课件,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清晰准确的认识时间。例如在教学5分5分的认识时间时,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在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5分5分的认读时间时运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了难点。在拓展应用中既对新知进行了巩固,又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德育熏陶。本堂课的不足:1、时间分配有点头重脚轻。由

7、于对钟面上的复习及分钟对应的每个数是多少用时过长,导致没时间强调时针的位置,所以孩子们在拨时间时,时针的位置把握得不是很到位。 2、对于时间的调拨,训练得不是很多。3、课堂语言不够精炼。特别是对孩子们在进行珍惜时间时,语言组织不够准确、精炼。设 计 理 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

8、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

9、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基 本 理 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

10、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

11、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尽力信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

12、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设计思路-关于目标 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标准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一句“基本理念”,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标准使

13、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使用这些动词进行表述是为了更准确地刻画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在标准中,这些动词的具体含义如下。了解(认识):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运用: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经验。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发现对象的

14、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课标修改稿-总体目标(1)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课标修改稿-总体目标(2)“总体目标”具体阐述如下:知 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15、技能。 *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 *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 *在参与观察、实验、蔡祥、郑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

16、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标修改稿-总体目标(3) 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组

17、织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课标修改稿-学段目标之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

18、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

19、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数学新课标中的四基、四能、十个核心概念现在新课标指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即通过数学教学达到以下要求: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我认为双基变四基对老师的要求会更高,整个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都会很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会有创新和发展,工作中教师要积极交流,在合作中提升和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会有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积极投身新课程

20、改革,在合作中提升和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小学数学要发展,就需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也需要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为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更需要将以往重视培养演绎能力,发展为归纳能力、演绎能力并举。只有对课标理解透彻、具体,才能灵活处理好知识、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在新课标中“四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

21、与解决问题涉及的是已知,而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涉及的是未知。因此,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难度也更高。对小学生来说,发现问题更多地是指发现了书本上不曾教过的新方法、新观点、新途径以及知道了以前不曾知道的新东西。这种发现对教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于学生却是难得的,因为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可以逐渐积累创新和创造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进步的信心,激发创造的激情。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需要逻辑推理和理论抽象,需要精确的概括。问题的提出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自我组织,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状态。这与跟着教师去验证、

22、推断既有的结论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学生只有多次在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下,才能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在上课时经常用学生熟悉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例如:我在上“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节课时,先叫学生随意画个三角形,让大家看看彼此画的同不同(这样做好让全等的条件更有代表性),然后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再将它的二条夹边的长度量出来,让学生画出一个等角,一样长的夹边,将夹边开口处连接起来,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最后让学生用重叠的方法看看二个三角形的形状的对比,在得出结论后,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就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同时又是帮助者。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充满好

23、奇、猜想,为了让学生学习兴趣在好奇和猜想中发展下去,教师就需用更有趣的方式来刺激学生产生好奇,产生动力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练习的实效性。请问本次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提出了哪十个核心概念? 答: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了六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本次修订对此做了调整,共提出十个数学课程与教学应当注重发展的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对每一个核心概念都做出了较为明确的阐述,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目标、深刻地理解课程内容,同时

24、对于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事实上,把上面这些词统称为“概念”并不确切,因为这些词所要表达的东西并不是客观存在,甚至很难清晰地表达这些词的内涵,因此修订后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没有对这些词本身统一给出的确切表达。数学课程标准之所以提出这些词,希望表达的是认识一类数学概念的思维模式,而正确地把握这些思维模式,对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

25、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6、,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

27、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18.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

28、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教学比武评课 邓碧芳10月24日28日为期一周的教学比武活动中,我共聆听了8位数学老师的精彩教学。他们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重组教材,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导入新课,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好的开课使教学成功一半。一二年级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更应设计好开课,吸引孩子们的眼球。1、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

29、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如,陈晨文老师的认识图形中,创设情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什么形状,导入新课;熊春霞老师认识图形的情景图中的机器人、小房子、花朵、铅笔都是孩子们感兴趣并熟知的物体,从而导入新课。鲍秀老师的简单排列这节课中,设计的智慧城堡,打开智慧城堡的密码锁,很自然的过渡到数字排列。刘玲老师的7的乘法口诀中,情景再现7个葫芦兄弟,导入新课7的乘法口诀。这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直观的、蕴含数学内容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亲身经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

30、动学生探索新知的积极性。2、游戏导入。李玲红老师的拍手游戏。3、猜谜语导入。胡师友老师的猜谜导入。良好的开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潜能,促成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化。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活动,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如,简单排列 中,鲍 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用数字1、2、3组成两位数且个位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让学生自己摆放。教师充分为学生创设操作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自我生成的结果。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又如,陈晨文老师也是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了分一分,摸一摸,拼一拼,搭一搭的学习过程,渗透了分类思想。熊春霞老师和陈晨文老师的同课异构,熊老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