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5.52KB ,
资源ID:55077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077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规划.docx

1、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规划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规划一、专业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赢在起跑线”是我国民众普遍存在的一种的教育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起跑线”也在不断演化、逐渐前移,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据中国青少年研究调查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花费已占家庭总开销的35%以上,其中学前教育经费的支出逐年递增。2015年施行的全面二孩政策影响到的目标育龄妇女人群在8000万人左右,政策实施第一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大致为320万,预计短期人口增量到2020年可达1500-2500万,仅2015年,0-3岁婴幼儿较2014年就增长了27%,家庭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以及新生儿

2、的增加意味着学前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前教育行业形容为“21世纪最后一支原始股”,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这种评价尤其契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行业所面临的黄金机遇。2.政策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八十年代末,我国学前教育开始腾飞。40年间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的重视。从1996年正式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到2016年教育部修订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学前教育的性质从托幼服务发展为学前教育。从2003年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到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由单位变成为政府。在此背景

3、下,2016年全国共有幼儿园近24万所,在园幼儿4414万人,幼儿园教职工382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7.4%,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73.7%的平均水平,但这与我国预期目标还有一定距离。2015年7月,在我省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7%以上,逐步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成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再次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5%的目标。一系列政策表明,学前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体

4、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学前教育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学前教育行业正跨入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3.人才需求就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现有幼儿园的数量和规模难以满足适龄儿童的基本需要,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幼儿园数量尚缺口7万多所,专任幼儿教师缺口约达200万人,现有的幼教师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我省每年的幼师缺口将近万人左右,就我市而言,根据2015年人口调查,我市目前拥有300万人口,全市管辖范围内幼儿园仅有76所,离幼儿园创办数量的一般标准每万人一所幼儿园相差甚远,存在数量少、师资配置无法达标等情况。根据幼儿园教职员工配备标准,全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应达

5、到1517,保教人员与幼儿比应达1719;半日制幼儿园教职工与幼儿比应达到18110,保教人员与幼儿比应达111113,但是目前幼儿园生师比与所要求的数量相差甚远,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制约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无论是行业发展、政策支持还是人才需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更多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是学前教育专业责无旁贷的时代责任。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适应我省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新要求,对标国内学前教育专业一流水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急需”的原则,通过调整专业建设思路、改革人才培养

6、模式,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基地化的建设,使学前教育专业稳居省内一流水准,并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为省内其他同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本专业服务幼儿园、幼教集团等学前教育机构,培养具备相关职业领域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相关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能胜任幼儿保育、教育和管理等一线岗位(群)工作,具有终身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三)人才培养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幼儿教师必备的保育和教育基础知识、人文社科知识;(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文

7、化基础知识:公共英语、计算机基础等;(3)掌握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幼儿卫生保健、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环境创设等。2.能力目标(1)音乐(演唱、演奏)、舞蹈(表演和创编)、美术(绘画、手工等)技能;(2)教育技能:计算等级考试一级;普通话二级甲等;英语三级;幼儿教师资格证等;(3)职业技能与专业综合能力:具备学前儿童教育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的能力;具备幼儿教育环境创设的能力;具备判断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治、心理问题矫正、膳食搭配、生长发育评价、教学活动评价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具备学前教育研究的能力。3.素质目标(1)思想政治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8、敬岗爱业,具有爱心、耐心等道德素质;(2)文化目标:了解中国国学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知识和修养等;(3)身心目标: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控制心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善于发现并激发幼儿潜能;(4)业务目标:具备从事各类早教机构保育教育等工作的基本素质。对幼儿工作能正确理解和认识,注重保教结合,形成正确的育儿观。三、专业建设内容(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1.健全“校园共育”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1)完善“校园共育”人才培养流程本专业校园共育建设围绕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共同培育、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核心任务,推进订单培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分学

9、期设定学生能力提升标准模块,辅之以培养方案共定、技能共训、师资共享、课程共建,以双赢理念实现校园资源互通有无,共育过程全程以实际课时量化、衡量,确保共育思想与举措得以落实。(2)推进“校园”共育的人才订单班建设在“校园共育”理念指导下,本专业自2015年起与先后与合作幼儿园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开设订单班。订单班的建设依据“校园共育”理念下的“培养方案共定”、“技能共训”、“师资共享”、“课程共建”方式进行,园方以用人标准为准绳,与校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订单班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园方提供实训设施的课时比例、提供兼职教师在校、园为订单班学生授课的课时比例不低于同

10、时期校园共育课时比例要求,园方另外为订单班学生提供专项技能培训、专家讲座等知识拓展机会。截至目前,订单班运行良好,学生在学习积极性、技能竞赛等方面展现出了优秀的风貌。2.创新、完善“双联双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立足学前教育行业人才需求,围绕工学结合的改革思路,以“校园共育”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建立起适应学前教育行业需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双联双训”人才培养模式。“双联”即在专业办学机制上,实行学校与幼儿园联合,深化“校园共育”;在课程教学上,实行课程设置与幼儿教师资格证联接,深化“课证融通”。“双训”即在实习实训上,实行校内实训与校

11、外实习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四阶段技能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技能竞赛上,实行教学内容与赛事标准、职业标准相对接,实现“校赛省赛国赛”三赛一体的竞赛训练体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双联双训”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为核心,全方位集合资源,使学生全程实战体验教师角色,践行学前教育专业特有的“教”中学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3.构建“三级四阶五共建”双主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我校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前教育专业紧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立足行业人才需求,围绕现代学徒制的改革思路,以“双主体育人”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建立“三级四阶五共建”双主体

1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三级:即学生实现学徒的身份转换,对照优秀幼师的岗位要求,将学徒能力划分为三个级别,基本目标是在第一学年达到一级学徒水准,第二学年达到二级学徒水准,第三学年达到三级学徒水准,毕业即符合优秀幼师的岗位要求。四阶:即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四阶段技能渐进体系,根据幼儿园工作模块将双主体共育内容划分为由易到难的实训模块,在每个实训模块开始之前,学生均需完成相应的校内理论课程学习,从而形成“校内课程校内或园方实训校内课程校内或园方实训”的良性循环,学习过程在校内和企业根据课程安排随时转换,其中大一以校内为主,大二、大三以合作企业为主,实现教学过程同幼儿园工作过程无缝对接,以技能培养为主

13、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五共建:即学校与合作企业统合各自优势资源,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共定、技能共训、师资共享、课程共建、人才共用,其中人才共用指培养的人才面向行业供给,打破原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定向供给的藩篱,体现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特色。4.完善与职业岗位能力相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1)完善体现“五项全能+一技之长”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双联双训”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了充分的行业调研的基础上,整合必修与选修课程,科学设置“通识教育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拓展领域”、“特色课程”四种课程类型,紧密围绕“五项全能+一技之长”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校所学课程与职

14、业岗位所需能力紧密对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2)根据行业需求持续动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本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保持专业课程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根据市场、行业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课程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强化特色课程:面向职业岗位技能需要,依托特色班,开设舞蹈、声乐、美术、钢琴、手工、国学、语言技能、英语八种特色课程,并探索非遗文化特色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整合理实课程:在“理论为实践服务,理实为学生教学能力服务”的理念指导下,将纯理论和纯技能操作课程进行整合,形成符合学前教育理论及教学规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贴近岗位需求,比如将钢琴和声乐整合为儿歌弹唱,将语言教育活

15、动和儿童文学整合为语言技能等。通过整合,课程理论与实践学时比例更加合理,学生也在整合后的课程学习中实现了教学能力的提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学前教育专业适应“互联网+”,在通识教育领域课程中增加大学生创业课程,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学生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的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创业。5.推进学前教育专业接续培养职业教育接续培养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专业依托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资源,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专业初中起点中高职接续培养路径。(1)实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教学2013年我校成功申报“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办学资格,目前,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已达5届591人。经过

16、5年来的实践探索,五年一贯制中高职接续培养工作已形成了一套符合学情和教育教学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思路,为本专业探索职业教育接续培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与中职学校合作构建“3+2”接续培养机制目前本专业与中职学校合作,共同研究探索“3+2”学制中高职衔接培养机制,共同实施学前教育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等进行整体设计,在坚持中高职各自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接续贯通的培养体系。(二)改革教育教学模式1.深化“三制协同”建设“三制”即学分制、双证制、专业导师制,本专业在“三制协同”建设的专业

17、建设思路之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专业导师制的总体协调作用,强化学生课内与课外两个学习路径,落实学分制,实行双证制,逐层递进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专业导师制,即每个班级均由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导师。专业导师主抓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和学分制、双证制的落实工作,与学生一起探讨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角色定位,以身示范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指导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挖掘与培养学生的技能特长,指导学生择业。学分制,即学生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资格。学分的构成以课内学分为主,探索实践弹性学分制,将置换学分作为重要补充。学生除了获得课程学分,也可根据学分置换细则以参加各级技能竞赛获得奖励、校内

18、外实践活动成绩来置换相应课程学分。表3-2学前教育专业学分置换细则活动类别活动主要内容学分转换课程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励志体验、勤工俭学、环境保护、文明校园创建等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扶贫济困、支教帮扶、咨询宣传等2社会调查、就业见习、科技推广、挂职锻炼等3技能实训、顶岗实习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五项技能竞赛单项一等奖3音、舞、美课程创新创业实践5创业基础科研参与、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等5按照科研的相关领域置换五大领域课程学分注:按照成果价值的成就高低适当提高转换学分双证制,即实现学生毕业双证率达到97%及以上。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每个领域的理论与技能教学均对接幼儿园教师

19、资格证考试的考试内容与要求。2.完善以“学、练、赛、展”为特色的四位一体技能培养体系根据中小学和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文件精神,着眼于落实“五项全能+一技之长”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校赛省赛国赛”这一主线,以技能竞赛月、五项全能汇报展演、特色班汇报展演为平台,形成了贯穿全学年的学、练、赛、展四位一体的常态化技能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教学活动设计、讲故事、弹唱跳、课件制作等核心职业技能。3.深入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1)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深化项目教学围绕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这一核心,本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鼓励教师开展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改革探索,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鼓励

20、学生在完成各个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做中学、“教”中学。名师工作室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推行现代学徒制,实施项目教学的典范,本专业结合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需要和非遗文化特色,已建成了3间名师工作室。工作室各聘请一名能工巧匠或本校名师为领衔人,吸收本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工作室项目研究,同时工作室的每个研究项目均通过学生申请、教师推荐、技能比拼、综合评定、宣传公示等规定程序择优选拔1015位精英学生加入研究团队。实践表明,以校企合作方式设立的名师工作室不但通过引入社会项目促进了师生的快速成长,也在推进专业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及实施、指导师生参加技能大赛及创新设计、指导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传承优秀文化等方面发挥了

21、显著作用。(2)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本专业100%的专业课课堂运用场景教学、主题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模拟场景或真实场景、真实案例来了解学前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行小班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本专业三个年级均实行小班教学,分班人数100%控制于35人以内,小班教学保证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效运用,提升了教学效果。建设专业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本专业长年坚持推进试题库建设,目前100%的专业核心课程已建成试题库,且每学期有3门专业核心课程实行教考分离。试题库建设及教考分离的举措极大的增

22、强了教学评价考核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本专业拟在两年内实现专业课程试题库建设与教考分离全覆盖,切实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4.建立“五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制度为了保证教师能够落实“五项全能+一技之长”专业课程体系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本专业从听课评课、学生评教、园方反馈等五个方面全方位评价和监控教师教学过程,以保证教师教学设计中关于项目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备课、授课、实训、考核等校园共育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符合课程标准,达到人才培养质量要求。(1)建立听评课制度和教学巡查制度,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教师听课每学期教师相互听课不低于10节次,并在教研室会议上进行评课研讨。领导听课邀请院领导每学期针

23、对性听课,并邀请院领导参加教研室会议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建立教学巡查制度教研室内设置教学巡查值班表,抽取骨干教师参与教学巡查工作,每个教师负责抽查半天的课堂,每个半天的巡查课堂数不低于5个,并如实记录师生课堂表现情况。(2)设置专业教学兼职督导员本专业每学期抽取专业内2名骨干教师成立专业教学督导小组,配合教研室主任做好教学督查督办工作。督导小组的工作在学院兼职督导员管理规定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内容涵盖听评课、教学资料检查、教学巡查、学生评教等诸多方面。(3)设立学生信息员,落实学生信息反馈及网上评教本专业每个班级均设有1名学生信息员,学生信息员由辅导员根据教研室要求单独指定,负有独立监督的责任。教

24、研室每个月开展1次信息员访谈,访谈形式以问卷调查和座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信息员也可随时向教研室主任、院领导直接反馈信息。本专业每学期定期开展2次在校生网上评教,评教参评率在95%以上。评教除等级评分外,学生也对各门课程任课教师提出意见建议,学生的意见建议经整理后在教研室会议上专题分析研讨,集体改进,确保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在90%以上。(4)建立基于校园共育的园方反馈机制本专业积极探索建立园方反馈机制,从“请进来”、“走出去”两个方面使园方深度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每学期邀请校园共育合作幼儿园园长随机听课5次,凡专业教师进行校园共育实践教育环节,教学内容结束时均由园方出具园方反馈表,真诚聆听园

25、方对课程教学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践行校园共育的“共育”理念。5.深化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为了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和应用推广”的要求,本专业积极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在做好常规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同时,重点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探索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1)多角度推进教学信息化改革举措提升40岁以下青年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经过组织专项培训,本专业40岁以下青年教师80%掌握了微课制作技术,每名青年教师均有微课作品且实现了网络共享,学生可在线学习。60%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线

26、学习模块本专业课程推行项目教学、任务教学,在课程所设置的项目或任务中,须有一到两个项目或任务模块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并实现在线练习及在线考核评价。截至2017年,本专业60%的专业核心课程已经设置了在线学习模块,充分提升了课程教学的直观性、灵活性、有效性。设定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的课时基本线本专业课堂教学中每学期不少于总课时5%的课时需运用到微课、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方式,教研室检查,并计入年终考核。(2)重点推进“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本专业参与了律动舞蹈、教师口语两门课程的“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专业骨干教师成立项目组,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在任务驱动下,教师全程参与资源的设计、制作及

27、使用,信息化运用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专业因势利导,引导教师将参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积累的宝贵经验运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之中,探索将校级再现课程学前儿童游戏、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建设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的在线开放课程,顺应信息化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的要求。(三)改革教师评价制度1.推行“校、园、生”三方联合考核评价制度(1)学校考评。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将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岗位竞聘、工作业绩考核、荣誉评选等密切挂钩,制定一系列的激励制度,包括:制定了教师到幼儿园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激励办法。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补助教学工

28、作量,在教师荣誉评选等方面给予倾斜;制定了教师深入参与校园共育的激励办法。鼓励教师服务学前教育行业转型升级、“校园”合作联合进行保教技能创新、提升科研能力,在纵横向课题的经费上给予配套支持;制定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激励办法,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格培训、继续教育等方面给予经费支持。(2)幼儿园考评。重点考察教师参与校园共育合作项目提升实践能力的效果、服务幼儿园能力、社会服务参与程度等。(3)学生考评。重点观测学生满意度,包括教师素质、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指标。每学期组织两次学生满意度调查,学生满意度平均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9-7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2.

29、强化师德师风考评力度本专业为师范类专业,本着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原则,学生在掌握师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首先需要教师身正为范、以身示范。因此,本专业建立了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为核心的专业教师师德师风考评体系,通过学校、同行、学生、家长对教师师德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让每位教师明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并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示范作用。经过长年坚持,本专业教师在多评价主体、多评价维度的师德师风考评中均达到100%的满意

30、度。3.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管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至2017年,本专业专任教师数达56人,且具备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生师比保持在17-18:1,专业师资队伍已经形成了专兼结合、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格局,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持续提升双师型教师职业素养,本专业以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为抓手,为教师双师素质定目标、立标准,确定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以此作为考核教师个人双师素质成长与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依据。(1)制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本专业依托校、院两级政策支持,年初制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专项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根据计划安排

31、,本专业每年组织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参加行业培训、院校交流、学术会议等学习交流活动;在未来3-5年,实现所有青年教师均达到研究生学历。(2)落实教师“入园”制度根据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计划,每年每位教师平均在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挂职锻炼时间不少于30天,在3年内实现专业全部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双百工程”进行为期不低于半年的全脱产“入园”挂职,力争两年内100%的专业教师实现双师型转型。本专业要求教师在挂职期间需结合幼儿园各岗位职业标准及流程,认真进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调研,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改革的方向确定、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提供岗位能力素质需求的现实依据。4.健全兼职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兼职教师是本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力量,为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本专业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与考评机制。(1)严格审核聘任条件完善聘任程序,从面试、试讲、考察各个环节对拟聘人员的学识水平、教学能力、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评估和考察。(2)依法依规履行聘任手续经过考核拟聘的兼职教师,与其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兼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地位和责任、资格以及任用、待遇等事项,颁发兼职教师聘书,建立教学业务档案。(3)教学过程管理等同专任教师执行不因兼职教师的“兼职”身份而对其教学各项工作降低要求,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兼职教师的教学各项资料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