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7.17KB ,
资源ID:55047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047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六安市财政十二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六安市财政十二五规划.docx

1、六安市财政十二五规划前 言2009年六安市委第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推进六安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跨越、财政穷市向财政富市跨越”的战略决策,“十二五”时期(20112015)是六安市由财政穷市向财政富市跨越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财政“十二五”规划,对指导我市未来一个时期财政工作,促进六安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关于编制安徽省财政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财综2010450号)要求,我们组织力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六安市“十二五”财政发展规划。该规划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十一五”时期六安财政改革和发展回顾;第二部分,“十二

2、五”时期六安财政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第三部分,“十二五”时期六安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第四部分,“十二五”时期六安财政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一、“十一五”时期六安财政改革和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认真贯彻依法理财治税,全面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管,积极支持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到“十一五”末,全市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财政目标,财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财政收支规模迅速扩张,财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按可比口径计算,“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逐年突破20亿、3

3、0亿、40亿、50亿和60亿大关,年均递增31.6%。五年累计完成收入213.2亿元,是“十五”的2.8倍;人均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276元,预计提高到2010年的864元左右,人均增加588元;全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6%预计提高到2010年的9%之上,实现了财政收入与GDP同步增长。预计到2010年底,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可达135亿元以上,年均递增28.5%。随着财政收入的逐年增加,全市财政支出规模也进一步扩大,预计2010年达到170亿元左右,是2005年的4.3倍,年均递增34%;人均财政支出由2005年的578元,预计提高到2010年2100元左右,人均增加1500

4、多元。(二)积极发挥财政职能,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时期,市级财政进一步加大支持经济发展方面的预算安排力度,累计安排支持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创新资金8500多万元,安排市政重点工程建设资金40亿元。积极支持融资平台建设,完成对市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的增资扩股,注资4000万元。支持组建城投公司和工投公司,对工投公司注资2000万元,划转国有股权2亿多元,增强工投公司对市级工业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给予奖励,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给予风险补偿。2009年当年市级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04亿元,接近前五年新增贷款总和,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

5、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累计办理扩大内需支出14.75亿元。认真落实税费减免政策,落实结构性减税5亿多元,十一五期间先后取消和停征涉企收费58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了发展环境。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截止2010上半年,共争取上级拨付资金268多亿元。认真落实央企对接项目调度工作,申报项目23个,预计投资额500多亿元,其中,已有霍邱铁矿深加工、六安电厂二期、金寨西庄温泉综合开发等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投资207亿元。(三)切实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六安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一五”期间,全面落实民生工程各项政策,累计拨付民生工程资金43.8亿元,率先在全省建立了民生工程预算

6、管理制度和配套资金“一户管”、惠民直达工程和城乡居民“一卡通”发放、建设类项目工程实行“十制”管理等高效管理办法,连续三年在全省考评中获得一等奖。自民生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受益人数达500万人。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教育支出由2006年的14多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7.4亿元,年均递增25.1%,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2006年的26.5%提高到2009年的55.9%;科学技术支出由2006年的0.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0.7亿元,年均递增5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由2006年的14亿元扩大到2009年的18.

7、4亿元,年均递增9.5%;医疗卫生支出由2006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4.7亿元,年均递增85.6%,有效地促进了我市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四)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力度显著加大。“十一五”时期财政支持城乡协调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快速增加,强农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支持农技推广与培训、农业生产资料补贴与农业保险补贴等农业项目的一般预算支出由2006年的2亿多增加到2009年的12.8亿元,增长了4.8倍。截止2009年底,支持林业技术推广和生态效益补偿等林业项目的一般预算支出累计拨付3.2亿元,年均递增43%。支持农村水利

8、工程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水利项目的一般预算支出累计拨付10.1亿元,年均递增111%。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2亿元,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累计投保1948万亩,理赔10288.9万元,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近30亿元的风险保障。扎实推进“家电下乡”活动,全面实施“代垫直补”办法。自2009至2010上半年,共拨付“家电下乡”补贴资金2.3亿元,补贴兑现率达99%。(五)加大工作创新力度,财政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十一五”时期,财政各项改革取得新的全面进展,主要有:一是财政部门综合预算改革。全面实施“一个部门、一

9、本预算”,细化了预算编制,将部门单位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部门综合预算,进一步完善预算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同步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增强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建立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平台,集预算控制、指标下达、会计核算于一体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全面完成县级会计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工作。三是政府非税收入信息化征管改革。建立了“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新型非税收入管理平台,非税收入目录库实现动态化管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正逐步迈上信息化、法制化的轨道。四是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积极推动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惠民直达工程

10、,财政补贴资金全面实行县级统一打卡发放,及时将城镇居民补贴资金纳入“一卡通”打卡发放范围,确保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五是财政信息化改革。启动金财工程建设,建立了财政系统局域网、财税库银部门横向网络、政府非税收入网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网络,实现了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实施财政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工作,财政信息化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五是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改革。对公务员发放的津贴补贴进行全面清理,按省批复的起步水平,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六)强化财政监督,不断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十一五”时期,先后组织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下岗失业人员培训资金、农村最低生活

11、保障资金、会计信息质量、公务员津补贴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80余次,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共查出“小金库”43个,违纪金额2913万元。会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定了会计领军人才实施方案,圆满完成28400人参加的三项会计资格考试,全面实施会计人员网上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人数达91880人。举办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班21期,受训人员1897人。规范国有资产处置和收益管理,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市直选择45个单位启动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内控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坚持内审制度,规范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行为,保障内部监检查有

12、效实施。 (七)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升财政干部综合素质。“十一五”期间,市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财政厅、市级组织人事等部门组织的各类调学活动;外请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组织科室负责人轮流进行业务知积讲座;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联系举办市县(区)财政干部培训班。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十一五”期间,在全市财政系统开展了“廉政教育月”、“文明办公五要五不”、“两进两访两帮扶”、“我为科学发展献计策”、“履职尽责先锋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营造了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塑造了财政队伍良好形

13、象。市财政局先后荣获全省第八届文明单位、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2010年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被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十一五”时期,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财政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财政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认真贯彻省厅财政指导,积极落实国家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实现财政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二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着眼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立足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推进财政预算创新、财政执行创新、财政监督创新、财政绩效评价创新,完善财政管理体

14、制,增强财政发展动力。三是坚持发展成果与民共享。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力分配向县乡倾斜、向民生倾斜、向“三农”倾斜,确保强农惠农、民生工程等惠及广大民众项目的财政资金落到实处,使广大民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四是坚持科学征管、依法理财。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规范财政收支,提高工作效率,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集中体现在:一是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低。“十一五”末人均财政收入不足1000元,全省排名靠后;二是财源单一,结构不尽合理。财政增收主要依赖矿产资源,缺乏多元化、稳定性财政收入来源;三是县乡财政比较困难,财政

15、转移支付依赖度高;四是县域经济差异大,县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这些都要在“十二五”期间,科学统筹,采取相应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二、“十二五”时期六安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十二五”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六安市实现“三大跨越”目标和实现财政转型的关键机遇期。从总体上来看,“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十一五”时期,但是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消彼长,短期问题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从国际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仍然存在,世界经济正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16、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将择时艰难退出。从国内看,宏观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市场信心增强。扩大内需将作为长期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仍将是“十二五”经济发展和财政支持的重点。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合肥经济圈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强“三农”、加大民生投入等政策导向,对于六安市的影响深远,这为加速我市改革开放、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就六安财政改革和快速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一)“十一五”规划全面超额完成为财政跨越奠定了现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六安市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结构逐步优化,重点建设项

17、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就财政收支而言,收支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末期财政收入突破60亿大关,财政支出逾百亿,地方财力显著增强,并形成了经济发展与财政增收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就财税征管来看,“十一五”期间我市财税部门在推动各项财税改革过程中累积了宝贵的经验,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不断完善。发展空间向东、向南拓展,与省会合肥的联系日益紧密,皖西门户和陆路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进而带动外来投资的扩大,进一步拓展了我市财源;应流集团、迎驾集团、金安钢铁、金安矿业、大昌矿业、庆发集团和世林集团等一批重点

18、骨干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我市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二)“十二五”期间叠加的宏观政策助推了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六安市财政经济发展的政策表现在:一是“十二五”期间“三农”仍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土地流转政策、惠农支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对活跃农村经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农业强市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农业十大特色产业建设、粮食双百亿工程实施、农业产业化和精深加工业的发展,农业也必将会成为财政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带来了壮大工业的机遇,向上大力争取项目和资金、积极吸引外来工业投资,工业大市核心战略的实现

19、值得期待。三是塑造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仍是“十二五”财政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中央和省将会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总体目标部署下,以民生为本和向民生倾斜为原则,努力构建和谐六安和稳定六安是财政职能的重要体现。四是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背景下,六安市地方财力基础将得到进一步夯实,例如资源税税基的扩大和从价计征,对六安资源丰富的市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性增收因素。(三)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推动“十二五”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和皖西重要门户,六安将突出东向、南向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大力推进构筑强势产业

20、,推进体制创新,促进协调发展,全面提升采矿、钢铁、汽车零部件、白酒、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竞争力,着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医药化工、绿色食品、电力能源等潜在优势产业,大力实施综合交通、城镇建设、科教人才等重点工程,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金融银行业,充分发挥六安在区位、资源、产业、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加强观念、产业、体制方面的对接,快速融入省会经济圈和泛长三角经济圈。央企对接成果将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显现。霍邱钢厂与首钢合作,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投产,预计可净增加财政收入10亿元。华电二期将有二组60万千瓦的机组运行发电,提供的税收将在“十一五”基础上增长10倍。除此以外,金寨

21、钼矿、金安矿业300万吨选矿、应流合金钢坯、星瑞乘用车变速箱、迎驾溢彩玻璃器皿等一批前景看好的企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税收基础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四)蓄积的消费需求和相对后发优势蕴藏着较大的发展潜能和提升空间。一方面,长久蓄积的消费需求孕育着较大的发展潜能。六安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生产消费、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方面存在着巨量需求,只要把这些潜在的需求有效的激发出来转化为现实需求,便会产生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能量;另一方面,相对的后发优势蕴藏着潜在的发展空间。六安与经济发达城市间有较大的差距,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后发地区完全有可能

22、抓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区域政策调整的机遇,通过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朝阳产业实现经济的赶超。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十二五”期间六安财政改革与发展也还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集中体现在:(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财政增收面临挑战。“十一五”期间,六安市经济较快发展和财政大幅增收主要得益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弱。工业投资主要集中于采矿、钢铁、电力等行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随着“十二五”期间宏观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将会择时淡出,投资推动型经济增长将面临巨大挑战,六安市经济增长和财政增

23、收的外部动力将减弱。(二)严峻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经济的下拉作用明显。粗放式经济增长和低效重复扩张,使得资源和环境压力日增;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存在巨大政府性债务,财政风险加大;经济增长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部分居民依然较为贫困,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化趋势,社会不稳定性因素难以消除并有可能增加。所有这些压力最终都会传导给财政,对财政经济产生影响,在外部推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其下拉作用更为明显。(三)财政经济的内外部压力大,财政平衡的基础不够稳固。从财政经济外部发展空间来看,刺激政策的淡出是必然的选择,随着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下降和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的减少,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面临考验。“十二五”期间

24、,围绕事权和财权匹配问题中央与地方将推动新一轮财税改革,地方政府寻求发展的眼界将不再局限于要项目、寻资金,更多的是以区域发展战略为依托、谋求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权和发展权,各级地方政府间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客观上抑制了六安市财政经济发展空间。从六安市内部财政收支矛盾来看,“十二五”期间,六安财政收支矛盾压力大,财政平衡的基础并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给我市带来的外部压力。仅就省内而言,合肥、皖江地区和两淮一蚌地区发展,将会导致我市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流失严重,财政增收空间进一步压缩。二是吃饭型财政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有限。与省内同水

25、平地市相比较,“十一五”期间,我市收入总量和增幅位次并未前移,人均收支水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发展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五年来,我市财力增长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各项事业的发展对财政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收支矛盾尖锐。此外,“十二五”期间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既会给财政带来增支压力,也会触及深层次矛盾,给稳定带来压力。按现有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和促发展的支出保障顺序,挤出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非常有限。三是对上级财政的依赖程度高,主要支出项目依赖转移支付实现,财政自给能力仍然较弱。2005年-2009年,上级转移支付形成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0.4、71.8

26、、72.1、74.3、74.1%。四是各级政府性债务累计突破40亿元,财政风险进一步累积,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形成的重大项目后续资金、配套资金需求大,预计“十二五”期间对财政资金形成较大压力。三、“十二五”时期六安财政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十二五”时期,六安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财政调控职能,紧紧围绕“三大跨越”目标,坚持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着力构建发展型、民生型、创新型、绩效型和廉洁型“五型财政”。进一步壮大财政收入规模、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统筹安排财政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确

27、保民生改善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财政“两基两化”建设,提高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化财政各项改革,不断探索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财政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六安奋力崛起,加快构建和谐六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财力保障,逐步建立收入稳定、支出优化、结构合理、分配有序、保障有力、运行高效、职能健全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形势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1、财政收支目标(1)收支总量目标。财政收入总量达到150亿元,年均递增19.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年均

28、递增21.6%;地方级税收收入总量达到85亿元,年均递增26.6%。财政支出力争达到400亿元,年均递增26.1%。(2)人均目标。人均财政收入达到4000元,达到全省中等位次;人均支出达到6000元,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翻两番。(3)结构目标。强化税收收入的主体地位,税收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力争达到85%以上。税收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努力提高三产对税收的贡献率,力争“十二五” 末,三产提供税收占比达到60% 以上。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科教等法定支出和民生工程的保障力度,对其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期财政总支出增长幅度。4、区域财政收入目标。市本级和开发区达到40亿元以上;霍邱40亿元以上

29、、霍山26亿元以上;金安、裕安区分别达到10亿元以上;舒城9.3亿元、金寨7亿元、寿县6亿元、叶集2亿元以上。2、财政改革目标(1)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合理界定市区政府财权、事权,进一步完善市区政府的分配关系,建立规范的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市区政府间分配关系。(2)部门预算改革。规范预算供给范围,全面推行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绩效预算和滚动预算,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项目信息数据库,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所有财政性资金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3)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收入分配制度。(4)地方

30、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改革。完善政府偿债准备金制度,建立政府性债务及融资平台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统计报告制度,切实控制政府债务规模,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促进财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5)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3、财政保障目标(1)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建立健全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坚持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双轮驱动”;搞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继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2

31、)构建民生工程资金长效保障机制。确保民生工程资金及时、足额落实,采取以奖代补、贴息、担保等形式,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民生工程建设,加快形成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3)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支持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支持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发展群众性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加大对政法经费保障力度。(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探索社会保障基金运营和监管新机制。健全社会救助保障体系,推动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落实国家就业

32、政策,努力扩大就业面。加快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解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以下群体的住房问题。4、财政系统建设目标(1)依法理财与依法行政。落实修订的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关注增值税法、所得税法、财政转移支付条例等财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修改与立法进程。坚持依理财,依法行政,减少随意性,增强科学性。(2)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和完善学习制度,全面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构建一支学习型、和谐型和创新型的财政机关干部队伍。(3)财政廉政建设。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完善财政内控制度,建立定期检查、互查制度,对财政内部各项业务的处理、资金管理以及帐务处理结算等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实现廉政关口前移。(三)主要任务1、建立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一是完善税收征管机制,确保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以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改进征管手段、优化征管服务为重点,建立健全地方税收征管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制。按照强化税收、清理收费的原则,严格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将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健全政府非税收入政策体系。三是完善财政收入激励约束机制,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研究完善市对县区财政收入目标考核的激励和约束措施,加强财政收入运行分析和监测,完善企业纳税排行公告制度,努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2、建立完善的财政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