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3.49KB ,
资源ID:55019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5019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docx

1、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中国人的隐居理论与实践 陈连山 作为一种现象,隐居虽然不是人类生活的常态,却是人类一种相当多见的行为。当然,世界各地的人们之所以隐居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于隐居、特别是长期隐居者隐士的态度和评价也各有差别。因此,各国的隐士文化是存在差异的。本文根据中国古代历史中隐士文化赖以存在的理论依据以及各种隐士的隐居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在中国文化体系中隐士文化的成立与发展。 一、隐士的概念和一般意义 当前中国学术界研究隐士现象的著作很多,对于隐士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隐士们的文化贡献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但是其中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很多学者

2、认为中国隐士已经消亡。我认为他们的隐士概念存在一些问题,才导致了这样的结论。 隐士,在中国古代又称为隐者、隐逸、高士、作者、隐君子、隐夫、隐生、隐民、幽人、退士、逸士、逸(佚)民、逸人、遗士、遗人、处士、处人、岩穴之士、山谷之士、山林之士、山人、山民、隐介、居士、方外之士等等。古人所说的隐士是指长期隐居,有条件为官,但拒绝为官的人。 现代中国学术界使用的隐士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隐士概念指古今中外所有长期隐居、不参与社会主流生活的人。狭义的隐士概念则只包括中国君主时代隐居的士人,这是从中国古代的隐士概念沿袭下来的。个别学者的隐士概念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在中国,流行使用狭义的隐士概念。很多学

3、者把隐士定义1为隐居的士人。于是,隐居就被视为士人抗拒特定的历史文化(中国从秦汉至明清的封建社会制度)对于士人的压迫而产生的一种行为。按照这种狭义概念,2隐士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结束而结束。这种观点由于其定义过于狭窄,把士人之外的所有隐居者都加以排除当然外国的隐居者更无法进入其中,因此其结论必然限制在中国古代隐居的士人小圈子里。这样,就不能全面认识隐居对于人类的普遍性,更不能准确理解隐居的性质和意义,也无法在国际间进行交流。中国存在大量隐士,印度、韩国历史上也有不少隐士。不仅东方社会如此,根据我的了解,西方社会,包括欧洲和现代美国也同样存在隐士。英语中recluse一词就是指居住在森林小屋中

4、的隐士。他们虽然都不是中国的“士”,但是他们都不算隐士吗, 所谓隐士已经消亡的结论不仅在理论上存在偏差,而且不符合中国历史的实际。从中国上古传说时代,一直就存在隐士,例如尧帝时代的许由、巢父,舜帝1 这个概念有望文生义的嫌疑。如果可以这样定义隐士,那么面对“隐民”、“隐逸”、“山人”这样的称呼又该如何解释,像论语中提到的农人隐者荷蓧丈人该如何归类, 2 例如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1947)、高敏隐士传(1994)、冷成金隐士与解脱(1997)、李生龙隐士与中国古代文学(2002)等等。 1 时代的善卷。那时候并不是所谓的“封建社会”。有文字以来,西周时代有伯夷、叔齐这样的遗民隐士。而现代,

5、直至今日,中国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隐士。1989年下半年,美国人比尔?波特专程到人们普遍认为已经没有隐士的中国大陆寻访隐士。根据西安香积寺方丈绪东和尚的估计,在终南山大约有250名以上的隐士3。比尔?波特随后访问了其中一些从事宗教活动的隐士。 还有相当多的人士(包括台湾和中国大陆)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彻底消灭了隐士。中国共产党确实消灭了不少,特别是消灭了隐士的社会文化地位。但是,隐士在现代中国仍然存在。比尔?波特的调查否定了中国现代已经没有隐士的说法。 从事实来看,隐居决不是古人的特有行为,而是人类文化中一种相当普遍的行为。人类既然是所谓的“社会动物”,那么为什么总有一部分人选择了远离社会而隐居

6、呢,原因何在, 我认为,造成隐居现象的原因在于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矛盾。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集体中生活。而集体生活出于彼此协作和交流的需要,必然产生具有强制性的社会秩序和多数人自觉不自觉遵循的主流生活模式。既然社会秩序和主流生活模式是根据集体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就不可能适应每一个社会成员它本来就是为了限制那些违反或者试图违反主流生活模式的个人。于是,社会集体的秩序和主流生活模式就构成对于某些个人的压迫。这就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内在的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当这对矛盾发展到相当激烈的程度的时候,而被压迫的个人也获得了独自生活的条件(社会对此有相当程度的宽容、个人有足够的经济条件)

7、,他就必然选择脱离社会集体,甚至远离社会集体,走向隐居。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集体与个人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隐居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 中国学术界在隐士研究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把隐居视为个人的一种解4脱。蒋星煜甚至认为隐居的两大原因之一是“个人主义或失败主义”。隐居是个人远离社会的一种行为,对于隐居者个人当然是一种解脱。但是,隐居这种表面看来似乎是个人的行为,其中却含有明确的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中国正史中第一部专门的隐士传后汉书?逸民列传总结隐士的活动说:“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其中“求志”、“全道”、“

8、垢俗”、“疵物”都含有批判现实,追求完美人格的意义,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逸民列传里的隐士都是著名的隐士,他们隐居的目的比较明确。而普通隐士的隐居行为虽然在主观上没有明确的批判社会的目的,但是他们对于主流社会的逃避本身在客观效果上就构成一种批判。现有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模式并不总是具有充分理由的,对之保持一种清醒的批判态度是十分必要的。从社会文化体制的角度看,也只有在不断的批判与反思的推动下,社会文化体制才能一步步发展完善。隋书?隐逸传总结历代明君尊崇隐士的理由: 以其,隐士,道虽未弘志不可夺纵无舟楫之功终有贤贞之操。足以立懦夫之志息贪竞之风。与夫苟得之徒不可同年共日。所谓无用以为用无为而无不为也。

9、? 3 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现代中国隐士,明洁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98页。这里的隐士不是指寺庙里的和尚、道士,而是指在山林之中独自修行的人,包括独自修行的和尚、道士。 4 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47年,第2版,第6页。 2 隐居看似无用,却因为隐居者承担了高贵的道德价值,所以包含着巨大的社会意义。隐居虽然是个人解脱之道,但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行为。所以,任何一个理性的社会都应该尊重、至少也应该宽容这种行为。 隐居这种故意疏离社会的行为具有某种潜在的反社会特征。一般情况下,隐士通过回避社会而反抗社会,间接地反抗社会。但是,在某些时候,隐居的这种反社会性质还

10、会相当突出,例如,改朝换代之后出现的遗民式隐居就具有典型的反社会性质。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事实上就是反对武王伐纣。在特别专制的时代,站在社会主流立场的人也会把一般的隐居都视为直接的反社会。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反对隐居的声音。从太公望、赵威后,到明太祖5朱元璋都斥责隐士是“不为君用”,现代中国第一部研究隐士的著作中国隐6士与中国文化批评隐士的人生是“悲观、保守、冷酷、倨傲、浮躁、衰弱、懒惰、滞钝、疏忽”,这些都说明了隐居活动的确具有某种潜在的反社会特征。社会文化体制怎样对待隐居行为的潜在反社会特征,是宽容还是禁止,将直接反映出该体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周武王容忍了伯夷、叔齐的行为,

11、而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说明当时主流社会是比较宽容的。但是,当时分封的诸侯中也有推行暴政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太公望诛杀了齐国隐士狂矞、华士昆弟二人。太公望的做法代表了一种极端的专制行为。所以,葛洪抱朴子?外篇?逸民严厉批评太公望“以军法治平世,枉害贤人,酷误已甚矣。” 中国古代主流社会对于隐居行为一般都是宽容的,对于著名的隐士甚至于崇敬有加。梁书?处士传序把隐士分为三个层次,分别评论其意义: 古之隐者或耻闻禅代高让帝王以万乘为垢辱之死亡而无悔。此则轻生重道稀世间出隐之上者也,或托仕监门寄臣柱下居易而以求其志处污而不愧其色此所谓大隐隐于市朝又其次也,或裸体佯狂盲

12、喑绝世弃礼乐以反道妨孝慈而不恤此全身远害得大雅之道又其次也,然同不失语默之致有幽人贞吉矣。 从最高级的“轻生重道,稀世间出”,到“大隐隐于市朝”,再到“全身远害,得大雅之道”这三种层次的隐士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社会体制逐渐走向民主化,社会气氛逐步宽松。中国学术界对于隐士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隐士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我想,未来人们会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来研究隐居问题,而不仅仅是研究中国古代隐士,有关隐居问题的研究将会取得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隐士文化的起源 由于史料缺乏,中国隐士文化起源于何时、何人,目前无法确知。 关于最早的隐士,古籍有一些说法。隋书?隐逸传云:“自肇有书

13、契,绵5 “不为君用”这个罪名即使成立,表面看来似乎还不到必须诛杀的地步。但是,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不为君用”就意味着不是王臣,甚至是王的敌人。这个“不为君用”的理由是自古以来几乎所有的反对隐士者最常用的理由。 6 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43年首版。 3 历百世,虽时有盛衰,未尝无隐逸之士。”意思是自从有文字历史以来,一直存在隐士。按照古史传说,汉字是黄帝臣子苍颉发明的。这就意味着黄帝时代就出现了隐士。但是,古人所说的最早的隐士一般指的是庄子里记载的尧帝时代的隐士许由、巢父,和舜帝时代的隐士善卷等人。黄帝、尧、舜都属于古史传说时代,如果传说

14、可信,那么中国隐居文化的起源是很早的。很可惋惜,尧、舜时代的历史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学证明,更遑论黄帝时代其实,中国隐居的观念起源很早。易经卦爻辞有一些关于隐逸的内容,如遯之上九云:“肥遯,无不利。”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由于易经历史悠久,古代学者常以此推测隐士的起源。可惜,其中没有具体的时代和隐士的名字。 根据确切的史料,商代已经出现隐士。商纣王荒淫无道,箕子远遁,姜太公垂钓渭水,而当时孤竹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互相让君位而隐居就更加有名。可是,商代末年似乎距离中国隐士的真正起源有点晚;而且还都是政治性的隐士。商代这些隐士,包括传说时代的许由、巢父等人都只能作为政治性隐士文化的起源。

15、 中国早期隐士中还有一种宗教性的隐居者,就是巫师,就是求仙的人。按照传说,黄帝曾经向广成子、宁封子求道。广成子、宁封子都是有升仙术的巫师,远离社会,应该算是最早的宗教性隐士。 7比尔?波特推测,中国最早的隐士是上古时代的萨满。按照考古学家的观点,萨满教曾经是中国上古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萨满为了达到与神灵直接交流的目的,常常独自漫游在森林、原野,使用酒精、药物麻醉剂等等加强自己的幻觉。脱离世俗社会,寻求超自然的神圣之道是萨满教的精神传统。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萨满教不能适应商代社会新兴的国家宗教。于是,萨满们离开宫廷、离开城市,走向深山,在那里继续寻找超越于现实之上的某种“真理”,正如山海经中

16、记载的那些萨满一样,隐居深山,修道、采长生不老药。这些萨满开创8了中国隐居传统,成为后世隐士之祖。山海经成书于周代,其中包含了一部分商代的历史资料。该书还记录了很多巫师。 乍一看,巫师和后来的隐士似乎差别很大,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实际关系,目前还缺乏明确的史料证据。但是,双方在精神和具体行动上的确有不少相近之处。巫师和隐士一样超越于世俗社会之上,不受现实强加于人的各种观念的束缚。巫师(还有先秦时代的方士)熟谙天文、地理、超自然事物,并以各种方式追求长生不老;后来的道教隐士也完全相同。中国古代皇帝尊崇隐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看中他们在超自然领域的才能。隐居句曲山的陶弘景学贯儒、道,兼通炼丹术、阴阳五行

17、。他之所以能成为“山中宰相”,主要是因为梁武帝萧衍需要他献丹药、卜问吉凶。陈抟的情况也颇类似,天文、数术都精通,其“蛰龙法”据说可以连续长睡数月之久。周世宗向他请教“黄白之术”,就是炼丹术。宋太祖则向他请教宋祚之长短,就是占卜。宋太宗也请教“养生之术”。由此可见,中国隐士文化中包含了一种非常古老的宗教精神传统。这种宗教精神传统和后代隐士文化中强调政治与道德的传统十分不同,应该来源于更早时代的原始宗教,或者叫萨满教。至少,我们可以说,中国的道教隐士是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巫师。 中国隐士文化的这个宗教性的源头通常都被忽略了。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典籍大量出现的春秋战国时代完全不是一个宗教性的时

18、代。当时诸子7 萨满的概念是西方人类学的词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应该叫“巫”、“巫师”。所以,我用“巫师”代替“萨满”。 8 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寻访现代中国隐士,明洁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723页。 4 百家对于隐居问题的论述,都是关注在政治、道德层面,对于其中宗教性层面都忽略不论。宗教在中国社会历史上也没有获得过政治统治权,所以人们一般都不探讨隐士文化的宗教性源头。 三、隐居在文化经典中的理论依据 虽然中国隐居文化的起源目前不能确知,但是,隐居在中国春秋时代已经是相当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当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来临之际,诸子百家对于隐居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这些经典性论述在塑

19、造中国文化模式,在影响后世隐居文化的发展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了解文化经典的相关论述将帮助我们认识隐士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得以确定的理由。 不过,由于各家说法不一,在此不能一一说明。我重点研究影响最大的儒、道、法三家的观点,兼及道教和佛教的观点。 1、儒家对于隐居的态度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汉代以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处于支配性地位的思想体系。孔子的思想对于后世知识分子人格的形成、行为模式的塑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在隐居方面的论述和行为实践对于中国隐居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孔子热心救世的倾向十分突出,他一生周游列国,积极推销自己的社会理想。这使他和隐士之间产生距离,所以遭到当时隐士

20、(像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楚狂接舆等等)的嘲弄。在理论上,他强调社会伦理关系,尤其强调君臣大义,所9谓“父父、子子、君君、臣臣”。这也和彻底回避社会的隐士思想大异其趣。所以,在参与社会的层面上,隐居不是孔子的选择。正如子路所云:“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10义也。” 孔子正是为了“行其义”才积极入世的。 孔子隐居思想主要针对是否参与政治的层面。当时各国的君主并不欣赏他的“义”,不欣赏他的仁道治国方略,反而横行无道,攻伐不止。孔子一生只做过五、六年的官,基本上处于一个被动的隐居状态。因此,他对于隐士是同情的,也是尊重的,并称之为“逸士”或“

21、隐者”,甚至于把自己也列入“无可无不可”的“逸士”。面对黑暗、混乱的社会政治,孔子认识到一味地进取对于个人非常危险,而且很可能会损害大义。所以,他提出了一整套的隐居理论作为自己主要思想的一个补充环节。 避祸是孔子隐居理论的最低层次。所谓“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1112,所谓“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所谓“邦有道则仕,邦1314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所谓“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都是讲在乱世之中远离政治旋涡,明哲保身。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孔子如此强调“邦有道”、“邦无道”,并不仅仅是从消极避祸的角度立论,而是有更深的含义。孔子的出仕是为了“行义”,他说“所9 论语?颜渊

22、。 10 论语?微子。子路这段话中还有“不仕无义”四字,比较过分,不太符合孔子思想。故不用。 11 论语?公冶长。 12 论语?宪问。 13 论语?卫灵公。 14 论语?里仁。 5 15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如果不能行道,则要停止出仕;否则就会损害道德。他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16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邦1718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意思是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应该出来做官,19而在政治黑暗的时候出来做官就是耻辱。他还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20其道。”所以,孔子主张的隐居并不仅仅是避祸,而是

23、为了坚守道义志向。这样的隐居是对高尚道德的坚守。在孔子看来,是否坚守道义是检验品质的试金石:2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也被孔子作为评价古代隐士高下的标准:“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22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其中只有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完全符合坚守道义的原则,所以得到孔子最高的赞赏。 如果没有隐居,孔子的“守死善道”的主张就可能遭到政治阻挠而不能一以贯之。这样看来,隐居实在是孔子思想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出仕相辅相成。由此,孔子把人的一生中出仕和隐居两种基本状态都包括进来,从而把他的道德

24、人生原则一以贯之。他的学生原宪深明老师这一思想,后来就隐居了。原23宪很穷困,但是他认为自己是学道而能行之的人,并批评子贡。 孟子把这种思想加以发挥,提出:“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24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无论是孔子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还是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都强调严守道义,这是儒家隐居思想的核心内容。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处江湖,依然关心政治。这句话体现了后代儒士们在坚守孔、孟关于“出处”原则时候的具体做法。儒士即使隐居也是和其他隐士不同。 由于坚持道义第一,现实利益只能

25、在其次。面对隐居所带来的穷困(相对于25出仕而言),孔子强调“君子忧道不忧贫”。他赞扬颜回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当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26于海”的时候,其中颇有仕进绝望之后被迫选择隐居的意味。可是,他还准备“居九夷”,别人劝他说那里太简陋了,不堪居住。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27有”。穷困、偏僻,都不影响隐居者的道德君子身份。孔子个性是很雍容的,很能欣赏虽然贫困但是自由的隐居生活。他同意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志28趣。所以,在孔子眼中,隐居也不失为一种归宿,有它独立的价值。 但是,孔子主张的隐居是有限度的,只回避无道的政治,不回避人类社会。

26、15 论语?先进。 16 论语?泰伯。 17 谷,指官员的俸禄。 18 论语?宪问。 19 另一种解释为:邦有道,君子不必白拿俸禄,拿了也是羞耻。我不同意这种解释。 20 论语?季氏。 21 论语?卫灵公。 22 论语?微子。 23 史记?游侠列传。 24 孟子?尽心上。 25 论语?卫灵公。 26 论语?公冶长。 27 论语?子罕。 28 参见何怀宏孔子与隐士,读书,1994年第4期。 6 这和后来庄子的隐居理论很不一样。当长沮、桀溺嘲笑他是避人之士,不是避世之士时,孔子告诉学生们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29有道,丘不与易也。”人类既然不能与鸟兽同群,如果再不和人类打

27、交道,又同什么打交道呢,假如天下有道,我就不和你们(指弟子们)一起改革了。这里“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有两层涵义。第一,如果天下有道,就不出来做事。这和“有道则见”似乎有矛盾。但是,从隐居能够考验士人的道德节操来看问题,我们就能理解它。天下完全清平,就无须士人再出来从政,士人应该隐居求志,磨练自己。但是,“天下有道则见”中的“有道”还没有达到完全清平,所以还要出仕。所以,二者不矛盾。第二,意味着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才出来改革社会的意思。这似乎和“无道则隐”矛盾,其实也不然。因为在参与社会的层面上,30孔子是坚决入世的,而他的“无道则隐”则仅仅指出仕为官层面。不做官,依然要参与社会改造。所以,尽管

28、孔子对于在无道时代的隐居做了肯定,但是对于完全逃避社会的隐居则是不赞同的。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后来一些比较激进的儒士就直接反对隐士。例如子路就说:“不仕无义”。汉初的陆贾也反对隐居:“当世不蒙其功,后代不见其才,君倾而不扶,国危而不持,寥廓而独寐,可谓避世,31非谓怀道者也。故杀身以避难则非计也,怀道而避世则不忠也。”但是,这些激进儒士的观点不尽符合孔子的理论。 2、道家的隐居思想 儒、道两家在隐居问题上的看法存在一个共同点有道则出,无道则隐。孔子的这一隐居思想来源于老子。按照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诉他:“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说

29、:“以言若得明君则驾车服冕,不遭时则自覆盖相随而去耳。”这是孔子“无道则隐”思想的来源。老子还告戒孔子:“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而孔子所谓“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可能也是从老子那里得来的启示。 但是,道家所追求的“道”是一种自然属性的天道,超越于人类社会之上,遵循自然天道,关注的核心是保持个人生命的淳朴自然,必然导向隐居世外;而孔子思想中的“道”却是社会属性的“仁道”,关注的核心在于人伦关系,始终牵连着人类社会,这是不能彻底摆脱社会的。因此,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中远离社会的隐居理念远远强于儒家思想。他们给予隐居的文化地位也远远高于儒家。所以,道家思想对于后世隐居文化发展的影响虽然没有

30、儒家广泛,但是更加深刻。 老子认为世俗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破坏了人类淳朴自然的天性,引发了社会危机。他指出人间之道违背了天道:“大道其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3233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这34个天道是不可道,无可名的,“道隐无名”。这个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3536功成而不居”,所谓“功成身退天之道”。基于这种观点,老子承认建功立29 论语?微子。 30 参见何怀宏孔子与隐士,读书,1994年第4期。 31 陆贾:新语?慎微。 32 一本作“盗竽”。 33 老子第53章。 34 老子第41章。 35 老子第2章。 36 老子第9章。 7 业的必

31、要性,但是只把它视为人生的初步。基于“物极必反”的道理,为了避免“功成者隳,名成者亏”的危险局面,人应该遵循隐而无名的天道,必须功成身退,走向隐居,那才是人生最终的归宿。这不仅仅是为了避祸,更是为了保持人的淳朴天性。老子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担任藏室之史多年之后名满天下,于是他突然彻底失踪走向了隐居。如果说孔子的隐居多少有一些被动的色彩,而老子的隐居则是完全主动选择的,是其思想的必然结果。 庄子说:“当时命而大行于天下,则一反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37根深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似乎与孔子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观点类似。可是,其内容有两点不同。第一,庄子强调,不论出处,目的都在于

32、“存身”养性,以个人本真的生命为中心。孔子则是以外在的道德为中心。所以,在评价伯夷、叔齐的时候,庄子认为他们是死于名,不是真正的隐士:“伯夷死名于首38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第二,庄子“当时命”则出的思想只是一个空谈。因为在庄子眼里,只有原始时代才是合乎理想的时代:“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39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而自从文明诞生之后,大道一天天崩溃: “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浇淳散朴离道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