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30.09KB ,
资源ID:54957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957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物多样性导论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物多样性导论复习题.docx

1、生物多样性导论复习题生物多样性导论复习题1 名词解释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间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是变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群体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广义遗传多样性:指种内或种间变现在分子、细胞、个体三水平的遗传变异度狭义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群体和个体间的遗传多态性程度。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形式。(物种多样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总和,主要是从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角度对

2、一个区域内物种的状况进行研究,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度,常常是从群落组织水平上进行研究,又是成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是指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过程多样性。(生境的多样性是指无机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主要是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生态过程的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主要包括物质流、能量流、水分循环、营养物质循环、生物间的竞争、捕食和寄生等)濒危种(Endangered):分类群(种或亚种)有灭绝的危险,如果致危因子继续作

3、用,则其未来存活非常不乐观;包括分类群的数目减少至危急状态,或其栖息地大量减少,导致其趋向于灭绝。渐危种(Vulnerable):亦可称为脆弱种,分类群在最近的将来,可能进入濒危的分类,如果致危因子继续作用;包括大多数或所有族群由于过度的利用,广泛的破坏栖息地,或其它的环境干预而减少;分类群的族群已经严重的减少,而其最终安全值无法加以保证;分类群族群仍然很丰富,但分布的全范围处于严重不利的因素威胁下。稀有种(Rare):分类群之有小范围的分类群的组群,不处于濒危或渐危的状态。但有这种危险。这些分类群场位于限制地理区域内的特殊栖息地上特有种(Endemicspecies):分布于一定地区的植物种

4、类成为该地区的特有种。(其分布稍微超过对其自然分布区的边界称为半特有种。)多度(Abundance):某一物种在某个地方或群落内的个体总数。丰(富)度(Richness):某一群落或区域的物种的总数,或某一景观或区域的斑块类型的总数。(与某个物种或斑块类型的个数无关,是多样性的最简单测度)湿地: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体者,包裹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荒漠: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稀疏的地理景观,其气候特点是强烈大陆性,降雨稀少,气温极端,日照强烈,冬春多大风沙暴。沙漠: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被非常稀少,雨

5、水稀少,完全干燥的荒芜地区,是荒漠的多样性类型之一。石质荒漠:指岩基裸露的荒漠地带,地表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土壤严重侵蚀退化。栖息地岛屿:许多情况如湖泊、间断的高山草甸、片段化的森林和保护区等类似岛屿的地方,被称为栖息地岛屿。限制同种个体相互交配和使得基因流的不连续的岛状栖息地。2 简答题(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通常,环境哲学的研究者们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方面是使用的价值,他是以人的评判标准为依据的;另外一方面是生物多样性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价值,它不依赖于人而存在。外在的价值(实用的):实物(食物、燃料、材料、药品);服务(回收循环、固氮、稳定调节);信息(遗传工程、应用生

6、物学、纯科学);精神(美学价值、宗教敬畏、科学知识)。内在的价值(本身的):生物都有某种预先注定的使命或目标:生长、成熟、繁殖(DNA的延续),而非生物没有这种自身目标。既是说生物存在是为了实现自身目标,从而才实现自身价值。与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关(2)全球物种特有性格局?当物种自然分布范围有一定的限制时,称为特有现象或特有性(endemism)。特有现象是对世界广泛分布现象而言的,一切不属于世界性分布的属或种,都可以称之为分布区内的特有属或特有种。特有种最多的国家一般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一般都是岛国或具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大国,亚洲,大洋洲,南美,非洲。(3)全球10 个高等脊椎动物特有性最高的国家有

7、哪些?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菲律宾,马达加斯加,美国,中国,秘鲁,哥伦比亚奥巴马莫非中美隐秘哥?(4)简述物种多样性的时空格局。时间格局:时间维度的变化规律,新的物种产生,旧的物种消失,每个物种经历发生,发展,分化或灭绝的过程。从时间上的大尺度来看,物种多样性是增加的,各类物种都经历了一个短期内大量形成,然后处于稳态的过程。最早的细胞生命出现在38亿年前,最早的真核生物在20亿年前出现。陆生脊椎动物中,两栖类在三亿年前物种数目最多,而后减少再平稳;爬行类,哺乳类,鸟类先后达到最大数目后趋于平稳。鸟类在6500万年前物种数目飞跃,200万年前达到最高,海洋无脊椎动物第三纪物种数最多

8、,陆生植物蕨类出现在420万年前,最丰出现在260万年前,裸子植物出现于360万年前,被子植物出现在100万年前。(季节交换,世代更替,生物演替)一个地区最终的物种多样性,是由该地区物种形成,灭绝及扩散三方面动态平衡的结果。空间格局:1.纬度梯度,爬行类随纬度增加而减少,两栖类,哺乳类和鸟类分别都在温带达到最大值,两端呈下降趋势。2.海拔梯度,随海拔增加,物种丰富度下降。形成空间格局分布的原因:1.气候,诗意的气候允许较多的物种生存;2.气候变率,气候稳定为物种分化创造了条件;3.生境异质性,物理或生物因子复杂性导致较多的生态位;4.历史因素,进化时间越长,形成新种越多;5.能量,每个物种分配

9、到的能量决定物种的多度;6.竞争,降低生态位宽度,减少物种数目;7.捕食,减缓竞争排斥;8.干扰,中等干扰减缓竞争排斥。(5)态系统生产力指的是什么?生态系统生产力是指某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所产生出的所有有机体的数量重量和能量。可分为总初级生产力(植物和少量自养微生物等生产者生产有机质和积累能量的速率)和净初级生产力(总初级生产力减去呼吸消耗),还有次级生产力是指消费者和还原者利用初级生产产物构建自身能量和物质的速率。(6)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有哪些?恒定性:指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结构,群落分配和环境的物理特征参数没有变化;惯性:生态系统对外部干扰保持持久性的能力;弹性:或称恢复力,之生态系统在

10、受干扰后恢复原来功能的能力;持久性:之生态系统受干扰后恢复原来功能的速度;变幅:生态系统受干扰后,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大小;变异性:系统在受干扰后,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大小;抗性:或称抵抗力,生态系统受干扰后产生的变化大小。(7)生物多样性测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分别是什么?1.多样性指数:测度群落内的物种多样性;反映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在各物种中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2.多样性指数:测度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沿环境梯度变化的替代速率;或者说随群落内环境异质性变化或随群落间环境变化而导致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程度变化的指标;3.多样性指数:是一定区域内总的物种多样性的度量。在更大的生态学尺度上如景观水平

11、上测量物种多样性变化或差异原则。(8)多样性有哪些测定指数?其测定的侧重点和计算公式是什么?1.辛普森Simpson:又称为优势度指数,是对多样性的反面即集中性的度量,是反映群落优势度较好的指标,却弱化稀有种的作用。指数越大,多样性越大。2.香农威佛Shannon-Wiener:侧重群落中物种个体的均匀度。3.贝格帕克Berger-Parker:本指数仅考虑总种数及数量最优势种两个因素。易于计算,侧重群落中优势种的作用。1/d越大,多样性越大。主要用于昆虫种群的多样性评价中,对物种均匀度和优势度分辨率较高。4.麦金托什McIntosh:该指数假设群落为S维空间中的一点,那么原点到集合的距离可认

12、为是一种多样性的测度。侧重点为距离和均衡度。5. 玛格列夫Margalef:仅考虑群落的物种数量和总个体数,将一定大小的样本中的物种数量定义为多样性指数。6. 门辛尼克Menhinick:该指数考虑群落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总数,将一定大小的样本中的物种数量定义为多样性指数。(9)多样性有哪些测定指数?(概念重要)沿着环境变化梯度的物种多样性替代速率。不同环境梯度之间所共有的物种越少,多样性水平越高。应用于:1.指示生境被物种分隔的程度;2.有利于用来比较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Whittaker Index (w)Cody Index (c)Routledge Index (R、I 、E)Wilson

13、 & Shmida Index (T)(10)热带雨林的主要生态现象有哪些?1.老茎生花老茎结果:雨林中的植物高大,为了依靠生活在较低层次的动物传粉或传播种子,植物会在较低的老茎上开花结果,以达到传播繁殖的效果;2.滴水叶尖:热带雨林下层的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叶子多具有长尾状的尖端,这是雨林植物对高温多雨的生态环境的适应特征,雨林内部潮湿,滴水叶尖可以引导叶表面过多的水分排走,以利于叶片的蒸腾作用,同时可以使其不被菌类,苔藓,藻类侵袭,避免一些附生植物在叶面生长;3.独木成林(气生根):热大雨林中榕树寿命长,生长快,侧根非常发达,枝条上有很多皮孔,到处可以长出气生根,向下悬垂,气生根向下生长

14、入土后不断增粗而成支柱根,不分枝不长叶,这些气生根不仅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同时还支撑不断向外扩展的树枝,使树冠不断扩大,从而呈现独木成林的现象;4.板状根:雨林土层薄,养分大多在表土层,同时降水丰富,表土容易被冲刷掉,所以雨林的土壤很贫瘠,为了吸收表土中的养分,植物会有很多浅根,为了获得更多的光照,植物多高大,为了支持高大的树体,浅根逐渐生长为板状根,其吸收养分和支撑作用,以适应周围环境。5.绞杀:榕树种子落到乔木上,发芽后气生根沿着寄主树干爬到地面,插入土壤后抢夺寄主的水分和养分,气生根不再增粗而分支,形成交织的网状紧紧捆住寄主树,以阻止其生长,最终是寄主树在绞杀压力和内部养分匮乏下死

15、亡。(11)沙漠生态系统植物适应环境的主要机制?1.根系发达,占据更大的面积,从而能在降水后快速吸收大量的水分;2.茎粗打肥厚,内含海绵组织,能储水,在干旱缺水时能维持生命所需;3.植物表面多蜡质,减少水分散失;4.以仙人掌为代表的植物叶退化为刺或棍,减少水分散失的同时,保护自己不被动物所食,同时茎变绿,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5.鱼钩仙人掌保护生长点,因此呈鱼钩状向上生长,同时老人头仙人掌在生长点上方长出白色绒毛,反射强光,保护生长点。(12)湿地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近海和海岸湿地:面积大,物种丰富,有独特的红树林;内陆湿地:高原湿地和西北的湿地多为咸水;人工湿地:面积大,主要为水库和稻田,其

16、中稻田占90%以上。(13)生物寄生关系有哪些种类?全寄生:寄生物种完全依赖寄主汲取养分;半寄生:寄生物种不完全依赖寄主汲取养分;根寄生:寄生部位在根部;茎寄生:寄生部位在茎部;专性寄生:寄生物种和寄主具有专一性;兼性寄生:寄生物种和寄主没有专一性(14)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层及其特点?露生层 (Emergent layer)热带雨林中最高的树木、高度可达60米。疏落、单独生长,并非群居植物。低层欠缺分枝,分枝及树冠均宽大。板根支撑着垂直的主干。树冠层(Canopy layer)雨林的主体(高度约20米至30米)由于植物间竞争大,树冠需要向横扩展,增加吸收阳光机会密度极高,伞形的树冠紧靠,形成一片

17、连续不断、浓密交织的冠层。会阻挡了阳光和雨水进入森林内部。底生植物层(Undergrowth layer)缺乏光照,基本上没有多少植物,以青苔和腐生植物(阴生植物)为主,另有少量的草本植物。植物的数量由到达地面的阳光所决定。原始森林中,树木茂盛,地面植物稀少。但在次生森林中,树木较为稀疏,地面植物数量大增。森林地被层(Forest Floor)几乎没有植被,物质腐化分解快。(15)遗传多样性的起源遗传是一个保守过程,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使变异积累,才能产生多样性;然而,遗传的稳定性是相对的,DNA复制偶发错误,产生新的性状,成为进化素材。变异的来源:1.根本来源可以是偶尔发生的错误,

18、即遗传物质的改变突变(mutation)。突变是“创造”遗传多样性的过程,也是创造生命的过程。突变可分为两类,即染色体畸变(引起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改变) 和基因突变(基因位点内部核苷酸的改变 )2.由于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型不相同的亲本基因组之间会进行新的组合,而在子代基因组中形成新的基因型,故重组是产生遗传变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杂交,选择,遗传漂变等会造成群体间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分化和隔离,也是产生种内遗传变异的因素。(16)检测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方法 1.形态学水平:由于表型和基因型之间存在着基因表达、调控、个体发育等一系列复杂的中间环节,如何根据表型性状上的差异来反映基因型上的差

19、异就成为用形态学方法检测遗传变异的关键。2.染色体水平:与形态学变异不同,染色体变异(畸变)必然导致遗传变异的发生,是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包括:染色体在数目、染色体组型特征和结构上的变异3.等位酶水平:等位酶是由等位基因编码的同工酶,是借助于特定的遗传分析方法确定的一种特殊的同工酶。由于等位酶谱带同等位基因之间的明确关系,使其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遗传标记,建立了度量遗传变异和居群遗传结构的定量指标,使整个生物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可以在共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4.DNA水平: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一系列更为灵敏和有效的遗传多样性检测方法, 从技术上达到了可以对生物基因组中的任何

20、片段进行分析。因此,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标记可以说是无限的。(17)小种群的遗传效应小种群效应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于其遗传多样性比大的种群更容易波动,另一方面,多数濒危物种处于小种群状态。1.遗传漂变:在有性生殖的群体中,每个世代的基因库是对上一个世代基因库的随机抽样和复制。在世代交替过程中,不同的等位基因遗传到下一代的偶然性对种群遗传结构有可能产生显著影响。Wright把这种由于配子产生及结合过程中的随机性导致的基因频率的波动称为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也称随机漂变、遗传偏离或Wright效应。2.奠基者效应: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也叫建立者效应,它可以被认为

21、是遗传漂变的一种极端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几个个体(如雌雄一对)与原来的群体相隔离,这些个体繁殖成功后,新种群的遗传结构就取决于这些少数个体的基因型,因而有很大的随机性。3.瓶颈效应:自然界中,有些种群很大,成千上万个个体通过亲缘关系和交配联系在一起,共享一个基因库。这样的种群可能保留着十分多样化的遗传基因。 但是,在特定时期,如疾病流行、气候恶化等情况下,很可能发生个体数量的急剧下降。这时,只有一小部分个体生存下来,种群原有的遗传多样性很有可能就发生了严重流失。当条件适宜,种群又恢复了原有的规模后,相当部分的遗传多样性已经消失而无法恢复。这种现象就称作种群遗传瓶颈效应(genetic bott

22、leneck)。遗传瓶颈效应导致一些等位基因尤其是稀有等位基因的消失和总体遗传多样性的下降。(18)生物多样性消失的原因1.小种群中的近亲交配和遗传漂变,导致繁殖成功率低或者后代生存适应力低,称为近郊衰退;2.栖息地损失,片段化和隔离:沿中美洲天平洋海岸,98%热带干性林已经消失,淡水生态系统中,大坝破坏了大部分江河流域生境;3.栖息地环境质量恶化:由于化学污染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栖息地恶化通常降低了物种生育率和存活率,使种群衰亡,污染物沿食物链产生危害,是敏感种群较少或消失;4.资源过度开发:过渡狩猎捕捞开采,受害对象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种类,世界范围内走私和饮食文化加剧了资源开发;5.外来种生

23、态入侵:由于有目的或无意识地引入外来物种,造成爆发性的蔓延发生,破坏当地物种的栖息生存环境;6.全球气候变化:物种的再分布跟不上预期的气候变化;7.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作物种类的减少还使与之相应的固氮菌,采食动物,传粉动物的减少,单一化使得农田生态系统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降低,林业大面积的单一品种,会使各种生物失去原有的栖息地。(19)岛屿生物学理论60年代前没有定量,67年用公式确定种-面积和种-距离关系,人类活动使得生境破碎化,与岛屿相似。1.岛屿与栖息地岛屿: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栖息地碎片化,岛屿之间受物理隔离,物种迁移扩散少,与岛屿相似;2.特征:简单,量多,每个岛屿大小形状隔离程度都

24、不同;3.物种数目分布:比大陆少,面积越小,距大陆越远,物种数量越少。3 论述题(1)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建立自然保护区;1.先考虑物种最丰富的自然栖息地作为保护区,同时要考虑濒危种,渐危种,稀有种,特有种的分布,保护重点保护物种的特定生境和避免这些生境的破碎化;2.保护区面积的设置应该大于群落的最小动态面积,同时考虑重点保护物种的面积要求,保护区中尽量包含复杂多样的生境;3.保护区的面积越大越好,边缘越平滑越好,可以减少边缘效应,保护区越多越好,保护区之间的联系廊道越多越好。(2)研究遗传多样性的意义a.有助于进一步讨论生物进化的历史和适应性潜力: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减少是因为遇

25、到过大灾害,使得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同时损失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在后来的进化中缺少动力,同时,大大降低了该物种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称为瓶颈效应;b.有助于推动保护生物学研究:遗传多样性越丰富,物种的进化潜力越大,越有利于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持,同时,掌握了多样性水平和群体遗传结构有利于保护策略的制定;c.有助于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如野生稻抗倒伏和抗病害的基因,有利于高产优产作物的选育。(3)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植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1.疾病防控:a运用杂交育种和转基因技术把抗锈基因转移到小麦作物种, 天兰偃麦草对小麦条锈、杆锈和叶锈免疫,利用小麦和它杂交,把它的一组染色体转移到小麦中,创造出中

26、间型材料。又以中间型材料为抗源,利用远缘杂交与单倍体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把天兰偃麦草的抗锈基因转到普通小麦,创造出一批新型抗锈种质,b李振声通过染色体工程的方法,成功地将小麦的近缘属长穗偃麦草的抗多种病害、耐旱、耐干热风、穗长、多花等一般小麦品种所缺少的优良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先后育成小偃4 ,5,6 号等小麦优良品种,并被广泛应用到中国农业生产上,c美国从中国找到了抗源,通过杂交育种培养出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品种;2.保护:a国家农作物种子保存中心,有37万份种子信息,长期保存的种质子数量处于世界第一;b应用DNA限制片段长度的多态性,构建基因图谱,包括数量形状位点的定位,以此加快育

27、种时速度,保证种子的纯度,加强DNA水平上的多样性研究。(4)举例说明物种多样性分布的时间和空间格局及其成因; 陆生植物蕨类出现在420万年前,最丰出现在260万年前,裸子植物出现于360万年前,被子植物出现在100万年前。蕨类之所以出现物种数目的下降是因为更高等的植物出现,这些高等植物作为优势种限制了蕨类的发展。爬行类随纬度增加而减少,两栖类,哺乳类和鸟类分别都在温带达到最大值,两端呈下降趋势。温带气候最适合动物的生存,赤道除了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之外,还有很大部分地区是荒漠地带,因此不适合三类动物的生存。随海拔增加,物种丰富度下降。因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适宜生长的生物越少。如新几内亚的鸟和

28、喜马拉雅山维管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形成空间格局分布的原因:1.气候,适宜的气候允许较多的物种生存;2.气候变率,气候稳定为物种分化创造了条件;3.生境异质性,物理或生物因子复杂性导致较多的生态位;4.历史因素,进化时间越长,形成新种越多;5.能量,每个物种分配到的能量决定物种的多度;6.竞争,降低生态位宽度,减少物种数目;7.捕食,减缓竞争排斥;8.干扰,中等干扰减缓竞争排斥。(5)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关系是什么?生态学界对这个关系的主要解释是什么?在一定范围内,物种多样性增加会提高生态系统生产力。主要解释:1. 抽样效应(选择效应):物种生产力能力有差异,更多的物种意味着更高生产力物种

29、存在可能性的增加,这与物种资源利用特征没有关系;2. 生态位补偿:不同的物种做不同的事情,更可能全方位利用资源,以获得更多生产力,由于物种资源利用特征有差异,占据不同的生态位,高多样性就可以充分利用资源;3. 互惠互利:一些物种组合会增加产量,如固氮豆科可以改变局部微环境。(6)种间相互作用促进生产力的主要机制有哪些?1物种多样性增加系统生产力和稳定性:LER指数测定间作效应,LER1为间作优势;2地上部和地下部相互作用的相对重要性:边缘个体的生物量大,间作RLD(根系密度)更大根深根浅形成不同生态位,合理利用资源;3物种间根际互作提高磷利用能力:蚕豆在根际释放质子,酸化使难容无机磷活化,鹰嘴

30、豆释放酸性磷酸酶,活化有机磷;4物种之间根系相互作用与豆科作物共生固氮:豆科作物向非豆科植物转移固定的氮并不是间作氮高效的主要途径;而是下部根系相互作用在根瘤形成和固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禾本科作物竞争土壤有效氮增加豆科植物结瘤固氮可能是这一体系氮素高效利用的主要途径;5物种间根系互作改善铁营养:玉米缺少铁的时候产生了一种植物铁载体(PS),活化了土壤中的铁,一方面供自己使用,同时供花生使用,其中双子叶植物无法吸收三价铁离子。补偿效应?时空生态位?间套作与光热资源的充分利用;间套作与水分和养分资源的高效利用。(7)植物物种适应环境胁迫机制的多样性都有哪些?1)植物形态上:水胁迫下叶片卷曲;干旱胁

31、迫下肉茎,特化叶;养分胁迫时,根系发生变化,如土壤中缺磷导致植物的根变长,根毛剧烈增加以增大根际吸收磷的范围。2)生理上:a植物的排根(cluster root)是一种特殊的根形态结构,是植物根系独立适应环境胁迫并不断进化的结果,被认为是继固氮和菌根系统之后植物对土壤环境胁迫的第三大适应。排根不仅能显著提高根系吸收养分的面积,而且可分泌大量有机物质(特别是有机酸或有机酸阴离子)并伴随质子的释放,根分泌物的释放活化了土壤上的难溶性养分,促进了养分特别是磷的吸收;b有些不形成菌根也不形成排根的植物通过根分泌物促进在土壤中的营养吸收,比如油菜根系分泌有机酸,酸化根际,可以高效利用土壤中难溶的无机磷,

32、鹰嘴豆根系释放大量酸性磷酸酶,活化土壤中的有机磷,改善了与之间作的小麦的磷营养;c根系-微生物共生,植物与真菌共生形成VA菌根,利用真菌的菌丝体来扩大根际范围,活化周围养分并与植物共生获得能量,或形成根瘤,共生固氮,改善土壤中缺氮的情形;d植物-微生物,联合固氮,根系分泌物用于根外微生物的生长,两者并非专一。3)行为上:食虫类植物所生活的土壤中养分非常贫瘠,不能形成菌根,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捕虫消化摄取动物体内的营养元素;食腐植物分泌酶;寄生,这种植物蒸腾作用强,气孔多,是使得体内物质由下向上运输快的关键,能量大多来源于寄主,所以光合能力弱,寄生植物(包括半寄生、全寄生,根寄生、茎寄生,专性寄生、兼性寄生)从寄主处取得其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养分和水分。(8)食虫植物捕获昆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