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8.04KB ,
资源ID:546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6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1、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桥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1.填方边坡塌方 21.2.挖方边坡塌方 31.3.护坡垂直通缝 41.4.模板施工缺陷 51.5.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61.6.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不当 71.7.混凝土表面麻面 81.8.混凝土构筑物表面蜂窝 101.9.混凝土实体缺棱掉角 121.10.露筋 131.11.位移 151.12.混凝土塑性裂缝 16二、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7三、轨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81.1.填方边坡塌方1.现象:填方工程边坡塌方2.原因分析:填方工程边坡塌方的原因是边坡坡度偏陡;放坡措施不当;边坡填土密实度不够和缺乏护坡找施等。3

2、.预防措施:边坡坡度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工程情况,参照规范规定放坡,当填土边坡用不同土料进行回填时,应根据分层回填土料类别将边坡做成折线形式。但腐植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卵石不能用做边坡填料。填土边坡应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碾压或夯实。当采用机械碾压时,由于机械不易压到边坡的边缘部分,此时可在边坡处超填20-30cm,经压实后再将超填部分铲去,并按标准作出要求的坡度,或将机械不易压到的部分直接采用小型机具和人工夯实。在气候、水文和地质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对粘土、粉砂、细砂及易风化岩石边坡及黄土类缓边坡,应于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防护。需要铺砌防护的人工填土应充分夯压密实,必要时应考虑基底沉落的影响,以免基底沉落

3、损坏防护工程。填土铺砌表面应预先整平,沉陷处应填平捣固。边坡防护一般有浆砌片石、平铺草皮或按设计要求办理。1.2.挖方边坡塌方1.现象: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大量塌陷,并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2.原因分析:基坑(路堑)开挖较深,经过不同土壤时,没有根据土壤特性分别放成不同坡度,致使个别土层边坡不稳定,造成塌方。在地表水、地下水活跃地区开挖基坑时,缺乏降、排水措施。边坡顶部附加荷载过大或外力振动影响,边坡失去稳定而塌方。土质疏松,开挖土方施工方法不当,造成塌方。3.预防措施:应根据不同土层的物理性能,确定边坡坡度。地表水、地下水活跃地区开挖基坑,必须先做好排、降水措施。边坡顶部荷载过大,

4、做好减载工作。立壁形基坑开挖,必须采用支撑或护壁才能开挖。1.3.护坡垂直通缝1.现象:乱毛石、卵石墙体上下各皮石缝连通,尤其在墙角及丁字墙接槎处更多见。2.原因分析:乱毛石、河卵石墙体,多采用交错组砌方式,但因毛石、卵石块是不规则的,勿视了左右、上下、前后的交搭,砌缝未错开,尤其在墙角处未改变砌法。施工间歇留槎不正确,未按规定留踏步形斜槎,而留马牙形直槎。3.预防措施:加强石块的挑选工作,注意石块左右、上下、前后的交搭,必须将砌缝错开,禁止砌出任何重缝。在墙角处应必为丁顺组砌或丁顺叠砌。使用的石材也要改变,有条石、块石的地区,以改用这两种石材为准,也可在毛石、卵石中选取块体较大,体形较方整、

5、长直的,或加以适当加工整修,使其适合丁顺叠砌或组砌的需要。施工间歇或流水作业需要留槎时必须留斜槎。留槎的槎口大小要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和组砌方法而定,条石的槎口每级或每皮应不小于20cm,块石和河卵石的槎口应不小于其筇长度或宽度的一半,有里外皮的砌体留槎时,其槎口也应里外错开。1.4.模板施工缺陷1.现象:炸模,倾斜变形。拼装后的模板平整度差。2.原因分析:没有采用对拉螺拴来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或支撑不够,以致浇捣时炸模。有的模板变形,相邻模板拼接不严、不平,造成拼装后的模板平整度不合标准要求。3.预防措施:采用对拉螺栓、水平支撑、斜支撑等措施、保证模板不能炸模。对变形不能使用的模板进行更换,

6、以保证拼装后的模板符合要求。每层混凝土浇注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采用定型大面积模板或整体拼装式模板。模板的检验按4.10-0202过程、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6.1.1中过程检验进行控制,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转序。1.5.混凝土和易性不好1.现象:水泥标号选用不当。当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比大于2.2时,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拌和物松散;当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比小于1.0时,水泥用量晕多,混凝土拌和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注。砂、石级配质差,空隙率大,配合比砂率过小,不易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在运输浇注过程中难以控制其均匀性。计量工具不精确,计量制度不严格或采用不正确的计

7、量方法。搅拌时间短,混凝土拌和物质地不均匀。2.预防措施:应合理选用水泥标号,使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比控制在1.32.0之间。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和混合材料或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原材料计量建立岗位责任制,外加剂应用小台称计量。检查搅拌机每盘搅拌混凝土的时间,应符合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在搅拌地点及浇注地点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水泥、砂、碎石质量按4.10-0201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控制。因和易性不好而影响浇注质量的混凝土,不能用在主体工程上。1.6.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不当1.现象:混凝土浇注后,局部或大部长时间不能凝结硬化。已浇注完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鼓包,俗称

8、表面“开花”。2.原因分析:缓凝型减水剂掺入量过多。以干粉状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含有未碾成粉状的颗粒,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花”。3.预防措施:应熟悉外加剂的品种和特性,合理使用,并应制定使用管理规定,不同品种、用途的外加剂应分别堆放。粉状外加剂要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外加剂的使用量按配合比要求严格按计量添加,并做好正确使用。4.治理方法:因缓凝型减水剂使用量不当造成混凝土凝固硬化时间推迟、可延长其养护时间,推迟拆模,后期混凝土强度一般不受影响。如使用过量,造成质量不合格的的按不合格品处理。已经“开花”的混凝土构筑物表面应剔除因外加剂颗粒造成的鼓包后,再进行修补。1.7.混凝土表

9、面麻面1.现象: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2.原因分析: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或湿润不够,浇注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收,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混凝土捣因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3.预防措施: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

10、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装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出为止。4.治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补修。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1.8.混凝土构筑物表面蜂窝1.现象:混凝土局部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2.原因分析: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

11、实。未按操作规程浇注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位移,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3.预防措施: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按规定控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下料要分层,每层厚度控制在30厘米,并分层捣固。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距

12、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厘米。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厘米。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振捣时间与混凝土坍落度有关,一般每点的时间控制在15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出浆呈现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浇注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4.治理方法: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及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

13、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1.9.混凝土实体缺棱掉角1.现象:梁、柱、板墙和洞口直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2.原因分析: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浇注后混凝土养护好,棱角处混凝土水分被木模板大量吸水,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时棱角被粘掉。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3.预防措施: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注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

14、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1.10.露 筋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副筋、箍筋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2.原因分析:混凝土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小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造成露筋。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注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

15、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3.预防措施:浇注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而且要按间距要求固定好垫块。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撞击钢筋。混凝土倾落高度超过2米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并补扣绑好。1.11.位 移1.现象:基础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位移,墩、梁、柱轴线的位移,以及预埋件等的位移超过允许偏差值。2.原因分析:模板支设不牢固,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放线误差大,没有认真校正和核对,或没有及时调整,积累误差过大。预埋件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注、振捣方法不当造成预埋件产生位移。3.预防措施:模板固定要牢固,拼接严密,无松动;螺栓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度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发生位移。位置线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