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02.17KB ,
资源ID:54533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533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IPV4 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IPV4 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ocx

1、IPV4 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毕 业 论 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IPV4/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系 别: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时 间: 毕 业 论 文(设 计) 开 题 报 告系别: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号姓 名张铃论文(设计)题目IPV4/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命题来源教师命题 学生自主命题 教师课题选题意义:本选题的目的是实现IPv4地址向IPv6地址的平滑过渡。IPv4,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的协议,IPv4可以运行在各种底层

2、网络上,网络的发展必然离不开IPv4。IPv4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满足网络节点的快速增长,这主要体现在IPv4地址的耗尽,IPv4地址的安全问题。IPv6地址具有IPv4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比如地址数近乎无限,解决了地址可拓展性问题,用实名制的方式为解决网络用户的诚信问题提供了保证;安全性能优于IPv4等等。由此,IPv4向IPv6过渡是必然的,两个版本之间的过渡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IPv4/IPv6协议翻译网关NAT-PT的目标就是解决纯IPv6网络与纯IPv4网络相互通信的问题,NAT-PT过渡机制具有地址翻译和协议翻译的功能。NAT的配置都是在NAT-PT网关上进行,使用NAT-PT

3、,无需对现有网络进行任何改变就可以实现IPv4与IPv6之间相互通信。研究综述:迄今为止,已有的IPv4向IPv6过渡技术可以分为协议翻译类和隧道类。至今值得注意的是,双栈技术给出了目前最成熟可靠、升级风险低的方案,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IPv4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能够真正引入IPv6丰富地址的是协议翻译类和隧道类这两类过渡技术。但是隧道技术并不能解决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并且手工配置隧道扩展性较差,配置和维护的工作量较大等不足。协议翻译类技术没有这些不足,它利用了SIIT技术的工作机制,同时又利用传统的IPv4下的NAT技术来动态地给访问IPv4节点的IPv6节点分配I

4、Pv4地址,很好地解决了SIIT技术中备用全局IPv4地址池规模有限的问题。协议翻译类NAT-PT是用于实现IPv4 向IPv6 平滑过渡的协议转换技术。它的技术关键点也即本题重点讨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1)NAT-PT通常与SIIT(无状态IP/ICMP转换算法) 技术结合以实现地址、协议的转换,与DNS ALG(应用层网关)技术结合实现IPv4 和IPv6 间的域名系统解析或寻址。这又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技术要点:IPv4报文中UDP头部的转换、ICMP头部的转换、ICMP错误消息的转换 。(2)NAT-PT 由网络地址翻译技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

5、T)和协议翻译技术(Protocol Translation, PT)2 个部分组成。(3)NAT 技术是IPv4 和IPv6 间的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一般需要设置一个IPv4 地址池,当IPv6 地址转换成IPv4 地址时,从地址池中获取一个IPv4 地址,并把IPv6 源地址转换成该IPv4 地址,提取IPv6 目的地址中的主机地址部分作为IPv4目的地址,并重新计算包头的校验和。把该地址转换记录在地址映射表中。将IPv4 地址转换成IPv6 地址时,可以根据地址映射表中的地址转换记录来实现。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是NAT-PT技术实现IPv4网络和IPv6之间的通信问题。IP

6、v6过渡中的协议翻译技术是由IPv4的NAT技术发展而来的,就是将IPv6数据包中的每个字段与IPv4数据包中的每个字段建立起一一映射关系,从而在两个网络的边缘实现数据报文的转换。在具体的实现中,需要综合慎重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复杂性。由于需要单独处理每个报文的翻译,因此不可避免需要处理ALG、DNS翻译及分段等问题,实现较为复杂。此外,有状态协议翻译还需要进一步处理状态的维护、同步等各种问题,因此,实现就更为复杂。2适用范围。协议翻译技术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因此,只能应用于网络范围较小的一侧,以减小系统的负担。3有状态与无状态协议翻译选择。考虑到系统实现的复杂度,应尽可能使用无状态协议

7、翻译技术。4ALG问题。协议翻译方案中,ALG是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维护成本高,较难使用硬件来实现,对设备的性能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协议翻译器中,可考虑仅实现最为基本应用的ALG转换,对于其他复杂的转换,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拟采用的研究方法a)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基本的内容,利用需求分析文档,对整个系统有个初步的架构。b)搜寻实验用的文件文档集和研究过程中用到的各种工具软件。c)参考Linux中有关的资料。c)运用网络模拟软件模拟装换效果。研究工作的进度安排2010年11月24号11月29号 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完成毕业论文选题。2010年12月10号12月19号 搜集资料,查阅文

8、献,完成开题报告。2010年12月20号2010年1月1日 完成文献综述2011年1月2号1月15号 定出实现IPv4,IPv6转换网关的需求分析文档2011年1月16号1月30号 整理相关资料并完成概要和详细设计2011年2月1号3月30号 进行IPv4,IPv6转换网关的相关配置和必要性测试2011年4月1号4月15号 后期的调试和测试2011年4月16号4月30号 总结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初稿2011年5月1号5月30号 修改毕业论文定稿,打印装订,参加答辩参考文献目录1李津生, 洪佩琳.下一代Internet 网络技术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2张万光,李

9、长利.基于Windows系统组建IPv6/IPv4实验网络N.南开大学报.20033吴江, 赵慧玲.下一代的IP骨干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4Pete Loshin 沙斐等译.IPv6详解第一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杜根远,邱颖豫. 基于NAT PT技术的IPv6迁移策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S1).6 王树森,周国征. 基于NAT-PT技术的IPv4/IPv6互通信实现方案研究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指导教师意见该生的选题拟探讨IPv4/IPv6转换技术,试图实现IPv4和IPv6协议头之间的转换,技术

10、上比较新颖,难度适中,也有实用价值,工作量符合要求,同意开题。 签名: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意见 同意指导教师意见,同意开题。 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摘要1关键词1引言11 IPv4与IPv6协议的比较111 报头格式22 过渡技术制约因素23 过渡技术33.1 IPv4向IPv6过渡所采用的过渡技术及实现原理33.1.1 IPv6/IPv4双协议栈33.1.2 隧道技术43.1.3 协议翻译技术(NAT-PT)53.2协议翻译技术(NAT-PT)53.2.1 无状态IP/ICMP转换算法SIIT(Stateless IP/ICMP Translation)63.2.2 应用层网关(ALG

11、) 原理63.3 NAT-PT分类83.3.1 静态NAT-PT93.3.2 动态NAT-PT93.3.3 NAPT-PT94 配置举例10小结11参考文献11Abstract12Key words12致谢12IPV4/IPV6转换网关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张铃 指导教师 杨云峰摘要当今,IPv4地址将近耗尽,由IPV4向IPV6过渡是必然的趋势。如何实现从IPv4到IPv6的平稳过渡,这是部署下一代互联网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几种比较成熟的IPv4/IPv6转换技术,其中一种是NAT-PT方案。与一些隧道技术不同,NAT-PT只要求在IPv4和IPv6之间互联的

12、网络转换设备上启用,协议转换的目的是实现IPv4和IPv6协议头之间的转换,地址转换则是为了让IPv4和IPv6网络中的主机互相识别对方。另外,NAT-PT通过与应用层网关(ALG)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主机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关键词网络地址翻译;协议转换;IPv4协议;IPv6协议引言如何实现IPv4到IPv6地址的转换,目前主要有3种技术。其一双栈技术,双栈技术在其节点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两套协议栈。其二隧道技术,隧道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现有的IPv4网络,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使IPv6的节点之间能够在过渡期间通信的方法。其三,网关转换技术(NAT-

13、PT),网关转换(NAT-PT) 转换网关除了要进行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还要包括协议并翻译。转换网关作为通信的中间设备,可在IPv4和IPv6网络之间转换IP报头的地址,从而使纯IPv4和纯IPv6站点之间能够透明通信。由于NAT-PT技术比较突出的优点,本文重点讨论NAT-PT技术。1 IPv4与IPv6协议的比较; E u5 A) r3 P+ I$ s+全球IPv4位址即将全部发完,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

14、插即用等。相比IPv4,IPv6有许多的优点,如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小的路由表,增强的组播(Multicast)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Flow-control),加入了对自动配置(Auto-configuration)的支持,更高的安全性等。11报头格式IPv6报头采用128bit地址长度,这是IPv4与IPv6最主要的区别。IPv4采用32bit长度,理论上可以提供大约43亿个IP地址,随着网络的发展已经可用明显看出不能满足对IP地址的需求,造成了对网络发展的一个瓶颈。IPv6采用128bit长度,相对IPv4,增加了296倍的地址空间。IPv6包头长度固定为40字节,去掉了IPv4中一切可选项

15、,只包括8个必要的字段,因此尽管IPv6地址长度为IPv4的四倍,IPv6包头长度仅为IPv4包头长度的两倍。IPv6报头采用基本报头+扩展报头链组成的形式,这种设计可以更方便地增添选项以达到改善网络性能、增强安全性或添加新功能的目的。IPv6基本报头被固定为40bit,使路由器可以加快对数据包的处理速度,提高了转发效率,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吞吐量,使信息传输更加快速。2过渡技术制约因素目前各种转换技术相对来说还不是十分成熟,因此在IPv4/v6综合组网具体技术的选择时要重点考虑如下几点:安全性:安全性包括组网技术是否会破坏原网络的安全性,组网技术本身是否存在安全漏洞或隐患等等多个方面;性能:组

16、网技术的性能主要包括对原有网络的网络性能的影响、自身的网络性能如何两方面;主机需求:主要需求包括协议栈、IPv4地址(全局还是临时、如何获得和管理)需求、IPv6地址(地址类型、分配策略等)需求等; 路由器需求:IPv4地址需求:当在网络中按照某个组网技术组网时,其对IPv4地址的需求量如何,需要全局地址还是临时地址,地址如何管理等;IPv6地址需求;易用性:组网技术的复杂性直接制约了其应用的范围,一个复杂的、不易理解的组网技术对网络的采用会带来诸多问题(维护与管理、实施成本等);易管理性;应用场景与应用阶段:每种网络迁移策略及其相应的组网技术均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有着各自的适用环境,这些特

17、性直接影响了在综合组网中组网技术的选择;其他因素:IPv6技术增加了一些和网络安全、QoS保证等方面的支持能力,但是在一些综合组网环境中,这些附加的特性可能不能得以体现。协议翻译技术仍处在发展期,可用的成熟技术相对较少。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四个因素。复杂性。由于需要单独处理每个报文的翻译,因此不可避免需要处理ALG、DNS翻译及分段等问题,实现较为复杂。此外,有状态协议翻译还需要进一步处理状态的维护、同步等各种问题,因此,实现就更为复杂。适用范围。协议翻译技术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因此,只能应用于网络范围较小的一侧,以减小系统的负担。3 过渡技术3.1 IPv4向IPv6过渡所采用的

18、过渡技术及实现原理现阶段主要的过度技术有3种,IPv6/IPv4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协议翻译技术。这3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各有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求应用。3.1.1 IPv6/IPv4双协议栈IPv6/IPv4双栈技术是指在网元中同时具有IPv4和IPv6两个协议栈,允许用IPv4或IPv6进行通信。“双栈”路由器中具备IPv4与IPv6两个协议栈,这样路由器可以同两个不同版本的网络通讯。IPv4/IPv6双栈节点当链路层接收到数据段,拆开并检查包头。如果IPv4/IPv6头中的第一个字段,即IP包的版本号是4,该包就由IPv4栈来处理;如果版本号是6,则由IPv6栈处理。IPv6

19、数据报按照IPv6路由协议得到的路由表转发,IPv4数据报按IPv4路由协议得到的路由表转发。双栈可以在一个单一的设备上实现,也可以是一个双栈骨干网。对于双栈骨干网,其中的所有设备必须同时支持IPv4/IPv6协议栈,连接双栈网络的接口必须同时配置IPv4地址和IPv6地址。图1-1 双栈节点示意图双栈节点具有三种工作模式:(1)只运行IPv6协议;(2)只运行IPv4协议;(3)双栈模式。双栈技术是IPv4向IPv6过渡的基础,所有其它的过渡技术都以此为基础。IPv6/IPv4双栈技术对IPv4和IPv6提供了完全的兼容,但是对于IP地址耗尽的问题却没有任何帮助。并且还有其他的限制,如要求网

20、络设备不但支持IPv4路由协议,而且支持IPv6路由协议,这就要求其维护大量的协议和数据。另外,网络升级改投资大、建设周期长。3.1.2 隧道技术在IPv6发展初期,必然有许多局部的纯IPv6网络,为了使这些IPv6网络能够联系起来,就可以采取现存IPv4因特网的隧道技术,逐步扩大IPv6的实现范围。简单说,隧道技术就是用一种协议的数据格式封装另一种协议的数据,然后再在此协议的网络中传输另一种协议的数据。隧道通常包括双栈节点的隧道入口和隧道出口。在隧道入对另外一种协议数据进行封装发送;在隧道出口对接受到的协议数据解封装,并做相应的处理。总之,隧道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投资,因此在过渡初期是

21、一种方便的选择。IPv6网络边缘设备收到IPv6网络的IPv6报文后,将IPv6报文封装在IPv4报文中,成为一个IPv4报文,在IPv4网络中传输到目的IPv6网络的边缘设备后,解封装去掉外部IPv4头,恢复原来的IPv6报文,进行IPv6转发。图1-2 IPv6穿越IPv4隧道但是隧道技术并不能解决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而且因为在隧道的入口处会出现负载协议数据包的拆分,在隧道出口处会出现负载协议数据包的重组。这就增加了隧道出入口的实现复杂度,不利于大规模的应用。3.1.3 协议翻译技术(NAT-PT)协议翻译技术,一方面是IPv4与IPv6协议层的翻译,另一方面是I

22、Pv4应用与IPv6应用之间的翻译。前者是通过NATPT技术实现的,后者则通过应用代理网关ALG来实现。NAT-PT是一种纯IPv6节点和IPv4节点间的互通方式,所有转换工作都由网络设备来完成。支持NAT-PT的网关路由器应该具有一个IPv4地址池,当IPv6的网络向IPv4的网络通讯时,用以对应IPv6地址,实现地址间的翻译等等。双栈技术给出了目前最成熟可靠、升级风险低的方案,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IPv4地址资源短缺的问题。而能够真正引入IPv6丰富地址的协议翻译类和隧道类这两类过渡技术。NAT-PT相比其他的的转换技术还有另外的有点。NAT-PT不必修改已经存在的IPv4网络,就可以实现

23、内部网络的IPv4主机对外部网络IPv6主机的访问,且通过上层协议映射使大量的IPv6主机使用同一个IPv4地址,节省了IPv4地址资源。从这个角度,它是一个很实用的IPv4和IPv6之间的过渡技术。另外,NAT-PT修改协议报头来转换网络地址,使IPv4节点和IPv6节点互通。与一些隧道技术不同,NAT-PT只要求在IPv4和IPv6之间互联的网络转换设备上启用,这样其他网络设备的压力就会变小很多。3.2协议翻译技术(NAT-PT)在网络的过渡时期必然存在纯IPv4主机和纯IPv6主机之间进行通信的需求,由于协议栈的不同很自然地需要对这些协议进行翻译转换。NAT-PT是用于实现IPv4 向I

24、Pv6 平滑过渡的协议转换技术。NAT-PT 由网络地址翻译技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和协议翻译技术(Protocol Translation, PT)2 个部分组成。NAT 技术是IPv4 和IPv6 间的网络地址转换技术,一般需要设置一个IPv4 地址池,当IPv6 地址转换成IPv4 地址时,从地址池中获取一个IPv4 地址,并把IPv6 源地址转换成该IPv4 地址,提取IPv6 目的地址中的主机地址部分作为IPv4目的地址,并重新计算包头的校验和。把该地址转换记录在地址映射表中。将IPv4 地址转换成IPv6 地址时,可以根据地址映射表中的

25、地址转换记录来实现。3.2.1 无状态IP/ICMP转换算法SIIT(Stateless IP/ICMP Translation)在NAT-PT的实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协议部分的转换算法,也就是无状态IP/ICMP转换算法(SIIT)。NAT-PT将SIIT技术和IPv4网络中动态地址翻译技术(NAT)相结合。利用了SIIT技术的工作机制,同时又利用了传统的IPv4下的NAT技术,为动态地访问IPv4节点的IPv6节点分配IPv4地址,很好地解决了SIIT技术中的全局IPv4地址池规模有限的问题。转换方法包括如下几个大的方面: 从IPv4转换到IPv6: (1)IPv4头部到IPv6头部的转

26、换 (2)IPv4 UDP头部的转换 (3)IPv4的ICMP头部转换为IPv6的ICMP头部 (4)IPv4的ICMP错误消息转换为IPv6的ICMP错误消息 从IPv6转换到IPv4:(1)IPv6头部到IPv4头部的转换 (2)IPv4的ICMP头部转换为IPv6的ICMP头部 (3)IPv4的ICMP错误消息转换为IPv6的ICMP错误消息 上述转换中,重点描述一下IPv4到IPv6转换过程中UDP头部的转换。在IPv4报文中,UDP头部校验和可以不填写,即UDP头部校验和可以是0。但是在IPv6协议中,IPv6头部没有校验和,为了保证UDP数据包的正确性,UDP头部中校验和字段必须填

27、写。3.2.2 应用层网关(ALG) 原理NAT-PT只能提供从IPv6到IPv4的单向连接,要实现从IPv4外网到IPv6网络的访问,这就必须结合DNS-ALG进行域名支持。工作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点:(1)IPv4主机要与IPv6主机通信,首先向IPv6网络的DNS发出请求;(2)请求到达NAT-PT网关后,NAT-PT网关对报文的头部进行转换;(3)IPv6内的DNS服务器收到报文后,查询自己的记录表;(4)报文到达NAT-PT网关后, NAT-PT对其头部进行转换;(5)IPv4主机在收到此DNS应答后,就知道IPv6主机IPv4地址,IPv4主机就可以发起到IPv6主机的连接。(6)报文

28、到达NAT-PT网关后,由于它已经记录了IPv4地址与IPv6地址之间的映射,就可以对地址进行转换;(7)报文到达IPv6主机后,IPv6主机对此报文回复;(8)NAT-PT网关再按照原有记录的信息对此报文进行地址转换。原理举例:IPv6网络中主机和IPv4中主机通讯寻址比较简单,就是说IPv4地址可以直接加上NAT-PT前缀成为IPv6地址,如:IPv4主机地址为10.18.34.1,NAT-PT设备设定的前缀为2222:/64,则IPv4主机对应的IPv6地址就是2222:10.18.34.1。 反过来,IPv4网络中主机不能这样和IPv6网络中主机通讯,这就需要DNS-ALG的帮助,通过

29、IPv6主机对应的域名访问。如下图所示: 图1-3 DNS-ALGIPv4主机10.18.34.117需要访问IPv6主机2000:1,IPv4主机域名为www.IP,IPv6主机域名为www.IP。 两个不同网络中的连接主要有以下4步:(1)DNS请求。IPv4主机发送DNS请求给IPv4网络中的DNS服务器,此DNS服务器无IPv6网络的资源记录。现在IPv4网络中的DNS服务器替IPv4主机发送DNS请求给IPv6网络的DNS服务器。由于NAT-PT设备上有两个DNS服务器的地址对应关系,因而NAT-PT再次发送经过转换的DNS请求给IPv6的DNS服务器。(2)返回DNS请求。IPv6中的DNS服务器接收到NAT-PT转换过的DNS请求后,发送DNS应答给IPv4中的DNS服务器。期间经过NAT-PT的转换。(3)NAT-PT设备发送经过转换之后的DNS应答报文给IPv4的DNS服务器。(4)IPv4的DNS服务器收到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