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01.18KB ,
资源ID:54511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511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言文样稿zhangguixian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言文样稿zhangguixian汇编.docx

1、文言文样稿zhangguixian汇编文 言 文原文 (段落15)文言文概述(文题:黑体三号)(段落15)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

2、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第一个“文”字,是美好的意思。“言”字,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两字,即书面语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五四

3、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语的资格。 最后一个“文”字,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你吃饭了吗?”。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中国在1918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当代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正文:

4、仿宋小四,段落22)文 言 文一、知人论世:(作家 作品)(黑体五号,行距19)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县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人民。在人性的问题上,他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性”丧失,就能从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付权势。在本文中他对舍生取义精神

5、的颂扬,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将其作为行动的准则。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知识网络1.通假字:(楷体五号加粗)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解释:增加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 解释:阻塞,不顺畅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 解释:辅弼,辅佐2.词类活用(实词 虚词)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痛苦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 使动用法饿其体肤 饿:使饥饿空乏其身 空乏:使穷困缺乏行拂乱其所为 乱:使颠倒错乱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惊动 使动用法然后知生于忧患 生:使生存发展而死于安乐也 死:使萎靡死亡人恒过 过:犯过失,犯错误(名词作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国内(动词作名词)出则无敌国外

6、患者 出:国外(动词作名词)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敌:敌对的(名词作形容词)3.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起用) 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样的,代词) 发于声(发出,抒发) 斯是陋室(是,判断词)拂 行拂乱其所为(f 违反,阻挠)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入则无法家拂士( b辅弼,辅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给) 征于色,发于声(在) 生于忧患(由于)而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而后”,然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4.特殊句式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于畎亩之中”做“发”的状语,“于版筑之间”做“举”的状语,此句是状语后置的倒装句,还是被动句)译

7、: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5.重点字词意义字音、字形舜(shn) 畎(qun) 傅说(yu) 游说(shu) 胶鬲() 管夷吾(w) 孙叔敖(o) 百里溪(x) 拂(f)乱 法家拂(b)士6.重点句子翻译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本文的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写出两个与题目两个分句意思相关的成语,并解释。(1)多难兴邦:国家多灾难,可激发人民发奋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兴盛。(2)玩物丧志:只顾欣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志气。三、精读导析1.文章主题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分

8、别指出这六人的人名及身份:舜(农民) 傅说(工匠) 胶鬲(商贩) 管夷吾(囚犯) 孙叔敖(隐士)百里溪(奴隶)这六个人的共同点是都出身卑微,历经磨难,又都有所作为。第一自然段,从议论的角度看,它的作用是:为下文论述论点提供有力的事实论据。论证方法:事实论证第一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作用是:概括六个历史人物的事迹,突出“生于忧患”这一中心论点,增强语势。从行文看,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是人”指上述六人及此相似的其他人,作者认为,对那些将要委以重任的人物,应该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练,最终达到今天人们说的“铁不

9、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中的“成钢”、“成器”的境界。本文开头列举一系列的历史人物,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造就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第三段第一句从正面讲人处困境才能奋发,第二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从反面讲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本段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练的必要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分别从人们的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说明人处境能激发斗志的道理。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强调或议

10、论的重心应在其中的“生于忧患”一句。全文先后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第四段独立成段,作用:强调,突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你能列举出一个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吗?例:吴越之战后,越王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取得胜利;而吴王夫差却贪图享乐,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答:磨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人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享乐。孟子认为只有逆境可以造就人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观点:(1)逆境可以造就人才。(2)顺境也可以出人才。(3)顺境和逆境都可以出人才。阐述理由:(1)树立远大志向。(2)不满足于现状而艰苦

11、奋斗。应当怎样认识“故天降大任于是也曾益其所不能”。这段话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国家,都是正确的。对于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于一个国家树立正确的治国策略都有积极的认识作用。它从思想、身体、心性、才能等方面,揭示了磨难和艰苦的生活对于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可以启发人们正确地对待所遭受的挫折和困苦,激励人们在逆境中看到希望,进而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段话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孟子是以静止和片面的眼光,夸大了磨难对于身体的影响,把艰苦的生活看成了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排除了顺境造人的可能性,这是孟子思想局限性的体现。第二自然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

12、必先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等经受一番艰苦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行为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成的,文中能表现磨练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全文写法上,层层深入,结构严谨,论证有力:“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上文“行拂乱其所为”说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上文“苦其心志”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上文“动心忍性”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

13、和“敌国外患”。本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被人们广为传诵,成为名言。请你搜集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2.写作特点(写作结构 写作写法) 四、中考链接1基础习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

14、死于安乐也。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管夷吾举于士举:_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_所以动心忍性所以:_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3. 下边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入则无法家拂士4.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C舜发于畎亩之中宋何罪之有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贤于材人远矣5

15、.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标示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C行拂乱其所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6.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C第三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7. 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是哪两句?()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8. 下

16、面选项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旨相同的一项是(2分)()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D霜叶红于二月花9.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_10. 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2分)答:_11.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开篇运用_的论证方法,因为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的经历相似,都是先_,又都_。(3分)答案:1被举用,被选拔这(个)“用来”或“用来的(方法、过程、手段)”2D(过:犯错误)3A4A(A项“其”:都是代词,都指代“将接受大任的

17、人”B项“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C项“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不译,宾语前置标志D项“于”:介词,“给”;介词,表比较,“比”)5B(A应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行拂乱其所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6C(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7A、D8D9(如果)在国内没有懂得法度的臣子 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侵扰的忧患,国家往往会灭亡。10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11举例论证经历了痛苦的磨难在历史上建立了大的功业2对比阅读【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18、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诵:背诵。方:正在。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喧:遗忘。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人恒过,然后能改恒:_其母引刀裂其织引:_13. 翻译下列句子。(4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_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译:_14.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答:_15. 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答:

19、_答案:12常常拿起13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14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15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选题 标注选自哪里 原创也要注明;最好有三部分内容:1基础习题 3联想拓展)(注释,以书下注为主;遵照教学参考书)鱼我所欲也知识网络1.通假字:(楷体五号加粗)辩:通“辨”,辨别 乡,同“向”,原来,从前。得,同“德”,动词 与:同“欤”,语气词。辟:通“避”,躲避。2。词类活用(

20、实词 虚词)3.一词多义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4.重点实词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2、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的是“苟且偷生”的意思。3、辟:同“避”躲避。4、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5、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7、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8、非独:不单,不仅。9、丧:丧失。10、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尔,助词。12、蹴c:用脚踢。13、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1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种的俸

21、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丰厚的俸禄。钟,古代的量器。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辩,同“辨”。15、何加:(有)什么益处。16、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17、得我:感激我。得,同“德”,动词。18、与:同“欤”,语气词。19、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同“向”,原来,从前。20、已:放弃,停止。21、本心:本性,天良。22、是故:所以23、能:保持24、舍生而取义者也:而,表并列25、患:灾祸五、重点字词及句子的翻译:1鱼,我所欲也,熊掌,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重点字词:欲:想要,喜爱。得兼:同时得到

22、。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重点字词:义:指人们追求的理想道德、行为规范。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3生亦我所欲,所义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重点字词:故:所以苟得:苟且获得(生存)恶(w):讨厌,不喜欢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译文: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于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23、;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重点字词:如使:假如,假使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译文: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译文: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心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可以不干呢?6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译文:采用某种手段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重

24、点字词:是故:由此,因此。译文: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重点字词:非独:不仅丧:丧失、失掉。译文: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9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重点字词:箪(dn):古代盛饭用的圆竹筐。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物的器皿。羹:蒸成或煮成的汁状、糊状食品。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10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重点字词:呼尔:轻蔑或者粗暴的吆喝。尔:语气词。 蹴(c):用脚

25、践踏。不屑(xi):因轻视而不肯接受。译文: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蹋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重点字词:万钟: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一种量器。 辩:通“辨”,辨别何加:有什么好处。译文:(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重点字词:为(wi):介词,为了。奉:侍奉。穷乏:贫困、贫苦。乏:缺少钱财。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y):通“欤”,语气词。译文: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

26、识的穷人感激我吗?1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重点字词:乡(xing):通“向”,从前。已:停止,放弃。译文: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14此之谓失其本心。重点字词:本心:天性、天良。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所固有的羞耻廉耻之心。四、结构及内容分析:(为了方便讲解,我们按照句号来讲,全文共14句)(一)整体感知:文章运用对比、举例方法,论述乐面对“生”与“义”的不同取舍,点出“舍生取义”的观点。接着通过生与死的对比,强调乐义的重要性,然后又论述乐为利而舍义的忍,见利忘义,失去乐本心,深化了中心。(二)内容结构:全文共两节,两分为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