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4.81KB ,
资源ID:54491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54491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docx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 学 目 生 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几个问题 刘为华 周庆平教授 2009 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信系 指导教师 年 专 系 级 业 别 唐山师范学院数信系 2011 年 9 月 1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周庆平的指导下独立撰写 完成的。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 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 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刘为华 2011 年 9 月 10 日 2 目

2、 录 标题.( (.5 中文摘要( (.5 关键字( (.5 序言( (.5 一、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性5 (一) 倾注爱心, 一视同仁( .6 ( (二) 语言诙谐, 心情愉快( ( .7 (三) 启发思维, 巧妙提问( ( .7 (四) 情感共鸣, 教学互动( ( .7 (五) 激发兴趣, 激励赞赏( ( .8 二、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8 ( (一)转换角色, 树立新的教学观、 学生观( ( .9 (二)设难质疑,发散思维( ( 9 三、 加强说理训练,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10 ( (一)加强说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敏捷性

3、, 同时也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 10 (二)提高计算速度,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11 四、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11 (一) 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 积极发展学生思维12 (二) 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思维12 (三) 培养转化意识, 发展思维能力13 1、 无知向已知的转化13 2、 数与形的相互转化13 3、 复杂向简单转化13 五、 加深概念的理解, 提升思维的深刻性14 (一)巧妙利用动态演示,培养学生探求问题本质的质疑能力,提高思维的深 刻性14 1、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主要体现在,善于发现问题的实质,找出问题的常规解决 3 方法和非常规解决方法14 2、 比

4、多比少” “ 应用题的学习15 3、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使用,使例题、习题安排更加灵活,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大 量的富有成效的思维训练15 (二)发挥多媒体大容量和动画功能,展现变式练习,提高思维深刻性15 (三) 结论16 六、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16 (一)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16 (二) 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17 (三)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17 参考文献18 致谢19 4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刘为华 摘 要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 思维能

5、力的过程。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但是学生的思维仍 很不充分,需要老师继续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 可分的内在联系, 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 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其基本条件之一就 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 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教师应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 精心设计问题, 多运用一些直观操作,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的

6、过程, 和语文以及其他专业的语言学科不同,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 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个过程也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过程。在 课堂上,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引导、质疑、操作都直接带动着学生的思考。 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和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课堂教学中, 需要老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关键词 数学思维 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 新旧知识问题设计 逻辑思维 思维 能力 培养 思维能力 激发兴趣 设难质疑 直观操作 思维训练 爱心 诙谐 启发 情感 赞赏 尊重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

7、有一个长期 的培养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培养,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 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 个方面。下面就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些粗浅体会: 一、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较强,大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 5 积极性、主动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 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习的思想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认识基础, 思维发展规

8、律, 精心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 ,激发 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我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 复习旧知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 “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 一个问题: 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 。 后设问: “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 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 主动思维。 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因此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 考,

9、以此培养了思维能力。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操作情境,形成乐趣,提高思维 的主动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 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又因为农村小学的条件所限,配 套学具不充足,因此让学生自制学具,使到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 , 课前指导学生用硬纸板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各一个, 在课上让每个学生亲自 动手操作实验, 把圆锥容器装满沙子连续倒三次倒满圆柱体容器, 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规 律, 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 所以学生学习兴

10、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另外,还可以创设目标情境、认知情境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是教书育人交融的活动。呆板沉闷的教学气氛,往往使学生昏昏欲睡;轻松愉快的 教学气氛, 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能动性。 营造融洽和谐、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促进学生勤于思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倾注爱心,一视同仁 作为教师,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高尚的,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有责任倾注全部爱 心来关爱学生。这种爱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父母之爱,而是高层次的理性之爱。我们对待学 生,既要有父母对子女般的亲情

11、,又要有一视同仁的胸怀去关爱层次不同的每一个学生。学 生是未成年人,其思想尚未成熟,还处在成长和发育阶段,所以对成长期的学生来说,关爱 就显得特别重要,关爱可以使他们少犯错误健康成长。对于一个班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学习 情况不同,层次不同,有的学习好点,有的学习差点,但作为教师,我们要一视同仁既要 6 重视学习好的,也要重视学习差的。不要只顾“尖子生”而不顾“落后生”,这样对我们的 教学不利,因为“落后生”并非永远落后,只要是学生,只要他坐在课堂里,就有一定的可 塑性,就可塑造成一个满意的、合格的学生,不是吗,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 生。只有用同样的爱心、同样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你

12、的课堂才会有活跃的气氛。 (二)语言诙谐,心情愉快 宽松不失严谨,理性不失幽默。课堂的氛围,是由老师和学生一起营造出来的。老师的 语言风格,取决于老师的文学修养和身心修养程度。风趣、幽默的语言往往使人心情愉快, 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时机,巧妙地运用风趣的语言开 导学生。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感受程 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如有一次,我听一 男教师讲课,他教读单词,有个学生望着他读而不看书,只听他说:“李刚(化名),你望 我能望出一朵花来吗,” 全班同学都被他的话逗笑了,李刚惭愧地

13、低头读单词。这句话既 引导了不专心的学生,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决不要把个人的不良 情绪和不快乐的心情带到课堂, 那样只能让你的课堂变得很糟糕 因为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环 境,老师的心理气质,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气质。教师的任何情绪,都会严重影响自己对 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如果老师情绪波动大、心态不稳 定,则往往影响着语言表达的条理性、逻辑性和趣味性;由于情绪不好,表情过于严肃,忽 视了动作、表情等人类第二语言的作用,给学生的听课和参与情绪带来不应有的压抑感。要 加强老师自我的身心健康,博学多才,博采众长,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进而营造 活

14、跃的课堂气氛。 (三)启发思维,巧妙提问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必须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巧妙地进行提问。课 堂是一个大集体, 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否, 往往并非全部取决于老师, 学生相互间也有影响, 这样就分散了某些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巧妙地进行提问,既使学生分析解决问 题,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何乐而不为,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是活跃的,而只有学生的思 维活跃了,才能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一种自觉的、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情感共鸣,教学互动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其具有信号感染 调节等功能 .老师与学生情感交流自然、默契

15、,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好感,情感共鸣,学生 学习就会比较积极、主动,学习热情也会十分高涨,教学活动的效果就会比较理想。作为老 7 师,我们应该深入班集体,了解学生,和学生和睦相处,从情感上得到学生的认同,这是活 跃课堂气氛的必要条件。有些教师课备得很好,但是并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这是什么原因 呢,原因之一,在于他在情感上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同,因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达不 到调节、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如果教师平常与学生交往密切,和他们谈得来,对他们的个 性特点等比较熟悉,那么,在上课时,不但教态会亲切自然,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 生的实际来举例说明要讲的内容, 这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 还会使

16、课堂气氛活跃。 另一方面, 如果教师平时在学生中有个良好的印象,那么在课堂上,学生便会更注意听课,这时,教师 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开展教学活动了。 这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的认同作用。 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接 受了教师, 教师才能把握住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反应, 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课堂气氛进行调节, 提高教学效果。 (五)激发兴趣 激励赞赏, 教师感到最为苦恼的事,就是自己辛辛苦苦备的一节课,到课堂上课时,很多学生一点 听课的心思也没有,在下面做小动作或者说话,严重挫伤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但这问题并非 全是学生的错,主要是老师缺乏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试想,老师的辛勤劳动在课堂上 付诸于实践,目的也是为了得到学

17、生的认可和尊重,那么学生听课也要得到老师的衷肯,老 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只有对学生尊重,学生才会对教师的教学感兴趣。学生不仅 是我们的教育对象,而且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教学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 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引 导学生积极思维, 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美妙的赞语 可以使我活俩个月。” 威廉。詹姆士也曾说过,“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本性是渴望受到赞 赏。”激励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赞美是一种催 化剂,赞美学生的优点,是对他本人的最大的肯定,

18、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和动力。经常及 时地鼓励和赞美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自卑、无助、彷徨中度过难关,在张扬个性、表现自 我中增强学习信心。 总之,我们要运用各种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积极 进行, 使教与学不再是一种负担和压力, 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性和能动性,创造高效率的教学效果。 二、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8 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精选习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 在解法上不具一格, 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 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 决问题。 如有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

19、乙城,走了全程的 1/ 2 时,还距离中点 20 千 米,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教学时,指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启发学生去找对应的量与分率,激发学生大胆尝试,想 出了几种解法。 这样,围绕同一问题,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维,拓宽思路,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选 择最优方法(解法四) ,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目的。 (一)转换角色,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 教学过程中, 教师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传统的教学中, 教学程序设计得有条有 理,课堂提问也是事先备好。但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更应是引导 者、参与者,并不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 寻

20、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使教学行为趋于多重整合,让学生的探究热情得到充分发挥,更 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从各个层次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 发散思维较强的人在解 决问题时,能有较多的机会得到正确答案,容易在某一发散点上形成新的突破,从而获得有 价值的新成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多方开阔学 生思路,拓宽思维领域。 (二)设难质疑,发散思维 疑问是学生产生思考的前提,没有疑问,学生就不可能产生思考。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 一个不断“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的设疑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直接 影响到学生是否会针对这个疑问发散思维,寻

21、求答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提出 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教材重点 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难易适中的疑问,难则易折学生自信,丧失兴趣,易则不能更好 地发散学生思维。疑问确立后,教师应适当进行思维引导,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的答案。 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这一部分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相 同的倍数。”后引导学生探索积随因数缩小而缩小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发现答案, 我设计以“ 20 9=180 10 8=80 5 8=40 ”三题入手让学生寻找因数和积的变化规 律,让学生不断猜想,验证,最后总结出规律。因此,在

22、课堂中,我们教师要重视设疑这个 9 铺垫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发散思维。 另外,还可以在教学中适时地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 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了比以后,让学生对于含有比的句子尽可能从多方面联想,如 从“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4: 你能联想到什么,”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或 80%) 5, (1) ; (2)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或 125%) (3)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或 25%) ; (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或 20%)(5)女生人数和总人数的比是 4:9; ; (6)男生人 数是总人数的 ; (7)总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这样,让学生提出不同问题,从

23、不同角度 去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加强说理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一)加强说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敏捷性,同 时也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 “一工程队,5 人 7 天共修公路 350 米。按照这样计算,10 人 14 天共修公路多少 米,”针对本题,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这样分析: 1、用“由果索因”分析:要求出 10 人 14 天共修公路多少米,必须先知道每人每天修 公路多少米,已知条件告诉我们 5 人 7 天共修公路 350 米,所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是 可求得的,因此,本题列式为:350?5?71014。 2、用

24、“由因导果”分析:已知 5 人 7 天共修公路 350 米,可以求得每人每天修公路多 少米,已知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那么 10 人 14 天共修公路多少米就可求出。列式为:240 ?4?6(812) 。 3、用“推理、假设、探究”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一定,假设工作 的时间不变,人数由 5 人增加到 10 人,是原来的 2 倍,修公路的米数也相应增加到原来的 2 倍。而时间由 7 天增加到 14 天,是原来时间的 2 倍,所以修公路的米数应是原来的(2 2)倍。列式为:240(8?4)(12?6) ,也就是:240(22) 。此种分析问题的思路 加强了学生说理训练,优化了应用题的

25、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 途径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分析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逻辑性以及培养 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最后, 再结合以上三道算式, 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解法说说每一步表示什么,为什么要这 样做,总之重在说理,以完善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10 (二)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缓慢而不敏捷。计算的快慢,直接影响思维的发展,因此,进行提高 计算速度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进行计算速度的训练,在课堂中通过心算、 抢答、游戏、限时计算、限量竞赛等形式进行。并要注意教给学生简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计 算中自觉

26、运用。如,在求空心圆柱体的体积时,方法多样,我引导学生讲出算理,让学生通 过公式变形,最后使学生归纳出空心圆柱体体积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即也是用面积 求出。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学生都能迅速地计算出来。 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速度训练,如以填数游戏、猜数游戏等形 式赛快,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通过长期的速 度训练,能提高大脑转数,促进思维发展。 高 四、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生往往语言表达能力较低, 不能用语言完整清晰地叙述思维过程, 特别是数学语言 更是缺乏,阻碍思维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 “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

27、,比 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 ”因此,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和发 展思维是重要环节。对小学生更要加强数学语言训练,为此,教师要耐心听学生说,鼓励学 生敢说,培养学生会说,引导学生说好。所以,教师要长期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要强调 学生对每个算理的正确表述, 规范学生的语言,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叙述模式。 “首先 如用 然后最后”, “之所以是因为”等句式去说,学习应用题时,强调学生叙 述思路,可按照 “已知和, 可以求出”或“要求必须先求出”的句 式去叙述, 而学习一些规律结论计算公式时, 要培养学生分析、 推理、 有序地表述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要加强复述,让

28、学生多说,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让学生完整 地叙述获取知识的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既会说,又会想,通过培养学生表达能 力,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 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 写,需要综合运用的知识较多,这些又恰恰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破难点,使学生 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加强说理训练。 在学生学完例题后, 启发总结 出小数与复名数相互改写的方法, 再让学生根据方法讲出做题的过程。 通过这样反复的说理 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

29、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11 当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不充分还有其它方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和 方法也很多。只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为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提高 良机,科学地、经常地、多渠道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就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 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 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 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 我 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 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 引导

30、学生运 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 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中得出:,; ,。 通过比较, 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 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 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 到了发展。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 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 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 因此设 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般地说, 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 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 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而且由于班级 的情况不同, 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 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 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小学生的独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